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軍(求訂閱!)

對於北伐收復燕京,种師道很不贊同,甚至很牴觸。

他重申自己的觀點,“先挑起戰爭不可勝。”、“今日之舉,譬如強盜入鄰家,我們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與強盜分贓,怎麼可以呢?”……

爲了說服趙佶放棄北伐,种師道甚至讓他的老搭檔西軍總參謀長趙隆前往東京汴梁,企圖說服趙佶、王黼、童貫。

然並卵。

這一切全都是徒勞。

馬擴之父西軍出身的馬政,早早就被趙佶派來渭州西軍統帥部傳達動員令。

在那之後,在旬日以內,趙佶又連續發出七道金牌,傳達了同樣的命令,而且語氣一次比一次嚴厲,最後一道中甚至有“屆期大軍不能開抵雄州,貽誤戎機,惟都統制种師道是問”之類的話。

金牌,也叫御前金字木牌,只有在傳遞十萬火急的軍報時,才能應用,一晝夜之間要走六百里,使人手捧金字硃紅牌,每過一個驛站,就要換匹好馬,疾馳而過,勢如電光。

朝廷在旬日之內連發七道,趙佶急於用兵的心情,可想而知。

對此,儘管不願,可种師道也不敢怠慢,急忙作了調兵遣將、緊急動員的部署。

曾經有二三十萬之衆的西軍,如今其實只剩下了十一萬。

有人可能會問,那近二十萬西軍哪去了?

前些年,童貫一直在對西夏用兵,自然有些死傷,僅統安城一戰,西軍就死傷了數萬,加上民從和役夫,死難者近十萬。

兩年前,童貫征討田虎、王慶、方臘,從西軍中,主要是環慶軍和鄜延軍兩路,抽調出來了十五萬大軍。

兩年的征戰,讓這十五萬大軍死傷了大半。

剩下的,在鎮壓了方臘起義以後,除了一小部分番兵(主要是折家軍)回到西北以外,其餘的都留駐在京西北路,也就是淮寧府(或稱陳州府),再也沒有回到西北來。

西軍能征善戰沒有錯,但西軍也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極度排外,甚至到了皇帝派去的人都融入不了其中,很有些聽調不聽宣的意思。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宋朝一貫對武將的態度,讓西軍將士很不信任朝廷。

比如,宋朝重文輕武,總讓一羣不懂打仗的文臣來指揮他們這些懂打仗的武將。

再比如,西軍向來家族傳承,父傳子,子傳孫,軍隊就是西軍將士們的家、就是西軍將士們的命,怎麼能將家和命交給他們不信任的外人?

等等……

總之,朝廷不信西軍,西軍也不信朝廷。

進而就導致了,西軍有點聽調但不聽宣的意思。

對於這種事,哪個皇帝都是難以忍受的。

可宋朝偏偏還得用西軍防禦西夏,而且還得用西軍到處滅火。

所以,西軍和宋朝朝廷的這種關係,就慢慢的延續了下來。

不過這種關係雖然能延續,但並不代表皇帝不想解決。

恰巧趕上童貫抽調了一半西軍去剿田虎、王慶、方臘,又趕上這半支西軍的統帥劉延慶是西軍之中少有的“叛徒”,願意聽從趙佶和童貫的擺佈。

於是,這部分西軍被趙佶重新命名——勝捷軍。

勝捷軍在名義上還是屬於西軍統帥部節制,朝廷並沒有明文規定把勝捷軍從西軍的建制中分割開來。

但勝捷軍已另行取得“勝捷軍”的番號。

而且,與西軍不同的是,勝捷軍的給養和軍餉全都由樞密院直接撥發,在待遇上比西軍本部的各軍都要優厚得多。

而勝捷軍的統領是劉延慶的長子劉光國、辛興宗的兄弟辛永宗、王稟等童貫的絕對親信。

另外,勝捷軍再也沒有回到西北,而是直接開赴到淮寧府休整。

總之,朝廷將勝捷軍和西軍徹底隔絕開了,西軍大衆也不願承認那些原本屬於環慶軍和鄜延軍的西軍還是西軍。

朝廷明令,勝捷軍也要隨大軍北伐。

考慮到勝捷軍原來是劉延慶麾下的部隊,种師道便命劉延慶的二兒子劉光世帶着軍令前往淮寧府,督促這支軍隊作爲第一撥也就是前軍,首先開赴前線,不得有誤。

又考慮到勝捷軍的戰鬥力較差、紀律鬆弛,种師道並沒有將選鋒軍(先鋒)的重任相畀,而把它交給了西軍的著名勇將楊可世,讓楊可世率領全軍精銳的涇原路主力一萬五千人作爲選鋒軍,火速出發。

朝廷歷次下達的動員令中,根據趙佶的指示,都有“與河北軍易防,全師以出”一句話。

但河北軍其實早已經名存實亡,並無多少軍隊可以開來易防,來了的也都不中用。

因此,西軍要是真的“全師以出”,那可就是把國防當做兒戲了。

而且,宋國還要將李衍鎖在雲地,僅靠調來的那點早已經不會打仗了的河北禁軍,怎麼可能做到?

所以,种師道毅然作出決定,讓熙河路經略使姚古統率各軍區酌留的部隊共三萬人留守,全面負責西北的防務,同時也給西軍留下點種子,畢竟,這是國戰,誰又敢保證他們這些出征之人一定還能回來?

姚古本來就懶着出動,又不願意受种師道節制,這一決定,完全符合他的心願。

倒是姚古的兒子姚平仲一向以勇銳自任,堅決要求去前線作戰。

种師道滿足了姚平仲的要求,讓他率領熙河軍一萬人趕赴河北。

熙河路距離河北最遠,种師道估計這撥人馬要最後才能到達前線,因此,种師道把它作爲後軍,給了他接應全軍的任務,實際上是想讓熙河軍做全軍的總預備隊。

种師中率領所部秦鳳軍,劉延慶率領其餘的環慶軍和鄜廷軍分別作爲左、右兩軍,比楊可世晚些出發。

种師道自己帶領統帥部和餘下來的涇原軍作爲中軍。

考慮到大軍出發了之後,糧草輜重以及其他軍需物資的供應與補充勢必要和朝廷及地方上的轉運部門打交道,种師道特意委派了童貫的親戚王淵和童貫的愛將辛企宗爲護糧將——名爲護糧,實際上,种師道是要利用他們跟童貫的關係,使全軍的軍需供應得到保證。

由於出征日期過於匆促,從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實際困難,導致將士們怨聲載道。

又由於某些命令下得不當,有的相互牴觸,有的前後矛盾,從而造成某些人或某些部隊之間衝突不斷。

總之,是出師不利,大多數將士都帶着消極甚至是牴觸的情緒。

說白了,西軍在西北待得太久太久太久了,他們已經將這片土地當成了他們的家,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這裡有他們的家小、有他們的眷戀,因此,在這裡怎麼打都行,死也行,只要不出去就好,再加上有環慶軍和鄜延軍出去之後就再也回不來的例子在,所以他們跟這支軍隊的統帥种師道一樣不願意去河北打仗。

儘管如此,這支軍隊節制有素的紀律還是把各種消極因素統統都克服了,接到种師道的命令之後,各部隊儘快做好了出征的準備,並且一般都能夠按照命令中規定得十分匆促的日程準時向前線出發。

已經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八萬西軍,帶着對西北深深的眷戀,穿過廣闊無垠的西北原野,穿過山區,向河北前線聚集……

……

第六十一章 帶兵之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八章 沒有千日防賊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中)(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盆滿鉢滿(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七章 燕雲決戰(四)(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三章 絕不放虎歸山(求訂閱!)第八百零三章 中軍打到城下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發日本(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奇襲燕京(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上)(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章 要麼順從,要麼滅亡(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輕武(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六十五章 絕了後路(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獅子驄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上)(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四百零四章 長相廝守(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甕中捉鱉(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五百一十章 高衙內卒(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義憤填膺(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久不見第八百七十二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上)(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章 矯矯虎臣(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一章 純臣(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三章 滅李朝(求訂閱!)第五百零七章 功虧一簣(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大的恩寵(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三章 和親(下)(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四十八章 欺人太甚(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王在十八層地獄等你們(求訂閱!)第八百八十章 世界大戰(三)(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四十章 當納爲妻妾第七百一十三章 同行(求訂閱!)第五百零六章 牧馬南山?(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八百零五章 南宋成爲了歷史(下)(求訂閱!)第七百一十章 重寶找到了(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門戶大開(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二)(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七章 悄悄出兵(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守(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今晚咱們在王宮休息(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哥哥該不會是看上小妹了吧第五十七章 倍兒爽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示(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山不轉水轉(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中)(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怎麼會在我房中(求訂閱!)第四百四十章 堂堂正正(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血氣方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破不立(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狼來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要麼順從,要麼死亡(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京條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師兄對勝負還是這麼執着(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春天來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燒殺淫掠(求訂閱!)第六十章 最被低估的高手(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衆不同(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升賬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六百三十章 如猛虎下山一般(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軍星(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三章 貓鼠之戰(求訂閱!)
第六十一章 帶兵之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八章 沒有千日防賊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中)(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盆滿鉢滿(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七章 燕雲決戰(四)(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三章 絕不放虎歸山(求訂閱!)第八百零三章 中軍打到城下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發日本(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奇襲燕京(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上)(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章 要麼順從,要麼滅亡(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輕武(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六十五章 絕了後路(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獅子驄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上)(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四百零四章 長相廝守(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甕中捉鱉(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五百一十章 高衙內卒(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義憤填膺(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久不見第八百七十二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上)(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章 矯矯虎臣(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一章 純臣(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三章 滅李朝(求訂閱!)第五百零七章 功虧一簣(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大的恩寵(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三章 和親(下)(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四十八章 欺人太甚(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王在十八層地獄等你們(求訂閱!)第八百八十章 世界大戰(三)(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四十章 當納爲妻妾第七百一十三章 同行(求訂閱!)第五百零六章 牧馬南山?(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八百零五章 南宋成爲了歷史(下)(求訂閱!)第七百一十章 重寶找到了(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門戶大開(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二)(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七章 悄悄出兵(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守(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今晚咱們在王宮休息(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哥哥該不會是看上小妹了吧第五十七章 倍兒爽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示(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山不轉水轉(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中)(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怎麼會在我房中(求訂閱!)第四百四十章 堂堂正正(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血氣方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破不立(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狼來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要麼順從,要麼死亡(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京條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師兄對勝負還是這麼執着(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春天來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燒殺淫掠(求訂閱!)第六十章 最被低估的高手(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二章 與衆不同(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升賬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六百三十章 如猛虎下山一般(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軍星(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三章 貓鼠之戰(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