三三、馬耳他(三)

太陽緩緩的沒入了西方的山脊,漫天的晚霞將天空映成通紅。

在阿爾巴尼亞發羅拉港灣內平靜的海面上,已經聚集了16艘專用的登陸運輸艦和23艘用來運輸補給物資的貨船,另外還有爲他們護航的一支巡洋艦隊和兩支驅逐艦隊。站在這些登陸艦甲板船舷邊等待行動的帝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的官兵們或是激動或是淡然的望着港灣內密密麻麻排列的戰艦。

登陸準備會議在9月21日下午19時召開,當指揮這場登陸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司令弗裡茨?蘇雷佩爾中將走進會議室向軍官們宣讀由安東?馮?豪斯海軍上將發佈的作戰命令時,臉上帶着一絲興奮和緊張。

“命令:登陸作戰指揮部、海軍陸戰隊第3師,你部首批登陸部隊於明日凌晨5時出發,務必在23日上午9時之前抵達預定的登陸海域!亞歷山大戰役作戰總指揮安東?馮?豪斯。”在宣讀完作戰命令後,蘇雷佩爾長舒了一口氣,朝會議室裡的軍官們看了一眼。

“我們明天就要向馬耳他進軍了。”

凌晨時分,當各登陸部隊指揮官們乘着交通艇登上所屬的戰艦時,已經是3時左右,港口內,艦船都已經發動,作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按照計劃,33艘登陸艦和54艘運輸船將會把參加登陸的陸戰隊3師和第1師先後運送到預定的馬耳他島登陸場,作好登陸準備。

而在這之前,馬克西米利安?涅戈萬海軍上將所指揮的火力支援艦隊,會對登陸場的敵人火力據點進行登陸前的火力打擊準備。這是帝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雖然在巴爾幹戰爭期間帝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也進行過幾次登陸行動,但其規模只是營團級的小規模作戰,但現在是差不多是涉及兩個陸戰師將近6萬人一起進行的大規模海上登陸作戰行動。

馬耳他島上的英軍只有不到兩萬,而且原來英國人認爲奧地利艦隊根本無法威脅到馬耳他島,所以只是在最近纔開始修築和加固島上的防禦工事,並增派了陸軍部隊。按照海軍部原來的計劃,因爲佔據着海上優勢情況下,擺平這些守軍只需要出動一個三萬多人的陸戰師就足夠了。大本營這次有點“小題大作”,又加上了駐巴爾幹的陸軍第5集團軍部分部隊一起行動,也是有鍛鍊帝國陸軍兩棲作戰能力的意思。

爲了準備這次的兩棲作戰行動,海軍已經進行過數次的偵察,並且還派出了幾支偵察分隊乘潛艇進行了登島偵察,基本上已經十分準確地掌握了島上英軍的佈防情報,這才把登陸點選在了敵人防禦薄弱的西部地帶。

爲了保證登陸行動的順利進行,帝國海軍奧地利艦隊幾乎出去了所有的水面主力戰艦,其中包括十艘戰列艦和四艘戰列巡洋艦,爲登陸艦隊提供海上掩護和火力支援。

馬耳他島扼守在地中海的中央,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只有不到60海里,由馬耳他島,戈佐島和三個無人居住的小島組成,總面積約316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馬耳他島長約35公里,寬約16公里,島上人口大約有16萬人。

英國人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將這座地中海島嶼佔爲已有後,馬耳他島一直作爲皇家海軍在地中海上重要的軍事基地和中轉補給港而存在着,現在島上大約有2萬多英軍駐紮。不過,由於對於皇家海軍力量的絕對自信,英軍除了在瓦萊塔港建有堅固的永久要塞工事外,島上其他地區並沒有什麼永久性的防禦工事。

德奧帝國想打通與北非的海上運輸線,就不能不先拿下這裡。

自從六艘“弗朗茨一世皇帝”級戰列艦服役之後,德奧海軍就在地中海佔據了優勢,除非英國人把他們本土艦隊的一半調往地中海之中。

問題是一但他們敢這麼做,德意志艦隊就會隨時突入到北大西洋中,切斷英國人的海上生命線。

1905年9月22日,天空中下着細雨,在馮?豪斯上將和涅戈萬上將的指揮下,兩支德奧主力艦隊分別從波拉海軍基地和科孚島的克基拉海軍基地啓程出發了。

這是奧地利帝國有史以來最爲龐大的一支艦隊,以兩艘“弗朗茨一世皇帝”級戰列艦爲首的涅戈萬艦隊在前面開路,中間是運輸海軍陸戰隊第3師全部2.6萬人員和裝備的39艘登陸艦和運輸船以及由四艘裝甲巡洋艦、十艘巡洋艦和十六艘驅逐艦組成的護航編隊,後面跟着由“茲里尼”號和“聖伊斯特萬”號兩艘戰列巡洋艦爲主所組成的第二巡洋艦編隊,再往後是豪斯上將坐鎮指揮的由四艘“皇帝”級戰列艦爲主組成的第七戰列艦隊,這些戰列艦有些還處於測試和訓練階段,其真實的戰鬥力還令人懷疑。

在和風細雨之中,滿載排水量達到34700噸的“弗朗茨一世皇帝”號在行駛中依然顯得非常平穩,這對於艦上炮手而言無疑是個非常穩定的海上射擊平臺。作爲帝國海軍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登陸行動,豪斯上將還鄭重其事地將陸戰3師師長施特納德少將留在旗艦上,不停研究着登陸作戰時的細節。

維克多大公則呆在的裡雅斯特的海軍司令部時,關注着整個行動的過程。

雖然經過偵察,英國人在馬耳他島上的防禦設施很差,英國人對於他們海軍的自信使得他們僅在瓦萊塔一帶修築了一些永久性的堅固工事,但見慣了後世血腥的登陸作戰畫面的吳維還是不怎麼放心。

不過,這次他顯然多慮了。

爲了照顧到運輸船的速度,整個編隊以12節的速度行駛着,抵達馬耳他島附近需要一天多的時間。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到了第二天凌晨6時許,整個船隊已經抵達了馬耳他附近海域。

在多格爾沙洲海戰後,英法艦隊已經放棄了對奧特朗托海峽的封鎖企圖,抽調到部分艦船返回本土,以加強大艦隊的力量。不過船隊還須小心翼翼,萬一什麼地方還有未被清除的水雷。

一切順利,路上也沒有遇到英國人潛艇之類的水下危險。

十八、西班牙艦隊十七、留學生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五十、矛盾的焦點五五、電機時代(一)三七、調整四十、經濟發展方式四八、東線計劃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七十、加利西亞(六)六六、杜邦(二)四八、鋼鐵四二、見習中尉五、北海迷霧(一)五六、電機時代(二)四六、地下工廠(三)四、會戰三五、超無畏六八、入侵墨西哥十六、新帝國十六、三脹式蒸汽機十五、多格爾沙洲(六)二五、自行車十、多格爾沙洲(一)三六、戰棋?(二)三九、結束三一、戰巡和重巡十三、外貿戰艦四五、前線三七、調整三七、決擇五六、電機時代(二)一、 誰家少年六八、貝魯特五五、電機時代(一)三十、全局戰略無題六、“訪問”美洲四三、非洲戰場二、 皇帝的婚約二五、前無畏三、奧普開戰十三、多格爾沙洲(四)十三、多格爾沙洲(四)七、設計六十、奔流(一)六、北海迷霧(二)五九、遠東艦隊(二)四二、飛機七一、加利西亞(七)五二、驚險歸程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二三、日常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七六、海神之語(二)六五、杜邦(一)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二、 皇帝的婚約六六、加利西亞(二)二五、自行車十一、火炮發展十八、西班牙艦隊五十、攔截三一、現狀五八、海殤(六)三七、調整八二、買了一塊冰一、 誰家少年四八、假期六十、奔流(一)三八、新的任命三四、人員合作十六、三脹式蒸汽機六四、奔流(五)五、北海迷霧(一)十九、和平的十年七二、北方戰略十四、造船二、 皇帝的婚約三二、新世紀六九、加利西亞(五)二、 皇帝的婚約七六、海神之語(二)七八、炮擊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六一、帝汶海戰(一)六八、貝魯特七一、聯合力量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十三、外貿戰艦十六、多格爾沙洲(七)十、多格爾沙洲(一)四一、魚雷二二、變革六七、杜邦(三)七七、追逐
十八、西班牙艦隊十七、留學生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五十、矛盾的焦點五五、電機時代(一)三七、調整四十、經濟發展方式四八、東線計劃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七十、加利西亞(六)六六、杜邦(二)四八、鋼鐵四二、見習中尉五、北海迷霧(一)五六、電機時代(二)四六、地下工廠(三)四、會戰三五、超無畏六八、入侵墨西哥十六、新帝國十六、三脹式蒸汽機十五、多格爾沙洲(六)二五、自行車十、多格爾沙洲(一)三六、戰棋?(二)三九、結束三一、戰巡和重巡十三、外貿戰艦四五、前線三七、調整三七、決擇五六、電機時代(二)一、 誰家少年六八、貝魯特五五、電機時代(一)三十、全局戰略無題六、“訪問”美洲四三、非洲戰場二、 皇帝的婚約二五、前無畏三、奧普開戰十三、多格爾沙洲(四)十三、多格爾沙洲(四)七、設計六十、奔流(一)六、北海迷霧(二)五九、遠東艦隊(二)四二、飛機七一、加利西亞(七)五二、驚險歸程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二三、日常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七六、海神之語(二)六五、杜邦(一)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二、 皇帝的婚約六六、加利西亞(二)二五、自行車十一、火炮發展十八、西班牙艦隊五十、攔截三一、現狀五八、海殤(六)三七、調整八二、買了一塊冰一、 誰家少年四八、假期六十、奔流(一)三八、新的任命三四、人員合作十六、三脹式蒸汽機六四、奔流(五)五、北海迷霧(一)十九、和平的十年七二、北方戰略十四、造船二、 皇帝的婚約三二、新世紀六九、加利西亞(五)二、 皇帝的婚約七六、海神之語(二)七八、炮擊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六一、帝汶海戰(一)六八、貝魯特七一、聯合力量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十三、外貿戰艦十六、多格爾沙洲(七)十、多格爾沙洲(一)四一、魚雷二二、變革六七、杜邦(三)七七、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