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近衛師團組建(下)

師團軍法處長這一職務是魏公公新定官職,其與大明軍制衛所制中的指揮同知類似,都是主官的副手,主掌軍紀。類似官職還有百戶所、千戶所的鎮撫官。

伍福銘此人和曹文耀不同,其擅長不在帶兵,而在治兵。而曹文耀卻是能治也能打,這與曹乃山西將門出身有關係。

歷朝歷代,除開國時期軍伍都是半路出家,從小卒做起一路廝殺爲名將,往後便多是將門世家子弟主導軍隊。很多練兵治兵、行軍佈陣的法子都是將門不傳之秘。當然,軍爵世襲制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如嘉靖朝抗倭名將戚繼光16歲便繼承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此職務大致等同於後世的大校。

伍福銘是少年從軍募入九邊延綏鎮,調至武驤右衛時不過是總旗官,與曹文耀這等將門子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過山西大同曹家在明末卻是大放異彩,那舉世第一良將曹文詔可是曹文耀嫡嫡親親的大哥,而那第一猛將曹變蛟又是曹文耀的兒子,這真不是伍福銘可以比的。

魏公公任用曹文耀爲近衛師團師團長,除了看重曹文耀的能力和忠心外,自也是希望通過此舉將那曹文詔拉到自己麾下,至於小變蛟這個乾兒子,那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了。

鑑於伍福銘善治兵,魏公公便特此安排。

軍紀問題是他老人家特別重視的問題,無軍紀便無強軍。公公希望伍福銘能夠擔任好這個軍法處長,爲皇軍的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宣讀完中高級軍官任免名單後,蔣西鳳又將參謀司按照魏公公“職銜匹配”的原則制定出的師團軍官軍銜方案公佈。

具體方案魏公公沒有把後世的校尉或者什麼將佐搬來,而是直接套用現下明軍軍銜制。

即師團長爲指揮使銜,旅團長爲指揮同知銜、大隊長爲千戶銜、中隊長爲百戶銜、小隊長爲總旗銜。另副官、輔佐官如參謀、軍紀、後勤、傳令諸軍職爲指揮僉事、副千戶、試百戶、小旗等職。

衛所制的一系列軍職,說白了其實就是明軍的軍銜。此軍制是大明國初便確定下來,至今衛所制雖敗壞,但京營包括九邊及地方駐軍,將領還是擔着衛所制的軍爵。如遼東總兵只是職務,其實際軍銜或爲指揮使,或爲指揮同知不等。如果戰功赫赫,這個實際軍銜就有可能成爲世襲軍爵。

新的師團職銜品配方案,說白了就是師團長代替了總兵官,旅團長代替了指揮同知...但莫要小看這個代替,實際卻是對明朝現在混亂的軍制做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沒有魏公公的時代,明朝的軍紀因爲衛所制和九邊募兵制的同時存在越發混亂,最後導致將領之間相互不服,加印的不加印的都視自己爲老大,無形之中加快了擁兵將領的軍閥化,不但鎮壓農民起義不力,抗清也是四分五裂,最終使得華夏淪於異族韃子之手。

師團制便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使職銜匹配這個軍功原則正式固定下來,將來推行全軍,可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能夠更好的整合明朝軍事資源。

師團制的出現,也意味着從前的總兵、副將、守備、都司這些官職將從皇軍中淘汰,但不是說這些將領的官職被剝奪,只是目前不適用。

這也是魏公公眼下還無力整頓大明軍制留下的弊端,故而只能採取曲線救國手段,在皇軍內部推行,在向皇帝請功時,諸將原有職務還是要在奏疏上寫出的。

這個暫字,至少在天啓以前怕是去不掉了。

與會的海軍將領聽到現在,發現跟他們沒有多大關係。被委任的陸軍將領們則是歡天喜地,尤其是在對南都反動勳貴反圍剿戰役中投誠的那幫子人,更是樂得咧嘴笑,同時也是把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徹底放回了肚中。

被委任爲炮兵聯隊長的李兆基,步兵大隊長的徐彪、徐廣、武三思等人自隨魏公公到了特區後,一直是被“閒置”的,在皇軍中得不到重視,又不敢回到南都,那種心態肯定是相當難熬的。但現在,魏公公組建的甲等師團卻有了他們的一席之地,一幫子人自是心花怒放。

蔣西鳳宣讀的是大隊長以上軍官人選,中隊長以下參謀司那邊也有名單,但肯定沒有必要在這中高級將領會議上宣讀了。

成功晉身甲等師團的一衆陸軍將領緊接着便關心起他們的兵源了。要知道日後能不能飛黃騰達,靠的不但但是自己的武勇和運氣,還要靠部下們的戰鬥力。而如今皇軍之中,哪些兵能打,哪些兵不能打,一衆陸軍將領心中多少是有點數的。

可惜,魏公公沒有讓他們自己在軍中選部下,而是早已安排了。

現大明皇軍的正兵有原武驤右衛旗營的步軍三個營,海軍抽出的機動兵一個營,合計4500餘人。又有公公親衛營800餘人,總兵力近5400人。

除這些正兵外,俘虜的寧波定海衛官兵400餘,南都三大營官兵2400餘,押到特區來服“苦役”的勳貴家兵1200餘(未支付贖金),金州李七公子的降兵俘虜1100餘,從寬奠海運回來的各族青壯4000餘,從朝鮮帶回的600多朝鮮青壯,合計約萬人。

另外就是公公南下以後陸續從地方招的一些兵,人數不是太多,不到500之數,還有南通狼山炮臺守兵千餘,楊鎬送給他的關外降倭1200餘,王維棟帶來的100多遼東兵,李七公子替他搞來一千多遼東礦工,總人數大抵在4000人左右。

這些是陸軍方面,海軍方面則還是原吳淞水營的4000餘人,兵力規模不是太大,無法再補充陸軍。

也就是說,公公定編的近衛師團滿員是28000人,臺灣警備師團18000人,但滿打滿算公公手下連上俘虜、青壯民夫合一塊,也不過才21000人不到。

這兩萬一千人還得先扣掉3000人供臺灣警備師團搭架子,那麼近衛師團只能從餘下的18000人中整編,兵員缺口高達一萬人。

這個缺口從何補充,公公目前也沒有太多辦法,他已命人持貼去溧陽鐵礦,命宋四寶抽調2000礦工送來特區先解燃眉之急,餘下八千人只能緩緩圖之,看是否能夠在臺灣徵兵以補充近衛師團。皮島和朝鮮方面肯定是無法抽兵的,那兩塊地盤的兵力本來就不多,如果留下的兵力不足,是難以震攝漢城方面的。

現有這兩萬兵員,公公命按老兵帶新兵的原則全部編入近衛師團,但每個聯隊空一個大隊編制。

會議之後,新任近衛師團長曹文耀便和參謀司一起開始部隊編建,魏公公也抽空下去視察整編過程,在和新組建的第一聯隊第一大隊官兵“聯歡”時,魏公公首次提出“四有好兵”的口號。

哪四有呢?

即有土地、有房子、有糧食、有女人。

第九十章 鄉親們吶!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八百六十七章 天大地大咱最大!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親軍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借點錢吧?第一百八十四章 廉價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東大會第八十八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殺韃第九百九十章 滅口第一千一十七章 恭迎貴妃娘娘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魏良臣,一股清流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面就給錢第九百八十八章 貴妃她?第八百三十五章 江南鎮守太監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內守備衙門第八十五章 廢品收購站第一百七十章 殺豬的搗什麼蛋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族英雄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試了(三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運昌隆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公很怕死第八百六十三章 礦監出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書第十四章 八旗第六十章 有人要打小爺第三十章 此乃吾家千里駒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狀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有理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就憑我是父母第四十章 或許,這就是大佬吧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後,你就是駙馬爺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裡第一百九十七章 司禮監題送 稅兵首領第六章 暴起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變蛟好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憑本事借的錢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林強硬派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二百八十章 清君側的傳統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要奪門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二百六十四章 從外海歸來的聯合艦隊第一百七十一章 維持會 科舉第八十七章 無條件釋放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舍人,創八旗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事便是福第二十八章 你是老李頭什麼人第一千零二章 巴巴,我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東合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要奪門了?第二百零二章 姑娘,我是閹黨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亞最強音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嗩吶一響全劇終第三百四十三章 乾爹給我什麼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挾天皇以令諸候第一百九十三章 礦監可換不可廢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二百七十五章 捨命搏富貴第二百二十九章 軍事保護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江月·建州大反攻》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個倭呆子懂個屁第九十八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便宜的秉筆太監(補)第一百五十四章 監軍太監訓練班第三百二十一章 東宮抵抗的不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嗚呼,二叔,真忠賢也!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窺春圖第二十章 二呆子打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舅爺最公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國朝雅政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事便是福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妃 真龍第六十八章 相對兩無言第九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正義,正義便永存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有我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九十九章 皇爺的事,幹嘛賴娘娘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需要借錢麼?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三百章 還是和明軍談談吧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給錢
第九十章 鄉親們吶!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八百六十七章 天大地大咱最大!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親軍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借點錢吧?第一百八十四章 廉價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東大會第八十八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殺韃第九百九十章 滅口第一千一十七章 恭迎貴妃娘娘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魏良臣,一股清流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面就給錢第九百八十八章 貴妃她?第八百三十五章 江南鎮守太監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內守備衙門第八十五章 廢品收購站第一百七十章 殺豬的搗什麼蛋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族英雄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試了(三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運昌隆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公很怕死第八百六十三章 礦監出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書第十四章 八旗第六十章 有人要打小爺第三十章 此乃吾家千里駒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狀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有理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就憑我是父母第四十章 或許,這就是大佬吧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後,你就是駙馬爺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裡第一百九十七章 司禮監題送 稅兵首領第六章 暴起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變蛟好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憑本事借的錢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林強硬派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二百八十章 清君側的傳統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要奪門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二百六十四章 從外海歸來的聯合艦隊第一百七十一章 維持會 科舉第八十七章 無條件釋放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舍人,創八旗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事便是福第二十八章 你是老李頭什麼人第一千零二章 巴巴,我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東合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要奪門了?第二百零二章 姑娘,我是閹黨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亞最強音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嗩吶一響全劇終第三百四十三章 乾爹給我什麼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挾天皇以令諸候第一百九十三章 礦監可換不可廢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二百七十五章 捨命搏富貴第二百二十九章 軍事保護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江月·建州大反攻》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個倭呆子懂個屁第九十八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便宜的秉筆太監(補)第一百五十四章 監軍太監訓練班第三百二十一章 東宮抵抗的不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嗚呼,二叔,真忠賢也!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窺春圖第二十章 二呆子打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舅爺最公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國朝雅政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事便是福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妃 真龍第六十八章 相對兩無言第九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正義,正義便永存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有我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九十九章 皇爺的事,幹嘛賴娘娘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需要借錢麼?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三百章 還是和明軍談談吧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