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明玉嘴脣顫了顫,聲音極輕像是在同溫伯瑾說話,更像是自言自語:“大哥,原來你心儀之人,你心儀之人竟然是儀韻姐姐。”
她抿了一下脣,心裡難受起來:“儀韻姐姐是你的義妹,況且,定安侯連聘禮都下了。”
溫伯瑾醉得厲害,渾身散發着酒氣,四肢無力的坐在圈椅裡,不再是嚴肅刻板,堅強硬朗也頂天立地的永寧侯,而是一個普通傷心的男人。
溫伯瑾劍眉擰成一團,他大約想站起來,但因爲重心不穩,起來的時候,修長的身子歪着,險些摔倒。
眼見溫伯瑾要摔下,溫明玉一個激靈回過來神來,快步上前,扶了溫伯瑾一把,把他扶回座位。
“大哥,你坐好,小心摔着。”溫明玉道。
溫伯瑾沒有說話,用力搖搖頭,想讓自己清醒一些。
溫明玉轉頭,朝小廝說道:“把醒酒湯給我。”
她接過醒酒湯,小心的給溫伯瑾餵了下去。
喂完醒酒湯,又扶着溫伯瑾去旁邊的軟榻休息。
溫伯瑾在軟榻上躺了一會兒,慢慢清醒過來。
他看到溫明玉坐在軟榻邊的桌子上:“明玉,你在這裡?”
話語一如平日的簡潔,低沉所謂聲音因爲剛剛酒醒,比平日暗啞了些。
“聽下人說,你醉得厲害,我就過來看看,”溫明玉道。
溫伯瑾說道:“不必擔心,今日午飯的時候,一時貪杯多喝了幾杯。這幾天太過疲勞,疲勞了便容易酒醉。
現在已經酒醒。”
溫明玉怔怔的看着溫伯瑾,心裡又有些難受:“是嗎?大哥。”
見溫明玉大眼裡流露着擔憂和關心,溫伯瑾眼神柔和下來:“其實現在還有一些頭暈,再坐一會兒就好,別擔心了,我再休息一會兒,再去書房處理公務。”
“還要去處理公務?”溫明玉說道。
“是啊,事務多。”溫伯瑾道。
溫明玉眼眸垂下:“噯,大哥。”
——
珍瓏棋館大堂。
“鍾哥哥,你要走了嗎?”戚圓豆仰着腦袋,看着坐在對面的鐘亦青。
“噯,是啊,要回去做功課了,”鍾亦青朝棋館大門的方向看着,那裡站着衆多定安侯府的下人。
“恩,今日大哥哥已經陪我下了三盤棋了,”戚圓豆說道,“鍾哥哥,你在看定安侯府的人嗎?”
“恩,是啊,今天原來是定安侯府下聘禮的日子,”鍾亦青說道。
戚圓豆眨巴着眼,點點頭:“是啊。定安侯和我儀韻姐姐是天作之合。”
鍾亦青失笑道:“你小小年紀的,還知道什麼天作之合。”
戚圓豆撇撇小嘴,不滿的說道:“我怎麼就不知道了?是我哥哥告訴我的,我哥哥是棋館的管事,他懂得可多了,他說的準是對的。
我哥哥還說了,要我將來也找一個如意郎君。”
鍾亦青倒底少年心性,聽到戚圓豆奶聲奶氣的說找如意郎君,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
戚圓豆睜着大眼睛瞪着鍾亦青:“鍾哥哥,怎麼得了大樂子了?”
鍾亦青笑道:“好,好,你將來一定會找到的。”
戚圓豆眼珠子骨碌碌一轉問道:“鍾哥哥,你找到如意娘子了嗎?”
“如意娘子是什麼?”鍾亦青問道。
“我找如意郎君,你就是找如意娘子啊,”戚圓豆不屑道,“這都不明白。”
鍾亦青失笑:“沒有,我課業重,以學業爲重,沒工夫找。”
戚圓豆嘟起嘴說道:“怎麼都這麼說?”
鍾亦青笑道:“還有誰這麼說?”
“我哥哥,起棋館事務繁忙,不能辜負東家的栽培,沒有功夫,說話的語氣也同你一模一樣。”
——
鍾亦青回了國子監,在一間校舍前遇到了杜舒玄,手裡拿着兩本書。
“杜先生,”鍾亦青喚道。
“恩,亦青,”杜舒玄應道,“快秋試了,這幾日圍棋先放一下。”
鍾亦青聽到杜舒玄的囑咐,應道:“好,知道了,杜先生,”
“恩,”杜舒玄點了下頭,錯過身,向遠處走。
鍾亦青動了動嘴脣,杜舒玄整個人疏淡,說話淡淡的,眼神也是清冷的。
他預言又止,想了想,終究沒有喊住杜舒玄,告訴他定安侯給寧儀韻下聘的事情。
他垂下目光,落在杜舒玄手裡拿着的兩本書上。
不是杜舒玄常看的棋譜,也不是他所喜歡的字帖。
而是兩本佛經。
鍾亦青心裡一驚:“杜先生。”
杜舒玄回頭,問道:“何事?”
“杜先生手裡拿了兩本……是佛經?”鍾亦青問道。
杜舒玄答道:“是法華經。”語氣平緩,彷彿在說平常小事。
“杜先生平日喜歡看棋譜的,怎麼今日突然看起佛經來了?對佛經感興趣了?”鍾亦青問道,“以前沒見杜先生喜歡佛經。”杜舒玄說道:“恩,近日覺得經書博大精深,便拿來看看,棋譜也是看的。”
鍾亦青說道:“那我也看看。”
杜舒玄淡笑道:“經書不適合你看,你需得好好做功課,考功名,莫要耽誤了功課。”
“好,我知道了,杜先生。”鍾亦青說道。
杜舒玄點了下頭,轉身離開。
鍾亦青看着他清冷的背影,眼底掠過一絲擔憂。
——
定安侯府書房。
“侯爺,我們收到消息,說祁隆淵和盧修遠有了嫌隙,”宋修書站在書房中央,拱手說道。
喬安齡坐在書案後,聽到宋修書的話,便道:“接着說。”
“祁隆淵提前一日回了軍營,不過他和盧修遠還是有書信往來的。
我們的人截獲了盧修遠和祁隆淵的往來書信,謄抄了書信裡的內容,再悄悄的把書信送回去。
盧修遠和祁隆淵都不知道他們往來書信的內容我們都已得到。”
“書信裡怎麼說?”喬安齡問道。
“祁隆淵提前一天回軍營,此事他沒有知會盧修遠,盧修遠心裡不舒坦。
此外,祁隆淵沒能射死侯爺,盧修遠也十分不滿意,說祁隆淵沒完成他交代的事情,沒有給他迴音就直接離開京城回軍營,不把他放在眼裡。
又說他對祁隆淵有恩,質問他爲什麼如此對待恩人。”
喬安齡勾了勾脣:“這兩人是因爲我的緣故,有了嫌隙。
本來我們是打算抓住祁隆淵,好斷去盧修遠一臂。
如今祁隆淵沒有抓住,錯失了機會,但他們二人竟自己產生了嫌隙。
如此我們的目的也達到了。祁隆淵這條臂膀已經除的差不多了。”
“可是……”宋修書頓了一下說道,“可是祁隆淵還好端端的活着,還在軍營裡當着他的將軍。
這臂膀還活着,侯爺。”
喬安齡微微搖頭道:“離了心的臂膀,便是死了的臂膀,不足爲患了。”
“他們二人會不會有一天冰釋前嫌?”宋修書問道。
“不會,盧修遠疑心病很重,他已不相信祁隆淵。而祁隆淵也是個有傲骨的人。
兩人之間,有了一點嫌隙,便是一輩子的嫌隙。”喬安齡說道。
喬安齡拿起擱在硯臺上的一支筆,在一張空白宣旨上,寫下一個人的名字。
他說道:“左膀右臂,一個事左膀,一個是右臂。
如今,左膀已經不足爲患,現在便要開始留意右臂了。”
宋修書點頭道:“侯爺,您打算對付兩江總督。”
喬安齡點點頭:“兩江總督貪腐的資料,早已準備好了罷。”
“準備好了,”宋修書說道,“一早就準備好了,之前,我們就打算把這兩江總督的罪證提交給皇上的。
後來,我們把兩江總督的事情暫時放下,去調查寧賀了。”
“恩,”喬安齡修長的手指在書案上點了兩下。
“修書,”喬安齡說道,“把兩江總督貪墨的資料準備好,明日我變要呈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