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收穫 河邊

已經有濟寧本地的商戶埋怨當日商會給外地的份額太多,卻沒有照顧本地人。腦袋精明的商人們都覺得這買賣實在是完美之極,是真是假分辨不得,可這一環套着一環,造勢,影響,宣傳,擴大幾個環節都是做的完美之極。

對方做到這個地步,就算那罐子裡面裝的是石子,也能賣出大價錢來,濟寧城中青鹽的功效目前傳播的比前段時間還是要玄乎,有那行醫多年的神醫出來說道,這青鹽的好壞功效,全靠儲存年頭。

還有的學究考證到在漢朝時候,長安就有用青鹽入藥的記錄,更有傳聞,某某家夫人小姐得了怪病,自從用了這青鹽幾天之後病就好了。

所謂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讓人不得不信啊!臘月初十之後,濟寧城的所謂陝西老青鹽的價錢,已經是二十兩一罐,而且南直隸的商人還有快馬趕到濟寧,高價蒐羅,南京,蘇州一帶更加的富庶,也是更講究生活質量。

據說青鹽到了那邊,再配上說明,立刻是有聰明的商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開始自動自覺的宣傳宣揚。

有錢人都是講究用青鹽,以示和其他用精鹽漱口的人的不同,正牌青鹽因爲戰亂都是緊缺,現在來了貨源,而且還是臨近春節,大家的購物熱情都是極高,這鹽還有鹽引證明,還有來歷的說明。

雖然也不敢判斷這鹽的真假,但是看起來比其他的更像是真的,而且還有這麼多豐富的素材可供炒作。

江南商賈甲於天下,頭腦精明之極,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跟着炒賣了起來。

這麼大的利潤,自然是有許多人動心,舊瓷罐加上精鹽然後用蠟封口,這工藝和手段實在是太簡單,誰都會做。

不過臘月二十一那天,濟寧城一家專做晴樓生意的貨棧被幾名晴樓的管事堵住了門,說他們家賣得是假的青鹽,乖乖,現在二十二兩銀子一罐的青鹽你還作假豈不是太沒有道義了。

怎麼看出來是造假了呢?原來這裝着所謂老青鹽的瓷罐地步都有一印鑑,顯然是燒製瓷罐之前蓋上的,這印鑑繁複異常,看着好像是道士的鬼畫符一般,那作假的店鋪自己的瓷罐雖然形狀和外觀都是差不多,可這印鑑明顯是不像,這麼一對質,自然只能是自己認栽,結果看了這場熱鬧的人都是得了教訓,央告那晴樓管事把下面的印鑑拓印下來。

沒有一天的功夫,去買這老青鹽的人家商戶都是拿着這印鑑去對照,驗證真假,這下子算是打蛇打在七寸上,就算是燒製瓷罐做舊造假也需要世間,倉促之間那裡搞得出來,結果那些“正牌青鹽”的價格又是上了一個檔次。

這老青鹽被炒賣的如此熱火,規模大的商家都是琢磨如何蒐羅現有的貨源,本地售賣的利潤雖然豐厚,可那些從外地趕來的客商帶來的消息,讓他們覺得,如果趕在春節之前把這些青鹽賣到京師南直隸的更加覈算。

如果有有心人注意一件事,一定會很驚訝,濟寧市面和賣到外地的所謂瓷罐老青鹽,數量已經是遠遠的超過了四千罐。而且都是正品,和那日在船上卸下來的毫無差別,不管是從外觀還是瓷罐底部的印鑑。

購買這些青鹽的人都是南北的外地客商,他們知道這鹽未必是真的,可他們知道,那些幾百裡之外的買家們可不知道,所以也是放心大膽的購買。

臘月二十五之後,商行貨棧大都是關門歇業,老青鹽的這股風潮也漸漸的平息下來,只是很多商人們卻覺得在這裡面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許多人都是摩拳擦掌的準備過年後照貓畫虎的大幹一番。

換下那身千總的號服,穿上商人的長袍,披上大氅,把頭髮和鬍鬚好好梳理一下,任誰也看不出來李孟就是當日站在船頭上的那個千總,他的身邊跟着十幾個穿着僕人服色的鹽丁,身上拿着短兵器護衛在身後。

凡是看現在李孟的人,都以爲這是那位大豪出門閒逛,誰也想不到他是這次所謂老青鹽事件的發起者。

整個靈山鹽場和薛家島的鹽田都是停下了其餘鹽貨的出入,不及人工成本的開始生產精鹽,精鹽在李孟的莊子上用做舊的瓷罐裝上,然後用蠟封口,王孔兩位的貨船都是被租用,一船船的朝着濟寧發運。

一個月的緊鑼密鼓,成功的帶動起來了這股所謂陝西老青鹽的風潮,走在街上的李孟嘴角含笑,很是得意的模樣。

李孟確實是有得意的本錢,這些手法不過是在現代坐車的時候,收音機中傳出來的那些讓人厭煩的各種廣告,比如說包治百病的神水和特殊的茶葉,這種廣告當時聽了只會感覺到無比不耐煩和可笑,可用在這個時代,卻成了無比的妙招,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沒有經歷過這般無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孟掌櫃那邊五千兩,月眉樓的管事那邊兩千兩,還有雜七雜八的人一共花掉三千五百兩。”

跟在李孟身後的一名帳房在那裡低聲的彙報說道,這帳房的聲音壓的很低,可還是能聽出來在發顫,一年前他算帳接觸的最多不過是十幾兩銀子的進出,可今天說的單位可是用千兩,萬兩來算了。

雖然天已經是黑了,而且是臨近年關,凡是能回家的外地人都已經是回家,可這寒冷的濟寧城夜間還是要比白日的膠州城要熱鬧許多,李孟很是喜歡這樣的氣氛,一邊看着路邊的行人,邊低聲的問道:

“他們都打了收條嗎?”

“都打了,咱們的人去得多些,這些人都很識趣。”

李孟點點頭,身後的那名帳房清了清嗓子,用更加細微的聲音說道:

“大人,扣除各項費用。咱們一共是九萬五千兩銀子。”

這個數字李孟早有概念,不過聽人跟自己在確認一次,還是感覺到心中禁不住的激動,要是折算成人民幣,自己應該是富豪了。

第491章 牆內外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131章 敢當先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205章 破城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263章 逼殺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271章 放與收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219章 模仿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93章 夏莊有請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176章 人要有兵須跋扈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57章 借刀殺人第39章 河畔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8章 鎮守府私宅第325章 大軍 大陣 大戰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232章 後宅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25章 鹽竿子第271章 放與收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357章 再戰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236章 探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19章 齊王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491章 牆內外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236章 探第54章 遼民苦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356章 血戰 僅僅是開始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30章 有事相求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452章 開封 楊承祖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131章 敢當先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174章 斧槍第84章 禍端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0章 貨棧掌櫃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211章 考試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48章 前任師爺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
第491章 牆內外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131章 敢當先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205章 破城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263章 逼殺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271章 放與收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219章 模仿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93章 夏莊有請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176章 人要有兵須跋扈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57章 借刀殺人第39章 河畔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8章 鎮守府私宅第325章 大軍 大陣 大戰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232章 後宅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25章 鹽竿子第271章 放與收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357章 再戰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236章 探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19章 齊王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491章 牆內外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236章 探第54章 遼民苦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356章 血戰 僅僅是開始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30章 有事相求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452章 開封 楊承祖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131章 敢當先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174章 斧槍第84章 禍端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0章 貨棧掌櫃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211章 考試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48章 前任師爺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