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私聊

直接揚長而去,那幾名攙扶着馮小侯爺的家人已經是把場面上的局勢說明白了,那小侯爺本來是臉色赤紅青紫,聽完這番話之後,卻漸漸的變白起來。

按理說,這鎮守太監應該是居住在南京皇宮之中,可靖難之役,北軍和南軍在皇宮內也是激戰,破壞了許多,加上之後的遷都京師,所以破敗不堪。鎮守太監一般都是居住在皇城附近的宅院之中,而且和軍營相鄰。

這些帶出去的鎮守太監的禁衛兵馬,也都是在鎮守府邸周圍的軍營開拔出來,李孟本想安排自己的手下居住在客棧之中,不過劉遷卻是堅持,連聲說道“既然是來了自己家,哪有住在外面的道理。”只得是一同帶來這邊。

禁衛的將校們此時都是知道李孟乃是鎮守大人的侄兒,紛紛在那裡笑臉的拉拉近乎,這些丘八依靠的就是剋扣軍餉過活,也沒有什麼實在是好處能拿出來,只得是把態度放得親熱些。

雖說是在南京城中行軍,但百姓看到大軍行進,都是早早的避讓開來,道路倒是毫不阻塞,可步卒們跟着馬隊跑,還是有些散亂。

禁衛的軍官對這樣的場面顯然是司空見慣,根本不稀奇,依舊是在前面騎馬行進,不過走着走着,卻發現了一件事。

李孟帶着的二百人,三十匹馬,剩下的一百七十人在後面列隊跟着,隊形始終是方方整整,壓根不亂,始終跟着整齊的跑步,而且那步伐聲近乎整齊一致“”“”,居然掩蓋將近十倍於他們南京禁衛士兵。

帶兵的人都知道這到底是意味着什麼,看到李孟那些從人的模樣。大家都知道這些人是軍人,可卻沒有想到鎮守大人的侄子,居然練得如此好兵。

不多時到了鎮守太監的宅第,一幫人又是客氣了一番之後,各自領兵回營,大家都是很羨慕那位黃千戶,心想今天這件事情過後,將來肯定是加官進爵了。

偌大的營房,裝下兩百人還是足夠。李孟則是被那劉遷直接領着進入府中,李孟沒有去過京師,可也聽送信送禮地人回來說過,京師劉太監的府邸不過是個幾進的院落,很是寒酸。

但今天所見真是開了眼界,李孟在膠州時候真是見識不多,每次出來都是開眼界的機會,明代的豪奢富貴,在現代遊覽經典的時候,是看不出什麼的。只有看實物才能體會到。

比如說這鎮守太監的府邸,以李孟的語文水平也只能是用“氣派非凡”和“金碧輝煌”這等俗氣地詞語來形容了。隨着李孟進府,那劉遷直接就是開口說道:

“這是侄少爺來看老爺了。”

這句話說出來,完全是自家人的口氣,李孟的那身平民打扮衆人自然是忽略了,匆匆往來的那些從人們都是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安。

宅第確實是廣大,還真是走了一會才走到內宅的所在。這邊種了許多的竹子,顯得環境很是清雅,那邊劉遷開口衝着裡面高聲通傳說道:

“老爺,侄少爺到了……”

話音剛落,院子裡面就一疊聲的說道:

“快請進來,快請進來。”

李孟倒是能聽出來劉太監的語氣之中充滿了高興和喜意,竹林掩映的宅院之中,木門吱呀地打開,幾名小宦官笑着跑出來,殷勤的招呼道:

“侄少爺快請。鎮守大人可是等着着急了。”

這身份地位確實是不一樣了,居然是有小宦官來伺候,從前在京師司禮監,雖說是也有小宦官伺候,可只是在宮中支應,不能這般隨身伺候。

實話說,李孟也不過是和劉太監見過一面而已,那次河邊救人之後,雙方也不過是書信上往來罷了,間隔了這麼久。劉太監的位置已經算是內官的頂峰了,可自己纔不過是地方上的小小都司而已。

走到門口,劉遷在身後跟小宦官說了幾句,笑着對李孟說道:

“侄少爺這邊進去便是,老爺在正廳等候着。小人去看看廚房準備的怎麼樣了。“

邊說邊笑着推開了木門。自己卻不進去,李孟說了聲謝謝。舉步走了進去。他一進門,身後的劉遷就帶上了門,鎮守太監地府邸之中雖然是熱鬧,可這內宅卻是十分的安靜,想來那些人都已經是出去了。

朝前走幾步,卻看到那劉太監從門內走了出來,臉上帶着笑容,居移氣,養移體,劉福來身在高位,和李孟在濟寧運河邊上見到的那個落魄之人已經是大不相同,舉手投足之間已經是頗具上位者的氣勢。

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南京城的鎮守太監,都是手握重權,天下中樞人物之一,身份地位的不同,自然人也是改變許多。

這等身份的人出門在臺階上相應,這面子已經是給到了極處,李孟腦中急速轉念,臉上卻堆出恭謹的笑容,快走幾步到了跟前,直接叩拜下去,口中開口說道:

“侄兒見過伯父大人,伯父大人身體可安康,一切可好。”

李孟的這番恭謹舉動,讓站在臺階上地劉福來臉上的笑意,從開始的矜持變成了笑開了花,劉福來連忙的走下臺階,到跟前把李孟攙扶起來,連聲開口說道:

“都是自家人,何必這麼客氣多禮,外面天寒,快裡面去。”

等到李孟起身,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打量了李孟幾眼,又是開口笑着說道:

“比初次見時可是壯實不少啊,果然是頂天立地的漢子。”

“伯父過獎了,李孟有今天,還不是多虧您老人家的照顧。”

事情實際上是和李孟所說的完全反過來,但劉福來這等身在高位之人,肯定不願意別人總是把施恩之事掛在嘴邊,甚至不願意有人提起,儘管他要報答這些恩情的話,已經是輕而易舉。

而且雙方畢竟是隻見過一面,先把雙方的關係定在親戚關係那裡,下面的話也是好說地多。

果然,李孟這舉動做出來之後,那劉太監看似放下了個膽子,神態什麼的都是從容了不少,劉太監從小孤獨,中年又是比較窘迫,對於親情極爲的看重,見到李孟絲毫不提救人和重金,只是說親情,心中頓時是感覺很是舒服。

雙方一同進入屋中,茶水和點心都已經是預備出來,落座之後,李孟先是給劉太監倒上了茶水,這舉動更是讓劉太監滿意,坐下之後,劉太監笑着說道:

“先前咱家還以爲小孟你爲了軍功,虛報斬首的人數,後來着人打聽,居然是錯怪了你。”

李孟笑笑,恭謹的說道:

“也是小侄有些冒進,若不是伯父關照,沒準還會有些麻煩。”

“真不知你如何練地兵馬,咱家在中樞地時候,各地的督撫總兵文書奏摺裡面,斬首幾十那就是大捷,你這邊輕鬆地幾百,真是威風,咱家來南京,手下這些二郎也算是精銳,私下問過,要做到你那般也是不能。”

李孟笑笑,謙遜了幾句,心中卻也猜出了那個黃平如何認出了自己,劉福來應該是派人盯着,吳同知那邊在明處,肯定還有些暗處的人。

雙方都不說破,只是在那裡客氣了幾句,劉太監臉上全是笑意,李孟是做足了晚輩的態度,劉太監這個身份地位,已經不需要和人客套虛情了,之所以如此的高興,完全是因爲有些親情家事的感覺,心中很是溫馨自在。

話說的多,不免有些口乾舌燥,茶碗的茶喝淨,這邊因爲兩人私下談話,把伺候的人都是遣散了出去,李孟看到劉太監喝完了茶,連忙站起拿着茶壺倒茶,劉太監笑着點點頭,看似無謂的問道:

“這次來南京可有什麼公私事情?”

這纔是算是正題,李孟心裡面早有準備,何況本來的目標就是要找他辦事,劉福來不在京師,這纔是無奈來找鄭家碰碰運氣。

李孟清清嗓子,回到座位上,把自己的打算和想法一五一十的都和老太監說了,當然,他沒有去說什麼,自己預料到多少年後大明就要滅亡之類的。只是說覺得山東之地無險可持,自己領兵之人總是覺得心中不安,所以想要移防去湖廣。

而且山東貧瘠,雖有鹽利,卻要去外地購買糧食,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而且登州駐紮大軍,自己在那邊要想升遷卻也不方便。然後把怎麼聯繫上鄭家,讓他們在南京活動的事情,以及今天的遭遇都是仔細的說了。

等等等等,說了一大堆的理由,劉太監一直是笑吟吟的聽着,等到李孟說完,卻笑着開口問道:

“你在膠州鹽務有這樣的大利,爲何要去湖廣之地,那邊雖是魚米之鄉,可一年要賺這麼多銀子,怕是很難啊!”

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18章 將來吃肉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36章 年貨第35章 楞馬罡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91章 河上第84章 禍端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162章 很俗套第184章 一比一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17章 押運工作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72章 急躁急切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2章 趁着天黑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91章 腦熱大言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38章 城門所見第67章 相助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41章 人棄我取第117章 跳河第165章 侄少爺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15章 只是懷疑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240章 忐忑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503章 天搖地動 大炮火海第191章 河上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50章 設卡厘金第72章 急躁急切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131章 敢當先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179章 劉澤清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77章 有客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85章 平第109章 捆起來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333章 得徐州 思財路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449章 誘殺第387章 大戰開始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17章 押運工作第9章 驚變遭難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124章 突然硬氣第500章 順 明 魯第474章 盧龍 觀望 草原 屠殺第191章 河上第117章 跳河第185章 平第299章 步步連環 後繼有人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72章 急躁急切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40章 貨棧掌櫃第54章 遼民苦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
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18章 將來吃肉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36章 年貨第35章 楞馬罡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91章 河上第84章 禍端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162章 很俗套第184章 一比一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17章 押運工作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72章 急躁急切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2章 趁着天黑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91章 腦熱大言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38章 城門所見第67章 相助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41章 人棄我取第117章 跳河第165章 侄少爺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15章 只是懷疑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240章 忐忑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503章 天搖地動 大炮火海第191章 河上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50章 設卡厘金第72章 急躁急切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131章 敢當先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179章 劉澤清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77章 有客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85章 平第109章 捆起來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333章 得徐州 思財路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449章 誘殺第387章 大戰開始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17章 押運工作第9章 驚變遭難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124章 突然硬氣第500章 順 明 魯第474章 盧龍 觀望 草原 屠殺第191章 河上第117章 跳河第185章 平第299章 步步連環 後繼有人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72章 急躁急切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40章 貨棧掌櫃第54章 遼民苦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