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天清氣朗,日頭正中間。
楊家莊小學,操場上歡聲一片。
農忙即將開始,田裡的麥子正努力的往上長着,等過了小滿就會進入成熟期,那時候日頭足的話,只需要一兩個周就能成熟,然後就是農忙時候。
如果是以前,村裡人早就磨刀霍霍,急不可耐了。
小麥成熟後,需要人們用鐮刀收割,再捆紮,然後送到打穀場,砍扎之後再脫粒,隨後再經過一系列的吹曬挑選,留下小麥粒子,裝袋入庫。
如此一番動作下來,少說三五天,多的時候得一個多周。
而且,這還是全村上下齊出的情況下。
除此之外還要看老天給不給臉。
若是陽光明媚日頭足的話,很快就能曬乾。
可要是遇到下雨天就壞了,不僅影響收成,小麥無法晾曬進庫,還會影響地裡的播種。
錯過了時節,就會減產,收成少了,肚子就得捱餓。
所以,靠天吃飯的老農們,根本不敢休息。
天時到了,就得拼命幹。
可現在,楊家莊的衆人還有閒情逸致,來到小學周圍,參加這校園親子五一勞動節。
歸其原因,還是機械的使用,讓全莊多了份自信。
天不下雨,就用抽水機跟壓水井來澆灌。
麥子熟了,就用收割機來割麥子,用脫粒機來打麥子。
比之前,效率簡直快了好幾倍。
而這一切,都在慢慢的改變着整個華夏的農村生產。
此刻,村裡的人一個個圍在學校周圍看着場上的“表演”,不時露出笑容。
楊太爺跟九叔坐在主席臺上,兩人樂呵的嘴就沒合上過。
一旁的老校長也端着杯子,目光不斷看向場中比賽的人。
“校長,楊部馬上要下場了!”
主席臺一角,級部主任來到校長劉永輝身旁,輕聲說着。
劉永輝聽了不動聲色,只是輕輕點頭,臉上卻是分外凝重。
他也沒想到,以前很少參加學校活動的楊小濤竟然這次回來了。
關鍵是,還是作爲學生家長回來參加活動的。
他還特意去請楊小濤來主席臺呢,結果楊小濤說了,今天在這裡的只有一個身份。
那就是楊建華的父親。
他能咋辦?
幸好主席臺上還有楊太爺壓陣,否則他是真不敢坐在這。
“一定要保證公平公正!”
劉永輝想了下,還告誡一番,讓手下的人別自作聰明。
大家都是一個村的熟人,誰放水了誰使壞,心裡都清楚。
而且以他對楊小濤的瞭解,根本不在乎這些。
可要是傳出去,對楊小濤的名聲可不好。
所以,他只需要保證正常進行就行。
“明白!”
級部主任要離開,然後又被劉永輝叫住,“對了,冉主任那組可以適當的照顧一下!”
級部主任一愣,劉永輝立馬把臉一擺,這傢伙怎麼一點眼色都沒有啊。
誰不知道楊部最疼的就是家裡媳婦跟閨女。
兒子那都得往後排。
要不然參加親子大會要跟閨女一組?
“明白,明白!”
級部主任立馬點頭,快速離開。
主席臺中間,九叔拿起菸袋鍋子從布兜裡慢慢的壓了一鍋子,然後拿起火柴點上。
一旁的太爺見了抿了抿嘴脣,這才從口袋裡拿出楊小濤孝敬的香菸。
然後,九叔快速的將菸袋鍋子放下,伸手抽出來一支。
“我就知道,你肯定藏了私貨!”
太爺無語,這是在這等着他呢。
沒辦法,拿都拿出來了,再揣回去就顯得小氣了。
於是主席臺上很快就變得煙霧繚繞,在日頭下多了份燥熱。
“你說這以前,哪有這份閒心啊!”
九叔美美的吸着煙,臉上掩不住的感慨。
太爺沒說話,一旁的楊大壯卻是接過話茬說道,“是啊,以前這時候早就準備開幹了!”
“也就是這些年,手上傢伙事多了,咱們的日子纔好了!”
周圍人又是一陣贊同。
“還是國家好了,咱們才能好啊!”
太爺突然開口,然後指着場中正在做遊戲的人道,“看看他們,一個個吃的飽了,臉上都有了肉,這要是打起來,肯定是好面子!”
一旁的老校長聽了默默搖頭,這是學生啊,可是將來建設革命的苗子,咋還想着去打仗啊。
“是啊,以前過了年,麥子又沒熟,這段時間纔是最難熬的時候啊。”
“尤其是碰到閏六月的時候,人沒吃的,牲畜也沒吃的。”
“地理的野菜都不夠挖的,那日子啊,真難熬。”
“可現在呢,誰家還沒點糧食啊。”
“還是要感謝國家啊!”
一羣人吸着煙感慨着,他們對革命建設的好壞沒有太高的標準。
他們的標準很簡單,能夠吃上飯,餓不死人就是好世道。
此時,操場上一輪遊戲已經結束,下一組人正在準備。
場邊,楊小濤牽着苗苗的手來到一旁等待着,旁邊還有村裡的熟人。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苗苗的臉上都興奮的發紅,尤其是在這天熱的情況下,額頭上都是汗。
“擦擦頭,一會兒別急,配合好了咱們就是第一。”
楊小濤給閨女打氣,苗苗立馬點頭。
這時候旁邊的楊石頭突然開口,“濤哥,你這話可別說太早了。”
“第一還不一定是誰呢。”
楊石頭拉着自家兒子小冬在一旁不服道。
甭管楊小濤在外面做多大的事,這回了村裡就得按輩分來。
所以他們倆都是同輩,說話也沒有刻意講究。
楊小濤也享受這種交往,要是在自家親族面前還要擺官架子,那纔是孤家寡人呢。
他,又不是脫離集體的人。
楊石頭說着,旁邊一起參加比賽的也都跟着起鬨。
輸人不輸陣,何況這可是在兒子女兒面前,父親的面子必須全力爭取。
“就你,拉倒吧。”
楊小濤不屑的看了眼,隨後舉起手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我可不會讓着你們啊!”
楊小濤說完,周圍立馬發出一陣笑聲。
冉秋葉跟翠萍等人站在一起,她們是一年級的,等楊小濤他們比完了才輪到他們。
幾人就站在一旁,看着場上還沒開始比賽就調動的氣氛,紛紛笑起來。
一旁還站着老洪的媳婦,手上牽着一個小孩。
“張姐,您這次回來就回四九城吧,我們三個正好一起。”
冉秋葉放開端午的手,讓他跑一邊去加油。
張老師聽了還在猶豫。
本來老洪參加工作了,她就得照顧家人。
畢竟孩子還小,而且那兩個兒子也不省心。
可現在聽冉秋葉這樣說,又有些心動。
“是啊,張姐,我們現在又有三個學校再建呢,就憑我跟秋葉根本忙不過來啊。”
翠平也在一旁勸說着,然後臉上露出一股怒色,“而且你不來幫我們,那些傢伙就會來,還不知道怎麼壞事呢。”
聽翠平這樣說,張老師心裡一寒,腦海中浮現出往昔的畫面,更是鬱郁難平。
“回去我跟老洪說一聲。”
聽張老師答應,冉秋葉兩人立馬高興起來。當然,隨着鄉村學校的推廣建立,隨着越來越多學生和老師的加入,需要協調調度的也就越多。
自然的,冉秋葉肩上的擔子就越重,職位也越來高。
如今更是在教育部門掛了主任的頭銜,專門負責鄉村教育工作。
可能用的人,除了翠平就是光桿司令。
三人正說着,場中哨子突然響起,接着就聽到一陣呼喊聲傳來。
“老爸,加油!”
“大姐加油!”
耳邊傳來端午跟閨女的加油聲,冉秋葉忙看去,就看到自家男人扶着女兒的手,兩人三腳快速跑動着,很快就拉開距離。
周圍人大聲喊着,加油聲比天上的來往都熱切。
“加油!”
冉秋葉看到自家男人跟閨女一騎絕塵,不由得握緊拳頭大聲喊着。
……
“濤哥,你真行!”
大柳樹下,楊小濤楊石頭一行人坐在凸起的樹根上,一人一支菸,吞雲吐霧。
“笑話,我這些年可不是白練的!”
說着楊小濤露出半袖下的八塊腹肌。
楊石頭看了卻是露出不屑來,這年頭誰看這個啊,看的都是誰身上肉多。
誰家肥肉多,就說明家境殷實。
就像他現在這樣,自打楊家莊成了農莊後,村子就成了餘糧村,家家戶戶日子好了,再後來村裡開始養豬,也讓村裡人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飯桌上能夠加點肉食。
再後來,農莊又是搞養殖,又是搞大棚的,日子一天天的紅火。
就是打吃飽飯後,小肚子都出來了。
家裡的孩子也多了。
“對了,大壯叔,太爺這段時間沒有再生病吧。”
楊小濤回頭看着楊大壯。
“沒有,上次去了醫院開點藥,回來沒兩天就好了,今早上起來還幫着掃院子呢。”
“那也要看着點,上了歲數了,不比以前。”
楊石頭點頭,“濤哥放心,我們平常可都看着呢。”
“嗯。”
幾人還在聊着,就聽到賽場上吵鬧起來。
楊小濤看到冉秋葉正跟端午配合着往前走,立馬站起來喊着加油。
周圍人也都喊起來,聲音逐漸熱烈。
傍晚時候,楊家院子裡。
一家人坐在樹下乘涼。
小薇在樹頂上飛舞,將靠近的小蟲子驅離。
旺財領着一家人在四周遊逛着,不時湊到端午幾人身邊,用身上的毛髮蹭一蹭。
端午拿着一個本子,眼中卻是羨慕姐姐手上的鋼筆。
這是他第二名的獎勵。
至於第一名嘛,自然就是苗苗手裡的鋼筆了。
每個年級都有一二三,可惜他不是年級第一。
“端午,你喜歡就給你。”
苗苗看到端午盯着鋼筆看,就拿着鋼筆走到跟前。
雖然心裡很在乎這支鋼筆,因爲這是她跟爸爸一起獲得的。
“不要,我下次一定拿個第一。”
“那鐵頭就比我們快了一小點,下次我一定超過他。”
端午認真的說着,臉上浮現出從未有過的好勝心。
苗苗笑笑,然後拉着端午往外跑去。
這時候,村民都在外面遛彎,孩子們跑出去,留下院子裡喝水聊天的大人。
“小濤,這村前的路,得修了。”
“每次下雨的時候,車子都難走,人也進不來出不去的,這對農莊的發展很不利。”
衆人坐下,楊太爺放下茶杯開口說道。
說完,楊大壯、潘建軍還有王旭陽三人都是點頭。
楊小濤吸着煙,這件事先前冉秋葉跟他說起過,村裡想要修一條水泥路,方便進出。
尤其是運送糧種的時候,大卡車不少,道路難行不說,被壓的坑坑窪窪,每次下雨就跟小水窪似的,而且還需要人出面維護,耽誤事情。
只是這路,這麼久了一直沒動靜,估計是碰到什麼事了。
楊大壯看楊小濤不說話,便開口解釋道,“這人好說,我們趁着不忙的時候,都能出來人。”
“但這水泥,我們找了幾次,都沒批下來。”
楊大壯說完,王旭陽在一旁抽着煙,“其實也不是沒有,咱們鎮上就有個小水泥廠,就是得上級批覆,他們纔敢給。”
“可文件報上去,上級再往上,一級一級的推,最後還不知道推到哪去呢。”
王旭陽說完,九叔在一旁插話道,“小楊,我們也都知道,這些年頭咱們農莊,惹人眼紅啊。”
“現在,咱們這農莊上面管事的,以前只有農科院的管,可現在”
“上面多了好幾個部門,每次有什麼事,打報告都得好幾天。”
“乾點事,太難了。”
楊小濤用力吸着煙,這些事他都清楚。
全國普遍溫飽難繼的時候,楊家莊的人們卻能過上不愁吃,吃上肉,穿得暖的日子,要說不讓人眼紅那纔怪呢。
所以他纔會減少回村的次數,而且有些事情還要撇清關係。
否則以九部的實力,拿出部分錢,很容易就能將水泥路修到家門口。
可他不能。
“這事啊,大家心裡都清楚。”
潘建軍將菸灰抖落,“其實,不止是咱們莊子,這些年周圍村子都跟着富餘起來,大家都成了餘糧村,這給的壓力,可不只是咱們。”
“你當頭頂上的領導,沒有壓力?”
“沒有人看着他們?”
這話說完,喝茶的人都是沉默。
楊小濤吸着煙,心裡頭也沒有好辦法。
“要想富,先修路啊。”
良久,楊小濤發出感慨。
衆人盡皆沉默。
楊小濤想了一會兒,將菸頭掐滅,隨後看向衆人,“修路的事情我會出面解決。”
楊太爺跟九叔擡頭看向楊小濤,欲言又止。
楊小濤沒再多說,只是拿起煙來重新點上一支,衆人繼續閒聊。
風起,頭頂上的明月不斷被吹動的黑雲遮擋,下方的山村靜悄悄的。
冉秋葉靠在楊小濤的懷中。
“你答應了?”
“嗯!”
楊小濤緊了緊手臂,兩人貼的更近了。
“修條路,對村子來說意義重大。”
“而且這條路也能帶動周圍的發展。”
“還有,以後你們來回,也方便些。”
楊小濤說着,冉秋葉只是將腦袋貼在胸膛上,“這樣會不會讓你爲難?”
她清楚,越是位置高的地方,就距離太陽越近,關注的目光就越多。
而這些目光,很多都是看向背後的。
“放心吧,沒事。”
楊小濤撫摸着光滑的後背,輕輕笑道,“再說了,我又不是隻修一條路。”
冉秋葉瞪大眼睛。
然後就聽楊小濤說道,“要修,這一片都要修啊,這樣你們來回奔波的時候,才方便呢。”
聞言,冉秋葉擡頭詫異的看向楊小濤,臉上帶着笑容。
自家男人,想的果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