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章 輕騎無敵

永貞三年的七裡壩之戰,在後世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兵家學者耗費無數時間鑽研這一戰的戰術變化,研究騎軍和步卒之間的優劣對比。

最終得出結論:如果穿雲軍沒有李汝魚那一劍,如果正將不是君子旗,必然全軍覆沒,如果西軍將領不是李溯,也會被穿雲軍撕得粉碎。

但這一戰,確確實實給後世兵家上了一課,開創出嶄新的戰術。

原來,單騎軍也可硬撼弓、步、騎軍的配合。

不止於此,整個永貞年間的天下戰事中,無數兵家奇人打造出來的戰術,讓這片天下的兵道硬生生拔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

七裡壩,距離永川城外兩裡,是來蘇鎮通往永川必經路上少見的曠野之地,初春時節,放眼望去,青山之間一片白綠相疊。

白的是雪,綠的是麥苗。

不過此刻在七裡壩口上,鐵騎錚錚戰馬嘶鳴,踏碎麥田。

附近的農民,早在開春之前,就被當地官吏遣散,大多數被送到渝州之南,等戰事落幕再反故鄉,也有那麼一些人瞞過官府逃去了蜀中——一般來說這是不允許的。

畢竟人口才是戰爭的基礎。

然而兵荒馬亂在即,當地官吏也不能盡善盡美,只能做到將大部分農民遷往渝州之南,少數逃到蜀中的只能聽之任之。

當斥候傳回消息時,李溯只能苦笑。

果然,出現了最不願意看見的局面,永川的穿雲軍棄城出戰,這一場突襲,至少在這條戰線上,若是不能全殲穿雲軍,就算失敗。

只不知普州進攻昌州那條戰線如何,想來昌州守將夏侯並無君子旗這等魄力,若是夏侯守不住昌州,自己就可以等來那條戰線上的援軍。

兩條戰線只要有一條成功拿下一座城,形勢都將利好西軍。

如此,那我李溯嘗試一番,能否徹底全殲穿雲軍。

成了,則渝州唾手可得。

敗了,亦還有蜀中天險可守,最差的狀況是退到昌州,和另外一路大軍匯合,以昌州爲根基,繼續蠶食渝州的禁軍勢力。

李汝魚和君子旗並肩列陣前。

身後,是薛三和張貴,其後是一千襄陽新兵,最後纔是穿雲軍的真正精銳,兩千從觀漁南下的老卒。

看着涌入七裡壩的西軍輕騎,君子旗挑了挑眉:“一千。”

李汝魚長出了口氣。

萬幸只有一千,若是來犯西軍輕騎超過一千五,對於穿雲軍而言將是巨大的威脅,一千對三千,西軍輕騎勝算不大。

君子旗略有擔憂,“倒是擔心這一千輕騎不會參戰。”

如果敵軍率軍之人有遠見,就會讓這一千輕騎躲在步卒之後,想辦法撕咬穿雲軍,而不是和穿雲軍正面硬撼。

西軍一千輕騎之後,是八千步卒,很快列陣,旋即又變陣,不出君子旗意料,那一千輕騎確實藏到了防禦陣型的左側,似乎是準備用來包夾穿雲軍。

君子旗遠眺之後有些意外,“發現了嗎?”

李汝魚點頭,“這一支西軍本想突襲永川,是以帶了不少攻城器械,但爲了追求速度,放棄了拒馬樁和鹿砦(zhai),但麻煩的是,對方竟然帶了重卒,難道突襲之前,就意料到我們會棄城?看來敵軍將領絕非泛泛之輩。”

拒馬樁顧名思義,鹿砦則是用樹木或竹子之類削尖而成,一般來說做成一長排尖角,用以阻擋敵人騎兵的撞陣。

雖然大部分戰事中並不能絕對阻擋騎軍,但也能給騎軍造成不少的戰損。

尤其是輕騎。

所以一場戰事,並不是你有着絕對優勢就一定能大獲全勝,還得看戰術配合以及兵種配合,比如輕騎機動性很強,但若是遇上重卒拱衛下的配備大量弩箭和牀弩的弓步兵,會被射得爹孃都不認識。

弓步兵的弩箭和牀弩看似殺傷力巨大,但若是先以重騎衝擊,再輔佐輕騎,弓步兵陣型會被騎軍撞成一堆狗屎。

這些兵道常識李溯知道,所以他無懼穿雲軍,決意硬撼。

君子旗和李汝魚也知道,所以兩人並沒有選擇立即發起衝鋒。

三千輕騎對數千步卒,看似勝算極大,但對方陣列之前,是數百重卒列陣,而且鬼知道對方有多少弓步兵……穿雲軍的箭,若是遇上重卒,根本破不了甲。

何況敵軍還有一千輕騎。

由此也可見,摧山重卒對於西軍而言是何其重要,不過按照今日的形勢來看,趙長衣和黑衣文人對摧山重卒的反叛早有應對。

想必蜀中在這一兩年,又打造出了一支精銳重卒。

李汝魚勒着不停走動的戰馬,問君子旗,“怎麼攻,迎着弓步兵的弩箭和弩槍硬撼那數百重卒,我估摸着還沒破開重卒的陣型,咱們的穿雲軍就得十死其三。”

君子旗沉默不語,蹙眉凝視。

隨着穿雲軍棄城出擊,局勢倒轉,本是攻城的西軍變成了守勢,本該守城的穿雲軍卻是掌握着主動權的進攻方。

然而從兵種配合上分析,穿雲軍處於絕對下風。

單騎軍面對這種弓步兵、步卒、重卒還有輕騎輔佐的大軍,基本上屬於找死——但君子旗是何人,七千人可攻城三十二座,處於劣勢翻盤的戰例不要太多。

忽然擡頭揚眉笑了笑,“試試?”

並無絕對把握。

李汝魚按劍,“你只管試,啃不了這塊硬骨頭,我們煩死他!”

這就是輕騎的優勢。

君子旗點頭,認真的對李汝魚說了句別死了啊,旋即側身,對站在張貴薛三身後的旗兵做了個手勢,隨着旗兵紅黃兩旗交舞,穿雲軍逐步前進。

李汝魚今日也學君子旗,穿了一身白袍。

未披甲。

看見旗語後,立即身先士卒率軍出擊,腰間佩劍,手中持槍——戰場廝殺,尤其是騎戰,長槍自然比劍來得更有殺傷力,若是下馬步戰,劍又比槍更有威脅。

戰馬嘶鳴,塵埃漫天。

所有人刀在鞘,槍在手,在陣型最前列的卻不是襄陽新兵,而是新兵和老卒混在一起組成的弓騎兵,皆手持長弓揹負箭壺。

一千襄陽新兵跟在李汝魚身後,胯下戰馬先慢走數十米,繼而小跑,眼看即將到兩箭之地時,李汝魚揮槍一聲咆哮:“殺!”

一千襄陽兒郎,齊齊喝一聲殺。

戰馬加速,從小跑而至疾奔,如一道洪流,向着兩箭之外的敵軍陣型衝撞而去。

鐵蹄如雷。

在這一千襄陽新兵後面,隔了兩百米之遠,則是老卒兩千,亦是開始加速衝刺,若無意外,只要襄陽新兵撞開敵軍陣型,這兩千兒郎足以在對面步兵陣型裡殺一個對穿。

這是輕騎出擊的最基本陣型。

毫無出彩之處。

在陣型最中央的李溯看見這一幕,略有意外,君子旗就這點能耐,他難道不知道,以這樣的陣型來撞擊自己的防禦陣型,根本沒有僥倖。

就算能捱過弓步兵的弩箭和弩槍雨潑,撞上重卒防禦牆上,則會減緩騎軍的機動性,很可能陷入步卒包圍之中。

這樣的君子旗,怎麼做到一千鐵騎從觀漁殺到壽州的?

鎮北軍難道如此不堪?

李溯不敢怠慢,也沒有輕視穿雲軍,毫不猶豫的對身旁的旗兵作了個手勢,其後紅黃旗子揮舞,戰鼓擂動,大軍陣型保持不變。

大地如雷震動。

穿雲軍如一支箭射出,直指着敵軍陣型,眼看即將到弓騎兵的一箭之地時,無須下令,早已訓練有數的五百弓騎兵毫不猶豫的張弓射箭。

再張弓,再射箭。

連射三箭。

箭如雨下,呼嘯之聲凝聚在一起,宛若悶雷低空滾動,箭矢橫空掠影,如蝗蟲一般激射到最高點,最終如一片雨兜頭照臉的潑下。

這是弓騎兵的優勢,藉助戰馬奔勢,足足比弓步兵多了三箭的時間,當這一撥壓制過後,穿雲軍就將面對敵軍弓步兵的弩箭和弩槍潑淋。

弓騎兵先行壓制,不出意料,敵軍中並無弩箭和弩槍射來,前鋒陣營裡,重卒牆前升起了一片黑壓壓的盾牌,弓步兵之前,亦有步卒舉起盾牌護衛袍澤。

當三潑箭雨過後,弓步兵便會強勢反擊,屆時將是人仰馬翻的壯烈畫面。

李溯笑了。

如果這樣都讓你破了我的防禦,那我李某顏面何存?

但是下一刻,李溯的笑容猛然僵滯,旋即沒有絲毫猶豫的下令變陣——他怎麼也沒想到,穿雲軍的目的並不是撞陣!

在穿雲軍射過三潑箭雨後,無須旗兵揮旗,也無須戰鼓擂動,五百弓騎兵迅速收弓,手握長槍,跟在一襲白袍的李汝魚身後,胯下戰馬發出啾啾嘶鳴,竟然在一箭之地的邊緣處斜刺裡殺了過去。

錯開了數百重卒的防禦牆!

三千輕騎,竟然擦着一箭之地的邊緣處,直奔左側,目的不言而喻,繞開重卒防禦,直插軟弱的步卒陣列,一旦得逞,將會徹底攪爛防禦陣型。

而此刻,李溯麾下的那一千弓步兵已經還擊。

漫天弩箭和弩槍激射。

縱然是擦着一箭之地的邊緣,但並不是所有人的騎術都能如此精湛,尤其是襄陽新兵,不少人已經衝進了那一箭之地的範圍內。

弩箭和弩槍如雨坡下。

戰馬慘鳴聲中,不斷有弩箭透過盾牌射中騎兵,甚至有弩槍直接射穿盾牌,連人帶馬一柄釘在地上,剎那之間,七裡壩血流成河。

僅是這騎射和步射的剎那交鋒,西軍死在穿雲軍弓騎兵箭矢下的僅有三五十人,而穿雲軍更慘,在斜刺裡殺出後,地上留下了八九十具男兒屍首。

戰爭的殘酷彰顯無遺。

雖然付出了代價,但穿雲軍也達到了目的,繞開了那數百重卒,出現在敵軍左側,在最短的時間裡重整陣型,旋即再次無畏的撞陣。

這一次,是真正的撞陣。

撞的不是步軍陣型,而是敵軍那一千藏起來的輕騎陣型。

相對於步軍,穿雲軍撞陣的阻礙是重卒,但最大威脅還是這一千輕騎軍……畢竟只有這一千輕騎軍能夠撕咬住穿雲軍的尾巴。

李溯嘆了口氣。

還是大意輕敵了,一則是沒有及時看出對方的意圖,另一個則是不應該將這一千輕騎放在左側,應該放到後方。

這才造就了當下的劣勢局面,此刻讓重卒移動已經來不及。

只能捨車保帥。

李溯傳令。

戰鼓擂動,旗兵揮舞。

那一千輕騎不能退,亦不能閃躲,因爲閃躲的話,身後的步卒乃至於將軍李溯都將直接面臨出穿雲軍的鐵騎衝撞。

只能硬撼。

然而穿雲軍有足夠的空間衝刺,而西軍這一千騎軍卻只能被動衝刺,其結果可想而知。

兩股洪流對撞在一起。

霎時之間人仰馬翻……

血不停的流,人不停的死,戰馬不斷倒下。

一錯之後,穿雲軍重開了敵軍騎兵的鋒線,但竟然沒有繼續衝撞步卒陣營,反而調轉馬頭,繼續衝殺敵軍輕騎。

三千穿雲軍,就這麼在李溯八千步卒的面前,上演了一場絕對兵力優勢下的屠殺,步卒只能袖手旁觀,弓步兵亦不敢射出弩箭和弩槍。

重卒更是成了擺設。

三千對一千,雖然穿雲軍有一千新兵,但真正的主力卻是那兩千從北方南下的老卒,戰力冠絕大涼,哪怕是鎮北軍老卒也不一定能媲美。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兩錯之後,穿雲軍已是大獲全勝,敵軍一千騎軍已是潰不成軍,戰死者十之四五,這個戰損比足以讓一隻軍隊徹底崩潰。

回到左側的君子旗揮手,身後兩千餘兒郎再次重振陣型,旋即,白袍君子旗,和同樣身着白袍的李汝魚,兩人並騎,一馬當先,率領穿雲軍再次撞陣。

這一次,撞的是側翼最爲薄弱的步卒陣列。

沒有重卒防禦的步卒陣營,在騎軍面前,就是裸衣的新娘子。

任由蹂躪。

七裡壩,君子旗的穿雲軍,盡顯了輕騎的機動優勢,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先瓦解了敵軍的一千輕騎,繼而又以狂傲姿態撞陣。

無敵之姿,人間無雙。

不出意外,這八千步卒將會被兩千餘穿雲軍撕碎,毫無還手之力,永川這條戰線上的戰事,將就此落幕。

李汝魚和君子旗,將打造永貞三年第一場輝煌。

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460章 墨家矩子,成聖(上)327章 一劍破百甲184章 女俠同盟444章 誰願殺李汝魚?251章 婦人慾對少年做那人神共憤事404章 陸地劍仙158章 殘城牆頭屍堆雪108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181章 碧血男兒本是女兒心113 莫欺少年窮322章 少年爲雄主?595章 天下無敵!360章 我欲一劍破劍仙197章 襠下很憂鬱啊239章 書聖欲潑墨88章 女俠好忽悠265章 聖賢不沾紅塵307章 少年身擁墨池644章 我體內有一位千古君王!461章 墨家矩子,成聖(下)232章 雪晚來,飲一杯否519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225章 大涼明月照四夷529章 古來征戰幾人還321章 太子不軟弱381章 一龍同根540章 可敢接我一劍?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45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636章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上)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137章 一朝封神653章 爲大涼而戰,死猶何悔486章 翩若劍仙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529章 古來征戰幾人還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98章 向陽而生,向陽而死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495章 朝堂風雲103章 萬人敵,不如千軍萬馬280章 雅騷309章 一劍破無雙545章 道家之祖8章 此木可雕也644章 我體內有一位千古君王!22章 懸劍,殺人566章 世間最賢內助618章 楚王之死414章 無敵之姿!597章 大理之王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551章 南北之戰,天下大定435章 以貪官之名,換一個嶽平川177章 一羣瘋子282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281章 小小你聽我說啊98章 向陽而生,向陽而死439章 白起你個傻逼,老子圍死你!45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330章 誰纔是捧心西子?17章 人心蛆,噬不盡人心261章 畫道聖賢?神筆?21章 少年借劍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58章 老兵不死201章 我不信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634章 爲搏女帝開顏笑,許你大蘇復國!229章 劍氣起蒼黃395章 世界那麼大,女帝想去看看572章 誰說趙室無人?我在!571章 趙晉可爲王乎?524章 西境女王?我不稀罕!366章 元末第一猛將,瀾山之巔現僞龍!483章 趙室不服150章 爺倆好198章 暗涌潮動160章 你不死,朕心不安。205章 徐霞客出海東征604章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307章 少年身擁墨池620章 我已見東土之厚重,亦見其野心,願一肩挑天下114章 臨安有魚,欲成女帝之劍。33章 東晉有書聖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378章 收官453章 江湖,又見江湖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134章 我要讓你成爲我的……男人473章 兩千年後的世界是仙境288章 人間又見王,有人語臣在315章 大勢已定
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460章 墨家矩子,成聖(上)327章 一劍破百甲184章 女俠同盟444章 誰願殺李汝魚?251章 婦人慾對少年做那人神共憤事404章 陸地劍仙158章 殘城牆頭屍堆雪108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181章 碧血男兒本是女兒心113 莫欺少年窮322章 少年爲雄主?595章 天下無敵!360章 我欲一劍破劍仙197章 襠下很憂鬱啊239章 書聖欲潑墨88章 女俠好忽悠265章 聖賢不沾紅塵307章 少年身擁墨池644章 我體內有一位千古君王!461章 墨家矩子,成聖(下)232章 雪晚來,飲一杯否519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225章 大涼明月照四夷529章 古來征戰幾人還321章 太子不軟弱381章 一龍同根540章 可敢接我一劍?155章 大唐詩仙拐跑了女詞魁45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636章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上)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137章 一朝封神653章 爲大涼而戰,死猶何悔486章 翩若劍仙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529章 古來征戰幾人還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98章 向陽而生,向陽而死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495章 朝堂風雲103章 萬人敵,不如千軍萬馬280章 雅騷309章 一劍破無雙545章 道家之祖8章 此木可雕也644章 我體內有一位千古君王!22章 懸劍,殺人566章 世間最賢內助618章 楚王之死414章 無敵之姿!597章 大理之王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551章 南北之戰,天下大定435章 以貪官之名,換一個嶽平川177章 一羣瘋子282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125章 我不想死,請娘先死281章 小小你聽我說啊98章 向陽而生,向陽而死439章 白起你個傻逼,老子圍死你!45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330章 誰纔是捧心西子?17章 人心蛆,噬不盡人心261章 畫道聖賢?神筆?21章 少年借劍561章 大涼再無詩仙,亦無女帝58章 老兵不死201章 我不信464章 聖人學說與現代理論的碰撞634章 爲搏女帝開顏笑,許你大蘇復國!229章 劍氣起蒼黃395章 世界那麼大,女帝想去看看572章 誰說趙室無人?我在!571章 趙晉可爲王乎?524章 西境女王?我不稀罕!366章 元末第一猛將,瀾山之巔現僞龍!483章 趙室不服150章 爺倆好198章 暗涌潮動160章 你不死,朕心不安。205章 徐霞客出海東征604章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307章 少年身擁墨池620章 我已見東土之厚重,亦見其野心,願一肩挑天下114章 臨安有魚,欲成女帝之劍。33章 東晉有書聖374章 一念靜心花開遍世間623章 東土妖孽來試劍325章 舊魏郝昭,鎮北郝照378章 收官453章 江湖,又見江湖350章 高傲的大家閨秀134章 我要讓你成爲我的……男人473章 兩千年後的世界是仙境288章 人間又見王,有人語臣在315章 大勢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