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鋼鐵輪船

“雪絨花”號遠洋輪船長140米,寬18米,吃水8.8米,兩臺鍋爐,擁有一臺2600匹馬力的三脹式蒸汽機作爲引擎,最高航速能夠達到14海里/小時,在以10節航行時,它的續航力達到了這個時代驚人的8300海里。

它擁有六座貨艙,標準排水量爲7600多噸,能夠一次性裝載大約7000多噸的貨物,由於取消了風帆,輪船上所配置的船員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

早在1853年,英國造船設計師詹姆斯?霍格林就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進行遠洋貿易的帆船中,木船的造價要比同樣排水量的鐵船造價要高出百分之二十,而鐵船的載貨量也要比同樣排水量的木船要多出百分之二十,而且這種比例隨着排水量的增加還會隨之增加。也就是說鐵船不僅比木船經久耐用,而且經濟性也要超出百分之五十。

霍格林的報告得到了一部分船舶設計師的認可,英國船舶設計肯多姆?布呂納成爲了霍格林理論最著名的實踐者,他分別於1856年和1858年設計建造了兩艘全鐵質的蒸汽明輪帆船“大不列顛”號和“大東方”號,其中大“大東方”號的排水量爲18000噸,向世人展示了鋼鐵輪船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由於材料強度的關係,木質船體永遠也不可能做到這麼大的排昌量。

在“大東方”號下水的同時,奧地利伊斯萊亞造船廠也開始了它建造全鐵質大型遠洋輪船的嘗試。只不過吳維所提出的要求要比布呂納的輪船高得多,一艘萬噸級的全蒸汽動力鐵質遠洋輪船。

想要讓一艘體積巨大的鋼鐵輪船隻依靠自身動力完成遠洋海上航行,需要首先積累三項過去造船業完全沒有的技術:鋼鐵輪船的結構設計和建造技術,螺旋槳技術和相對高效的蒸汽機制造技術。

這三項技術目前基本上已經全部都得到了解決,特別是吳維所推出的三脹式蒸汽機制造技術,將這個世界的蒸汽機制造技術一下子提升了近二十年的時間。

以現在各國的造船水平,完全有可能製造出全蒸汽動力鐵質輪船出來,問題是巨大的思維慣性和各種保守力量的阻撓,才讓它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變成現實。實際上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直到1870年9月9日,英國皇家海軍重達7787噸的蒸汽風帆鐵甲艦在掛滿帆的情況下在風暴中沉沒,這一事件才徹底拉開了全蒸汽動力開始完全取代風帆動力戰艦的序幕。

吳維準備當一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一重大舉措應該會在未來爲伊斯萊亞造船廠和奧地利的造船工業贏得很高的聲譽。

至於軍艦,在後膛火炮沒有達到能夠替換前膛火炮的實用階段之前,吳維實在是對於那些老式的前膛火炮鐵甲戰艦提不起任何的興趣來。

現在這階段,先把船造好,至於後膛火炮——還在緩慢地研製階段,吳維實際上已經給伊斯萊亞機械廠的主要工程技術人員透露了斷隔式螺栓炮閂技術,問題是現在根本找不到符合性能的合格炮用鋼出來。

至於目前製造火炮所普遍採用的熟鐵或是硬質青銅,這兩種玩意根本達不到後膛火炮的強度性能要求。

鐵船與木船在結構上大體相同,在使用全蒸汽動力設計後,由於節約了數根桅帆的重量,其結構強度甚至還沒有帆船所要求的那麼嚴格。在製造工藝上,鐵船要比木船多了人工放樣和號料兩道工序,一是爲了修正設計圖上的數據誤差,其二是爲了節約使用材料。號料有些類似於裁縫在裁剪前用衣板在成匹的布匹上畫樣,主要是爲了節省原材料,以避免浪費。

在這個時代,由於各國的鋼鐵生產中鋼材的產量很低,除了龍骨和肋骨,以及部分承力結構外,船體大部分的結構都是使用的熟鐵板。熟鐵板雖然易於加工,但是強度卻遠不及鋼材,這也沒辦法,只能是等到冶金水平提高到了普及鍊鋼的程度後才能開始大規模使用鋼板來建造船體。

在造船業中,建造設計費用大約是整體建造成本的百分之十左右(後世那種使用計算機來套用圖紙的設計不算),放樣工序生產成本所佔的比例也差不多如此,也就是說,一型船隻如果所建造的數量越多,它的建造成本則越低。

民用造船業和建築行業一樣,並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但是造船能力的強弱,卻是最能體現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發展水平的地方。

使用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的輪船在以10-12節航行時纔是它最爲經濟的運行速度,至於高壓水管鍋爐——這玩意只會讓商船的動力系統造價倍增,並不符合經濟適用原則。造價低廉、經濟實用纔是商船的第一要務,這和海軍在建造艦船時的理念正好相反。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在西班牙和法國,船舶設計師們也在同一時期甚至比伊斯萊亞造船廠更早的時候就設計出了全蒸汽動力遠洋輪船出來,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找到買主,人們的思維慣性讓船東們對於這種新鮮事物抱有懷疑的態度。

伊斯萊亞造船廠幸運的地方是,它最大的股東同時也是奧地利皇家輪船公司的大老闆。在這個每相距2000海里,遠洋貿易貨物的價格就翻一番的時代,遠洋貿易和從事遠洋運輸業的利潤之豐厚,讓吳維不可能不爲之動心。

早在1856年,這位年青的大公就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遠洋輪船公司。

目前奧地利皇家輪船公司擁有十二艘以鮮花命名,從事遠洋運輸貿易的蒸汽輔助動力帆船,而且即將迎來它的新時代——擁有世界上第一艘全蒸汽動力鐵質遠洋輪船。經過評估,皇家輪船公司決定將這艘剛剛交船的“雪絨花”號遠洋蒸汽輪船投入到與北美之間的大西洋運輸航線進行運營。

開創一個時代,這應該會爲皇家輪船公司贏得不少的聲譽。

四四、非洲鐵路六一、奔流(二)二六、準備期六三、移民五六、海殤(四)四、淺海獵殺(二)四五、前線十、多格爾沙洲(一)十三、多格爾沙洲(四)六十、奔流(一)七二、北方戰略十四、多格爾沙洲(五)六三、奔流(四)十八、魂晶七四、海上戰局六二、基業二三、日常六五、奔流(六)四一、推銷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十六、新帝國四七、保住布魯克五七、內務七、翻烏龜十、東方(二)五、北海迷霧(一)三七、調整四八、假期十四、多格爾沙洲(五)十八、多格爾沙洲(九)六六、疑惑三九、輕武器七十、新關稅同盟四二、第一筆生意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三二、新世紀五二、意外收穫六一、奔流(二)三九、襲擊艦隊(一)四五、前線五九、造艦問題(一)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六、北海迷霧(二)六二、帝汶海戰(二)六一、奔流(二)三七、調整六三、移民四八、鋼鐵二四、巴爾幹三九、輕武器三二、整頓三五、超無畏二七、戰爭氣氛二九、最強前無畏二九、目的七六、墨西哥皇帝(二)一、 誰家少年二九、遊戲商城五二、發現五三、海殤(一)六六、杜邦(二)十、東方(二)三九、輕武器七二、加利西亞(八)七一、加利西亞(七)二一、多格爾沙洲(十二)二五、前無畏十三、外貿戰艦十二、後膛步槍(一)十八、西班牙艦隊八三、內燃機五四、鐵甲船(二)二四、巴爾幹四、淺海獵殺(二)六九、鐵甲艦時代四三、非洲戰場三七、決擇十九、和平的十年三六、勝負因素七四、海上戰局五、和談五十、巡航二七、戰爭氣氛三六、戰棋?(二)二四、多格爾沙洲(十五)十二、多格爾沙洲(三)六、“訪問”美洲三七、調整二三、日常三一、現狀七六、海神之語(二)十三、多格爾沙洲(四)五五、電機時代(一)三十、全局戰略七五、海神之語(一)十四、多格爾沙洲(五)七十、新關稅同盟四一、頑強六四、奔流(五)
四四、非洲鐵路六一、奔流(二)二六、準備期六三、移民五六、海殤(四)四、淺海獵殺(二)四五、前線十、多格爾沙洲(一)十三、多格爾沙洲(四)六十、奔流(一)七二、北方戰略十四、多格爾沙洲(五)六三、奔流(四)十八、魂晶七四、海上戰局六二、基業二三、日常六五、奔流(六)四一、推銷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十六、新帝國四七、保住布魯克五七、內務七、翻烏龜十、東方(二)五、北海迷霧(一)三七、調整四八、假期十四、多格爾沙洲(五)十八、多格爾沙洲(九)六六、疑惑三九、輕武器七十、新關稅同盟四二、第一筆生意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三二、新世紀五二、意外收穫六一、奔流(二)三九、襲擊艦隊(一)四五、前線五九、造艦問題(一)五四、基希拉海峽之戰(二)六、北海迷霧(二)六二、帝汶海戰(二)六一、奔流(二)三七、調整六三、移民四八、鋼鐵二四、巴爾幹三九、輕武器三二、整頓三五、超無畏二七、戰爭氣氛二九、最強前無畏二九、目的七六、墨西哥皇帝(二)一、 誰家少年二九、遊戲商城五二、發現五三、海殤(一)六六、杜邦(二)十、東方(二)三九、輕武器七二、加利西亞(八)七一、加利西亞(七)二一、多格爾沙洲(十二)二五、前無畏十三、外貿戰艦十二、後膛步槍(一)十八、西班牙艦隊八三、內燃機五四、鐵甲船(二)二四、巴爾幹四、淺海獵殺(二)六九、鐵甲艦時代四三、非洲戰場三七、決擇十九、和平的十年三六、勝負因素七四、海上戰局五、和談五十、巡航二七、戰爭氣氛三六、戰棋?(二)二四、多格爾沙洲(十五)十二、多格爾沙洲(三)六、“訪問”美洲三七、調整二三、日常三一、現狀七六、海神之語(二)十三、多格爾沙洲(四)五五、電機時代(一)三十、全局戰略七五、海神之語(一)十四、多格爾沙洲(五)七十、新關稅同盟四一、頑強六四、奔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