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5章 傳世的治國之道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從管仲的楚國購鹿、衡山之謀,到後世藍星第一強國“阿妹你看”的刀拉石油、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國,到什麼芯片之類。

基本都是同一個套路。

養韭菜的時候,我們就是好夫妻,好兄弟,最次也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來來來,兄弟我跟你講,這些東西,自己生產的話,那得從頭開始,花費的成本太高。

還不如從我這裡買的便宜,我這裡全都有。

要是你還是覺得貴,那就租,租更便宜。

想要韭菜割得爽,在最開始佈局的時候,少賺點錢是必要的,甚至虧一點都無所謂。

做生意嘛,投入本金那不是正常?

到割韭菜的時候,拔X無情那是最基本要求,翻臉不認人是必須的。

競爭對手,是敵我關係,不死不休的那種,怎麼方便怎麼來。

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還要臉皮?

“最最重要的,是培養一批買辦作爲利益代言人……”

馮刺史強調道。

“什麼叫買辦?”

正在努力做筆記的張小四很是認真地請教。

如同一個乖巧的女學生在向老師提問。

“吳國那些和我們有商隊往來的世家就是買辦。”

馮刺史一時口嗨收不住,只好胡謅了一句,“他們可以從大漢獲得毛料紅糖等貨品而得暴利,同時在荊州又種有甘蔗。”

“他們是最不願意看到大漢與吳國交惡的一批人,偏偏他們在吳國朝野又有話語權。”

“所以只要我們把糧食賣給他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誘使他們把荊州種滿甘蔗。”

“事情真要發展到了那一步,蕪湖……”

馮刺史發出一陣怪笑。

“別這麼笑,怪滲人的!”

關姬打了一下馮刺史,嗔道。

然後又想了一下,有些懷疑道,“計是好計,但吳國那些人會上當嗎?”

張星憶也看過來,看得出她與阿姊有同樣的疑問。

馮刺史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們啊,還是太年輕,看不透這些所謂計謀的實質。”

“其實這些東西,玩的是人心,所以計謀不嫌老,只要對人心有用就行。”

管仲玩剩的東西,幾千年後“阿妹你看”繼續玩,照樣玩得不亦樂乎。

站在旁觀者的立場,或者點破了計謀,都覺得很簡單,覺得自己代入其中,肯定不會上當。

但真要是自己做了當事人,還真未必比別人做得更好。

因爲能僥倖破此局者,要麼是上天眷顧的幸運兒,剩下的,唯有大毅力大智慧目光長遠者。

爲何?

“太史公早就說得很明白了: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世家這些人,真要能放棄這麼大的利益,那還能叫世家?”

大漢這個龐然大物都能被世家大族打包出賣,更別說魏吳二國,本就是在極力縱容世家。

再賣一次,有什麼奇怪的?

價錢嘛,都好商量。

雖然大漢是在抑制世家,但那只是在抑制守舊世家。

不信你看蜀地的李家六房,何家,還有隴右李家,敦煌張家,不都活得滋滋潤潤的?

只要按大漢的規矩來玩,一切都莫得問題。

種甘蔗賣紅糖的世家,那能叫守舊世家嗎?

必須叫轉型世家啊,對不對?

一切都很合理。

張小四越聽,兩眼越是放光,手上唰唰不停,連忙把這些話給記下來。

倒是關將軍,不滿地推了一把馮鬼王:

“前頭你還說不許再在孩子面前說這些東西,現在你比我還過份!”

張小四立刻向馮刺史瞄去。

馮刺史“嘖”了一聲,振振有詞地說道:

“懂啥?我這叫治國之略,你前面說的那叫權謀小道,能一樣嗎?”

“妾不懂這些!反正在妾看來,都是一樣的東西。”

這就是不講理了……

只見馮刺史看了一眼關將軍,慢條斯理地說道:

“馮家的傳世之書裡,講的可不就是這些治國之道?反正孩子都是要學的,現在說說,有什麼打緊?”

關將軍壓箱底的馮氏傳世之書,乃是打處留給馮家子孫的秘寶。

聽到馮刺史這麼一說,她的目光頓時看向張小四手裡的筆記。

張小四反應極快,當下連忙把筆記收到身後,站起身來:

“阿姊,姊夫,我突然想起來了,今早秘書處還遞了到內院,說是越巂那邊送來了消息,我先去看看。”

說完,也不等關姬說話,直接抱着她的筆記本一溜煙似地跑了。

氣得關姬咬牙切齒地把氣撒到馮鬼王身上,兩根手指頭在他身上提起一小塊皮,下了狠勁:

“以後不許再給她教這些!傳家的東西,只能傳給馮家的子孫!”

“哎呀,怕甚怕甚!”馮鬼王皮糙肉厚,老神在在地說道,“這等東西,哪是一時半會能學會的?”

“知道什麼叫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嗎?知道什麼叫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嗎?”

關將軍俏臉一紅,每個字她都懂,但連起來她不懂,於是惱羞成怒:“說人話!”

“比如世間所有人都知道票子是好東西,是用紙做的,但他們就是想做,能做出來嗎?”

“好,就算他們知道怎麼選紙槳材料,知道油墨製造,知道如何印票。”

“但印出來以後,怎麼讓別人認這個票子,他們知道嗎?這個纔是根本。”

馮鬼王滔滔不絕,關大將軍很是認真地聽。

雖然她還是聽不懂。

但她只要知道,原來自家傳家之寶這麼厲害,那就足夠了。

聽馮鬼王吹完牛逼,關將軍滿意了,於是關心地問道:

“四娘說越巂有消息過來,阿郎要不要去看看?”

“越巂能出什麼事?最多不過是多收了點糧食罷了。”

馮鬼王渾不在意地說道,“興漢會在越巂投入了多少錢糧,纔有越巂百姓現在的日子?”

“更不用說整個蜀地,這些年來,朝廷沒虧待過百姓吧?分田地,借耕牛,借糧種,就爲了能讓百姓能吃上一口飽飯。”

“現在朝廷不過是想從他們手裡多買一些糧食,又不是加稅強徵,能出什麼大事?”

這些年來,雖說大漢不是年年風調雨順,但糧食產量年年新高是不爭的事實。

不僅僅是新的耕種方式和新型生產工具的推廣,同時這些年來,朝廷在興修水利方面,就一直沒停止過。

不說都江堰,不說越巂孫水河谷,就是漢中的山河堰,這幾年來也不斷踵跡增築,現在能灌溉良田近百萬畝。

山河堰是高祖皇帝爲漢王都南鄭時,在漢中修築的最早灌溉工程,同時也是漢中最重要的灌溉工程。

所以漢中所產的糧食,不僅能供應駐在漢中的大軍,甚至還能擠出相當一部分送到隴右。

天下有四大人工修築的灌溉工程:關中的鄭國渠、白公渠,蜀地的都江堰,漢中的山河堰。

所以關中和蜀地乃是同爲天府之國。

雖說現在司馬懿正在關中着手屯田,但關中殘敗已久,想要恢復,非兩三年可爲之。

更兼關中現在是漢魏兩國相爭的前線,司馬懿就是把屯田技能點滿,也不可能比得過都江堰這種大後方。

四大灌溉工程,大漢佔其半,再加上提前開發出越巂郡孫水河谷這個蜀地第二大平原。

配合先進的耕種方式,以及生產工具,隨便擠一擠,都能擠出不少糧食。

這就是馮鬼王賣糧食給荊州的底氣所在。

畢竟現在涼州在手,有了青儲塔,有了草場,大型牲畜代替人力進行耕種,必然是大漢的趨勢。

只要真拿下了關中,安心耕耘幾年,那真是要考慮穀賤傷農這種事情。

畢竟生產方式提高了,糧食產量提高了,人口反而下降了,這糧食讓誰吃去?

當然,這是大漢拿下關中的前提下。

至於現在麼……只能是高價買糧了。

畢竟南鄉交易所的糧價都已經過了兩百錢。

其實這條紅線被越過,是馮永默許的。

南中的銅礦已經正式產銅了,再加上票子這種東西的印發,大漢這些年來經濟向好,要說沒有通貨膨脹,那就是自欺欺人。

所以讓糧價在這個時候稍稍過兩百文,可以讓某些人放鬆警惕,讓他們的膽子放大一些。

韭菜嘛,割完後要記得多鬆土,澆些水,不然怎麼能讓它們再次快點長出來?

所以,馮君侯很是篤定:兩百多錢的糧食,肯定會有不少人願意賣的。

“大人,大人,聽說倉庫那邊收糧食,兩百三十錢呢,我們家賣不賣?”

越巂郡的孫水河谷邊上的一個村落,一個十二三歲的娃兒,斜挎着一個挎包,挎包在他的屁股上急促地一顛一顛的。

發出“啪啪”的聲音,顯示着挎包主人的焦慮心情。

他赤着腳一路小跑,沾滿了泥土的黑灰色左腳剛越過門檻,娃兒就高聲地告訴自家父母這個消息。

“還有一個多月才能把糧食收上來呢,家裡現在哪來多餘的糧食?”

娃兒的大人不在家,倒是正在蠶房裡忙碌的婦人聽到孩子的聲音,連忙走出來制止自家孩子的大呼小叫:

“回來了就去擔些水回來,準備做晚食。好好在學堂唸書就行,家裡的事,不用你操心。”

婦人身着麻布做的衣服,雖說有些陳舊,但身上收拾倒也乾淨。

臉上雖有些疲色,但眼中的卻是閃着亮光,那是對生活的希望。

因爲今年的蠶子看起來比去年要更好一些。

有了這些蠶子,孩子上學堂的束脩就不用發愁,甚至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還能給家裡添些肉食。

因爲越巂有牧場的緣故,家裡還能向官府租借耕牛,多種些地。

所以家裡的糧食不但足夠自己家裡人吃,而且還會有些剩餘。

但前些年餓肚子的經歷,讓婦人把糧食視若性命,把多餘的糧食小心地存起來,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本能。

賣是不可能賣的。

婦人一家原本是在廣漢郡給大戶人家當佃戶,在馮君侯平定越巂郡的那一年,主家說朝廷不讓養那麼多人,所以自己一家就被趕了出來。

最後被朝廷安置到了越巂。

本來以爲這裡是蠻荒之地,沒想到在馮君侯的治理下,居然還能分到田地。

再後來,邛都建起了學堂。

雖然馮君侯已經離開了越巂,可是因爲他留下的遺澤,大夥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不少新置的村寨,都會以某個地點爲中心,建起小學堂。

附近幾個或者十來個村寨的孩子,只要是編戶的人家,都可以前去就讀。

束脩肯定是要的,而且不算太便宜,至少要一個蠶房一年的產出。

不過也幸好興漢會在越巂大力發展種桑養蠶,而且越巂所產的蠶絲比別處要好得多。

養蠶業的興旺,讓越巂郡的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蠶室。

一個主婦養一年的蠶,就能讓孩子去學堂讀書,這對於蒼頭黔首來說,簡直就像是做夢一般。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爭氣,就能保送去邛都的學堂讀書。

那就意味着這個家庭將要跨過黔首這個階層,進入富足人家的行列。

因爲進入邛都學堂,出來以後最低也是興漢會產業的管事。

如果孩子再爭氣些,能保送去南鄉學堂,那就意味着正式翻身,成爲士吏階層。

如果……

太多的如果,太多的機會,讓越巂的百姓心裡充滿了希望。

就如這婦人,雖然苦些累些,但她願意。

每天天不亮,每個村寨的孩童就在村口結伴,一起步行去數裡甚至近十里之外的學堂,成了越巂郡一道特別的景觀。

這一切變化的開始,都始於那位馮君侯。

越巂的百姓現在稱自家門前屋後所種的桑樹爲馮桑。

因爲聽說這種桑樹是馮君侯花了大代價,才找到的能養出好蠶的桑樹。

而且也是馮君侯,想盡了辦法,讓百姓一年裡能多養一季蠶。

所以越巂的蠶也叫馮蠶。

就連蠶種,也是官府借給百姓,等結繭以後再償還這也是馮君侯定下的治理越巂之策。

在馮君侯治理越巂以前,別說蒼頭黔首,就是富足人家想要養蠶,光是蠶種就是一個難題。

哪像現在,一個婦人就可以讓家裡有翻身的希望。

學堂是識字的地方,而識字的孩子,則是給家裡人傳播各種信息的渠道之一。

只是這一回,把消息帶回家的孩童,並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反饋。

他有些悶悶不樂地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放好書包,然後拿起扁擔,準備去寨子中間那口井挑水。

“這孩子,性子這麼急?在學堂唸了一天的書,不累嗎?桌上還剩有半個蒸餅,先填填肚子,不然哪來的力氣?”

富足人家,現在已經開始一日三食。

但百姓人家,哪有這般講究?

能供孩子去學堂,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所以基本都是一日兩食。

比起以前,最大的區別就是能吃飽了。

孩子早早起來去學堂,早食基本都是吃昨夜特意剩下的飯。

或者是加些水,熬成粥,再吃些梅菜,醃菜什麼的。

直到下了學,回到家,再吃晚食。

“阿母,我不餓,到晚食再一起吃吧。”

孩子嚥了咽口水,卻是搖頭應道。

家裡一個月也就是能吃一兩回蒸餅。

所以這半個蒸餅,哪是剩下的?

肯定是父母特意留下給他的。

孩子不等阿母再說話,便挑起空桶,向門外走去。

第0868章 扶弟魔第1104章 調動第0940章 誅心第0818章 初戰第0637章 天時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0418章 騷操作有點多第1050章 奪權第0929章 幷州邊事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529章 涼州事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0654章 鼎立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1090章 拉攏第0289章 壓縮乾糧引起的改變第0198章 反常第0593章 七十緡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1026章 收攏人心第0002章 蠻頭啊第0551章 三國,三國第0060章 秋收第0343章 開春第0509章 變化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0192章 出氣筒第0870章 枕頭風第0383章 羊神第0487章 成了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0656章 內訌第0333章 師傅第1194章 盟約信任危機第1147章 騷動第990章 斬盡殺絕第0268章 當不是人子所爲第0245章 糧食第0590章 各施所能第0304章 無處不在的傳說第1103章 渡河(二)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0595章 各有所得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1233章 有才心切第0578章 左右爲難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1249章 再敗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第0649章 出乎意料第0613章 和我沒關係第0446章 平定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997章 鐵嶺第0443章 納姑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657章 開源第0423章 給我填上去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1296章 勸諫(二)第0165章 我想起來了第0960章 草原事(三)第1004章 功歸一簣第1275章 誠意第0947章 暗爭第0199章 何五郎第1292章 夏侯楙和羊氏的野望第0133章 魏延第0282章 交配權第1087章 改變立場第1049章 郎心似鐵第0822章 斷腕第0471章 馮郎君的特技第0913章 客串第0489章 有喜有悲第0681章 完善第1041章 長安城外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0948章 臘日第0220章 李球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599章 猜錯了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0858章 無心插柳第0556章 司馬芝(先發一個大章,第二章晚點發)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0676章 打算第1099章 立廟第0470章 搞個先例第0049章 真野蠻
第0868章 扶弟魔第1104章 調動第0940章 誅心第0818章 初戰第0637章 天時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0418章 騷操作有點多第1050章 奪權第0929章 幷州邊事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529章 涼州事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0654章 鼎立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1090章 拉攏第0289章 壓縮乾糧引起的改變第0198章 反常第0593章 七十緡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1026章 收攏人心第0002章 蠻頭啊第0551章 三國,三國第0060章 秋收第0343章 開春第0509章 變化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0192章 出氣筒第0870章 枕頭風第0383章 羊神第0487章 成了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0656章 內訌第0333章 師傅第1194章 盟約信任危機第1147章 騷動第990章 斬盡殺絕第0268章 當不是人子所爲第0245章 糧食第0590章 各施所能第0304章 無處不在的傳說第1103章 渡河(二)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0595章 各有所得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1233章 有才心切第0578章 左右爲難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1249章 再敗第1231章 襄陽之戰(三)第0649章 出乎意料第0613章 和我沒關係第0446章 平定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997章 鐵嶺第0443章 納姑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657章 開源第0423章 給我填上去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1296章 勸諫(二)第0165章 我想起來了第0960章 草原事(三)第1004章 功歸一簣第1275章 誠意第0947章 暗爭第0199章 何五郎第1292章 夏侯楙和羊氏的野望第0133章 魏延第0282章 交配權第1087章 改變立場第1049章 郎心似鐵第0822章 斷腕第0471章 馮郎君的特技第0913章 客串第0489章 有喜有悲第0681章 完善第1041章 長安城外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0948章 臘日第0220章 李球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599章 猜錯了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0858章 無心插柳第0556章 司馬芝(先發一個大章,第二章晚點發)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0676章 打算第1099章 立廟第0470章 搞個先例第0049章 真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