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

李世民沉着臉看着臺下的臣子們在互相攻訐,心裡很是不爽。當朕不在耶?

宰相都是聰明人,誰都能察覺李世民的情緒不穩定。但是水師總管這個位子太過誘人,實在是忍不住要爭一爭。於是,又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這次又是誰呢?楊師道!李世民有意讓他爲侍中,所以楊師道也能進來聽政了。

“臣舉韋挺爲水師總管!”這一聲可謂振聾發聵,房玄齡都被震的把頭擡起來了,一看是楊師道,立刻又把頭低下去。

韋挺是什麼人啊?魏王李泰的忠實擁躉,千方百計推魏王上位。楊師道這是要押注呢。

這一推薦之後,局勢立刻有點亂了,工部尚書杜楚客站出來了,舉着笏板支持楊師道的建議:“臣附議!”韋挺是個文臣,但是這年月的大臣,根本就不分文武。只能相對文或武。

長孫無忌趕緊退了下去,這時候說話就是在作死啊。儲君之爭,萬萬不敢表態的。

也有聰明過頭的,比如侯君集就是了,瞪着眼睛懟杜楚客:“韋挺文臣也,如何爲武?”

杜楚客纔不鳥他呢,直接噴回去:“候尚書乃是武將,如何爲吏部尚書?”

然後兩邊就幹起來了,侯君集有點勢單力孤,即便是薛萬均,也沒有出來幫忙的意思。畢竟涉及到他兄弟,得避嫌啊。

杜楚客這個大臣呢,李世民本來很欣賞的。原因是杜淹那檔子事情。但是這人啊,總是會變的,杜楚客就變了,李世民還活的好好地的時候,就開始押注了。李世民心裡很膩味,你怎麼不學一學你哥哥杜如晦呢?

(少隨叔父淹沒於王世充。淹素與如晦兄弟不睦,譖如晦兄於王行滿,王世充殺之,並囚楚客,幾至餓死,楚客竟無怨色。洛陽平,淹當死,楚客泣涕請如晦救之。如晦初不從,楚客曰:“叔已殺大兄,今兄又結恨棄叔,一門之內,相殺而盡,豈不痛哉!”因欲自刎。如晦感其言,請於太宗,淹遂蒙恩宥。楚客因隱於嵩山。

貞觀四年,召拜給事中,上謂曰:“聞卿山居日久,志意甚高,自非宰相之任,則不能出,何有是理耶?夫涉遠者必自邇,升高者必自下,但在官爲衆所許,無慮官之不大。爾兄雖與我體異,其心猶一,於我國家非無大功。爲憶爾兄,意欲見爾。宜識朕意,繼爾兄之忠義也。”拜楚客蒲州刺史,甚有能名。)

雙方脣槍舌劍,互不相讓,鬥嘴很快上升到表示要與對方的直系女性親屬做深入交流。

別以爲這些人吵架都是文縐縐的,該罵孃的時候,“彼其娘之”一點都不客氣。

李世民在高處,看了好一陣,不禁心生悲涼。舊的門閥還沒打下去,新的貴族開始跳。

“夠了!”臉色越來越難看的李世民怒吼一聲,正在對噴的大臣立刻停下來,集體朝李世民躬身:“臣有罪,臣惶恐!”

李世民都懶得多看他們一眼,淡淡道:“朕擬進劉仁軌爲水師副總管,許敬宗爲長史,二人代行水師總管之職,待高昌事了,李誠回登州繼續擔任水師總管。”

“臣無異議!”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就是房玄齡,長孫無忌稍稍遲疑,也跟着站出來表態:“臣附議。”馬周、杜淹等重臣紛紛表態。

這事情怎麼說呢,李世民在之前應該跟大臣們通氣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目的就是想看看這些大臣的反應,結果很失望啊。李世民都沒提說讓李誠辭職的話,都跳出來爭奪。

這讓皇帝心裡很不舒服,朝堂上大臣之間沒矛盾固然不好,但是矛盾激化了也不好。

關鍵是這些臣子啊,根本就沒考慮水師的建設問題。李誠把水師發展起來,沒錢自己找錢的時候,你們都在幹啥?現在弄好了,你們出來吃現成?

儘管心裡很不甘心,長孫無忌沒有再爭奪了。侯君集也沒爭了,其他人更別提了。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李世民體會到了乾剛獨斷的快感,同時也很無奈。大臣們跟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很多啊,心裡都在小家優先,然後纔是國家的公事。

李世民看着房玄齡就很欣慰,這位臣子好啊。所以又表示,趕緊讓房遺愛和高陽結婚吧,我們做這個親家,朕很滿意。

房玄齡當場表示,都準備好了,日子到了就辦事。

散會之後,房玄齡回到家裡,心中很是不安,在書房裡一個人坐了很久。

李誠這邊回到家裡,也躲到書房裡不出來了。公主和李治,丟到秋萍的院子裡去。這麼做是有含義的,秋萍在李家最弱,唯一的依靠就是李誠了。現在她跟晉陽公主和李治關係好了,也算是多了一個靠山。

書房裡的李誠非常的惶恐,因爲歷史上的一些細節,出現了變化。自己最大的依仗,還有沒有作用真不好說了。按說今年春天,房遺愛就該娶高陽了,但是拖到現在還沒辦呢。

歷史的慣性巨大,事情還是發生了,但是誰知道以後有的事情會不會發生呢。比如這一次去高昌,別人都很羨慕李誠,有機會立功了。但是李誠卻很清楚,侯君集和薛萬徹在高昌都幹了一些啥事情。

自己跟着去了,是阻止呢?還是放任自流呢?思來想去的,李誠還是沒主意。說實話,高昌國鞠文泰一家人呢,都是漢人。漢朝的時候留在西域的漢人,結果後來自立了。

高昌那個地方,漢人還是主流的,但已經是漢胡混雜了。侯君集爲了斂財,擅自流放無罪之人,又私藏高昌國庫的珠寶。侯君集這麼一帶頭,下面的將士也開始跟着學。繳獲查抄出來的珍寶財物,被盜無數。

當然這是書上說的,實際上的情況有可能是另外一種。不管哪一種,李誠都會被牽連。如何避免被牽連呢?李誠現在就必須做好準備。

此去高昌數千裡,還有兩千裡的沙漠,這一路可不好走。李誠負責大軍的後勤,責任重大。現在就必須開始做準備了,等到準備完畢了,估計已經是秋末了。

史書記載的高昌是自己作死,阻斷絲路,不讓西域各位來朝拜大唐。這是我們自己的史書的記載,你可以這麼理解,高昌是地區老大,畢竟是漢人的底子,在西域那個地方小範圍的稱王稱霸。高昌距離大唐很遠,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當下的格局是大唐爲尊,西突厥是老二,老大距離比較遠,老二比較近。於是,高昌與西突厥達成了盟約,一旦唐軍來征伐,西突厥答應派兵增援。

因爲距離太遠,考慮到當時的道路條件,還有兩千多裡沙漠地帶,對後勤可以說是非常嚴峻的考驗。鞠文泰不認爲大唐能下決心進攻高昌,這麼遠的距離,軍隊的數量多了,後勤就能把你拖死,來的少了,西突厥出兵,勝算則未必能有。

這些東西考慮的都很周密,看起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鞠文泰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是大唐,唐軍的戰鬥力遠遠超出了鞠文泰的判斷。這麼說吧,如果一萬唐軍遭遇五萬西突厥的騎兵,幹起來肯定是唐軍獲勝。

一萬唐軍遭遇十倍之敵,那就要看其他因素了,戰略戰術運用得當的話,唐軍還是能贏。唐軍就是這麼吊!以少勝多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一漢當五胡,是這個時代的定理。

還有一個因素,突厥被大唐打怕了,自身還有其他敵人,比如薛延拓。所以,無法全力以赴的應對唐軍。甚至說的嚴重點,看見唐軍的旗號就跑路都不是新鮮事。遊牧民族在戰場上剛正面的水平,一直都是被吊打的節奏。

再者,西突厥自身處在一個分裂的狀態,內部問題很多,所以對鞠文泰的承諾,更多是是忽悠他給大唐添堵。

深知這一仗必勝的李誠,唯一要做好的就是大軍的後勤工作,侯君集率一軍出征,這一軍大概人數是兩萬,這還沒算輔兵。七七八八加起來,怎麼也得有三萬人。三萬人的後勤補給,從來都不是小事情。

李義府非常意外,接到上命之後,呆滯了很久,然後才立刻收拾收拾,奔着李莊來見李誠。到地方都黃昏了,大不了在李莊過夜就是。

李誠在書房裡接待他,一起吃了晚飯,沒有上酒水。不是不重視他,而是要談事情,不好喝酒,免得耽誤了。

李義府在沒其他人的手,很正式給李誠行禮:“多謝自成舉薦之意。”

這就是聰明人,一想就明白,這差事是怎麼來的。大唐重軍功,這一仗看起來還是有風險的,但是對於李義府來說,風險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機會立軍功。

李誠笑着擺擺手:“我推薦你可沒安什麼好心,接下來有你累的。我唯一能保證的,就是一旦上了戰場,我負責你的安全,如果需要戰死,我一定死在前面。”

▲Tтkǎ n▲c○

李義府聽了不禁動容,再次深深的躬身:“如此,義府累死有何妨?”

第九十三章 仙人跳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十六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上道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三百九十九章 清奇的腦回路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脅羣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關門,放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二章鄯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三百五十四章 做該做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四百九十一章 居然錯了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五百一十八章 貪財好色不是壞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一百章 要合作也要鬥爭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五百六十四章 首倡退休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月酒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旅途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滾就滾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長安風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第二百八十四章 陛下偏心啊!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取名字好難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六十七章 底牌越多越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
第九十三章 仙人跳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十六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上道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三百九十九章 清奇的腦回路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脅羣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關門,放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二章鄯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三百五十四章 做該做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四百九十一章 居然錯了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五百一十八章 貪財好色不是壞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寬宏大量”李世民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一百章 要合作也要鬥爭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五百六十四章 首倡退休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月酒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旅途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滾就滾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長安風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第二百八十四章 陛下偏心啊!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取名字好難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六十七章 底牌越多越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