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

這些鹽商沒想到的是,銀子送上去了,過了七八天卻給了個消息,說是經查無實據,巡檢李某乃是清廉奉公的能員,爾等不得亂誣朝廷命官,下不爲例。

此答覆把鹽商們氣了個半死,心想這鹽運使怎麼收錢不辦事,無奈又是花錢買通了鹽運使衙門的一名小吏,這纔是知道,現下鹽運使最喜歡的就是駐膠州的巡檢李孟,從前的巡檢包括那名牟閻王,自恃有後臺背景,到了地方設卡查緝之後,誰也不願意交銀子上來,上面催討,回一句海晏河清太平天下,那有什麼私鹽販子。

鹽運使衙門財源無非是鹽商的孝敬和各地巡檢的上繳,山東官鹽破敗,官鹽鹽商紛紛破產,沒有什麼孝敬交上來,從前地方上巡檢都是自行其事,所以山東鹽運使衙門一向都是個清水衙門。

李孟當上巡檢之後,山東鹽運使本來也沒有什麼指望,登州兵災剛平,登萊貧瘠之地,那會有什麼銀子交上來。

沒想到,李孟上任之後定例上繳的銀錢居然是一分不少的繳上來,年節的孝敬都是十足,這樣的好下屬那裡找去,鹽運使衙門清水這麼久,難得有些油水,豈不是要好好對待,小心的維護。

“你們這些南直隸的鹽商,平素在山東大肆販賣,也不見你們來我這鹽運使衙門孝敬,今日有事求我才臨時抱佛腳的送錢,若是本官查辦了李孟,接下來難道還有銀子孝敬,還不如李孟這等厚道人的細水長流。”

這就是經人轉述出來的話語,據說是鹽運使大人和親信閒聊的時候說的,在濟寧的兩淮鹽商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是罵幾句髒話。卻也無可奈何。

而且還有些隱約地消息表明。說是某貴戚說萊州鹽很是不錯,李孟這人不錯,只是這個消息確實是隱約地可以,根本打聽不到出處。

濟南府的萊蕪和新泰,兗州府的沂州和費縣,質量更好價格稍低的萊州鹽已經是逐步的把淮鹽擠出市場了。這趨勢可是讓淮上鹽商們急得跳腳。不過,以往也不是沒有遇到類似的局面,也有法子應對……

這些事情其實在三月份就有類似地苗頭,但是李孟這邊一點也沒有察覺到,各地鹽丁報上來的消息,只是說自己遇匪若干。一觸及潰,不是什麼大問題,無須在意。

鹽商們糾集起來的鹽丁和匪徒們和李孟手下的交戰,根本沒有被李孟這邊的人放在眼裡,覺得不值一提,就好像是蚊子在叮人,被人一巴掌拍死,人不會把它當個事情。對於半軍事化的萊州鹽丁來說,那些臨時糾集地地痞無賴太不值一提了。

李孟私鹽販賣市場擴張的很是順利。在他看來,自己的人員膨脹,實力增加,控制的商路渠道越多,自然就會把競爭對手不斷的排擠出去。這是自然的趨勢。他也不放在心上。

對於兩淮鹽商在濟寧州準備算計他的事情,李孟根本沒有想到。周圍也沒有什麼跡象可以讓他知道,他憂心的是其他地事情,不過李孟雖然是焦躁擔憂,可日子還是那麼平常的過去,很快就到了八月。

“老爺,常例地銀子知州衙門那邊收了,只是這次送的瓷器,被知州府上拒絕了,那個….那個。”

去送禮的羅西戰戰兢兢的說着送禮的情況,同時偷眼看着李孟地表情,李孟地臉色同樣是不好看,看着對方吞吞吐吐的模樣更是生氣,開口冷聲說道:

“這禮又不是送給你,有什麼話說出來就是!”

羅西清了清嗓子,這纔是小聲說道:

“那管家地臉色不好,只是開口說顏知州將來要一步步做上去的,勸某些人不要那啥想吃天鵝肉,文武殊途,就滅了這個念想,也算是放過他家小姐。”

想讓科舉正途的文官對李孟這種搞鹽政的巡檢有什麼好印象,那真是需要太陽從西邊出來,何況李孟這還是去向對方女兒示好,更是忍無可忍,要不是顏知州和李孟同在膠州城,李孟的兇名和勢力都是看在眼中有所忌憚,恐怕早就是要翻臉了。

現在巡檢府上的人也都是知道李孟對顏知州家的小姐有意,可明朝文人瞧不起武人,這已經是快要百年,一個九品的巡檢想去娶六品知州的獨生女兒,還真是屬於高攀,顏知州要是答應,怕是在官場和同僚面前無法擡頭了,這些道理,即便是從前當鹽丁的羅西心裡都明白。

可看着李孟那模樣,也是知道這件事情根本無法勸,還是不要自找沒趣的好,羅西只是在那裡尷尬的陪笑,心裡大罵其餘的僕人,我說我在外面回來就把這活推給我了呢,原來是這麼一樣的苦差事。

羅西正站在那裡尷尬的時候,外面有人急匆匆的跑了進來,也沒有打招呼直接就是推門而進,開口氣喘吁吁的說道:

“大人,這是今天的邸報……”

“老寧你怎麼這麼急。”

“大人,大人不是說凡是邸報上有韃子的消息就要立刻報給您嗎?”

一聽是韃子的消息,李孟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衝到寧乾貴的跟前,奪過邸報,開始仔細的看起來,有簡體漢字的底子在,一年半多的熟悉,這些繁體字倒還是看的明白,就是沒有標點符號,不過倒是不影響對大意的理解。

“東虜七月間分四路自大同入寇,大同宣府邊堡多失守,官兵死傷慘重,兵鋒過北直隸……“

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速度,過了一個多月從京師傳到山東,倒也是中規中矩,滿清韃子入寇,不是還要很久滿清纔打敗李自成入關的嗎,爲什麼現在就開始,莫非歷史發生了改變。

李孟的手都開始有些顫抖,邊上的寧師爺雖然是跑得氣喘吁吁,不過卻沒有什麼惶急的神色,他看着李孟眼睛都有些血絲迸出,拿着邸報的那隻手都開始抖動,忍不住說道:

“大人,前些日子北直隸那邊的行商來咱們山東的突然少了,大家還以爲出了什麼事情呢,原來是東虜入寇,如今邸報發下來,想必是無事,大人不必擔心。”

李孟這纔是從邸報上擡起頭,看了眼在那裡解釋的寧乾貴,雙眼幾乎是血紅,寧師爺幾乎是被這一眼嚇得後退出去,極爲憤怒,好像是還有惶恐和絕望,真是莫名其妙,寧師爺腹誹道,你一個九品販賣鹽貨的,這麼關心朝廷大事做什麼,閣老尚書們都還沒有你這麼着急呢?

肚子裡面埋怨,可還是陪着笑解釋說道:

“大人,大明江山可是鐵打的,這都快三百年,蒙古韃子打到直隸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還不都是沒事,這東虜女真也就是蹦達幾天罷了,倒是這邸報上面說,陝賊高迎祥部從車廂峽大軍的圍堵中跑出來,這纔是腹心大患啊。大明的邸報系統保證了消息傳遞到全國,這也保證這些和官府沾邊的讀書人對天下大事都有些見識,寧乾貴所說的倒也不算出衆,不過也算是而今大明天下的共同看法,東虜雖然是禍害,可比起農民軍來,還不算是最大的禍患。

聽着這些話,李孟心裡面的虛火騰騰的冒了起來,心想我總不能跟你說,我知道大明的江山是滿清打下來的,而且還大肆的屠殺,接下來幾百年都是漢人的黑暗時代,滿清的那個亂世,漢人十不存一。

可不管是怎麼憤怒,這些話還真是不能說出來,李孟在那裡絞盡腦汁的想,當年到底是歷史課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特別是明清之交這段歷史,不過能記住的也就是李自成滅掉明朝,然後滿清入關,其餘的細節一概不知,當時覺得歷史的內容真少,容易學習,此時的李孟卻無比的憤怒,小學中學的課本只是講大略,講太平時節,對於歷史上的災難和黑暗時期就是一筆帶過,對一切激烈的內容都是一筆帶過,義和團反抗八國聯軍不講了,滿清入關的幾次屠殺也不要講了。

歷史書上的一切都是按照“太平盛世”這個標準來選擇,凡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大講特講,凡是不符合的,都是一筆帶過甚至是不講。

還有無數的跳樑小醜爲了自己那些齷齪的目的,篡改歷史,並且堂而皇之的在各種媒體上大肆的宣傳。

結果就是,凡是接受學校歷史教育的人,如果不自己去看史料瞭解真相的話,真要是用到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歷史知識裡面有許多的斷層,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李孟就是如此。

他只知道李自成進北京,知道滿清最後建立了清朝,可這中間的細節李孟什麼都不知道,看這個邸報上所說,和自己所理解的,也許這次還不是滅亡天下的滿清入關,只是蠻族對中原的習慣騷擾。

第150章 入寇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239章 急報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26章 鹽吃鹽第184章 一比一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319章 皇太極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28章 造福一方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佈置第209章 收尾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240章 忐忑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118章 三清觀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504章 絞殺戰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236章 探第181章 懾服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216章 晉商第166章 孟浪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419章 齊王第193章 閒事第118章 三清觀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230章 護莊隊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188章 輕重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335章 陳新甲的仗義直言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17章 押運工作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500章 順 明 魯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225章 大魚吃小魚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220章 屯田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242章 上路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239章 急報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56章 走上正軌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139章 過晚年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15章 只是懷疑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256章 探子 追第56章 走上正軌第233章 許多事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315章 千刀萬剮 流賊招撫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244章 算計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96章 拼吧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64章 收穫 河邊第311章 忤逆之心 結黨營私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456章 斬單于第511章 帥帳對談
第150章 入寇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239章 急報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26章 鹽吃鹽第184章 一比一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319章 皇太極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28章 造福一方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佈置第209章 收尾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240章 忐忑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118章 三清觀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504章 絞殺戰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236章 探第181章 懾服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216章 晉商第166章 孟浪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419章 齊王第193章 閒事第118章 三清觀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230章 護莊隊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188章 輕重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335章 陳新甲的仗義直言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17章 押運工作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500章 順 明 魯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225章 大魚吃小魚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220章 屯田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242章 上路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239章 急報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56章 走上正軌第372章 內撫 疑點 洋人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139章 過晚年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15章 只是懷疑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256章 探子 追第56章 走上正軌第233章 許多事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315章 千刀萬剮 流賊招撫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244章 算計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96章 拼吧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64章 收穫 河邊第311章 忤逆之心 結黨營私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456章 斬單于第511章 帥帳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