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東亞人民的武裝集團

施大勇原是蓋州的兵,兩年多前因李七公子和魏公公發生衝突,他稀裡糊塗的從蓋州兵變成了皮島兵,再之後又成了抗金救國軍的人。

對於這一變化,施大勇本人倒沒什麼牴觸,對他而言在哪當兵都是當,只要有糧吃有餉領就行。因爲膽子大,打小讀過幾年社學,屬於那種能說會道的,上面便點了他去金營。

大勇還有個哥哥叫施大智,現在鐵嶺李二公子手下當兵,聽說混的不錯,已經轉作家丁了。

阿拜沒有難爲施大勇,也沒有聽從阿喀納的意思割了此人一隻耳朵,他把人放回去了。

堂堂固山額真跟一個明人小兵計較,傳出去才叫丟人呢。

明軍使者走後,阿拜的帳中,鑲白旗的將領已是爭吵一片。

以都安超、索渾爲主的將領認爲明軍既要南返,便放開道路讓他們走。

以多喀納、徹爾格、龍古大爲主的一幫將領卻認爲絕不能讓路。

兩派的爭議在此,但雙方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張和明軍再戰。

只不過一方認爲應當在明軍南返路上對其進行襲擊,這樣明軍沒有營壘防禦,己方就能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以八旗擅長的打法如同狼羣一般一點點撕碎明軍,直至把他們逼入絕境。

另一方卻認爲這般讓路實在是有損八旗威名,且明軍既是南撤,營中器械肯定不足,因而應當繼續合圍,等待戰機,以求全殲。

“等到什麼時候?兒郎們吃什麼喝什麼?”

“人家一句話,我們就乖乖把路讓開,以後我鑲白旗上下還有臉面和別的旗說話嗎!”

“......”

將領們各執己見,但他們都認定明軍已是強弩之末。哪怕是最害怕和明軍作戰的索渾這會也變得胸有成竹起來。

那個遼陽無籍狗賊千不該、萬不該派人來咋呼,他以爲此舉會讓咱們摸不透,卻不知此舉倒是暴露了他營中虛實。

你們若能堅守,何須南撤!

“三阿哥,讓還是不讓?”

徹爾格低聲詢問表弟阿拜,衆人吵的再厲害,最終拿主意的還得是你這個旗主。

“三阿哥!”

多喀納鬍鬚翹的老高,生怕三阿哥會說出讓衆人失望的話。

阿拜沉吟片刻,喝了一聲:“索渾聽命!”

“奴才在!”

索渾立即出列。

“第五甲喇嚴守防線,不得讓明軍突圍!”阿拜擲下了令牌。

“喳!”

索渾硬着頭皮接下了這道令牌,這道命令對於他第五甲喇可不是好事。因爲明軍真要南撤必然拼命攻擊他第五甲喇。這和放開道路讓明軍離去,爾後在途中襲擊對方可是兩回事。

“明軍若是拔營,其餘各部伺機而動,務求全殲!”

阿拜緩緩掃視了下諸將,這是他自爲旗主以來第一次按自己的想法部署。

他不希望再出意外。

.........

明軍是真的要拔營南撤,並非蕭伯芝在故弄玄虛。

距離拔營時間不到小半個時辰,趁着還有時間,魏學文讓親兵給自己打來水,簡單沖洗了一下,之後又將一桶水兜頭澆在了身上,長長的吐了口氣後,赤着上身來到了自己座騎旁。

魏學文不像他十三叔那樣,每到戰事總要講上幾句,只揚手對待命的數百部下說了一句話:“莫要叫那幫沒馬的小瞧了咱們有馬的!”

人羣無聲,只有穿戴各式甲衣的聲音。

抗金救國軍的這支騎兵大隊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魏公公的親衛,大概有100多人;一部分是皮島調來的原寬甸地區的女真降兵和漢民,大概200餘人;另一部分則是從朝鮮旅團和義州參將賀世義手下調過來的,這部分人也是最多,有300人。

此前和金軍正白旗、鑲黃旗伊爾汗部、鑲白旗的幾次小規模戰鬥中,騎兵大隊折損了百餘名官兵,如今能夠一次出動的只有400多人。

充任軍官的有部分是原高淮飛虎軍出身的馬匪,這些人用魏公公的話講匪氣十足,因而軍紀這一塊很讓公公頭疼。

好在,他們還能打。

如今公公手裡的騎兵還有兩個聯隊建制,不過都在臺灣,並且無論是規模和戰鬥力都沒法和建奴相提並論,因而公公這才讓自個的大侄孫親自帶領抗金救國軍的這支騎兵大隊,目的就是希望這支人數不多的騎兵能夠成爲將來的皇軍騎兵集團的種子。

如此也間接證明了公公對魏學文的重視,只要魏學文不出事,將來必是公公麾下的一員重將,亦是老魏家傑出的新一代領軍人物。

........

營中能夠收拾的東西都已經打包上車,步兵們吃完飯後以各自單位坐在地上短暫的休息。

騎兵一旦出營,便意味着突圍戰鬥打響,到時候也不知這些人中有多少能夠生還。

傷兵都被集中安置在大車中,戰死的士兵屍體已經火化,按漢人的規矩用罈子裝了貼了名字,要能回去這些骨灰便要交還給他們的家人。回不去的話,野地上多出些罈罈罐罐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蕭伯芝、楊寰、賴三等步軍將領在一旁默默看着騎兵披甲,人人臉色凝重,哪怕是蕭伯芝此時也是帶了一些緊張之色。

能不能安全南撤,全看騎兵了,衝不破南邊的韃子防線,他們這千把人就得交待在此。

魏學文套上的是一件重甲,這件重甲是他的十三叔特意弄給他的,據說是當年李如鬆將軍出征朝鮮時穿過的。

騎兵大隊中另有二十多名官兵的盔甲叫人看着特別稀奇,遠遠一看也嚇人。他們頭上戴的是跟牛角一樣的盔甲,臉上還罩着嚇人的面具,跟明軍使用的盔甲完全不同。

“那些人是魏公公招募的降倭...”

賴三是最早加入皇軍的肅寧子弟兵,因此對於皇軍的瞭解比蕭伯芝、楊寰知道的多。

“公公屢次講話強調,咱們大明皇軍不但是大明百姓最強力的一支武裝集團,是大明皇帝陛下最忠誠的一支武裝集團,也是東亞人民最值得依賴的武裝集團...”

“東亞人民?”

蕭伯芝和楊寰對這個說法感到不解:何爲東亞?

“這個...”

賴三也沒法解釋。

東邊的天空越來越白了,也露出了紅光。

隨着突圍的時間臨近,明軍上下都進入了臨戰點。遠處的金軍也不時派出探馬在明軍營外窺視。

翻身上馬的魏學文朝蕭伯芝拱了拱手,之後看了眼東方剛剛露頭的太陽,暗道十三叔,老天保佑侄兒能再見到您老!

之後,他拉下了面罩,揚起了右手,洪亮的喝了聲:“弟兄們,跟老子去會一會韃子,讓步兵兄弟們看看咱們的厲害!”

這是蕭部拼死一戰,也是魏學文的搏命一戰。

第六章 暴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雜流官第一百八十四章 廉價的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纔算數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七章 不要瞎猜,真沒意思第九百九十四章 貴妃爲人老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李公公在麼第九十章 金錢鼠尾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線無戰事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這樣第二百二十章 奴酋在哪!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太監,也要強第六章 暴起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監不畏死,豈能以死逼之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三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爺讓你滾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軀一震第六十一章 巴巴救我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方捉住了扈爾漢第一百零一章 不在名冊的人第九十三章 征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五百四十七章 說,什麼時候還錢第七百零八章 此地是寶山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國開開眼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早死晚死都一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纔算數第二百三十九章 良臣非善類第八百四十章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第三百零三章 給小的一個機會第九十四章 鑿石人、賣河圖第三十一章 鈕祜祿家的漢子第三百零七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七十五章 四傑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來的太準時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三百九十章 狗太監第二百四十五章 七生報國第六十三章 你是什麼人?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九百七十八章 東廠要的人,沒人敢不給第九章 其實不想留,其實咱想走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們也要有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需要借錢麼?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試了(三更)第五十章 仁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這個行不行?第二百一十章 魏太監就是潘仁美第八百零四章 史黑,無有正義第六百九十章 恭請開海特區疏第二百七十二章 萬歲,萬歲,萬歲!第一千二十章 娘娘開個價吧第八百零八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線無戰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維新的大幕終將拉開第二百零二章 你一路來,我也一路去第八百三十九章 給官給人就是不給錢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第九百二十章 主戰派、主賠派第四百九十章 咱家就要不認字的第九百七十二章 詔獄可還空着?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京守備太監第二百八十八章 讓他們跑四十米再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庫抵押權第四十九章 順民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二百一十章 閻王不叫自己去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義的事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貝勒領哪旗?第二百四十二章 魏公公,咱們有親咧!第八百一十五章 平倭港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來啊,發車了(六更)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橋事變(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龍虎像,意聖人出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好公公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個可憐人第二百零七章 一切要看杜太師第九百六十二章 該咱表現了!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駙馬第八百八十七章 公公的講話要牢記
第六章 暴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雜流官第一百八十四章 廉價的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阿瑪要去告發他們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纔算數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七章 不要瞎猜,真沒意思第九百九十四章 貴妃爲人老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李公公在麼第九十章 金錢鼠尾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線無戰事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這樣第二百二十章 奴酋在哪!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太監,也要強第六章 暴起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監不畏死,豈能以死逼之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三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爺讓你滾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軀一震第六十一章 巴巴救我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懷了麼?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方捉住了扈爾漢第一百零一章 不在名冊的人第九十三章 征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習,不是造反第五百四十七章 說,什麼時候還錢第七百零八章 此地是寶山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國開開眼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早死晚死都一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纔算數第二百三十九章 良臣非善類第八百四十章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第三百零三章 給小的一個機會第九十四章 鑿石人、賣河圖第三十一章 鈕祜祿家的漢子第三百零七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七十五章 四傑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來的太準時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三百九十章 狗太監第二百四十五章 七生報國第六十三章 你是什麼人?第三十三章 額娘第九百七十八章 東廠要的人,沒人敢不給第九章 其實不想留,其實咱想走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們也要有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需要借錢麼?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試了(三更)第五十章 仁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憑這個行不行?第二百一十章 魏太監就是潘仁美第八百零四章 史黑,無有正義第六百九十章 恭請開海特區疏第二百七十二章 萬歲,萬歲,萬歲!第一千二十章 娘娘開個價吧第八百零八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線無戰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維新的大幕終將拉開第二百零二章 你一路來,我也一路去第八百三十九章 給官給人就是不給錢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第九百二十章 主戰派、主賠派第四百九十章 咱家就要不認字的第九百七十二章 詔獄可還空着?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京守備太監第二百八十八章 讓他們跑四十米再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庫抵押權第四十九章 順民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二百一十章 閻王不叫自己去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義的事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貝勒領哪旗?第二百四十二章 魏公公,咱們有親咧!第八百一十五章 平倭港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來啊,發車了(六更)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橋事變(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龍虎像,意聖人出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好公公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個可憐人第二百零七章 一切要看杜太師第九百六十二章 該咱表現了!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駙馬第八百八十七章 公公的講話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