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

滿瓶不動半瓶搖。

魏公公光知道前世揚州三把刀出名,卻不知道,就他這會,揚州只有兩把刀,沒有第三把。

因爲,那第三把刀是見血的刀,是剃頭的刀!

此刀揚名的背後,是揚州城死在大清貝勒爺刀下的八十萬冤魂!

“弘光元年,揚州城破,清兵入城,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十日不封刀,後擡屍八十餘萬具。隔江南都城三百餘年後浩劫,不敢與之比。”

揚州的另外兩把刀,是菜刀和修腳刀。

魏公公要去嚐嚐淮揚菜,順便叫師傅給他修修腳,然而八擡大轎路經一處叫梅花嶺的地方時,公公卻突然叫人停轎,然後注目許久,一步一步的登上了梅花嶺。

這梅花嶺,他不能不登。

腰纏十萬貫的愉悅心情,在這梅花嶺腳下,也是瞬間好像被狂風吹過,消失的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凝重,是沸騰的熱血,也是冰結的熱血。

左右隨從誰也不知道魏公公爲何突然坐在一塊石頭上,死死看着遠處的揚州城,不發一言。

他們也不知道爲何魏公公不准他們靠近。

魏公公只想一個人坐坐,一個人靜靜。

他的手中是白帕,他早早的拿了出來。

他知道,自己會哭。

……….

“崇禎十七年,先帝在煤山自縊殉節,此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自那以後,我華夏漢家大地便淪亡滿夷,遍地羶腥,遍地白骨。”

“甲申滿州入關,實爲漢家有史以來最劇亡國之禍!史可法,陳明遇,閻應元,張名振,陳子龍,夏完淳...無數漢家志士前赴後繼,只爲不向滿夷低下我漢人高傲的頭顱!”

“忠貞節氣,爲我漢家立族根本,十多年來我們受到的一切苦難,都源於我們的民族失去了忠貞,失去了節氣!滿清入關,很多如史閣部一樣的忠臣英烈殉節,在我們身上的漢服被脫下那刻,在我們的長髮被削去那刻,我們民族的精骨便被折斷。”

“我漢家是中華的主宰,我們的文明便是中華的文明,如果我們失去了忠貞節氣,我們就不配擁有祖先留給我們的文明!”

“民族血痛,焉能忘之!揚州,嘉定,南昌,四川,江陰,崑山,大同,常熟,廣州,潮州,南雄....我們能忘記嗎!…華北一望極目田地荒涼,河南滿目榛荒人丁稀少,湖廣彌望千里絕無人煙……”

“十六歲犧牲的夏完淳,八十四歲自焚的黃公輔;抱琴而死的鄺露,南明三忠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巷戰犧牲的嶺南才子黎遂球,殉桂林瞿式耜、張同敞,殉嘉定侯峒、黃淳耀,服毒殉國的宋應升,投水自盡的陳子龍、夏允彝、祁彪佳,數不勝數文臣武將前赴後繼...”

“他們或爲封疆大臣,或爲布衣文士,國難之時,他們皆臨危不懼,挺身赴難,百屈不撓,殺身成仁,只爲證明我漢家兒郎絕不願意屈服!他們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這就是我漢民族真正的精神與氣節!”

望着嶺上尚未盛開的梅花,望着遠處的揚州城,魏良臣緩緩的擡起了他的右手,向着半空舉起,久久,沒有落下。

揚州,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碑。

這座碑的身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太多太多永遠不會被人知道,但卻永遠有人知道的故事。

不知道的人,只當這是個笑話般的存在。

知道的,只有眼淚相伴。

人世間,總有浩然正氣在,漢家兒郎,也終有人記得我們的氣節!

正是因爲這些漢家志士的存在,正是因爲他們至死不渝的民族氣節,才化成了風中的種子奔揚而出,化成了鄒容《革命軍》,化成了陳天華蹈海的悲憤,化成了秋瑾的手中劍,化成了同盟會的誓言書,化成了徐錫麟、吳樾及至廣州黃花崗起義,化成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那些殉節的忠臣烈士,會永遠成爲我們漢家不朽的榮光與旗幟。

一切的歷史風雲背後,是我們漢家永遠堅不可摧的信仰!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爲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

江陰城中積屍滿岸,穢不可聞,女子齧指血題詩: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可悲的是,歷史總會被掩蓋。

當滅絕人性的屠城奸掠,窮兇極惡的圈地逃人,血腥罪惡的剃髮易服,慘絕人寰的沿海遷界被抹去,建立在民族壓迫基礎之上把中國推入愚昧落後深淵幾百年黑暗統治,成爲許多人津津樂道眉飛色舞的時代;

當濫殺無辜敲骨吸髓的暴虐粉飾成英明聖武;

當民窮財盡停滯僵化的社會粉飾成輝煌盛世;

當禁燬書籍瘋狂製造文字獄的閹割粉飾成文化認同,這是多麼的可悲!

當許多人對滿清的酋長、屠夫、漢奸的名字如數家珍的時候,有幾人知道那些爲抵抗外族入侵而犧牲的民族英烈的名字!

當屠夫漢奸走狗被歌頌的時候,歷代及大明的英主忠臣烈士遺民被刻意虛無遺忘與歪曲;

當瀋陽街頭巍然屹立着滿清十二帝的巨大雕像的時候;

當大明的歷代皇帝被一個個醜化誣衊,被許多自居高明的愚蠢人士用鄙視輕蔑的口吻談論;

當福建南安上修建浩大輝煌氣派的洪承疇紀念園的時候;

當屠夫劊子手尚可喜的後代穿着殭屍服祭拜他們的漢奸祖宗時;

當抗清英雄陳子龍墓碑被塗得面目全非的時候;

當岳飛、文天祥被教科書否認爲民族英雄的時候,這個民族還究竟是不是漢族,他們是否還是炎黃子孫,他們的忠貞節氣,他們的血性在哪裡!

歷史不容篡改,歷史不容胡編,歷史不容刻意遺忘。

也許我改變不了前世,但今世,我一定會改變。

我來了,就不會留下任何遺憾。

魏公公站了起來,屹立在梅花嶺上,目中滿是堅決。

……………

那一年梅花似雪全爲你戴孝,你血濺過的國土,種下你身外的衣冠,和那千樹清香逆風的剛烈。

城破時你火燙的頭顱,赤裸裸昂向四面的刃鋒。

第一刀,衆將不讓你自盡;

第二刀,史德威不忍心。

臨去時你的大呼聲裡,哪一尊鐵漢子涕淚不縱橫?

第三刀,第四刀,第五刀...

城破了,國破了,一切,都破了。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只剩下青山自隱水自迢迢。

后土邈邈,皇天高高,何處去收你嗔目的傲骨?

青史的驚魘掀到你這一頁,凜然於刀瘢猶未合,血漬猶未乾,悵然於劫後漁樵的傳說。

說你亂兵裡並未遇難,過了屠城最長的十夜,生還者爭論當日誰見你。

一頭白馬騎著,烏帽,青衣。

遠出天寧門而去的背影,從英山到霍山,你的威靈,每一陣風來都隨旗飄動,不絕的風吹不降的旌旗,不同的旌旗同一個方向,指着北京岌岌的城垛。

飄啊,飄啊,從梅花嶺到煤山。

今生,史可法,你不必死在揚州城,你的衣冠也不必葬在梅花嶺上了。

魏公公輕甩長袖,傲然下山。

………

此章,引用被封《漢兒不爲奴》段落,不管哪部作品,寫到揚州,我都會這麼“灌下水”。

沒有原因,只因我聽得懂揚州話,揚州人也聽得懂我的話。

我永遠無法越過這段塵封的歷史。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選之子就當如此!第二十章 河東奴 河西虜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公,您發發慈悲吧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裡有人就往哪裡打第六章 暴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三百五十四章 衝冠一怒反了吧第七百一十八章 撲你只街第二百七十七章 軟弱是無法維新的!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三十六章 臥虎藏龍的肅寧縣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妃是可以內定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校哥兒第二十八章 你是老李頭什麼人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這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幹什麼的?第三百零六章 告訴你大哥,我還活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書舍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做太監就得有逼格第五章 同道中人第四十八章 朝廷的體面還要不要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歲女婿第九百三十五章 今日南都,誰家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拯救日本的羔羊吧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憶錄(番外結局篇)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五十九章 司禮監的分管大佬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太監,也要強第二百七十五章 諸君,事變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常石鎮倭事件(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孔家是胡人?第三十六章 臥虎藏龍的肅寧縣第八百三十八章 孫子,爺爺待你不錯咧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事不能慫!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知有軍部,不知有朝廷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巨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奉天討日詔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十二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一十二章 魏公公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三百五十五章 娘娘,是個千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怎麼知道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閃亮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弱勝強非難事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不要太猴急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要叫我公公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窺春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公公衣錦還鄉第三百零三章 給小的一個機會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二十八章 補刀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義的人第四十章 大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這樣是不是好些了?第七百四十章 剌魏第四百零五章 南城兵馬司第五百九十三章 閹黨也是咧第五十章 仁義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聖像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變了沒有?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輕人,多補補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戶更重要第三百四十五章 掙點錢,好過年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義的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你侄昨和人家好的?第七百一十六章 鬧大了,沒人能保你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語的不要,漢語的吆西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貸款麼?第一百一十章 殿下賠個不是就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臣不及大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將來找誰託孤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接兵(上)第七百零六章 讀書識道理,勞動最光榮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擾了!第七十六章 中貴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第五百六十七章 咱家心情好,包你的場第八十二章 亂入的魏公公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問題是沒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九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樣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四十九章 順民第九百六十三章 此小事,勿用宰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形勢變了第七百一十章 北有詔獄 南有海獄第四百三十九章 讓姑娘們兼個職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選之子就當如此!第二十章 河東奴 河西虜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公,您發發慈悲吧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裡有人就往哪裡打第六章 暴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三百五十四章 衝冠一怒反了吧第七百一十八章 撲你只街第二百七十七章 軟弱是無法維新的!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三十六章 臥虎藏龍的肅寧縣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妃是可以內定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校哥兒第二十八章 你是老李頭什麼人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這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幹什麼的?第三百零六章 告訴你大哥,我還活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書舍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做太監就得有逼格第五章 同道中人第四十八章 朝廷的體面還要不要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歲女婿第九百三十五章 今日南都,誰家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拯救日本的羔羊吧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憶錄(番外結局篇)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五十九章 司禮監的分管大佬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太監,也要強第二百七十五章 諸君,事變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常石鎮倭事件(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孔家是胡人?第三十六章 臥虎藏龍的肅寧縣第八百三十八章 孫子,爺爺待你不錯咧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事不能慫!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知有軍部,不知有朝廷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巨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奉天討日詔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十二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一十二章 魏公公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三百五十五章 娘娘,是個千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怎麼知道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閃亮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弱勝強非難事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不要太猴急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要叫我公公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窺春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公公衣錦還鄉第三百零三章 給小的一個機會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二十八章 補刀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義的人第四十章 大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這樣是不是好些了?第七百四十章 剌魏第四百零五章 南城兵馬司第五百九十三章 閹黨也是咧第五十章 仁義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聖像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變了沒有?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輕人,多補補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戶更重要第三百四十五章 掙點錢,好過年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義的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你侄昨和人家好的?第七百一十六章 鬧大了,沒人能保你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語的不要,漢語的吆西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貸款麼?第一百一十章 殿下賠個不是就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臣不及大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將來找誰託孤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接兵(上)第七百零六章 讀書識道理,勞動最光榮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擾了!第七十六章 中貴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第五百六十七章 咱家心情好,包你的場第八十二章 亂入的魏公公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問題是沒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九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樣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四十九章 順民第九百六十三章 此小事,勿用宰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形勢變了第七百一十章 北有詔獄 南有海獄第四百三十九章 讓姑娘們兼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