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姐妹連襟

延熙三年剛剛開始,百姓還沒有過完年,趁着還沒有到立春,大夥都還在休息,衛將軍全琮尋了一個時間,徑自到了朱據府上。

朱據親自把全琮迎到內堂,同時還有一些意外之色:

“子璜兄怎麼會在這個時候上門?”

孫權最寵愛的步氏,生有二女。

長女叫孫魯班,嫁給了全琮;次女叫孫魯育,嫁給了朱據。

所以全琮與朱據,其實是連襟。

但孫魯班爲姐,按理來說,過年的時候,就算是要上門拜訪,也是朱據去全琮府上拜訪。

此時全琮突然來訪,實是出乎了朱據的意料。

全琮沒有回答朱據的話,更沒有什麼客套話,而是直接開門見山:

“子範,我此番上門,是因爲有一事,想要與你商量。”

大過年的,全琮沒有一點喜慶之色,反是臉色嚴肅,這讓朱據心裡一跳,隱隱猜到了全琮的來意。

他舉杯飲了一口茶湯:

“子璜請講。”

雖然朱據在前些日子被封爲驃騎將軍,但全琮可是在十一年前就被封爲衛將軍。

無論是資歷還是聲望,全琮皆遠在朱據之上。

更別說朱據前些年受到隱蕃事件的牽連,曾被免官禁足在家整整四年之久。

“陛下在年前,曾有再次派軍出海,欲征伐珠崖和夷州之意。幸好遇到年末,所以這件事暫時拖了下來。”

全琮盯着朱據,開口道,“眼看就要到立春了,官署一開始上值,陛下肯定是要重提此事。”

“子範,吾雖不瞭解騎軍,但也知道騎軍所費錢糧,極爲浩大。”

“你是我大吳的驃騎將軍,負責組建大吳的騎軍,更應該知道這其中的損耗。”

“大吳現在,府庫之用,本就不足,現在既要組建騎軍,又要損耗錢糧,出海尋那什麼虛無飄渺的仙山……”

全琮的話還未說完,朱據原本捧着茶杯的手就是一抖!

他有些驚懼地看向全琮,出聲打斷了對方的話:

“子璜慎言!陛下欲派兵前往海外,是拓土開疆,交往海外萬國,豈能說是尋仙?”

看到朱據失了儀態,全琮就是有些不喜:

“子範,此處沒有外人,你我之間,又何須如此藏着掖着?”

“就算是拋開君臣之義不說,你我還是要得喚陛下一聲外舅。”

“陛下前番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到底是爲何,別人不知,難道你我還不知?”

亶洲那是什麼地方?

長者及老人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

陛下非要說自己是爲了掠海外之民充實江東人丁,這個話,騙騙別人可以,但能騙得自己人?

十年前那一次派甲士萬人出海,不過掠得數千人而還。

而甲士卻因爲在海上生病,十死六七,簡直就是因小而失大。

領軍出海的將軍諸葛直甚至還獲罪被誅。

真要掠人丁充實大吳,南邊的交州夷民還在叛亂呢,有多少抓多少。

就是派大軍往北,掠魏國之民,那也比出海強。

朱據聞言,默然不語。

畢竟他總不能告訴全琮,海外就算是沒有仙山,那也肯定有能培養出馮明文這等子弟的隱世山門。

甲士萬人算什麼?

君不見,漢國得到馮明文後,疆土愈廣,精兵愈多,民間愈富,丁口愈多?

只要能尋到馮明文那個神秘莫測的師門,那就不是冀萬一之利,而是一本萬利。

全琮看到朱據不接他這個話,只道是自己話說得太過,所以對方不敢輕易開口。

於是他放緩了語氣:

“子範,大吳生死之敵,在北而不在南,更兼魏強而吳弱,專心向北尚嫌不足,何來餘力用兵海外?”

“即便是用兵如諸葛亮與馮明文者,在早些年的時候,亦是閉關殖民,隔絕北方,用兵南中,不敢分兵。”

“這些年來,漢國越盛,而我大吳,卻是屢屢被阻於合肥城下,不得寸進。”

“陛下派子範前去漢國,不惜拿我大吳的舟師之術換取漢國鐵騎之法,想必子範比我更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子範,天下局勢對於大吳來說,已經是時不我待啊!”

全琮越說,就越是激動起來:

“所以我這一次,不爲別的,就是想讓子範能與我一起,勸一勸陛下,讓陛下熄了派人出海的心思。”

朱據聽到這些話,亦是長嘆了一口氣。

子璜啊,正是因爲時不我待,所以大吳才更應該出海,尋那一份機遇,而不是阻止陛下派人出海啊!

在漢國呆得越久,對漢國越是瞭解,朱據就越是明白,漢國與大吳之間,其實已經在悄然間拉開了差距。

只是這種話,他自然不敢明說出口。

再想起衆臣對此事的激烈反對,也讓他有些不安。

而且在朱據看來,馮明文的師門,肯定不可能輕易被人尋到。

若不然,十年前陛下派人出海,又如何會無功而返?

想到這裡,朱據終於開口道:

“子璜,陛下心志堅定,若是當真認準了一件事,恐怕非你我所能勸動。”

“十年前派人出海,當時不知有多少人反對,陛下聽進去了麼?如今陛下權威愈盛,恐怕更是難勸。”

“故而我以爲,與其反對,還不如把這件事拖到大吳的局勢好轉,到時候若是我們再勸不住陛下,也比現在就讓陛下派人出海強。”

全琮這麼多年來,又豈會不知孫權的性情?

往日裡陛下尚還能聽得進諫言,但在很多時候,卻又是喜歡獨斷專行。

特別是一旦下定了決心認定一件事情,更是極少有人能勸得住。

不過他聽到朱據這麼說了,眉頭反是一皺,有些古怪地看向對方。

不知道爲什麼,他總是覺得朱據現在的言行舉止,有些不大對勁。

原因很簡單。

朱據的表現,太不符合他的性子。

雖說是世家子弟,但朱據性情豪爽,頗有任俠之氣,喜歡與他人結交。

若不然,當年也不會因爲看好隱蕃之才,與之深交,受到牽連。

眼下的他,卻是言語閃爍,面有猶豫之色,似乎不想深談這個事。

只是事關國家大事,全琮還是把這些疑惑強行按捺下來,沉住氣,問道:

“子範所謂的局勢好轉,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子璜,自陛下登基以來,幾乎年年都要向北邊用兵。但這兩年,卻是安靜了下來,你可知爲何?”

“自然是要籌備騎軍。”

這不是朝中臣子皆知的事情嗎?

“沒錯,就是爲了籌備騎軍。”朱據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那子璜可知,組建騎軍,需要幾年?”

全琮不明其意:

“就算吾不瞭解騎軍,但也知道,欲建一支可戰騎軍,非旦夕可得,十年不嫌長,數十年不嫌短。”

說到這裡,他突然想起一個事,有些不可思議地看向朱據:

“子範的意思是……”

朱據會意點頭,笑道:

“沒錯,若是換作一般情況下,就算是有馬,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建起一支騎軍。”

就拿前漢來說,數代人的努力,不但攢下了無數的錢糧,更是開闢馬場,養了數不清的戰馬,纔有了漢武皇帝的赫赫武功。

“但現在不一樣。漢國願意幫我們組建騎軍,馬匹、盔甲、武器,一應不缺。”

“我們只需要出人,”朱據豎起一根手指頭,“不得不說,馮明文確實是世間少見的名將。”

“他改變了古已有之的騎兵,讓漢國在短短數年之內,就擁有了能與魏國精騎一戰的騎軍。”

“即便是從未騎過馬的將士,只要訓練上一年時間,也能變得馬術嫺熟。”

“現在,他把這些方法都教給了我們,我們大吳,也一樣能用數年的時間組建起一支騎軍。”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朱據在心裡卻是更加堅定了支持陛下派人出海的決心。

若是說諸葛亮是讓漢國轉危爲安的人,那麼馮明文,就是那個能把漢國繼續推向興盛的人。

這種興盛,大吳也想要。

全琮不瞭解騎軍,但他知道,組建一支騎軍不可能像朱據所說的那般簡單。

他看向面有激動之色的朱據,仍是不敢相信對方的話,甚至覺得對方有些魔怔了。

“子範,你確定嗎?這等事情,開不得玩笑。”

“子璜,今年漢國會把所有的東西都運送過來。而今年,現在纔剛剛開始。”

朱據深吸了一口氣,“到時候你就會知道,漢國爲什麼能屢屢打敗魏賊。”

“明年,最遲後年,我們揮師北上,就不用再苦於陸戰無騎軍與魏賊一爭長短。”

“到時候大吳從南邊向北,而漢國,則從西面向東,一齊夾擊魏賊,何愁大功不成?”

“所以,我們不必一定要勸阻陛下,卻可以用這個事情來勸說陛下推遲派人出海的時間。”

“只要明後年的北上大計能成,便是兩國平分天下之勢,到那個時候,就算陛下想要派人出海,又有何妨?”

滅了魏賊之後,想要與漢國爭奪天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大將軍或許能在步戰水戰上勝過馮明文。

但大吳的騎軍之法乃是學自漢國。

在漢國呆得越久,朱據就越是明白,漢國騎軍,特別是鐵甲騎軍,真的當得起天下精銳之最這一說。

放眼整個大吳,有沒有人能與馮明文在騎軍上一較高下,朱據沒有一點信心。

可是若打不過漢國的騎兵,大吳又如何守住中原,乃至跨取河北?

所以說,最好還是能得到那個神秘山門的幫助。

只要大吳能把神秘山門一直在尋找的兩本冊子送回去。

再加上他們又把馮明文視爲棄徒,想來肯定也會對馮明文有所不滿。

朱據深信,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只要大吳請求他們出手對付馮明文,應該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只是這些想法,註定只能是極少數人才能知曉的秘密。

聽完朱據的話,全琮心裡的違和感卻是更強烈了。

只是看到朱據如此信誓旦旦,全琮就算再怎麼不同意朱據的看法,但最後也只能是嘆了一口氣:

“若是當真不能勸阻陛下派兵出海,那麼確實只能把此事往後拖一拖,再另想辦法了。”

雖然沒有達成自己最想要達成的目的,但只要朱據不是在說大話,當真能拖延陛下派兵出海,那也算是一個可能接受的結果。

以後的事,走一步看一步。

走出朱府的大門以後,全琮回過頭,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府的大門,這才低頭上了牛車。

回到府上後,全琮的妻子孫魯班,看到全琮的神色不太好,於是問道:

“阿郎何以如此?莫不成此行出門,行事不順?”

孫權稱帝后,也不知是懷了什麼樣的心思。

不但在皇后的人選上與衆臣僵持不下,而且連自己的女兒,也沒有封公主號。

這就讓吳國臣子有點尷尬,有時候提起公主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稱呼公主。

最後孫魯班嫁給了全琮,臣子只好稱她爲全公主,而孫魯育嫁給了朱據,所以又把孫魯育叫作朱公主。

受到皇帝寵愛卻沒有封號,只好以夫家姓爲號,這種現象,也算得上是三國諸多不合常理事情中的一樁奇事。

雖然全公主與朱公主是同胞姐妹,但兩人的性子卻是大不相同。

妹妹朱公主性子較爲溫和,安守內院,而姐姐全公主,卻是有着強烈的權勢欲。

她不但經常參聞朝中之事,而且平日裡還積極給全琮出謀劃策。

就像這一回,全公主不但知道全琮此次出門是爲了什麼,同時在全琮回來後,還主動地問起此事。

全琮與全公主之間,也算是恩愛,這些年來,兩人生有兩個兒子。

沒有外人的情況下,全琮在自己的妻子面前,臉色已經變得有些不好看。

他搖了搖頭:

“朱子範不願勸阻陛下,只說願意勸陛下把這個事情往後拖一拖。”

全公主與全琮已經做了十二年的夫妻,她在全琮回府時,就敏銳地察覺到自家阿郎的情緒有些不對。

此時聽到全琮的話,印證了她原先的想法。

但見她陪着全琮坐下,有些猶豫地開口道:

“朱子範這等做法,似乎不太符合他往日的作風?”

全琮一聽,精神也是一振:

“細君也覺得是這樣嗎?其實我在他家的府上,與他相談,就覺得有些古怪。”

這就是他爲什麼願意與全公主商議事情的原因。

在很多時候,全公主可以提出不少有用的建議。

再加上她又深得陛下喜愛,被陛下冊封爲長公主。

在後宮之主沒有確立的情況下,全公主甚至可以影響到宮裡。

可以說,全公主對於全琮來說,是一大助力。

夫妻倆說話間,目光相對,彷彿是心有靈犀。

有些話,全琮不方便說,但全公主卻是沒有壓力:

“阿郎你說,朱子範在去年年末突然趕回來,又與陛下在宮裡談了一天一夜,會不會……”

全琮點了點頭,接口道:

“朱子範與陛下談過之後,陛下就突然說想派兵出海,細細想起來,未必……”

兩人話不言盡,但心中已是生了疑雲。

全公主身爲女子,心眼更是小一些。

但見她面有惱色:

“朱子範這算什麼?是在戲耍阿郎嗎?他怎麼敢!”

全琮搖頭:

“事情未明之前,倒不能說一定就是朱子範所爲。”

“那妾這幾日就回宮看望一下陛下,看看能不能打探到什麼口風。”

第0879章 搞一把金融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931章 曹三之死第0563章 南鄉見聞第0673章 借題發揮第0127章 貯青料第0400章 俗!真俗!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1117章 我說這是巧合,你信嗎?第1160章 滿朝文武,不如一校事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0413章 菉豆第0280章 熟悉感第1177章 大賭一把第1077章 改變第1152章 恐怖如斯第1196章 政治盟友第1271章 乞骸骨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102章 蠶叢與魚鳧第0786章 準備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0235章 推銷第1276章 巧言令色大司馬第0047章 沒有馮郎君好第0046章 冰酪第0988章 裂痕第0002章 蠻頭啊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0656章 內訌第1094章 遛驢第1225章 斷後第0075章 賞個虛職第0620 新舊之爭第0699章 暗戰第0751章 有點誤會第0208章 強項令第0988章 裂痕第0938章 漢道昌第0968 憂與喜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847章 孫家皇子事第0364章 不好搞總比搞不出來的強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0450章 我至於這麼沒品嘛?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1273章 宮爭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0587章 輕鬆第780章 夜裡談神仙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0396章 活着不好嗎?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0761章 軍中未來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931章 別樣心思第0395章 喜事第0933章 消除不去的夢魘第0267章 宮中第0849章 尋找機會第0986章 天意第900章 假心真意第0308章 不知不覺的變化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0674章 合圍第1046章 鉅變第0433章 句扶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0566 叛逃第0167章 好像有搞頭啊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231章 妾室……也算是枕邊人吧?第1083章 偶遇第1079章 絕地反擊第1192章 情況有變?第0545章 大忽悠第1212章 調兵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1136章 準備第1290章 出逃之後第1229章 襄陽之戰第0336章 紙第0278章 李家姊弟第0932章 孫權伐合肥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1155章 潘氏第0392章 數據統計(二合一大章)第0851章 出塞虎女早產第0947章 暗爭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0736 聯手第0817章 擒賊第1089章 試探
第0879章 搞一把金融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931章 曹三之死第0563章 南鄉見聞第0673章 借題發揮第0127章 貯青料第0400章 俗!真俗!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1117章 我說這是巧合,你信嗎?第1160章 滿朝文武,不如一校事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0413章 菉豆第0280章 熟悉感第1177章 大賭一把第1077章 改變第1152章 恐怖如斯第1196章 政治盟友第1271章 乞骸骨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102章 蠶叢與魚鳧第0786章 準備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0235章 推銷第1276章 巧言令色大司馬第0047章 沒有馮郎君好第0046章 冰酪第0988章 裂痕第0002章 蠻頭啊第1158章 波瀾微起第0656章 內訌第1094章 遛驢第1225章 斷後第0075章 賞個虛職第0620 新舊之爭第0699章 暗戰第0751章 有點誤會第0208章 強項令第0988章 裂痕第0938章 漢道昌第0968 憂與喜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847章 孫家皇子事第0364章 不好搞總比搞不出來的強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0450章 我至於這麼沒品嘛?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1273章 宮爭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0587章 輕鬆第780章 夜裡談神仙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0396章 活着不好嗎?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0761章 軍中未來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931章 別樣心思第0395章 喜事第0933章 消除不去的夢魘第0267章 宮中第0849章 尋找機會第0986章 天意第900章 假心真意第0308章 不知不覺的變化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0674章 合圍第1046章 鉅變第0433章 句扶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0566 叛逃第0167章 好像有搞頭啊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231章 妾室……也算是枕邊人吧?第1083章 偶遇第1079章 絕地反擊第1192章 情況有變?第0545章 大忽悠第1212章 調兵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1136章 準備第1290章 出逃之後第1229章 襄陽之戰第0336章 紙第0278章 李家姊弟第0932章 孫權伐合肥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1155章 潘氏第0392章 數據統計(二合一大章)第0851章 出塞虎女早產第0947章 暗爭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0736 聯手第0817章 擒賊第1089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