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

李誠這話很聰明的拉上了一個盟友,這盟友就是長孫無忌。爲啥這麼說呢,因爲《唐律疏議》是長孫無忌主編的。一個人有罪沒罪,不是你嘴巴說說就算的,得法律說了算。

這玩意怎麼說呢,李誠的話觸動了現場的官員們。原本濃濃的戰鬥氛圍,瞬間就瓦解了。

都是做官的,誰沒被人彈劾的一天呢?現行制度叫做風聞奏事,就是不講證據。這是很討厭的事情的,御史最初的功能絕對不是爲了用來攻訐政敵的。但是官員在位時間長了,肯定很自然會發生一些變化。拿手裡的權利跟人做交易,很正常。

“朝廷培養一個合格的官員,何其難也?風聞奏事可以,但應該酌情而定。有證據的,可以在朝堂上說,沒有證據的,應該直送君前,由陛下派專員查處。而不應該在沒有查清楚之前,就大張旗鼓的在朝堂上說出來。”

李誠一番話,說的在場大臣紛紛點頭,御史蘭臺這幫人,有點肆無忌憚了。

“即便是有真憑實據,也該由陛下審閱,交由有司查處。而不是由某位御史在朝堂上高呼,此賊當誅!都這麼做,要《唐律何用》,置有司於何地?朝會是國家制定大正方正的所在,不是審案子的地方。”

李誠再補一刀,現場的官員心態都變了,都道:李自成這話有理啊。一個人有罪沒罪,你得抓到證據才能定罪吧?直接在朝會上叫囂某某有罪,太輕率了。

“任何一個官員,乃至貧民百姓,在沒有完全查清楚之前,都只能算是有犯罪嫌疑。既然只是嫌疑人,就不該用對待罪犯的態度來對待,大家說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李誠一番話,說的衆官員紛紛點頭。這話可太對大家的心思了。

李誠在現場引發了一陣議論,大家都是做官的,一旦被人彈劾了,就像侯君集,先丟進大理寺,然後再慢慢的查證據。這種做法,對於官員來說,造成的落差太大了。

李世民也陷入了深思,講法律意識,不是李誠吹牛,包括皇帝在內,都是垃圾。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李誠的,尤其是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就算是認同李誠的觀點,該出來咬人還是會出來的。

“李誠,你休要狡辯。”漢王李元昌突然站了出來,聲音還不小。

李世民順着聲音看過去,發現是李元昌,本能的怒喝一聲:“你閉嘴!”

李元昌被當頭一棒打懵了,這怎麼回事?他還沒反應過來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李世民很清楚他跟太子的關係。這叔侄倆關係一直就好,兩人經常一起玩的。別說李世民了,朝野上下知道的人還不少呢。

別人都不跟李誠較勁了,李元昌站出來緊咬不放,傻子都能想到原因。那就是李承乾不肯罷休,非要搞李誠。這一下興致立刻就變了。身爲太子,因爲一點點事情緊咬不放,這氣量真是太成問題了。李世民的憤怒可想而知。

儲君是一個國家的繼承人,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解讀,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任何負面的解讀,都會被人看的很重要。把一個帝國的未來,擔負在一個年輕人的身上,看起來很不講道理,但這事情沒道理可講。

誰讓你是君主集權,誰讓你是家天下?作爲太子,在被確立了儲君位子的那天起,享受了太子專有的資源的同時,也就必須承擔壓力。

李世民的憤怒有針對李元昌的,也有針對李承乾的。對於李元昌,這傢伙平時都不怎麼上朝的,今天居然上朝了,然後還出來噴李誠。這傢伙哪來的自信?腦子呢?

對於李承乾,李世民則是失望大於憤怒,你是太子啊。一國之儲君啊,可以有私怨,但是不能用在這上面。不要求你做的很優秀,但最基本的道理要懂,最基本的肚量要有。儲君攻訐臣子,還是一個優秀的臣子,你讓李世民會怎麼想啊?

李誠也有點沒想到,突然冒出來的人是李元昌,正要一巴掌抽回去呢,李世民先開口了。搞的李誠很遺憾,這種蠢貨送臉上門,不打一下很對不起自己啊。

“來人,擬旨意。”李世民雷厲風行,先把其他事情都放一放。

“漢王無狀,咆哮朝堂,着閉門思過半年,有司監督,立刻執行。”李世民當機立斷,一巴掌就給李元昌打回家去,這就是軟禁的意思了。宗室自然有人執行。李元昌被處罰,真的是一個出來幫他說話的都沒有。

李元昌是李世民的弟弟,要是安分守己的呢,日子不要太舒坦。偏偏這傢伙自視甚高,經常乾點違法的事情。處罰了幾次,根本就不改。你要真的讓他做點事情吧?強調各種各樣的困難。嗯,要是把皇帝的位子讓給他,就不會強調困難了。

總而言之,這傢伙人憎鬼厭的,自我感覺還非常良好。上朝不上朝,李世民對他也沒要求,你別惹事就行了。沒曾想,今天積極上朝了,卻來搞這麼一個破事。

坦白講,李世民對李承乾算是非常的不錯了,一次一次的給機會,只不過李承乾屢教不改。或者說心理變態了,根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爽了再說。而且還喜歡耍小聰明,覺得自己能欺騙全世界。

所謂一丘之貉,李承乾和李元昌,其實是一路人,都是那種極度的以自我爲中心,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的人。

李誠的自辯過程,因爲李元昌的打岔,變得走向詭異,根本就沒法子繼續了。御史們也沒有繼續戰鬥的慾望,場面突然變得安靜下來。一幫重臣,也有息事寧人的意思,所以也沒搞事情。反倒是房玄齡站出來道:“陛下,自成的自辯,臣以爲沒問題。”

這就是提醒李世民,趕緊趁機平事,別在鬧騰了。李世民看了一眼臺下的御史們,重重的哼了一聲:“可有異議者?”臺下衆位大臣紛紛呢舉着笏板:“臣等俱無異議。”

就在李世民宣佈散朝之前,李誠卻很意外的開口道:“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李世民狠狠的一愣,看了一眼李誠,心裡有不妙的感覺。這傢伙,要搞事。

但是當着羣臣,李世民也不好不給李誠說話的機會,忍着不快道:“奏!”

李誠環視一圈,然後朝李世民抱手:“陛下是需要能打勝仗的將領呢,還是需要打敗仗卻清廉的將領呢?”李世民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怒視李誠:“李自成,你想說什麼?”

李誠抱手道:“啓奏陛下,臣嘗讀史書,漢有李廣利、陳湯,晉有王浚,前隋有韓擒虎。這些將領都在出徵的過程中犯了錯誤,但是君主卻取其功,而免其過。陛下有沒有想過,侯君集、薛萬均,奏凱回朝,不過數日便下獄,世人會怎麼看陛下呢?”

當着這麼多臣子的面,李誠說這番話,李世民聽了真的很惱火,但是有沒法子發作。侯君集拿了朕的錢啊,我懲戒一下有如何?薛萬均,不過是順手敲打一下而已。

李世民憤怒之後,還是忍了下來,努力的平心靜氣,看着李誠道:“哦,自成以爲,世人當如何觀朕?”李誠往前一步的時候,長孫無忌先站出來道:“自成,慎言。”

李世民在臺上臉色激動的指着長孫無忌:“讓他說。”

李誠顯得非常的平靜,看了一眼李世民之後,淡淡道:“臣以爲,世人看到的,是陛下取二人之過,而忘其功。不免會覺得,陛下對待臣子,刻薄寡恩啊!至於陛下的用意,智者自有仁見,然天下人,智者何其少也?”

李世民氣樂了,手指着李誠點了幾下:“接着說,朕要看看李自成還有什麼高論?”

房玄齡趕緊給李誠使眼色,岑文本唰的一下站出來,舉着笏板要說話,但是卻被李誠搶先道:“侯君集不過取了一點財物,這算的什麼大過。薛萬均有沒有睡高昌貴女,還是兩說。就算有睡了,那又如何?”

李世民聽到這裡,反倒能剋制怒火了,冷笑道:“適才不知何人,於衆臣之前,大談唐律?難不成,此二人所犯之過,唐律不成處置?”

李誠呵呵一笑,面無懼色,大聲道:“臣以爲,將軍率部,萬里遠征,九死一生而至高昌,滅其國,毀其廟,開疆拓土,此陛下之德也。將軍有錯,陛下以仁德待之,非但不損陛下之名,反倒彰顯陛下之仁也。”

說到這裡,李誠再次環視四周,見羣臣多有躍躍欲試,要搞他一下的樣子。回頭衝李世民抱手道:“陛下如不允臣之所請,臣自請再臨大理寺。臣與侯君集、薛萬均同生共死一場,如今他們在牢獄之間,臣不肯獨善其身。”

現場的大臣們,聽到這一句之後,不管有仇沒仇的,都收起了攻訐李誠的心思。

這特麼要是出來搞李誠一下,能不能搞出個結果來都兩說,引起公憤是必然的。

李誠因爲與侯君集和薛萬均同僚一場,就如此大力維護。這簡直就是官員中的典範啊,當然這個典範擺不上臺面就是了。私下裡,誰不希望有這樣的同僚呢?你出事了,他不管不顧的,站出來拼死保你,甚至不惜一起坐牢。

這樣的人你都要搞,特麼的誰還敢跟你做同僚,我先防着你再說吧。

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同是天涯失意人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七章 救不救?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九十三章 仙人跳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五十六章 缺啥補啥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四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十章 問策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八十一章 書友會和小黑屋第四百七十九章 繞不過李自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似乎有了答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鋒利的鋼刀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一百八十八章 喜歡搞事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十四章 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九十二章 哥哥說打就打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驚第五百零七章 目標指向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八卦最流傳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五百六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十三章 春聯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四十八章 煙花之地遇故人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二百九十章 牛皮糖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一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二章 宮鬥經驗不足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四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鋒利的鋼刀第一百一十三章 於國於民皆有裨益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義薄雲天李自成第六十三章 嫁女狂魔第五百九十二章 所見略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二百三十六章 齊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動作
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同是天涯失意人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七章 救不救?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九十三章 仙人跳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五十六章 缺啥補啥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四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十章 問策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八十一章 書友會和小黑屋第四百七十九章 繞不過李自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似乎有了答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鋒利的鋼刀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一百八十八章 喜歡搞事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十四章 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九十二章 哥哥說打就打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驚第五百零七章 目標指向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八卦最流傳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五百六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十三章 春聯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四十八章 煙花之地遇故人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二百九十章 牛皮糖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一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二章 宮鬥經驗不足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四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鋒利的鋼刀第一百一十三章 於國於民皆有裨益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義薄雲天李自成第六十三章 嫁女狂魔第五百九十二章 所見略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二百三十六章 齊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