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絲絲入扣

延熙二年的最後一個月,左將軍朱據終於趕在大朝會之前,回到了建業。

朱據回到建業後,就立刻請求入宮面見陛下。

這些日子一直沉浸在溫柔鄉的孫大帝,得知朱據不遠萬里回到江東,第一時間就接見了他。

“臣據,

拜見陛下!”

“子範請起。”

孫權的心情不錯,親自上前扶起朱據,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笑道:

“子範去長安已有兩年了吧?在那邊過得還習慣否?身體可還安好?”

原本對於自己沒有提前請示陛下,就自作主張回來的朱據,看到孫權這個模樣,心裡頭就是一鬆。

同時還有些感動:

“有勞陛下關心,

臣一切都好,只是有些過於想念陛下。”

“臣蒙陛下的信重,

被派往漢國學習騎戰之法。這兩年來,臣牢記陛下教誨,一刻也不敢鬆懈。”

“此次着急回來,實是有緊急之事,還望陛下恕罪。”

孫權哈哈一笑:

“子範何須如此?吾雖未能親見汝等在漢國是個什麼模樣,但吾與漢國天子之間,通信從未間斷。”

“漢國天子可是對你一直備有讚賞呢,說你才兼文武,通達治體。”

“聽說就連那馮明文,亦時常在漢國天子面前提起你,贊你謙虛接士,不愧是江東俊傑。”

朱據聽着前面的話,還想着要謙讓幾句,沒想到陛下竟是提起了馮明文。

更沒想到,馮明文竟是對自己有這等評價。

想起馮明文無論是對大吳還是對自己,皆是坦蕩無私,

而自己呢,

卻是欺瞞對方,

私吞秘物。

朱據原本還有些激動的心情,一下子就落到了谷底,同時有些羞愧地低下頭。

感覺到朱據的情緒明顯變化,孫權不禁有些奇怪:

“子範,你這是怎麼啦?”

朱據苦笑:

“陛下,臣這次回來,其實最大的原因,正是因爲馮明文。”

孫權看到他這個神色,不禁一皺眉頭:

“你先坐下,慢慢道來,那馮明文究竟怎麼了?”

“你前番來信,不是說馮明文沒有藏私,讓人悉心教導軍中騎軍之事麼?”

“莫不成,這些日子,馮明文做了什麼陰詭之事,藉此阻止大吳組建騎軍?”

不怪孫大帝這般想。

雖然漢國取得關中之後,劉禪也算是有了知人善用的賢名。

但同爲帝王,孫權又豈會不知,漢國國事,前有諸葛亮,

後有馮明文。

阿斗不過是坐享其成。

說阿斗是信厚之君,孫權倒還沒什麼話說畢竟光是給諸葛亮立廟這種事情,孫權自認是做不到的。

但要說把漢國眼下的興盛局面,歸於阿斗身上,還不如說是歸功於諸葛亮與馮明文。

如今諸葛亮已亡,馮明文就是漢國權柄最大的重臣。

再加上馮郎君馮鬼王小文和的名聲,大吳能不能順利組建騎軍,還真就是在馮明文一念之間。

朱據順着孫權的意思,坐到位置上,然後長嘆一口氣,低聲道:

“陛下誤會了,臣此次回來,與馮明文有關,卻是與騎軍無關……”

“嗯?”孫權一愣,“什麼意思?”

朱據擡起頭欲言,然後看了看左右,又止住話頭。

孫權的目光微微一凝,再看看朱據的神色,明白過來,對方接下來要講的事情,可能甚是機密。

他揮了揮手,讓所有宮人都退出去,然後這纔看向朱據。

朱據挪了挪身子,儘量靠近孫權,這才壓低了聲音:

“陛下,接下來臣要說的事情,乃是馮明文師門秘聞,不可爲他人所知。”

“馮明文師門?”孫權一怔,然後眼睛驀然睜大,“馮明文師門!”

馮明文自出山以來,治軍牧民,無不可觀,領兵出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近年來,更是敢稱天下才氣一石,馮明文獨佔八斗。

山門子弟,恐怖如斯。

這也導致了雖然無數人想要探知,馮明文身後的師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竟能培養出此等豔絕天下的人物。

但懾於馮明文的名聲,讓有資格想要探知的某些人,又只能按捺住好奇之心。

畢竟誰也不知道,強行探知某個深不可測的山門,會不會惹惱對方,從而引來大禍。

如今驟然得知朱據帶回了馮明文師門秘聞,孫權猛然就反應過來。

但見他站起來身來,大喝道:

“來人!”

門外傳來腳步聲,同時有聲音傳來:“陛下?”

“所有人,離開此處十五丈,但凡有人敢靠近一步,杖斃!”

“諾。”

確定沒有一個人能聽到兩人的談話,孫權這才轉身朱據:

“你繼續說。”

朱據也站了起來,說道:

“陛下,臣失禮了。”

他說着,開始伸手解開衣帶,脫下衣袍,再脫下里衣,赤着胸膛。

然後他再把手放到腰間,那裡還纏着一條又寬又厚的布帶。

把厚帶子解下來,朱據用力一撕,只聽得“嘶啦”一聲,裡頭露出了裡面的兩本冊子。

朱據捧着兩本冊子送到孫權面前:

“陛下請覽閱。”

孫權有些疑惑地拿起來,翻開第一本,但見第一頁寫着:

《八荒六合唯我長生訣(丹藥篇)》。

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呼吸也跟着粗重起來,他猛地擡頭看向朱據。

“這……這,這是怎麼回事?你是如何得到的?”

朱據自是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細細道來。

爲了讓陛下知道事情的全貌,他連第二本冊子《滇國蟲谷》的大概內容,也講了一遍。

……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孫權聽完朱據所言,已經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臉上已經露出狂喜之色。

他下意識地就把兩本冊子緊緊地摟在懷裡。

“世間原來當真有修仙之術!”

想起前些年自己派人出海之事,孫權心裡更是篤定了馮明文師門的存在:

“我就說,我就說呢,馮明文怎麼會寫出那等文章!”

想到這裡,他已忍不住念出昔日所聽到詩文: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

這篇文章,孫權不知品讀了多少遍,就差倒背如流了。

原來,原來海外真的有仙山!

不過在這個時候,朱據給孫權潑了一盆冷水:

“陛下,按書中所記,這長生之藥的一些藥材,唯有長於南中才有藥效。”

“所以若是陛下日後欲煉丹藥,還得想法子從南中採取藥材才行。只是這麼一來,恐怕就要爲馮明文所知。”

正沉浸在長生臆想中的孫權這纔有些回過神來,頓時就是一驚:

“怎麼還有這個規矩?”

朱據點頭:

“正是。事實上,馮明文每年都會讓人從南中運不少藥材到他的府上。”

“聽說他的二夫人,本是南中夷人巫醫,善於製藥。”

在長安呆了快兩年,朱據自然不可能是像表面所說的那樣,光顧着學騎戰之法。

就如馬謖在江東,也不是領着學生到江東就完事。

該收集的信息,能收集到的信息,自然是儘量收集。

說到這裡,朱據又壓低了聲音:

“聽說興漢會內部有一種秘藥,人得食之,可讓人在夢中遇仙子而得極樂。”

“不過這種藥極稀少,便如趙廣,一年裡也不過是能分得一劑,其藥材正是取自南中,”

興漢會的崛起,堪稱是一個奇蹟。

正如後世每個學校裡口口相傳的鬼故事,亦或者是城市化所帶來的都市怪談。

伴隨着興漢會的迅速崛起,自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傳言。

秘藥傳說,只不過是許多離譜傳說中比較靠譜的一個。

畢竟這年頭,食五石散的人可不少。

在不少人眼裡,這所謂的秘藥,差不多也是類似於五石散的東西。

但此時的孫權,心思卻是格外地敏銳,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其中隱藏的信息:

“你是說,所謂的秘藥,只不過是一個幌子?其實馮明文每年從南中運那麼多藥材到府上,是爲了煉長生丹藥?”

朱據搖頭,卻是不太同意孫權的猜想:

“陛下,這長生訣裡記載丹藥,分‘天地玄黃’四級。”

“若是臣猜得沒錯,興漢會的秘藥,更大的可能,是最下的黃級。”

孫權自拿到冊子以後,一直就處於狂喜當中,哪有心思細看其中的內容?

此時一聽到朱據所言,連忙按其所言翻閱,果見如此。

確認無誤之後,孫權不由地連連說道: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馮明文作《千字文》,怪不得,怪不得!”

這一切,其實都是有脈絡可尋的。

只不過是被馮明文以違背常理,顯於世人的方式,巧妙地隱藏了起來。

十幾年前的《千字文》,十年前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再到現在的《八荒六合唯我長生訣(丹藥篇)》。

這些東西,看似沒有多大的關係,但裡頭隱藏的信息,卻是那麼地絲絲入扣。

此時此刻,孫權已經完全相信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畢竟就算馮鬼王再怎麼深謀遠慮,也不可能會花近二十年的時間,去編織出這麼一個謊話。

要不然,他圖個什麼?

“昔南中傳言,馮鬼王好色如命,夜御三千女,吾本以爲乃是以訛傳訛,傳聞荒誕。”

“今日得聞馮明文師門之秘,再想起《莊子》有言:御女三千,白日飛昇。”

說到這裡,孫權拍了拍手裡的冊子,感嘆道:“這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朱據卻是沒有想到這一層,此時聽到孫權所言,猛然間,就是記起一事來:

“陛下倒是提醒了臣,聽說興漢會的劉良,曾得馮明文贈以秘藥,以身飼胡女,御遍涼州胡女,藉以和合胡人。”

“此人在漢國境內,被稱爲劉漢子,以示其勇……”

孫權一聽,也不知是第幾次瞪大了眼,同時喉嚨上下滾動:

“御……御遍涼州胡女?”

這是何等勇壯之士?

“沒錯,此人乃是漢國車騎將軍劉琰之子,如今爲九原都督府長史,隨軍鎮守九原。”

九原?

那裡從後漢時起,可都一直是胡人雜居之地。

孫權再次嚥了一口口水。

想想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得到江東絕色潘氏,恨不得與之夜夜春宵。

可惜的是,自己終究是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

除了最開始的幾天,後面能三四天一次,就已經是極限。

若是能有這等秘藥,又何須擔心有“見色器疑”的悲傷事?

想到這裡,孫權就恨不得立刻從馮明文手裡搶到秘藥,以振雄風。

只是秦皇漢武欲長生都不可得,可想而知修仙的困難。

“若是馮明文都只能是煉出最下等的丹藥,那旁人想要煉出天級丹藥,又是何等困難?”

想到這裡,孫權就是心急如焚:

“不成,想辦法探知馮明文的秘藥之事是真是假。若是爲真,最好能拿來讓人試一試。”

說着,孫權看向朱據:

“此事不宜爲他人所知,恐怕還要子範操心。”

朱據連忙說道:“臣敢不從命。”

沒有人知道朱據在宮裡呆了一天一夜,究竟是與陛下說了些什麼。

不少人還以爲是朱據在給陛下談論這兩年來在漢國的所見所聞。

沒想到每年一次的大朝會之後,即進入大漢延熙三年,同時也是吳國赤烏三年。

孫權就下詔,左將軍朱據,組建大吳騎軍有功,故遷驃騎將軍。

驃騎將軍司騎軍,倒也說得過去。

只是孫權的第二個詔令,卻是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時隔十年之後,皇帝欲再一次派出船隊出海,攻取珠崖和夷州。

詔令一出,頓時就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幾乎所有朝中重臣皆是大力反對,其中以上大將軍陸遜、衛將軍全琮尤爲激烈。

“騎軍所費,耗府庫之用,十倍於步卒。如今騎軍未成,陛下又欲猥虧江岸之兵,以冀萬一之利,愚臣猶所不安。”

孫權不聽。

陸遜同時也上書:

“開春以來,雨水不足,大江水位,比往年要低三至五成,今年恐有大旱。此時朝廷當未雨綢繆爲要,否則,年底會有大飢之憂。”

“陛下若是此時用兵,不但要影響春耕,而且會提前耗盡府庫存糧。”

ps:

史載:公元240年,春,旱。冬,吳飢。

第0036章 汝治讀何經?第0539 江東世家之殤第0394章 獻計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1020章 誘餌第0350章 教弟子第0144章 阿梅識字第0562章 膠着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1072章 相爭第0137章 羊毛衫第0277章 資本的驅使第0438章 有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第0210章 小女孩第0236章 好色之徒第0625章 道別第0564章 學堂這東西第0695章 身份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179章 你要做什麼妖?第1286章 人心盡失第0865章 棋手第1216章 遲了第0221章 野民第1129章 第一次上朝第0574 獻祭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1046章 鉅變第1266章 歸師第0417章 頂缸第0673章 借題發揮第0662章 做好準備第0007章 犁第0413章 菉豆第0501章 迎親第0379章 第三篇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519章 收人心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947章 暗爭第0106章 陽安關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028章 裝逼一時爽,事後火葬場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400章 俗!真俗!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708章 詭異第0943章 巧合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236章 好色之徒第1053章 託付第901章 魏國亂象第0920章 舉薦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1161章 推波助瀾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0034章 趙廣的坦白第1202章 破外圍第0784章 伐蜀(二)第0974章 曹第0796章 商議第1052章 姜維歸來第1103章 渡河(二)第1172章 反思第0987章 退兵第0551章 三國,三國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0298章 決定修路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407章 不知己不知彼第1297章 婦人後宮第0437章 十六歲的蹉跎少年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713章 那一劍的風采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1198章 先鋒第0049章 真野蠻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1215章 風聲鶴唳第1282章 流放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670章 初戰第0328章 學堂見聞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1212章 調兵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539 江東世家之殤第0505章 圖個什麼?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875章 相遇第0472章 就是個沒良心的第0883章 下馬威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0372章 臭味相投
第0036章 汝治讀何經?第0539 江東世家之殤第0394章 獻計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1020章 誘餌第0350章 教弟子第0144章 阿梅識字第0562章 膠着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1072章 相爭第0137章 羊毛衫第0277章 資本的驅使第0438章 有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第0210章 小女孩第0236章 好色之徒第0625章 道別第0564章 學堂這東西第0695章 身份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179章 你要做什麼妖?第1286章 人心盡失第0865章 棋手第1216章 遲了第0221章 野民第1129章 第一次上朝第0574 獻祭關於讀者的幾個疑問第1046章 鉅變第1266章 歸師第0417章 頂缸第0673章 借題發揮第0662章 做好準備第0007章 犁第0413章 菉豆第0501章 迎親第0379章 第三篇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519章 收人心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947章 暗爭第0106章 陽安關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028章 裝逼一時爽,事後火葬場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400章 俗!真俗!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708章 詭異第0943章 巧合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236章 好色之徒第1053章 託付第901章 魏國亂象第0920章 舉薦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1161章 推波助瀾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0034章 趙廣的坦白第1202章 破外圍第0784章 伐蜀(二)第0974章 曹第0796章 商議第1052章 姜維歸來第1103章 渡河(二)第1172章 反思第0987章 退兵第0551章 三國,三國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0298章 決定修路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407章 不知己不知彼第1297章 婦人後宮第0437章 十六歲的蹉跎少年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713章 那一劍的風采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1198章 先鋒第0049章 真野蠻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1215章 風聲鶴唳第1282章 流放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670章 初戰第0328章 學堂見聞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1212章 調兵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0539 江東世家之殤第0505章 圖個什麼?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875章 相遇第0472章 就是個沒良心的第0883章 下馬威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0372章 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