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傅珺飯後原是有休息的習慣的,不過今兒有事在身,這例行的午休便也免了,只略坐了一會,陪着王襄喝了一會茶,田先生便也匆匆趕到了,傅珺的午休時間便即結束,隨後便埋首於案前,奮筆疾書起來。

不多時,涉江便帶着青蔓等人迴轉了過來,將賬冊也一併交予了傅珺。

那棋考與荃兒乃極秘之事,王襄也只讓涉江她們在屋裡呆了一會,一見許娘子回來,便又將這幾個丫鬟全都攆去了外頭。

涉江倒還沒什麼,領着人便去了廊下。青蔓卻是噘起了嘴兒,嘟囔道:“真是的,老太爺怎地總不叫我們在姑娘眼面前兒呀,姑娘跟前都沒人服侍了。”

自然,這句大逆不道的抱怨,又是被青蕪一巴掌給拍了下去。

因有了田先生在側,傅珺的測謊題目出得還算順利,題目出來後兩個人又商量着做了些改動,最後再由許娘子謄抄了一份,待到全部完成後,窗外的天空已經變成極淺的青紫色,一抹夕陽斜掛於院牆邊,映着半坡白雪、一院枯色,清寂而又寥落。

傅珺擱下手中的筆,緩步行至窗前,踮起腳跟向外張望。卻見屋外的廊檐下尚懸着幾枚未化的冰凌,在淡淡的餘暉中光華流轉,有幾痕光暈便投射在廊下立着的涉江的斗篷上,倒像是穿着七色錦一般。

忙了一下午的傅珺此時方纔算是放鬆了下來,她向窗外望了一會,便又退回至高几邊,揀起茶盞啜了口茶,心裡長長地舒了口氣。

這種繁忙的感覺真是久違了,讓她有種瞬間回到前世的感覺。

“四丫頭累着了吧?”王襄慈和的聲音在一旁響了起來。

傅珺忙站起身來,笑吟吟地道:“孫女兒不累,外祖父忙了一下午,也坐下歇會子罷。”她一面說着,一面便親手捧了盞茶放在了王襄手裡。

王襄端着茶盞。像傅珺方纔一樣走到窗前,望了一會窗外的景緻,良久方嘆道:“斜陽一脈,無情半生。外祖父老啦。”

傅珺走到他身邊。踮起腳向外看了一眼,故意不服氣地道:“明明是彩暈斜暉、麗影斑駁嘛,外祖父春秋鼎盛,哪裡就老了?”

王襄不由撫須大笑道:“是,是。還是我們四丫頭說得對。”

許娘子此時便走了過來,輕聲問道:“姑娘,這會子可要回去了?”

方纔許娘子一直在謄抄測謊題目,此時方纔抄完。因知道傅珺在這裡的事情已經完了,她這纔有此一問。

傅珺未曾說話,王襄便望了望外頭的天色,點頭道:“便回去吧,時候兒也不早了。”

傅珺便恭聲道:“是,孫女兒這便告退了。”

王襄微笑着揮揮手道:“去吧,回去好生歇一歇。”

傅珺蹲身行了禮。許娘子便掀起門簾,喚了涉江她們進來服侍。

涉江捧着斗篷,青蔓擎着手爐,青蕪與流風跟在她們身後,幾個人輕手輕腳地走進屋中,服侍傅珺穿戴好之後,便自辭出玄圃,回到了幄葉居。

沈媽媽今兒差不多一整天都沒見着傅珺了,心中着實記掛,早便派了小丫頭在院門前等着。當傅珺的身影出現在幄葉居門前的小徑上時。沈媽媽便接到了信兒,匆匆地迎了出來,一面走一面連聲道:“姑娘可算是回來了,寫了一天的字兒可累了不曾?有沒有冷着?”

之前涉江她們中午回來的時候。便說了傅珺被王襄留了飯,說要寫一天的字兒,還要看賬什麼的。沈媽媽聽了,心下雖歡喜,卻也心疼傅珺受累,此刻見了傅珺。那眼中的疼惜更是毫不掩飾。

傅珺便笑道:“不過坐了大半天罷了,哪裡就累着了。媽媽慢些兒,地下滑得很。”又吩咐小丫頭“還不快去扶着媽媽,小心腳下,看滑倒了。”

一面說着話,傅珺一面加緊幾步走了過去,沈媽媽便拉了傅珺的手,將她上下打量了好幾眼,方纔笑道:“今兒一整日沒見着姑娘,老奴這心裡總放不下。姑娘回來便好了。”

傅珺知道,自王氏去後,沈媽媽對她便猶爲着緊,就跟那母雞護雛似的。而自從來到姑蘇,傅珺也的確便一直沒怎麼跟沈媽媽分開過,一整天見不着的事更是從未有過,也難怪沈媽媽擔心。

沈媽媽親扶着傅珺的手,將她迎進了幄葉居。

傅珺一進屋門,沈媽媽便又是好一陣的噓寒問暖,又是叫人送熬好的紅棗湯,又是喚人添碳倒水,將一屋子人使喚得團團轉。

好容易待一切都停當了,沈媽媽便問傅珺:“老太爺怎麼便叫姑娘寫了一天的字兒?”

傅珺含笑道:“外祖父說我的字兒不夠好,需得多練練,故此才叫我多寫了幾篇。”

沈媽媽便點了點頭,不再說話了。心中卻覺得王襄有點過於嚴苛了。傅珺是個姑娘家,又不要去考狀元,字寫得端正便足矣,沒的還真要寫成一代大家不成?

傅珺此時已經坐在了靠窗的椅子裡,手中捧着熱茶,腳下墊着腳爐,身後還倚着軟枕,簡直不要太享受,她忍不住眯起眼睛舒服地嘆了口氣。

沈媽媽見傅珺微有疲態,便揮退了小丫頭們,只留了涉江她們幾個在屋裡。

便在此時,遠遠地便聽見有人在拍幄葉居的大門。

沈媽媽擡頭往簾外看了看,自語道:“這會子都快飯時了,又是誰來了?”

不多時,便聽那守門的僕婦便在外頭稟道:“是錦暉堂的芮兒姑娘來了,說是替老太太傳話的。”

沈媽媽一聽這話,忙站了起來,傅珺亦睜開了眼睛道:“快叫她進來吧。”

錦暉堂過來的丫頭自是不能怠慢的,青蔓便跟着迎出門去,將那個叫芮兒的小丫頭引了進來。

芮兒進門之後,便笑着向傅珺見禮問好,又道:“老太太着婢子給姑娘捎句話兒呢。說知道姑娘是個有孝心的,姑娘說的事兒老太太允了,叫姑娘明兒早飯後便去小佛堂抄經去。”

傅珺恭聲應是,那芮兒又笑語了兩句,便即去了。

這三年來,傅珺每年都會在王氏祭日前後抄上一卷經書,這也是常例了。因她抄經的日子不定,所以,宋夫人派人傳過來的話,衆人連同沈媽媽在內聽了,皆未曾起疑。(未完待續。)

第187章第575章第620章第613章第065章第229章第708章第692章第258章第089章第036章第708章第548章第147章第200章第088章第264章第337章第379章第070章第572章第160章第746章第087章第695章第601章第736章第334章第174章第110章第291章第431章第477章第720章第648章第101章第692章第728章第458章第103章第529章第437章第370章第393章第499章第595章第064章第415章第363章第723章第275章第292章第508章第588章第243章第654章第565章第150章第416章第451章第180章第740章第651章第750章第431章第486章第043章第103章第315章第708章第584章第233章第478章第741章第182章第716章第318章第222章第034章第535章第360章第483章第404章第581章第639章第028章第307章第445章第650章第377章第243章第066章第056章第245章第554章第730章第590章第589章第088章第155章
第187章第575章第620章第613章第065章第229章第708章第692章第258章第089章第036章第708章第548章第147章第200章第088章第264章第337章第379章第070章第572章第160章第746章第087章第695章第601章第736章第334章第174章第110章第291章第431章第477章第720章第648章第101章第692章第728章第458章第103章第529章第437章第370章第393章第499章第595章第064章第415章第363章第723章第275章第292章第508章第588章第243章第654章第565章第150章第416章第451章第180章第740章第651章第750章第431章第486章第043章第103章第315章第708章第584章第233章第478章第741章第182章第716章第318章第222章第034章第535章第360章第483章第404章第581章第639章第028章第307章第445章第650章第377章第243章第066章第056章第245章第554章第730章第590章第589章第088章第1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