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

种師道啞火了之後,並不是說西軍之中就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

見种師道頹然無聲,楊可世站起來,道:“太師,這次出兵,整體戰略部署怎麼安排?遼軍那邊是什麼情況?這些都還不清楚,屬下認爲應該仔細研究一下,拿出詳實的方案之後再行動,不要倉促出動。”

楊可世素以膽大聞名,他還是童貫一手培養和提拔起來的,所以敢在童貫面前說話。

沒等童貫答覆,和詵就嘲笑道:“楊將軍,你平日裡自誇膽略超羣,能敵萬人,現在怎麼如此膽怯?你所言是何用意?欲壞官家大事?”

童貫隨後道:“和知州所言不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諸位要振奮精神,要爭做勇士,要弘揚我大宋的軍威,要讓遼軍聞風而喪膽……目前遼國在女真人打擊之下已經奄奄一息,遼帝已經逃往夾山,燕王耶律淳篡位稱帝,燕京各地官民都翹首以盼王師,所以,諸位要謹記官家禦敵三策,力爭不戰而收復燕京!”

聽了童貫的表揚,和詵感到很高興,覺得他丟失的面子終於找回來了。

和詵站起來,道:“燕地之民,現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倘若金鼓一鳴,必定會比肩繫頸,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說到這,和詵看向童貫,朗聲又道:“下官建議,以宣撫司的名義張黃榜示衆,告知燕京官民,若能前來獻出州縣,定給於高官厚祿!”

童貫很贊同和詵的建議,當即便令行軍參謀官劉韐,也就是李衍手下重要謀士劉子羽的父親,起草招降榜文。

劉韐的招降榜文是這樣寫的:

幽燕一方,本爲吾境,陷沒契丹接近二百年,比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新君篡攘,哀此良民重罹塗炭。我宣撫使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巳次近邊,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泥於軍兵百姓,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惟在勉力,同心背虜,歸漢永保安榮之樂,契丹諸蕃歸順亦與漢人一等。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應契丹自來一切橫斂悉皆除去。雖大兵入界,凡所須糧草及車牛腳價並不令燕人出備,仍免二年稅賦。

童貫下令從雄州當地招募勇士,讓他們攜帶榜文穿越邊境,深入到遼國境內,四處張貼散發。

同時,童貫又嚴令各軍不得過界挑釁,以避免發生軍事衝突。

……

以宣撫司的名義頒佈的招降黃榜陸陸續續地散發到了遼國易州、涿州、燕京等地,童貫等人則在雄州耐心等待着好消息。

可是!

一連過了數日,也不見一個前來獻出州縣的遼國官員,更不見燕地漢民蜂擁而至。

童貫心想:“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和詵提供的情報有問題?”

趙良嗣建議:“不能再這樣乾等下去了,應該馬上派人去燕京去找耶律淳,向他言明利害,勸他獻出燕京。”

童貫覺得趙良嗣的這個建議不錯,於是他親自起草了一封給耶律淳的信——童貫與耶律淳曾有過一面之交,那年他出使遼國路過燕京時,曾專門去拜訪過耶律淳,兩人交談甚歡。

信的內容如下:

“太師、領樞密院事、充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楚國公童貫謹致書秦晉國王閣下:

蓋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心者,可以立國,失人心者,罔克守邦……國王溫恭和裕,通達古今,存亡之機,洞然深悉。善爲計者,因敗以圖成,轉禍以爲福,如能開門以迎降,歸朝納土,使國王世世不失王爵之封,燕人亦無蹈斧鉞之患,如其不然,當議進兵。國王勢蹙事窮,天厭人離,欲北走則無所歸,欲南歸則安可得,當此之際,雖悔何追?況大遼五路所管州城,四京已爲草莽,區區之燕,必不能守。國王平日以仁愛之心,若能知昔人存亡之機,全燕薊一方之命,其餘陰德與世無窮。貫與國王幸有一面之契,不敢不以誠相告,惟審思而熟計,勿爲庸人所誤。”

信寫好了之後,童貫有些猶豫派誰去送信?

趙良嗣說:“我去,我對燕京很熟,也認識耶律淳,能和他說上話。”

童貫搖頭,道:“你不合適,還是讓歸朝官張憲和趙忠去吧。”

所謂歸朝官,是指原來在遼國燕雲地區當官的漢人,他們後來迴歸宋朝,繼續在宋朝當官,就被宋人叫歸朝官。

其實,趙良嗣也算是一個歸朝官。

另外,宋朝還有所謂“歸朝人”、“歸明人”、“歸正人”之說。

所謂歸朝人是指燕雲地區的漢民,也就是漢兒。

所謂歸明人是指原來不是漢人,後來歸屬於宋朝的少數民族,如西南的蕃、蠻所代表的少數民族,以及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

所謂歸正人則是指原來是宋朝人,後來困陷蕃國,再後來又復歸宋朝的人,也就是叛徒再反正。

在張憲和趙忠離開雄州後的第三天,和詵忽然跑到宣撫司向童貫報告說:“剛剛接到燕京傳來的密信,張憲和趙忠被耶律淳斬首了!”

童貫聞訊大吃一驚!

在他的印象裡,耶律淳是個溫文爾雅、仁厚慈善之人,怎麼一登基爲帝,就變得如此毒辣暴虐了呢?

劉韐接過密信看了看,說:“耶律淳下手如此之狠,說明他對咱們大宋是相當怨恨的,要想招降他,看來希望不太大。從目前形勢來看,燕京官民並不像和知州所說的那樣,什麼簞食壺漿、比肩引頸、猶如沸羹,這純粹是和知州的臆想吧?”

和詵的臉色很不好看!

他也很鬱悶,他覺得自己對燕京局勢的判斷應該是正確的。

可眼前的事實又讓他無法解釋。

和詵建議:“不如派趙詡回易州招降試試,易州是趙栩的老家,他在那裡應該有不少熟人,或許能有所收穫。”

趙詡就是前幾年在遼國率衆起義的董龐兒,後來他歸降宋朝,趙佶接見他時爲他賜名趙詡。

這次,趙詡也跟童貫來到了雄州前線。

童貫並沒有表態。

童貫的首席幕僚李宗振見狀,說:“不妨試一試,或許能有所收穫。”

童貫這纔派人去將趙詡叫來。

童貫對趙詡其實沒有甚麼好印象,覺得此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堪重用。

果然!

一聽讓他回易州招降,已經聽說張憲和趙忠被耶律淳斬首了的趙詡,立即推脫道:“我親自回易州,目標太大,效果反而不好。易州那裡我有個好朋友,名叫史成,他是易州赫赫有名的人物,家產萬貫,又喜歡廣交江湖豪傑。我給他寫封信,太師可派人持信到易州去與他聯繫,讓他起兵獻出易州城。”

趙詡寫好信之後,大家又斟酌了半天,不知讓誰去送這封信。

最後,童貫派譚九殿直等人,攜帶着趙詡的信件和禮物,前去易州招降。

可是,史成根本就沒把趙詡當會兒事,他看完趙詡的信之後,立即派人將譚九殿直等人捆綁起來,然後送往燕京,交給了耶律淳。

不久,譚九殿直等人也慘遭殺害。

勸降再次失敗。

這讓童貫意識到,勸降這條路恐怕難以走通,換而言之,趙佶的上策與中策現在都已落空。

下一步,童貫打算實施下策,讓大軍往邊境集結,企圖給耶律淳施加軍事壓力。

實在不行,就班師回朝,待機而動。

不過,不甘心的趙良嗣,建議童貫再派人去燕京勸降試試。

童貫對此感到不可思議,道:“再派人?還不是去送死?”

趙良嗣道:“不然。再派人去,要以大宋使者的身份前往,使者代表的是咱們大宋,耶律淳他絕不敢斬殺咱們大宋的使臣。如果他真敢斬殺咱們大宋的使臣,那我軍豈不是就有了出師之名?大軍就可以迅疾北上,用武力收復燕京。”

童貫想了想,問:“誰能擔此重任?”

趙良嗣回答說:“我願意前往!”

童貫說:“你不能去,耶律淳肯定對你恨之入骨,你若回燕京豈不是自投羅網?”

趙良嗣於是推薦馬擴前去,他認爲馬擴有勇有謀,一定不辱使命!

馬擴出使金國回來了之後,便留在京城升任邠門宣贊舍人。

趙良嗣曾與馬擴談論過收復燕京之事,對馬擴很瞭解,也很推崇,這才推薦馬擴。

馬擴很快便接到了童貫的調令,令他放下手頭工作立即趕往雄州,不過信中並沒說讓他去雄州幹什麼。

馬擴猜想,肯定是與收復燕京有關。

馬擴的父親馬政,則猜測童貫很可能是派他兒子去燕京招降耶律淳。

馬擴一聽,心裡激動不已!

去燕京招降耶律淳,可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馬擴這個人喜歡挑戰。

馬擴到達了雄州之後,童貫在宣撫司設宴招待馬擴,這讓馬擴有些受寵若驚。

酒過三巡之後,童貫照實說道:“這次請馬宣贊來雄州,是因爲國家有個很重要任務需要馬宣贊去辦,這個任務很有挑戰性,不知馬宣贊敢不敢承擔?”

馬擴道:“如果擴猜的不錯,太師應該是要擴到燕京去招降耶律淳?”

童貫道:“馬宣贊真是聰明絕頂,難怪趙龍圖對你百般推崇,那……不知馬宣贊敢不敢接下這個艱鉅的任務?”

馬擴道:“只要太師下令,刀山火海擴亦願往!”

童貫擡手捋了捋頜下稀疏的鬍鬚,說:“好!趙龍圖果然沒看錯你馬宣贊,我的確打算派你出使燕京招降耶律淳……此去有風險,耶律淳已殺了咱們好幾個使臣,你仔細想一想,明天再回答我也不遲。”

對於出使燕京,馬擴已有心理準備了,因此,只是沉吟了一下,便說:“燕京即使是龍潭虎穴,擴也不懼,但爲大局着想,擴想提幾條要求,不知可否?”

童貫道:“請講。”

馬擴說:“擴往燕京以後,如果兩國發生交戰,第一,請太師告誡各軍將士,嚴禁入戶搶劫搜取財寶,必須嚴格軍令;第二,不要殺害投降之人,以安撫民心;第三,要審時度勢,乘機進軍,不用爲擴擔心,擴只不過是一介之微,即使爲國捐軀,也在所不惜!”

童貫很佩服馬擴的氣節,點頭答應。

第二天,馬擴開始從軍營中物色壯士隨他一起出使燕京。

五月十七日晚上,童貫來到白溝驛站設宴,親自爲馬擴壯行。

童貫舉起酒杯說:“預祝馬宣贊馬到成功,早日凱旋!”

馬擴慷慨暢飲,然後提醒說:“太師莫要忘了擴所提的三條要求。”

十幾名隨行壯士也都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氣氛。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男人當如此(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發日本(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安(求訂閱!)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儲候選人(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誘惑太大(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在下岳飛(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肚(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神獸麒麟(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驅虎吞狼(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衍大王終於回來了(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八十章 誰敢這麼大逆不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七百八十八章 火槍(下)(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雄(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上)(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 郭藥師獻涿州(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八章 後宮小日常(下)(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我是自願的(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祚帝被俘(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蕭普賢女(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攪世黑龍第二百二十七章 嫁公主割讓領土(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備戰(下)第一百七十章 暫且放任(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宋(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哭師(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 勾引朕荒廢朝政(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聯姻(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七章 氣魄(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章 中金格局定(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四章 誠意滿滿(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仗二十(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金秋八月(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九十章 小聚義(下)第十八章 莫不是神仙第七百六十八章 燕雲決戰(五)(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五百四十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九百章 太子妃(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九章 早晚的事(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一章 西夏滅亡(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守(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吾道不孤(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 倒着打回去(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輕武(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行我素(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一章 燒火棍(求訂閱!)第八章 沒有千日防賊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慫貨(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 應該是回家(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五章 仁慈(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怎配我李衍爲他賣命?(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九章 奇取汴梁城(九)(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大官人救救二郎(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宮(求訂閱!)第八百八十章 世界大戰(三)(求訂閱!)第四百零三章 入洞房(求訂閱!)第十六章 飲馬川三傑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捉襟見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共利雙贏(爲“愛笑的張益達”道友加更1/1)第五百九十一章 極爲富有的吳哥城(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七章 京觀(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六章 入侵(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王佐之才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男人當如此(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發日本(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安(求訂閱!)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儲候選人(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誘惑太大(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在下岳飛(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肚(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神獸麒麟(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驅虎吞狼(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衍大王終於回來了(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八十章 誰敢這麼大逆不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七百八十八章 火槍(下)(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雄(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上)(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 郭藥師獻涿州(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八章 後宮小日常(下)(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我是自願的(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祚帝被俘(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蕭普賢女(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攪世黑龍第二百二十七章 嫁公主割讓領土(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備戰(下)第一百七十章 暫且放任(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四章 伐宋(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哭師(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 勾引朕荒廢朝政(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聯姻(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七章 氣魄(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章 中金格局定(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四章 誠意滿滿(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仗二十(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金秋八月(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九十章 小聚義(下)第十八章 莫不是神仙第七百六十八章 燕雲決戰(五)(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五百四十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九百章 太子妃(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九章 早晚的事(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一章 西夏滅亡(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守(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吾道不孤(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神(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 倒着打回去(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輕武(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行我素(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一章 燒火棍(求訂閱!)第八章 沒有千日防賊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慫貨(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 應該是回家(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五章 仁慈(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怎配我李衍爲他賣命?(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九章 奇取汴梁城(九)(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大官人救救二郎(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宮(求訂閱!)第八百八十章 世界大戰(三)(求訂閱!)第四百零三章 入洞房(求訂閱!)第十六章 飲馬川三傑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捉襟見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共利雙贏(爲“愛笑的張益達”道友加更1/1)第五百九十一章 極爲富有的吳哥城(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七章 京觀(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六章 入侵(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王佐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