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長風破浪會有時】(八)

大梁,蒲圻城北方,鎮南大營。

鞏城侯郭興雖已年過五旬,但仍然身體硬朗精神矍鑠,雙臂可開三石之弓,乃是南軍之中聞名遐邇的神箭手。

然而此刻他那雙如鷹隼一般銳利的雙眼中,卻涌起極爲濃重的憂慮和踟躕。

他看着主位上神態從容的襄城侯蕭瑾,斟酌道:“軍機大人,是否調動祁年大營補防天滄江上游?”

蕭瑾不慌不忙地道:“老侯爺覺得南朝真敢大舉興兵?”

郭興道:“按常理來說他們當然不敢,畢竟前年纔在江陵城下吃了一場大敗。但如今西吳以舉國之力犯境,我朝京軍兩營同赴西境支援,陛下和朝堂諸公絕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西邊,這種情況下南朝又怎會安生?”

他微微一頓,語重心長地說道:“南朝送給衛國公的假情報,五峰水師在天滄江上游的進逼,以及南朝往寧國大營調兵遣將的種種舉動,這些都足以說明他們想要趁火打劫,否則何必浪費錢財做這些佈置?”

蕭瑾平靜地道:“本侯昨日收到一封急報,或能解答老侯爺心中的疑惑。”

郭興忍着心中的躁鬱說道:“請軍機明言。”

蕭瑾徐徐道:“南朝往江陵城送來一封國書,乃是慶元帝御筆所書。他在國書中用詞較爲嚴厲,指責我朝既然已經收下那兩千萬兩白銀的賠償,且兩國已訂立友好盟約,爲何還不將南岸的十萬大軍調回,不將江陵、漢陽二城雙手奉還?”

他微微勾起嘴角,眼中亦有幾分冷厲。

對於大梁而言,這封國書顯然帶着非常明顯的盛氣凌人之意,如果不是西吳大軍犯境施加極大的壓力,大梁南軍怎會容許周人這般得寸進尺?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這封國書似乎也能說明南朝這兩個月頻繁動作的原因,想要通過種種施壓的舉動,在不犧牲一兵一卒的前提下奪回天滄江南岸的領土。如今大梁在西境與吳軍陷入僵持態勢,在南周君臣看來北面的人肯定不願意腹背受敵。

郭興沉默片刻,緩緩道:“軍機大人,南朝君臣歷來言而無信,陰謀詭計不一而足。關乎江陵、漢陽二城,我朝不可能再給出去,他們理應清楚這個底線,因此這封國書不過是虛與委蛇,爲的是迷惑軍機大人。”

蕭瑾微微一笑,

淡然道:“本侯已經命人回覆南朝使臣,告訴他再多等一段時間,本侯會將這封國書送往京都,等候陛下的決斷。”

郭興原本有些皺眉,但很快又領悟過來,望着蕭瑾說道:“軍機大人這是緩兵之計?”

蕭瑾斂去臉上笑意,點了點頭,輕嘆道:“其實我知道老侯爺以及莊夏、張齊賢等虎將,對於我這個以前從未踏足過南境的南軍主帥不太信任。”

郭興搖頭道:“軍機大人言重了。”

蕭瑾亦不爭辯,順着之前的話題說道:“我此舉確實是緩兵之計,也是無奈之舉。朝廷很難承擔起兩場相同規模的國戰,既然西境之戰已成現實,那麼南軍只能盡力避免戰事的發生。或者說,儘量拖延時間等待左軍機率軍擊敗西吳大軍。”

郭興垂下眼簾,他當然明白蕭瑾的判斷很正確。

南軍將士並不畏懼周軍,但問題在於兩場國戰同時爆發,朝廷不一定能支撐起前線大軍需要的後勤供給。開平帝休養生息十五年,給大梁留下極其深厚的底蘊,但是從開平四年開始,先是西境南北兩線大戰,然後是南境江陵之戰,又有北方荒原蠻族作亂,這些變故不斷削弱着大梁的國庫。

戰時需要所有人勒緊褲腰帶,這根弦如果繃得太緊,大梁境內很可能出現動亂。

蕭瑾繼續說道:“另一方面,南軍如今的兵力比較空虛。前年江陵之戰前,南軍五營加上江陵守軍,總兵力足有三十五萬人。拿下漢陽城後,南岸守軍增加到十萬,北岸五營的老卒合計不到十九萬人,祁年大營更是隻剩下兩衛不到三萬人。”

郭興知道他所言不虛,南軍兵力減少是因爲前年大戰的損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普定侯陳桓領軍北上勤王救駕,然後順勢補入京軍南營。

雖然各營都有招募一些新兵,但是沒有經歷過戰火淬鍊的新兵顯然比不上百戰老卒的實力。

郭興緩緩道:“卑職明白軍機大人的爲難之處,只是南朝動兵乃是必然,卑職之意,我軍可以主動出擊,力爭一戰打痛南朝君臣,這樣或許有可能壓制住他們的蠢蠢欲動。”

蕭瑾反問道:“萬一戰敗呢?”

郭興語塞。

戰場哪有必勝之說,可是明知道對方將要舉起刀槍,總不能任由他們從容佈置,這便是蕭瑾與南軍本土將帥最大的分歧,也是郭興代表其他將帥今日與蕭瑾商談的根由。

郭興沉聲道:“軍機大人,南軍將士勇毅敢當,且面對周軍佔據心理上的優勢,在局部戰場上即便沒有必勝的把握,也不會處於劣勢。再者,我軍不需要大舉出動,只要拿下一兩場戰事的勝利,南朝君臣自然明白利害輕重。”

蕭瑾微微皺眉道:“依老侯爺之見,我軍要從何處動手?”

郭興正色道:“以江陵城爲依託,東出直逼南朝臨江大營!”

蕭瑾望着對方稍顯熱切的眼神,心中不由得輕嘆一聲,他很清楚這些驕兵悍將的想法。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戰功不可或缺,順勢打消南朝君臣的意圖更是一舉兩得。然而他身爲南軍主帥,必須從全局考慮,一旦戰事陷入僵局,或者主力被南朝軍隊纏住又將如何?

一念及此,他誠懇地說道:“老侯爺,如今南朝亦在猶豫之中,他們也要考慮出兵之後落敗的風險。如今朝廷承擔的壓力極大,所以本侯認爲最好的應對乃是以不變應萬變。 在西境戰事決勝之前,無論南朝如何咄咄逼人,只要他們不敢越過天滄江進犯,我軍都要保持克制。”

郭興眉頭皺起,卻又無可奈何。

他不是穀梁更不是裴越,面對有天子劍傍身,集右軍機、南軍主帥和欽差大臣於一身的蕭瑾,今日的勸說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再進一步。其實他也能理解蕭瑾,因爲南軍於他而言十分陌生,並非當初鎮守虎城時培養出來的忠耿心腹。

從蕭瑾將天滄江南岸十萬大軍的提調之權交給蔡遷便能看出,他始終對南軍的實力存有疑慮。

一旦戰事爆發,南軍將帥是否會讓他如臂使指猶未可知。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蕭瑾選擇較爲保守的策略並不出奇。

節堂內一片沉默肅然,忽然一陣急促倉皇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死寂。

1243【得失寸心知】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1305【寄蜉蝣於天地】988【殘陽似血】525【大禮】685【去國裡】17【兄弟】47【此間少年】676【欽差】1027【刀鋒所指】523【殺氣凜然】1114【裴越的弱點】116【歸去來】1282【惡有惡報】568【自古多情】866【廟堂之高】845【宜將剩勇】1254【定江山】970【那個時代的餘暉】215【步步爲營】878【紛至沓來】302【銳不可當】364柳暗花明319【東北偏北】(四)303【梟首】529【癡人說夢】438【問罪】369【驚羽】441【顛倒黑白】93【爭鋒】345【長歌當哭】(二)630【君不悟】319【東北偏北】(四)1096【天上的那片雲】86【一十八】694【你來我往】1083【憐子如何不丈夫】538【故地重遊】1176【一點浩然氣】(一)22【邀請】161【前奏】614【九迴腸】884【風乍起】上架通知123【試探】1293【青雲之上】278【祭旗】802【無端星月浸窗紗】480【九大家】778【刺裴】(五)823【消失的騎兵】(下)799【金鎖已沉埋】859【天似穹廬】1037【人間忽有傾盆雨】1052【歸來】213【誘餌】482【一等國侯】1206【長風破浪會有時】(二)129【驚雷】58【夜臨】565【春光明媚】請假一天270【面具之下】140【並蒂蓮】1003【箭在弦上】1034【功名半紙】682【緣慳一面】208【師徒】802【無端星月浸窗紗】1061【天若有情天亦老】(九)1253【計連環】157【西境】363【浮生半日】1204【裡快哉風】(完)816【事出反常】859【天似穹廬】513【風漸起】329【吾誰與歸】565【春光明媚】206【人生如戲】18【壽禮】12【底蘊】1115【且聽龍吟】630【君不悟】1137【少女的抉擇】55【一臺戲】750【跋扈】1183【一點浩然氣】(八)59【我從山中來】1201【裡快哉風】(一十五)182【靜女其姝】624【雨霖鈴】448【皇帝】1249【家天下】81【南歸北進】267【棄子】413【席捲】(九)738【先行者】298【初戰】1267【五美圖】
1243【得失寸心知】1063【天若有情天亦老】(完)1305【寄蜉蝣於天地】988【殘陽似血】525【大禮】685【去國裡】17【兄弟】47【此間少年】676【欽差】1027【刀鋒所指】523【殺氣凜然】1114【裴越的弱點】116【歸去來】1282【惡有惡報】568【自古多情】866【廟堂之高】845【宜將剩勇】1254【定江山】970【那個時代的餘暉】215【步步爲營】878【紛至沓來】302【銳不可當】364柳暗花明319【東北偏北】(四)303【梟首】529【癡人說夢】438【問罪】369【驚羽】441【顛倒黑白】93【爭鋒】345【長歌當哭】(二)630【君不悟】319【東北偏北】(四)1096【天上的那片雲】86【一十八】694【你來我往】1083【憐子如何不丈夫】538【故地重遊】1176【一點浩然氣】(一)22【邀請】161【前奏】614【九迴腸】884【風乍起】上架通知123【試探】1293【青雲之上】278【祭旗】802【無端星月浸窗紗】480【九大家】778【刺裴】(五)823【消失的騎兵】(下)799【金鎖已沉埋】859【天似穹廬】1037【人間忽有傾盆雨】1052【歸來】213【誘餌】482【一等國侯】1206【長風破浪會有時】(二)129【驚雷】58【夜臨】565【春光明媚】請假一天270【面具之下】140【並蒂蓮】1003【箭在弦上】1034【功名半紙】682【緣慳一面】208【師徒】802【無端星月浸窗紗】1061【天若有情天亦老】(九)1253【計連環】157【西境】363【浮生半日】1204【裡快哉風】(完)816【事出反常】859【天似穹廬】513【風漸起】329【吾誰與歸】565【春光明媚】206【人生如戲】18【壽禮】12【底蘊】1115【且聽龍吟】630【君不悟】1137【少女的抉擇】55【一臺戲】750【跋扈】1183【一點浩然氣】(八)59【我從山中來】1201【裡快哉風】(一十五)182【靜女其姝】624【雨霖鈴】448【皇帝】1249【家天下】81【南歸北進】267【棄子】413【席捲】(九)738【先行者】298【初戰】1267【五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