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

京師,通州,張家灣。

早在七月,朝廷會推漕撫李三才爲戶部尚書,然直至現在,李三才仍在通州滯留,不曾到京任職。

通州,原是李三才老家所在,十多年前,他就於運河北岸購了不少地。朝廷派大璫張曄於此設稅關後,李三才所購土地頓時價格大漲,來回倒手,掙了足有萬兩銀子。

滯留老家不上任,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顯然是不行的。李三才上疏稱自己自鳳陽北上,路上染了風寒,需靜修一段,方能治事。

內閣那邊,首輔也是獨輔的葉向高是東林黨的魁首,自是知道李三才的打算,因而不曾催他。宮裡,萬曆收到李三才的奏疏後,也沒有表態。戶部那裡,打皇帝和外朝因爲國本鬧起來後,將近二十年間一直缺員。

李三才之前,戶部堂官就空缺了六年之久,部裡大小事務一直是左侍郎在忙活,倒也不見衙門癱瘓了。

新堂官不來就不來,戶部連派個人過來催問都沒,於是,事情就這麼懸着了。

外人不知情,只以爲李三才恐入京之後被三黨彈劾,實際上,李三才有這方面的顧慮,但最重要的是,他在等一個人,一個即將從無錫趕來的老友。

李三才等的人自然是東林黨的開創元老——顧憲成,這世間,也唯有顧憲成能爲他釋憂解難。

顧憲成原是準備八月就趕到通州和李三才會面商談的,但因爲小妾染病去世,心裡積鬱,所以耽擱了些日子。

盼星星,盼月亮,李三才今日終是等到了顧憲成。

顧憲成的船抵達張家灣時,已是傍晚時分。李三才也沒多話,直接叫人上菜。沒過多久,桌上就擺了十幾盤精美的菜餚,且是清一水的淮揚菜。其中“蘭花鮑魚”、“竹葉蒸*****寶葫蘆”、“蝴蝶蒸餃”等更是顧憲成最愛吃的菜。

“難得道甫知道我愛吃這些菜,我真是…唉,只是這些實在是太過破費了。”

顧憲成心中一片暖意,如今已是九月底,且是在北方,非在江南。可李三才仍爲他準備了這麼多淮揚菜,如何不讓他感動。

要知道,從李三才吩咐廚房上菜到飯菜備齊,不過小半個鐘頭,由此可見這些菜平日都是備着的,專等他顧憲成過來。而這些菜品看着十分的新鮮,絕非放了多久,這又側面說明爲了給他顧憲成接風設宴,李三才是花了大心思,也是大價錢的。放在民間普通人家,這頓飯菜怕就是大半年食薪了。

“涇陽兄,你可不是外人,與我說這些客氣話做什麼?”李三才哈哈一笑,“再說,你還不瞭解我?我這人是存不下錢的!我爲官多年,交際廣,花錢如流水,常是捉襟見肘,但爲朋友,便是一貧如洗也要借些錢財招待,此正是我爲人。”

“道甫還是真性情啊!”顧憲成感慨的點了點頭,面色凝重起來,“道甫這麼着急要我趕來,可是爲了入閣之事?”

李三才微一點頭,道:“信中我已將大意說與涇陽兄知道,自閣臣當從地方推薦一議起,忌我者日衆,謗議紛然,我若此時冒然進京,無疑是自架炭火。但滯留日久,又恐變局,思來想去,難以決斷,故才煩請涇陽兄千里來會。”

“來時一路,我仔細想過,依我之見,道甫且管大膽赴京任職,不必理會那些奸黨小人。”這件事,顧憲成早就想好了,還和葉向高通過氣。

李三才眉頭輕皺:“風潮若起,我怕難安啊。”

“我一直以爲道甫在我們這羣人中是個豪傑之輩,怎的今日卻怕了宵小?”顧憲成笑了起來,“你可知外人說你李三才是我東林黨的肝膽,這要是叫他們知道我們的肝膽都怕了,那還不立馬欺到頭上來。”

“我算什麼豪傑,也不是怕那些宵小。”李三才搖頭道。

“莫非道甫是怕陛下?”

“皇上雖說十幾年不上朝,但大權還是獨攬,他飽讀文史,不傻也不愚,若我入閣,則閣臣盡爲我東林一黨,你說皇上他會願意麼?”

顧憲成聽後,默默沉思。

李三才入閣之事早在去年,他就開始佈局,直至葉向高入閣後,方纔操作此事。首先便是由鄒元標等人出面上奏會推戶部尚書,如此使李三才可以入京。其後再由葉向高出面奏請增補閣臣,再由科道東林黨人上疏一改從前閣臣須從詞臣翰林出的慣例,改從地方官員補入。

這幾步一一落實,順風順水之下,李三才入閣之事便是鐵板釘釘。眼下,第一步已經成功,第二步已得到了皇帝同意,只第三步遭到了三黨非議,朝廷暫時還沒有得出結論,故而李三才滯留通州不願上京。

這第三步單從表象看,似是浙齊楚昆幾黨攪水,但若皇帝本人沒有意見,此提議早就交辦。然現在卻卡在這一步,說明皇帝確是對李三才入閣有疑慮。

想到這裡,顧憲成有了主意,他頗是自信的說道:“道甫是身在局中,反而看不清。陛下自國本以來,對外朝向來厭惡,但是內廷那邊有所諫言,他都是聽得進的。若道甫真覺沒有把握,我寫封親筆信叫人帶給陳公公便是。”他口中的陳公公自是和東林交好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了。

聞言,李三才卻是神情一黯,嘆了一聲:“涇陽兄有所不知,陳公公已於數日前病逝了。”

“陳矩死了?!”顧憲成愣在那裡,許久,輕嘆一聲,問李三才道:“可知何人接掌印?”

李三才道:“宮裡傳來的消息說陛下有意從金忠和孫暹之中挑一人接任。”

話音剛落,顧憲成已然說道:“金忠不可,此人乃貴妃黨,和我東林素來不對付,他若出任掌印,道甫入閣定然艱難,進卿那裡也難辦事。”

“進卿”是葉向高的表字。

李三才知道顧憲成這話沒有說錯,若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敵視東林,那麼“批紅”這一關,可就着着實實的卡住了。

不能“批紅”,內閣就無法發揮權力。

“孫暹這個人,雖然和我們沒有過多交道,但爲人恬靜,守規矩。”顧憲成對孫暹這人還是頗認可的。

“涇陽兄的意思是?”

“我們需幫孫暹接印纔好。”

李三才想了想,道:“我也有此意。只是這件事非一定要幫孫暹,此容易授人話柄,許會得不償失。”

顧憲成點頭道:“那道甫有何妙計?”

“想要孫暹接任掌印,我們只要扳倒金忠就行。”李三才的法子很簡單,既然二選一,那就幹掉那個不合適的就可以了。

“金忠當年是跟張宏的,在宮裡人脈很廣,陛下那裡對他也很信重,再有鄭貴妃,想要扳倒他,怕是難。”顧憲成摸了摸鬍鬚。

李三才想到一件事,忙道:“我聽說關門軍變後,陛下派了一個叫魏良臣的少年出關察訪。這魏良臣並無功名在身,金忠卻在陛下那裡保他爲兩殿舍人,還親自選人護送他出關,想來二人肯定有關係。故而,我想,直接扳倒金忠難,倒不如在這魏良臣身上做文章,有了這人的痛腳,金忠自要擔干係。”

山海關鬧軍變驅逐高淮的事情,顧憲成已有耳聞。李三才的法子簡單有效,有圍魏救趙之意。只要那個魏良臣有問題,那麼作爲保薦人的金忠,怎麼也沒法洗清自己。到時,從這一點上做文章,自能斷了金忠接任掌印的可能。

“這件事由誰去辦好呢?”顧憲成同意李三法的主意。

“兵科給事中熊明遇可以。”

熊明遇是萬曆二十九的進士,現任兵科給事中,是東林黨的年輕一代。那個魏良臣出關調查關變之事,人在遼東,由別人出面不合適,但由熊明遇出面卻是再好不過了。

可憐正在楊鎬行轅外的魏良臣不知道,他什麼事情也沒做,且也不希望金忠接印,可偏偏人東林黨的大佬們不肯放過他。

良臣在外面等,因爲楊鎬那裡有客人。

...........

感謝大佬新貴公子百元大鈔賞!

第三百四十二章 此女日後,貴不可及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七百零七章 東林十二將第九十九章 皇爺的事,幹嘛賴娘娘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九章 炮擊第五百四十五章 殿下請你吃宴呢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中)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九百一十六章 公家的事,都好說第五百六十六章 潘姐兒漲價沒?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臉老漢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了建奴,朕都給他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十一章 戰鬥吧,諸君!第四百零七章 東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公公來到我們身邊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監打人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佬出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圖阿拉城外的爆炸聲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鳥第四百二十九章 督公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讓兵權第一百章 大佬,你受驚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都告急 日本告急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九百三十章 不友好分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樣才能原諒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纔怪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科道 正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魏公公斷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朋好友來當兵第三十二章 孽種第八十九章 闊了的滋味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這樣第十七章 義州第四百零五章 南城兵馬司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們把我當明燈了?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請賭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運昌隆第十三章 射人又射馬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閃亮第一百零七章 聯合艦隊第四十五章 西李和東李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誅奸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一千一十一章 陛下,要不您開個價吧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將軍,無降總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敢欺負本宮!第六百九十九章 議什麼議,杖死得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二百一十二章 鄉親們,你們聽我說第九百零四章 三流軍隊第二十五章 報復第八百二十章 歪風邪氣不可漲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驛站 內廷堪驗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個狗太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德川和子第七百零五章 母女倆都委屈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軍黑圖阿拉第二百三十二章 捲土重來的明軍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規軍過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巴巴,你消消氣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六百四十八章 魏閹不要跑!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庫抵押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須給我交待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三更)第四十三章 孝順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人之中不乏好漢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九百九十章 滅口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監的家國情懷第六十三章 優惠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三十一章 趙家兒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此女日後,貴不可及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七百零七章 東林十二將第九十九章 皇爺的事,幹嘛賴娘娘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九章 炮擊第五百四十五章 殿下請你吃宴呢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中)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九百一十六章 公家的事,都好說第五百六十六章 潘姐兒漲價沒?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臉老漢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了建奴,朕都給他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十一章 戰鬥吧,諸君!第四百零七章 東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公公來到我們身邊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監打人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佬出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圖阿拉城外的爆炸聲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鳥第四百二十九章 督公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讓兵權第一百章 大佬,你受驚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都告急 日本告急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九百三十章 不友好分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樣才能原諒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纔怪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科道 正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魏公公斷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朋好友來當兵第三十二章 孽種第八十九章 闊了的滋味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這樣第十七章 義州第四百零五章 南城兵馬司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們把我當明燈了?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請賭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運昌隆第十三章 射人又射馬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閃亮第一百零七章 聯合艦隊第四十五章 西李和東李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誅奸第四十一章 騎兵的反擊第一千一十一章 陛下,要不您開個價吧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將軍,無降總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敢欺負本宮!第六百九十九章 議什麼議,杖死得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二百一十二章 鄉親們,你們聽我說第九百零四章 三流軍隊第二十五章 報復第八百二十章 歪風邪氣不可漲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驛站 內廷堪驗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個狗太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德川和子第七百零五章 母女倆都委屈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軍黑圖阿拉第二百三十二章 捲土重來的明軍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規軍過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巴巴,你消消氣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六百四十八章 魏閹不要跑!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庫抵押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須給我交待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三更)第四十三章 孝順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人之中不乏好漢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九百九十章 滅口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監的家國情懷第六十三章 優惠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三十一章 趙家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