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能夠進入這個房間的女人,全侯府也只有王氏一人。而王氏此前因有孕,很長時間都未曾進去過,因此傅珺能夠肯定,這根長髮是那個神秘女子落下的。

而由這根頭髮以及那扇拔去插銷的窗子,傅珺推論,那神秘女子一定是事先用鑰匙打開了小房間,進去後再拔下窗上的插銷,翻窗出去後從外面繞進來,將房門從外鎖好。然後,她便可循原路翻窗回到這間密室,再從內關好窗扇,熬過由午夜至天明的這段時間。

而後傅庚帶着傅珺進宮,將行舟留在秋夕居聽用。而小書房因出入皆要鎖門關戶,十分不便,因此,行舟便守在了秋夕居外頭的那道角門裡。

這樣的情形,無疑爲那神秘女子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她甚至可以從密室中出來,直接守在書房院牆的窗邊等待時機。

其後,王氏於散步時滑到,秋夕居如期出現了一場混亂。那神秘女子便趁亂翻窗而入,跑進王氏的房間下毒。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爲何那窗下的腳印後來會亂成了一團,其中有兩個腳印指向正房的方向。傅珺此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在這個推論中全都得到了解釋。

至於那女子的脫逃之法,則十分簡單。傅珺相信,在那樣的一場混亂之下,沒有人會注意到那些下等丫鬟僕婦們的動靜。就連沈媽媽事後回憶時,亦說當時只顧着招呼一衆人等過來,將王氏擡進屋中,旁的便沒注意到。更沒人會去注意有誰進出了秋夕居。那女子完全可以趁此機會逃脫。

將這個女子的行爲過程推理完畢之後,傅珺便又回到了此前的另一個疑點:

那個釘窗子的人。

傅珺相信,能夠拿到小書房密室的鑰匙,還能夠有較爲充裕的時間將釘死的窗戶弄鬆,那神秘女人所爲,絕非憑一己之力,而是有人配合。

這配合之人,便是那個重新釘牢窗戶之人,亦一定是能夠隨意出入小書房,且配有那間密室鑰匙的人。

符合以上所有條件的人,除了傅庚與王氏之外,便只二人:行舟與汲泉。

結合王氏出事當天的狀況,那天是行舟留守家中,而汲泉隨傅庚出行。因此,從表面看來,行舟與人勾結的嫌疑最大。

可是,在其後的走訪詢問以及多方打探之下,疑點卻漸漸集中到了汲泉的身上。

據守着小書房連接前院夾道的角門的李婆子曾說,有好幾次她早上來接班兒時,前頭值夜的馬婆子都睡得極死。她隱約聽馬婆子說過,汲泉給她送的酒酒勁兒很大,每回喝完了酒都會睡得特別沉。

再如,秋夕居的一個灑掃媽媽回憶說,出事那天的傍晚,大家正忙着佈置靈堂的時候,她看見汲泉手裡拿着像是錘子的事物,從小書房院牆那邊走了過去,行色匆匆,表情十分惶急。

還有,在王氏病危那天的午後,便在傅珺心思慌亂地勘察花壇現場之時,她清楚地回憶起,等在院門外頭的汲泉,臉上有着不自然的憂懼之色。當時她以爲汲泉是憂心王氏,但後來細想之下,那時的汲泉雖表情憂慮,可前額緊皺、嘴角緊繃,顯得十分不自然。

前額緊皺、嘴角緊繃,這兩樣都是表示憤怒的微表情。

主母病危,一個下僕可能會焦慮,也可能會擔憂,卻絕對不可能憤怒。除非,他發現或者是意識到自己被人利用,成了棋子,於是纔會產生憤怒的情緒。

這些,都是傅珺後來纔想到的。那時已經是事發後兩個月了,她是通過回憶,才確定了這一點。

而事情查到汲泉的身上,傅珺便已再無施展的餘地。

汲泉是傅庚的人,傅珺只要稍有動作,傅庚必會查知。傅珺無法繞過傅庚去繼續查案,她只能將這件事交予傅庚,由他繼續往下查。

在那封信的末尾,傅珺這樣寫道:

“在許多事件中,小人物往往能起到關鍵的作用,孃親之逝,從根本上說,便在於不曾防及這些小人物。汲泉是父親的長隨,女兒查到他的身上,已屬對父親不敬。然此人乃本案破點所在,須得細查。故女兒寫下此信,將所知悉數相告。女兒相信,父親一定能給女兒一個圓滿的答覆。”

而傅珺沒有寫在信裡的是,對於汲泉,她曾經有過動手的念頭。

她打開了王氏留下的秘匣,對着那一排排的藥瓶,想象着將其中的某種藥物,灑在汲泉的飲食中的情景。

而最終,她卻沒有這樣做。

她掌握的證據不夠充分。她所掌握的全都是間接證據。沒有人親眼看見汲泉釘窗子,也沒有人看見汲泉將密室的鑰匙交給了旁人,更沒有人能夠證明汲泉與哪個女子過從甚密。

傅珺所擁有的,大部分僅僅只是她的推論。雖然她有九成的把握可以斷定,她的推論與事實十分接近,但是,那畢竟只是推斷,而並非事實。

更何況,就算證據充分,她應該也必須將之交由本地的司法機關,依律法處置,而非私下行刑。否則,她又與那些犯罪分子何異?

所以,她只有將所知的一切寫在信中,告知傅庚,並請求由這個比她更有能力、也更便於行動的成年人,來完成對此案的偵查工作。

傅珺深知,能夠查到汲泉的身上,於她而言已是極致。她的年齡、身份與性別,註定了她在此事上能夠施爲的空間,只有這麼一點點。她甚至應該慶幸,至少她還有可以委託的對象,而這個人又恰巧是她的父親。她的直覺告訴她,傅庚一定能夠將此事徹查到底。

因此,那封信與其說是請求,不如說是委託。雖然傅珺明知道,爲人子女者,在大漢朝這樣的時代,寫了這樣一封冰冷且毫無感情的信給父親,是極爲不妥的。可是,她只能寫出這樣的信來。

她的怨與恨,還有不甘和委屈,只能通過這樣一封沒有擡頭亦無落款的信,傳達給她的父親。

在潛意識裡,她希望傅庚能懂得她的心情,也隱隱地希望着,能夠得到傅庚的寬慰與安撫,還有諒解和許諾。

然而,在來到姑蘇後的整整一個月間,她並未等到期待中的回信。(未完待續。)

第171章第596章第444章第764章第094章第207章第067章第458章第685章第183章第525章第289章第100章第050章第177章第524章第022章第457章第634章第165章第653章第512章第119章第591章第301章第556章第272章第100章第024章第026章第646章第699章第329章第101章第045章第541章第226章第039章第483章第585章第040章第687章第027章第728章第422章第292章第034章第529章第675章第258章第377章第555章第731章第293章第058章第013章第658章第215章第553章第116章第439章第601章第354章第142章第357章第735章第365章第024章第454章第059章第676章第088章第256章第333章第726章第166章第066章第349章第037章第618章第032章第582章第258章第423章第573章第376章第161章第353章第192章第149章第445章第242章第277章第518章第327章第165章第481章第021章第529章第114章
第171章第596章第444章第764章第094章第207章第067章第458章第685章第183章第525章第289章第100章第050章第177章第524章第022章第457章第634章第165章第653章第512章第119章第591章第301章第556章第272章第100章第024章第026章第646章第699章第329章第101章第045章第541章第226章第039章第483章第585章第040章第687章第027章第728章第422章第292章第034章第529章第675章第258章第377章第555章第731章第293章第058章第013章第658章第215章第553章第116章第439章第601章第354章第142章第357章第735章第365章第024章第454章第059章第676章第088章第256章第333章第726章第166章第066章第349章第037章第618章第032章第582章第258章第423章第573章第376章第161章第353章第192章第149章第445章第242章第277章第518章第327章第165章第481章第021章第529章第1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