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倒着打回去(求訂閱!)

“都說說,宋國所請聯合滅金一事,咱們該如何應對?”

王倫最先道:“宋人無信,屢次失約,非是誠盟,今日它受金國所欺,才許燕雲和金國之地,與咱們水泊梁山結盟,它日它渡過此難關,必謀燕雲之地,出此謀者,實屬狼子野心。”

蕭嘉穗道:“欽宗對其父尚且如此,何況君上乎?此薄情寡義之輩,不足救。”

岳飛道:“若要燕雲和金國之地,咱們可自取,何需宋軍相幫?”

韓世忠道:“宋軍上下猜疑,軍令不一,有功不賞,有過不罰,戰力低下,與之爲盟,必誤大事。”

李助道:“金地貧瘠,燕雲四戰,君上若要,就要中原大地,或是江南水鄉,宋皇若是捨得割讓,咱們水泊梁山未嘗不可出兵。”

陳箍桶道:“君上且在真臘郡再待些時日,金人這次收穫巨大,又全身而退,已得甜頭,必會再去侵擾宋國,待宋國遭到金人塗炭,君上再考慮是否救援也不遲。”

隨着真臘等郡的治理展開,陳康伯也被李衍調來,給王倫擔任副手,確保重要的中南半島盡數爲水泊梁山所有,也確保王倫不會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陳康伯猶豫了一下,道:“宋人畢竟與咱們同種同源……”

不等陳康伯說完,王倫就道:“非也,國與國之間,豈能義氣用事?且君上此時提大軍相救,宋人必不會感激,還會像防賊一樣防着君上,何苦來哉?”

婁敏中也道:“王總督所言不錯,宋人不陷入絕境,是不會感激君上出兵的,只會覺得君上趁人之危,趁火打劫。”

席長實(藤原長實)操着還不算太流利的漢語說道:“宋國的疆土雖好,這中南之地亦不差矣,關鍵是,中南之局面已經打開,微臣覺得還是應以中南爲主,將中南完全納入咱們水泊梁山的版圖,再圖中原亦不遲。”

李大石(耶律大石)道:“塞種人、貴霜人、匈奴人、嚈噠人和古加拉等民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臘人,大批移居西天之地,滅了印度人所建的笈多王朝,然後建立了伐泰比的遮婁其、拉喜特拉庫塔、卡利阿尼的遮婁其等等十幾個小國,這十幾個小國之間爭鬥不斷,軍事能力低下,君上您完全可以在佔領了中南半島之後出兵攻打西天諸國,然後北上……”

對於耶律大石的目的,李衍很清楚。

耶律大石之所以力勸李衍攻佔印度,那是因爲他想從印度打回他們遼國的故地。

這個想法雖然有點天方夜譚,但並非絕對不能實現。

正像耶律大石所說的那樣,印度如今分成了十幾個小國,梁山軍如果放棄攻略中原,將大軍全都調來這裡,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平定中南半島和印度。

在這之後,耶律大石一定會鼓動李衍攻打伽色尼,然後攻打東喀喇汗國,再然後耶律大石的目的就達到了,水泊梁山的勢力基本上就可以跟遼國的殘餘勢力接軌。

說實話,耶律大石的設想其實還是挺有誘惑力的,而且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中南半島這裡,水泊梁山幾乎可以說是已經沒有對手,如果將遼東的三十多萬大軍調來,最多一年半載應該就能攻佔整個中南半島,然後梁山軍就可以水陸並進撲向印度。

印度那些小國的軍事水平還不如中南半島這裡,高棉國內部如果不是有婆羅門羈絆制肘,很可能早就平定了中南半島和印度。

因此,輕鬆打敗高棉國的梁山大軍,若是發去印度,必定有很大機率統一印度。

而伽色尼和東喀喇汗國都不是甚麼強國。

上一世,耶律大石的西遼就曾吞併了東喀喇汗國,甚至連西喀喇汗國都吞併了,並且數敗伽色尼王朝。

一旦打通這裡,水泊梁山就跟遼國殘存的勢力接壤,然後就可以倒着打回去,再然後滅西夏,回到中原大地。

不過——

李衍深思熟慮過後,還是放棄了耶律大石的這一設想。

不錯,耶律大石的設想是有點意思。

可這裡有太多的僥倖了。

首先,中南半島這裡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剩下的那些國家的實力,水泊梁山都已經摸清楚了,只要兵力足夠,應該能征服它們。

問題主要還是出在印度上。

倒不是說,印度的那十幾個小國不好打,而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太討厭了。

印度的北面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邊左面是西高止山,右面是東高止山,這幾個山幾乎將印度圍上。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印度中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溫迪亞山脈和一條東西走向的納爾馬達河,這一山一河將印度一分爲二。

另外,南印度左面的海岸線太短,根本不適合居住,只有中間和右邊才適合發展,這兩部分還被東高止山一分爲二,不能形成統一。

總之,一直到後世,印度也因爲其特殊的地形而分成北印度、南中印度、東南印度三大政治模塊,無法形成完整統一的中央集權——印度歷史上的幾次大一統,像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其實都只是名義上的統一了印度,並沒有實際做到統一印度。

而印度這個地方,歷史上曾遭到過無法入侵,像波斯人,匈奴人,蒙古人,英國人,可是都無法徹底佔領這裡。

所以,印度這裡只能是殖民,不可能將其完全納入版圖。

而印度的特殊地理環境只是李衍不贊成耶律大石設想的原因之一。

畢竟,只要打服印度那十幾個小國,甚至都不用全都打服,就可以借道去攻打伽色尼王朝和東喀喇汗國。

李衍不同意耶律大石的設想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另外兩個:一個是,這麼幹,戰線拉得實在是太長了,這往往是取敗的重要國素,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大戰是因爲戰線拉得太長而被敵人擊敗的,而且,梁山軍雖然能打,但對後勤依賴也大,因此,一旦這麼幹,梁山軍很可能會面臨難以承受的大敗。另一個是,李衍是絕不可能放棄中原大地跑來這裡開疆拓土的,尤其是在有機會入主中原的情況之下。

所以,李衍聽完耶律大石的長篇戰略構想之後,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如今中南半島都尚未完全屬於咱們水泊梁山,咱們怎麼能去圖謀西天諸國?愛卿想得太遠了。”,然後就示意耶律大石暫且退下,換別人發言。

見此,耶律大石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甘,隨即又變得堅定起來,然後老老實實的退下了……

……

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第一百零三章 因爲趙佶昏庸第四百六十章 寸步不讓(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七百章 有孕在身(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納梁紅玉(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 睡美人(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誰贊成誰反對(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軍星(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北方有佳人(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七章 送趙構一份大禮(求訂閱!)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二十二章 該不會是叫我造反吧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尋死路(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馬威(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勢要滅其國(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六百零四章 潛規則(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界大戰(八)(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五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內政與外交(上)(求訂閱!)第八百零六章 富平會戰(上)(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四章 誠意滿滿(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往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第八百九十章 荒唐的想法(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比箭第八百九十一章 選舉法(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四章 癡心妄想(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皇后(求訂閱!)第七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死(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師之才(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四章 登基當皇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界大戰(八)(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五章 西夏使團(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豐厚繳獲(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軍大敗(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樁庫(求訂閱!)有點不會寫了。第二百五十章 登州好漢(爲“太湖”道友加更1/1)第八百六十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二)(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單八將(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擴軍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舉滅掉南宋(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勢要滅其國(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奴家的嫁妝可還豐富?第二十三章 比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後宮的規矩(上)(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上褲子就不認賬(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藩(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中)(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 御口金言(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九章 賞無可賞之時,賜死(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語成讖(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八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戰(七)(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下稱快(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四百四十二章 定數(下)(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藩(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死不知悔改(爲“YT90”道友加更1/1)第四百二十三章 你們怎麼這麼沒用(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六章 底蘊(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不是昏只是蠢第一百零四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將功成萬古枯(爲“hongce”道友加更1/1)第三百一十九章 牛皋(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你的妃嬪是我睡的(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風(下)(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宮(求訂閱!)第七十七章 打服第四百八十九章 生米已煮成熟飯(求訂閱!)
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第一百零三章 因爲趙佶昏庸第四百六十章 寸步不讓(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七百章 有孕在身(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納梁紅玉(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 睡美人(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誰贊成誰反對(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軍星(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北方有佳人(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七章 送趙構一份大禮(求訂閱!)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二十二章 該不會是叫我造反吧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尋死路(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馬威(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勢要滅其國(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六百零四章 潛規則(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界大戰(八)(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五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內政與外交(上)(求訂閱!)第八百零六章 富平會戰(上)(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四章 誠意滿滿(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往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第八百九十章 荒唐的想法(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比箭第八百九十一章 選舉法(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四章 癡心妄想(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皇后(求訂閱!)第七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死(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師之才(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四章 登基當皇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界大戰(八)(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五章 西夏使團(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豐厚繳獲(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軍大敗(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樁庫(求訂閱!)有點不會寫了。第二百五十章 登州好漢(爲“太湖”道友加更1/1)第八百六十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二)(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單八將(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擴軍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舉滅掉南宋(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勢要滅其國(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奴家的嫁妝可還豐富?第二十三章 比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後宮的規矩(上)(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上褲子就不認賬(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藩(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中)(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 御口金言(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九章 賞無可賞之時,賜死(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語成讖(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八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戰(七)(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下稱快(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四百四十二章 定數(下)(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藩(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死不知悔改(爲“YT90”道友加更1/1)第四百二十三章 你們怎麼這麼沒用(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六章 底蘊(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不是昏只是蠢第一百零四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將功成萬古枯(爲“hongce”道友加更1/1)第三百一十九章 牛皋(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你的妃嬪是我睡的(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風(下)(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住王宮(求訂閱!)第七十七章 打服第四百八十九章 生米已煮成熟飯(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