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盤散沙(求訂閱!)

張浚所謂的兩全之計,其實並不高明,只不過就是由他先入蜀地經營川陝,萬一中軍真從海上殺過來,則趙構再率領南宋文武百官以及南宋大軍進入蜀地。

不過——

雖說張浚的兩全之計並不高明,可趙構卻動心了!

包括川陝在內的西部地區,是趙構又愛又恨的一個地方。

西軍無疑是大宋最強軍。

可由於指揮系統混亂(陝西有六個經略安撫司的部隊,又有河東經制使的部隊),再加上代行陝西制置使之職的範致虛被三千金軍打敗,沒有了威信,難以指揮其它五路宋軍,所以,王彥率軍西進與張憲合兵一處之後,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先後拔攻延安府的東城、鳳翔府、長安、秦州等地,擊潰了鄜延、永興軍、秦鳳三個經略安撫司的主力。

後來,陝西各地民衆紛紛響應鄜延路經略安撫司的號召,起義兵抗擊中軍,保家衛國——主要是爲前者。

西部的人,非常戀土,保衛他們自己的家園,是他們骨子裡流淌的東西,根深蒂固。

因此,一時之間,豪傑四起,孟迪、種潛、張勉、張漸、白保、李進所領導的數支義軍,都有很強的戰鬥力,甚至敢正面與中軍對戰。

在這些義軍的配合下,鄜延路經略安撫司一舉收復了同州,並乘駐守陝州的中軍兵力空虛之機,發兵一舉收復了陝州。

同州位於長安以東的渭水北岸,由於渭水南岸地形狹窄,重兵不易展開,因此同州就成了進攻長安或拱衛長安的一個重鎮。

不僅如此,同州還是潼關和蒲津關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所以,宋軍控制了同州,就切斷了長安之中軍與潼關和蒲津關之中軍的聯絡。

而義軍佔領陝州,也切斷了陝西中軍與河南中軍的直接交通。

因此,陝西中軍統帥張憲和王彥一聽陝、同二州被宋軍奪回,自已後路被斷,便不敢再攻打熙州,慌忙率軍東撤。

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張深派宋將張嚴、劉惟輔率軍掩擊東撤的中軍。

可劉惟輔不願受張嚴指揮,擅自率軍由吳山出寶雞,去襲擊中軍遊騎。

劉惟輔一走,張嚴的兵力被大大削弱,加上大意輕敵,因此在鳳翔附近的五里坡遭到中軍的伏擊,被中軍將領楊從義打得大敗,張嚴本人也在五里坡戰死。

戰敗張嚴,張憲便改變了主意,不再急於進攻同州、陝州打通與河東、河南聯繫的信道,而是駐軍鳳翔,並派楊從義率軍北進,打擊涇原路經略安撫司的主力部隊。

楊從義部很快從側翼迂迴擊潰了涇原軍的主力。

只可惜,就在楊從義部要徹底滅掉涇原軍主力的時候,涇原軍統制曲端突然率部殺出,然後擊退了楊從義部,保住了青溪嶺以西的陣地。

自那以後,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席貢就被曲端架空,曲端成了涇原軍的實際領導者。

爾後,曲端利用戰爭間隙,在涇原招收流民潰兵,擴軍練兵,慢慢成了西軍中較強的一股勢力,在他的轄區內,社會秩序穩定,凡過往行人都可得到軍隊兔費的糧草供給。

因此,曲端不僅成了涇原軍的話事人,也慢慢成了大宋西軍實際的領導者(並不是絕對的領導者,只是聽曲端的西軍將領比較多),至於原本代表大宋的領導者範致虛,現在已經失權了,聽他的將領已經所剩無幾。

範致虛打仗的能力不行,但人品絕對沒有問題。

鑑於自己已經掌控不了西部地區,範致虛立即寫信給南宋小朝廷,請趙構派人來取他而代之,不能讓大宋最強的西軍成爲一盤散沙,最後被中軍一一攻破,而且,範致辭虛還推薦了席益、李彌大、唐重等有能力又對大宋忠心耿耿的將領、官員來代替他。

有宋以來,大宋的皇帝,有一個,算一個,全都不信任武將,而到了趙構這裡,達到了最頂峰。

曾多次見過武將叛亂的趙構,對武將已經極其不信任了。

更何況,曲端根本就不是趙宋選出來的大宋西軍的領導人,而是他自己奪了席貢的權,他自己趁亂壯大的。

在趙構看來,曲端的這種作法,就是典型的軍閥,說不準就會成爲第二個李衍。

試問,這種情況下,趙構又怎麼可能放心將大宋的希望大宋西軍交給曲端?

可話又得說回來,西線之所以敗而不潰,川陝線之所以還在南宋的控制之下,也幸虧有曲端帶人抵擋。

這種情況下,趙構也真沒法拿曲端開刀。

更爲關鍵的是,川陝線那裡,有問題的,還不僅僅是曲端。

中宋簽署《大統和議》之前,張憲和王彥分別親率大軍奪回了同州和陝州,並且繼續西進,先後收復了鳳翔、長安等地。

後來,《大統和議》簽定,張憲和王彥放棄了鳳翔、長安,沿渭水東撤,蝟集在同州、河中府一帶,扼守新河橋,以確保黃河兩岸的交通,也確保將來收復川陝線時可以直接揮兵西進。

在中軍東撤了之後,曲端率軍進入秦州,劉希亮、王擇仁則率軍進入鳳翔、長安,各據一方。

不久,劉希亮被義兵逐出鳳翔,只好投靠曲端。

而曲端卻殺掉劉希亮,吞併了其部屬。

這時,王擇仁也被新任命的永興軍經略安撫使郭琰趕出長安。

那時,南宋小朝廷根本顧不上西部地區,只能讓範致虛繼續節制陝西六路軍馬。

可範致虛的能力實在是太有限了,威望又被金軍打光了,實在是難以服衆。

範致虛在不得已之下,將曲端升爲吉州團練使,充任自己節制司的都統制。

然而,曲端卻並不領情——當曲端得知孟迪等義軍頭領已接受範致虛的指揮之後,怏怏不快,便發佈公告,稱中軍已經過河歸國,戰事已停,就不要耽誤農時云云,然後以此爲藉口,曲端下令將渭河以南的義軍全部遣散,將轟轟烈烈的民衆抗中運動強行壓制下去了。

這樣一來,鄜延路一帶的百姓驚恐不安,害怕中軍會再次發起進攻,於是紛紛遷徙,進而導致整個西部都人心惶惶。

可以說,現在的川陝線,現在的西部地區,亂糟糟的一片,軍閥割據。

這也是趙構不願意入蜀地的原因之一。

張浚願意替趙構去蜀地經營川陝線,這是好事。

先不說,張浚所說的後路一事。

南宋若想收復故土,哪怕只是自保,指定離不開大宋最強大的西軍。

因此,趙構不可能讓川陝線、讓西部地區這麼一直亂下去。

而且,趙構手上也沒有誰比張浚更適合去經營川陝線、經營西部地區的人。

所以,沒做過多考慮,趙構就任命張浚爲任川陝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訪問風俗,罷斥奸贓,搜攬豪傑,爲大宋朝廷收攬川陝諸將的心,爲大宋朝廷經營川陝線、經營西部地區……

……

第二百零一章 搶錢槍娘們(爲“大明厚德小明載物”道友加更1/2)第六百四十九章 早晚的事(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不死不休(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八百二十六章 培養接班人(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業革命(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經無敵(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四章 吃相太難看了(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六章 比肩秦皇漢武(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忠僕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留不得(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終)(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六章 遷都(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業革命(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七章 天命所歸(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壯志難酬(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九章 朕得替趙構照顧好你們(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順勢而爲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三章 貓鼠之戰(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不止(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甕中捉鱉(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五章 把李清照電得暈乎乎的(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八百三十章 封狼居胥(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十四章 挑釁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賞罰分明(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北宋和南宋(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別怪我(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上)(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三章 忍和逃(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勝負(下)第五百三十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交割燕雲(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四百零二章 燦爛的生命之花(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容人之量第八百九十一章 選舉法(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悅臣服(求訂閱!)早上八點就起牀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動手打一個字第六百八十八章 登基(求訂閱!)第五十章 好大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錯就錯(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佶怕了(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八章 御駕親征(下)(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丈人(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四章 米已成粥(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尋死路(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後宮小日常(中)(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惹事精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請軍師成全(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四章 乞降(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 朕就沒想過放你們走(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狐狸精(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漢四郡(求訂閱!)第十一章 當婊子還想立牌坊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儲候選人(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不上她,妄爲男人(爲“吉諾的憂傷”道友加更1/2)第四百六十章 寸步不讓(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不是宋主(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一章 藤原氏在行動(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擴軍第三十二章 建軍
第二百零一章 搶錢槍娘們(爲“大明厚德小明載物”道友加更1/2)第六百四十九章 早晚的事(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不死不休(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六章 御駕親征(上)(求訂閱!)第八百二十六章 培養接班人(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業革命(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經無敵(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四章 吃相太難看了(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六章 比肩秦皇漢武(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忠僕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留不得(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終)(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六章 遷都(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業革命(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七章 天命所歸(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壯志難酬(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九章 朕得替趙構照顧好你們(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順勢而爲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三章 貓鼠之戰(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不止(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甕中捉鱉(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五章 把李清照電得暈乎乎的(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八百三十章 封狼居胥(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十四章 挑釁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賞罰分明(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北宋和南宋(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別怪我(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開府(上)(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三章 忍和逃(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勝負(下)第五百三十章 直搗黃龍(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交割燕雲(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四百零二章 燦爛的生命之花(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容人之量第八百九十一章 選舉法(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悅臣服(求訂閱!)早上八點就起牀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動手打一個字第六百八十八章 登基(求訂閱!)第五十章 好大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錯就錯(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佶怕了(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八章 御駕親征(下)(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丈人(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四章 米已成粥(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尋死路(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後宮小日常(中)(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惹事精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請軍師成全(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四章 乞降(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 朕就沒想過放你們走(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狐狸精(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漢四郡(求訂閱!)第十一章 當婊子還想立牌坊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儲候選人(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不上她,妄爲男人(爲“吉諾的憂傷”道友加更1/2)第四百六十章 寸步不讓(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不是宋主(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一章 藤原氏在行動(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擴軍第三十二章 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