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24)

青州鏢局發生的事不過是孫權治下一個縮影,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徐州、揚州各地鏢局、錢莊。令孫權、周瑜感到奇怪的是,所有的鏢局、錢莊都十分配合,並未發生什麼嚴重衝突。就好像鏢局、錢莊真的與南漢無關獨立經營一樣。更奇怪的是南燁對於三州鏢局、錢莊的倒戈也沒有任何反應,更沒有出兵的跡象。

周瑜對如此順利的接管鏢局、錢莊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更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每個錢莊中的銀錢都只有賬面上的十分之一不到,可就算這樣依然能滿足每日來取款的商旅、百姓。周瑜何等聰明,略微研究幾日便發現雖然每天都有人到錢莊存取,但庫中總有些金銀處於閒置狀態,很少有被提空的情況。只要保留一部分金銀,剩下的全部可以挪爲他用。

這個發現另周瑜興奮不已,第一時間便稟報給了孫權。孫權新得劉備之地,卻沒在劉備的府庫中得到多少錢糧,這讓準備擴軍與南燁爭天下的孫權頭痛不已。就在此時周瑜發現了錢莊的秘密,孫權豈能不興奮?於是孫權下令,將大吳錢莊開設到治下各處,每個錢莊只留下百分之五的存款準備金,剩餘的全都上繳國庫擴充軍備。

孫權佔領的是劉備地盤,開設的鏢局和錢莊都是在原來舊址之上,只是改了個名號,經營內容還是一樣,因此百姓也沒有多想,並未出現擠兌的現象。正因如此孫權便沒有發現自己行事的弊端,只看到錢莊賺錢的一面。

人總是貪心不足,通過錢莊收斂的錢財讓孫權迅速擴建了軍隊,可是孫權卻希望得到更多的錢財,便問周瑜有沒有什麼其他來錢的路子。

周瑜能憑自己的智慧研究出存款準備金便已然不容易了,怎麼可能隨便出個主意便讓孫權大賺特賺?不過周瑜通過錢莊斂財這件事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最早經營鏢局、錢莊的南燁一定非常有錢,假如南燁用這些錢來擴軍,實力絕對是東吳的好幾倍,根本不是東吳可以抗衡的。這讓周瑜十分心急,也想支持孫權多一些錢財擴充軍備。

在周瑜看來,能創建鏢局、錢莊的南燁可以說是天下財商第一。周瑜自己想不出辦法,就將主意打到了南燁身上,想從南燁那裡再偷學一些賺錢的法門。當然周瑜不可能去請教南燁本人,於是便將原先負責鏢局、錢莊的鏢頭、掌櫃聚在一處,詢問他們有何生財良策。

孫康等錢莊掌櫃見周瑜問計,紛紛獻策。孫康道:“都督可效仿國師印製錢票、交子。”

周瑜奇道:“印製錢票、交子又有何利可圖?”

孫康道:“交州商人攜帶金銀不便,有時便用錢票、交子當作金銀交易貨物。大吳若能印製錢票、交子,便如開山造錢一般,豈不財源廣進?”

周瑜的智商不低,可是任他如何聰明,也想不到濫發紙幣的惡果。不過周瑜還是本能的感覺此計有些不妥之處,畢竟銅錢濫發也會造成物價飛漲,董卓造的小錢便是先例。於是周瑜問道:“錢票、交州雖可替代金銀,也要有人先將金銀存入錢莊才行,若不存而發豈不壞了規矩?”

孫康笑道:“都督已然經營錢莊,當知庫存之銀錢不足存入銀錢一成。便是如此也無需擔心百姓來取。印製錢票、交子也是同理,隨意印製自然不可,但多印製一些卻也無妨。”

周瑜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便將此計獻給孫權。孫權聞計大喜,便命張昭負責印製大吳錢票,取代南燁印製的錢票、交子,並且強制境內百姓不可使用南漢的錢票、交子,只能使用大吳錢票。

東吳的一舉一動,南燁全都知情。原本得到劉備求援消息之時,南燁就打算出兵伐吳,開始往揚州、荊州、司隸三地聚集人馬。可是孫權、周瑜取代錢莊濫發錢票,南燁又不着急了。在南燁看來,孫權、周瑜這是自尋死路,當即下令吳國錢票在境內流通無效。並且命科學院大量仿造東吳錢票到東吳境內消費換回物資,擾亂東吳經濟秩序。

不論是造紙術還是印刷術,南燁都有着技術領先優勢。南漢發行的錢票、交子東吳仿製不了,東吳發行的錢票南燁仿製起來毫不費力,完全可以以假亂真。結果不到一年光景,東吳境內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東吳百姓發現大吳錢票貶值,紛紛持錢票到大吳錢莊兌換真金白銀,造成擠兌。東吳的錢莊中又沒有足夠的準備金支付,如此一來孫權爲首的東吳政權信用急劇下降,佔山爲王落草爲寇者不計其數。

南燁見東吳內亂時機已到,便召集衆將商議起兵之事。其實早在一年之前南燁兵馬便已經齊聚邊境,各路人馬就等南燁下令。要不是南燁想用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此時恐怕都已經攻下東吳了。

郭嘉聽南燁有出兵之意便道:“東吳亂像已成,此次不用國師出馬,我等大軍齊進足以平吳。”

南燁當然相信麾下兵馬的實力,不過他閒了一年有些手癢,便道:“此次兵分五路攻打東吳,我自然要領一路兵馬。至於其他四路,便交由奉孝安排。”

郭嘉聞言也不好多說,便安排道:“第一路兵國師親自爲帥,趙雲、楊雄爲先鋒,我爲軍師統兵十萬由揚州進兵直取建業。第二路兵由馬超、龐德、徐晃、馬岱爲帥,龐統爲軍師,統兵十萬從司隸進兵幷州。第三路由黃忠、黃敘、張遼、魏延爲帥,賈詡爲軍師,統兵十萬從荊州進兵豫州。第四路兵甘寧、管亥、裴元紹、臧霸、張燕爲帥,陸遜爲軍師,統兵十萬由海路攻徐州。敵五路兵太史慈、張郃、于禁、張任、嚴顏爲帥,徐庶爲軍師,統兵十萬由海路攻青州。五路大軍五十萬人馬誰先得勝便先取兗州,可取兗州者爲頭功。”

衆將聞言齊聲應諾,個個興奮非常。交州軍的戰力天下聞名,五十萬大軍可以抵得上其他諸侯麾下百萬之衆。衆將皆有信心一戰平定東吳。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過南燁領兵出戰還有一個規律,便是糧草未動輿論先行。大軍未動,報紙上便刊登出孫權三大罪狀聲討東吳。第一條便是背叛盟約攻伐劉備。第二條是假冒鏢師興不義之師。第三條是查抄鏢局、鏢師取而代之,並濫發銀票致使民不聊生。

報紙一出天下譁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南燁要動兵了,南燁也不怕天下人知道。五十萬大軍無論如何也藏不起來,還不如大大方方興師問罪,以應劉備求援之約討伐東吳。

孫權治下已經動盪不安,忙的孫權焦頭爛額,此時聽南燁大軍壓境,當時吃了一驚,急忙召集衆將商議對策。

周瑜最近一年憔悴了不少,他原本以爲找到了生財之道,卻沒想到後患無窮。雖說孫權靠錢莊斂財招募了不少兵馬,但是治下民不聊生也是事實,可以說肥了孫權苦了百姓。如今東吳政治、經濟一片混亂,不過從軍事上看,兵馬卻並不少。此時孫權問計,周瑜並不驚慌,冷靜道:“陛下不必擔憂!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南燁兵馬不過三十萬,還分兵三路而來,陛下只需遣將駐守州郡便是。還可遣使向曹丕求援。”

孫權並不知南燁還有兩路海軍,只探知南燁有陸軍三十萬,因此周瑜才錯估了人馬。孫權一聽周瑜所言也冷靜下來,如今他麾下有大軍六十萬又有城池可守,還真不用擔心南燁來攻。孫權問周瑜道:“公瑾以爲該如何調派兵馬?”

周瑜道:“可命魯肅、程普、韓當、黃蓋、祖茂五將統兵二十萬守幷州。呂蒙、潘璋、董襲、朱桓、朱然五將統兵二十萬守豫州。我與蔣欽、周泰、陳武、淩統、徐盛、丁奉等將統兵二十萬守揚州。陛下可無憂矣!”

孫權聞言大喜道:“何人可爲使臣去說曹丕出兵來助?”

闞澤出班道:“微臣願往!”

孫權搖頭道:“昔日德潤曾向曹操獻詐降書,此次恐無法取信於曹丕。”

張紘聞言出班道:“陛下請準微臣前往!”

孫權點頭道:“子綱若往,朕可放心!”言罷便命張紘爲使去見曹丕,又命周瑜調撥兵馬守城。

曹丕在鄴城聞知東吳遣使而來,便知是爲南燁出兵之事。當初曹丕、孫權合力攻打劉備,好處卻讓孫權拿了大頭,就是因爲曹丕想用孫權做擋箭牌,自己坐山觀虎鬥。此時孫權遣使,曹丕便不想見,下令殿前武士休要放入。

司馬懿在一旁勸說道:“東吳來使,必爲南燁起兵之事而來。陛下何故絕之?當召入,看他言語。可從則從,如不可,便好言相待莫失禮數。”

曹丕道:“東吳使者必是說我等出兵,朕該如何答對?”

司馬懿笑道:“陛下可應其所求,只是莫要約定日期,而後靜觀其變。東吳若勝,我等便出兵相助,若不勝,我等便助南燁伐吳。”

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2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8)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2)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13)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6)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17)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23)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10)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3)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0)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6)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1)第53回 曹丕繼位封三王 南燁出兵入西涼(9)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8)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2)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8)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8)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20)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14)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8)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2)第11回 得聖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4)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3)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3)第53回 曹丕繼位封三王 南燁出兵入西涼(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11)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0)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28)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3)第21回 南燁迎娶蔡昭姬 二仙道賀訴前緣(12)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3)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8)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9)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18)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8)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4)第21回 南燁迎娶蔡昭姬 二仙道賀訴前緣(13)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10)第19回 交州亂朱符身死 上任難法師遇刺(1)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7)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1)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6)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1)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5)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2)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5)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16)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6)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1)第42回 南燁跨海佔夷州 袁術假璽稱皇帝(3)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4)第5回 南燁金殿一拒官 法師洛陽首擺擂(6)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11)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11)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4)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3)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1)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9)第26回 焚金闕董卓遷都 救百姓南燁得利(5)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8)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4)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42)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4)第30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6)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5)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10)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15)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31)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7)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31)第31回 貂蟬協管情報處 曹操興師報家仇(8)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8)第28回 除白羆計得金屍 收密信潛行長安(6)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9)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2)第30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9)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第9回 張白騎鬥法破擂 戲志才睡覺拜師(2)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7)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10)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4)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8)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7)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5)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2)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4)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6)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2)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4)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9)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5)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8)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29)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15)
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2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8)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2)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13)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6)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17)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23)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10)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3)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0)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6)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1)第53回 曹丕繼位封三王 南燁出兵入西涼(9)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8)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2)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8)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8)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20)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14)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8)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2)第11回 得聖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4)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3)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3)第53回 曹丕繼位封三王 南燁出兵入西涼(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11)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0)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28)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3)第21回 南燁迎娶蔡昭姬 二仙道賀訴前緣(12)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3)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8)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9)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18)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8)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4)第21回 南燁迎娶蔡昭姬 二仙道賀訴前緣(13)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10)第19回 交州亂朱符身死 上任難法師遇刺(1)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7)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1)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6)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1)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5)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2)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5)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16)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6)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1)第42回 南燁跨海佔夷州 袁術假璽稱皇帝(3)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4)第5回 南燁金殿一拒官 法師洛陽首擺擂(6)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11)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11)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4)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3)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1)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9)第26回 焚金闕董卓遷都 救百姓南燁得利(5)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8)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4)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42)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4)第30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6)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5)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10)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15)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31)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7)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31)第31回 貂蟬協管情報處 曹操興師報家仇(8)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8)第28回 除白羆計得金屍 收密信潛行長安(6)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9)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2)第30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9)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第9回 張白騎鬥法破擂 戲志才睡覺拜師(2)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7)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10)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4)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8)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7)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5)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2)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4)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6)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2)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4)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9)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5)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8)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29)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