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老祖奶奶

從那院子出來後,魏良臣東拐西拐終是摸到了左安門外。

看到大路那刻,他才心裡一鬆,就如被困在籠子裡的鳥兒,突然飛上藍天般。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以後還是得加強警惕,避免再次上當受騙。

不過還好,破財是破財,卻無意間搭上了老祖奶奶這條線,也算是因禍得福。

老祖奶奶客印月何等人?

那可是連良臣二叔都得巴結的女人,要沒這女人,良臣二叔又哪裡能成爲什麼九千歲。

據說,這女人是二叔的對食,還是天啓帝朱由校的性啓蒙“老師”,關係比之當年成化帝和萬貴妃都鐵。

眼下是萬曆三十七年,離朱由校登基還有十一年,要是自己費些心思,討了這位將來的老祖奶奶歡心,提前給二叔拉上紅線,是不是能讓二叔未來少些曲折,少走點彎路?

良臣覺得這法子不錯,自己不是讀書的料,雖說有志於從軍,但沒有背景後臺的話,怕是從軍之路也是坎坷。

印象中,現在邊軍最強勢的就是遼東,遼東又是李成樑的地盤,這老頭現在估計七老八十了,已經有點無法控制局面。

反觀那河西虜老奴哈赤現在正值壯年,一方垂垂老矣,一方朝氣逼人,良臣尋思他人微言輕,就是去了遼東,恐也難阻止滿虜崛起,弄不好還得把命丟了。

風險系度太高,兵法雲,揚長避短。

良臣最大的優勢除了是未來九千歲的親侄外,還知道歷史的走向,知道將來那些大人物之間的關係,知道會發生哪些事情,所以不妨利用這一點,好好幫二叔謀劃一番。

哪怕不能讓二叔提前成爲九千歲,但能讓他在宮中混個大璫的話,對良臣也是好處多多。別的本事,良臣沒有,狐假虎威的本事,卻無師自通的很。

上面有人,少奮鬥若干年啊!

有了這念頭,良臣頓時精神一振,對那兩自宮倒黴蛋一點也不恨了,反而很是感激。

若沒他們這一出,他又怎能搭上老祖奶奶,怎麼想到提前幫二叔牽紅線呢。

話說回來,以後還是要管住小弟弟才行,不能一時性起,盡做些沒品的事。

嫖五個銅板的雞,這事怎麼說,都是相當沒有逼格的。

我堂堂小千歲,也不至於這麼掉價吧?

自嘲了一番後,良臣搖了搖頭,摸出沒被搜去的地圖看了看,然後向城門走去。

說實在的,要不是今兒和侯二成了難兄難弟,良臣估計會鬱悶好幾天,因爲這事實在是憋屈,且有苦難言的很。

只恨小本本也叫那兩倒黴蛋收了去,不然,良臣現在就會給他們記上一筆。

日後好叫他們知道小千歲的厲害!

………..

左安門沒有稅關,百姓可以直接由此進城。

良臣到城門口時,就看到裡外最少百來個“自宮白”團在那,有行乞的,有做“中介”的,有擺攤的,更多的卻是和先前那兩倒黴蛋一樣,做些坑蒙拐騙的勾當。

行有行規,規有規頭。

良臣注意到,這些“自宮白”是由一個個小團體構成,相互之間如有默契般,井水不犯河水。

每個團隊都有一個主事的,要麼看着兇相畢露,要麼就是一臉深沉的樣子。

城門附近有值守官兵,似乎是五城兵馬司的,不過兵馬司的人根本不理會這些“自宮白”,任由他們在城門內外拉客宰客。有時,甚至還充當幫兇。

當地的百姓對此都是見怪不怪,一些客商更是常和這些人打交道,但見圍了上來,便打發些銅板,免得叫他們糾纏上。

一些不明內情的被“自宮白”們纏上,結局多半和良臣一樣,不破財消災不行。

要說管,順天府不是沒管過,但每每都是小打小鬧,無法除根。原因便在於左安門這一帶是“自宮白”集中最多的地方,人數多達數千人。

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況誰知道這些“自宮白”什麼時候就被招進宮中,搖身一晃成了“公公”?

故而,順天府這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鬧得太出格,就由着“自宮白”們去了。

說起來,也都是可憐人啊。

……..

不知道魏良臣是真的衰,還是長得衰,反正路上又被幾幫“自宮白”盯上了。

要是沒先前那一出,良臣多半還要上當。現在,則是唯恐避之不及了。

他是跟在一隊運貨馬車進的城,進城之後,良臣隱約感到後面似乎有人在跟着他。

但他沒有試圖回頭去找出跟蹤的尾巴是誰,因爲他敢肯定,那兩自宮的倒黴蛋鐵定會有一個跟着他。

換作擺仙人跳的是他,良臣也不會真就放心的。派個人跟着受害者,發現不對,也好即時撤退。

世間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良臣裝作不知被人盯梢,沿着地圖所示往內城走去。沿途有兩次還走偏了道,問了人後才找到正確道路。

這讓良臣罵那繪圖的之餘,不禁又從中發現了商機。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前世見過那麼多精密地圖,良臣有信心只要在京城呆上幾個月,自己就能繪製出一幅絕對合格,甚至遠超這個時代的地圖來。

到時請印刷行的印出來,在北京各大城門發售,想來生意肯定不會差。

只是,良臣不清楚這種地圖官府會不會禁,畢竟,手繪草圖和精細地圖性質不同,“殺傷力”也不同。

沒弄清楚官府在這一方面的具體限制前,良臣不敢亂來。

良臣是從崇文門進的內城,這座城門很有名,只是此門現在並不是僞清時期的稅關,而就是一座普通的、承接內外城的城門。

和城郊結合部的左安門相比,崇文門不但更高大,而且更加熱鬧。

大小商販,車水馬龍,城門內外,人頭攢動,沿街商鋪,叫人眼花繚亂。

城外還有條護城河,河水清瀅,河上架有橋樑,河中游有畫舫。良臣站在橋上時,還能看到畫舫中有漂亮姐兒,他猜測這畫舫多半和南京秦淮河上的一樣。

想到秦淮河,良臣自然就想到了秦淮八豔,心中一蕩,甚是嚮往。

明朝的審美觀和後世沒有區別,不是以胖爲美,就良臣這一路所見,稍有姿色的,多半都是苗條型的,這點,最是合他意。

無論前世今生,良臣不好“肥肉”,雖汁多味美,奈何實在是吃不下啊。

護城河兩岸還種着樹木花草,遠遠看去,綠柳迎風,紅花邀月,秀麗非常。

果然是天子腳下!

良臣讚了一聲,卻不敢多看,找人問了路,便急急向北邊走去。

崇文門在內城最南,良臣要去的地方卻是在最北邊,故而要兜一大圈,這一圈可是把良臣走得叫苦不迭。

城內沒有什麼“公共交通工具”,但有私人的,就是各大車馬行派在城中的馬車,和後世出租車一樣,隨叫隨停。高檔點的則是轎子,這個要專門提前到轎行預約才行。

住在京城的有錢人家和當官的一般都會在轎行長期包租轎子,有些更是直接買了轎子,在家中養着轎伕。

良臣的錢都被胡廣他們搜走了,不管是高檔的還是低檔的,他都坐不起,只能靠兩條腿。

良臣的目的地是皇城最北邊的宮門——北安門。

客印月是給皇長孫當奶媽,那麼必然住在太子東宮清寧宮。

別說是太子東宮了,就是皇城,也不是良臣能進的。他想找到客印月,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去皇城中專門供太監宮女對外聯絡、進出的北安門找。

第六十三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四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東亞最強海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鮮,再滅明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西巴,你怎麼能告我狀呢?第三十七章 咱大明,就是仁義(求訂閱)第九百一十章 失敗是因爲錢不到位第三百二十八章 虧了,真虧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道主義的災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話叫你們聽明白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公,您發發慈悲吧第二十一章 火薰第三百零五章 傲人的貴妃娘娘(四更)第二百八十章 清君側的傳統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請賭第五百九十三章 閹黨也是咧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敵襲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變通第八百三十六章 放權升官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九十六章 良臣聲明第五百三十五章 朕下不了嘴第六百八十八章 東亞最強海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要不這樣吧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二百八十二章 龍虎將軍,有話好說!第八章 舉世無雙的金大腿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造福天底下的有錢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物以類聚東林黨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二百三十章 高瞻遠矚的魏公良臣第十七章 義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爾不給,咱自取!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宮要搶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監真的殺人了?第五百八十章 給小舅子丟人了第十五章 不入流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五十五章 叫人,趕緊叫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文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第二百六十三章 吾義不屈節以辱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保貴妃第一百七十七章 見了娘娘,不要亂說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個一切第七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你手機不行啊第二百零五章 爲禍遼東者,必奴爾哈赤第十四章 有的胡就先胡第二百七十六章 看你高樓何時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第八百七十八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敵襲第九百八十三章 閣老很生氣第七十一章 貴妃第六百九十九章 議什麼議,杖死得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仗義的小魏公公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氣第八百一十五章 平倭港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十年不晚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公公膽不小啊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的,我也有第一百零八章 輔臣不能持政,而臺省持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六十七章 接收第二章 好男兒當殺奴第八百三十三章 爾等可是值錢的很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宮的李娘娘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裡有人就往哪裡打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體乾第九百八十章 格殺勿論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一千零六章 除掉崇禎?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是帝師,我是帝父第五十二章 長鬍子了,攤牌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謀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七百二十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五百三十五章 朕下不了嘴第三百章 還是和明軍談談吧第八十六章 咱是瓜爾佳家的女婿第八章 舉世無雙的金大腿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八百四十章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第二十三章 好人好事做不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義的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黃金萬兩可備好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於這麼貴吧?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爺動不得
第六十三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就有點尷尬了(四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東亞最強海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鮮,再滅明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西巴,你怎麼能告我狀呢?第三十七章 咱大明,就是仁義(求訂閱)第九百一十章 失敗是因爲錢不到位第三百二十八章 虧了,真虧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義講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道主義的災難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話叫你們聽明白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公,您發發慈悲吧第二十一章 火薰第三百零五章 傲人的貴妃娘娘(四更)第二百八十章 清君側的傳統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請賭第五百九十三章 閹黨也是咧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敵襲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變通第八百三十六章 放權升官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九十六章 良臣聲明第五百三十五章 朕下不了嘴第六百八十八章 東亞最強海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要不這樣吧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二百八十二章 龍虎將軍,有話好說!第八章 舉世無雙的金大腿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蕩戰(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造福天底下的有錢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物以類聚東林黨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二百三十章 高瞻遠矚的魏公良臣第十七章 義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爾不給,咱自取!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宮要搶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監真的殺人了?第五百八十章 給小舅子丟人了第十五章 不入流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五十五章 叫人,趕緊叫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文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第二百六十三章 吾義不屈節以辱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保貴妃第一百七十七章 見了娘娘,不要亂說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個一切第七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你手機不行啊第二百零五章 爲禍遼東者,必奴爾哈赤第十四章 有的胡就先胡第二百七十六章 看你高樓何時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第八百七十八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敵襲第九百八十三章 閣老很生氣第七十一章 貴妃第六百九十九章 議什麼議,杖死得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仗義的小魏公公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氣第八百一十五章 平倭港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十年不晚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公公膽不小啊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的,我也有第一百零八章 輔臣不能持政,而臺省持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六十七章 接收第二章 好男兒當殺奴第八百三十三章 爾等可是值錢的很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宮的李娘娘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裡有人就往哪裡打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體乾第九百八十章 格殺勿論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一千零六章 除掉崇禎?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是帝師,我是帝父第五十二章 長鬍子了,攤牌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謀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七百二十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五百三十五章 朕下不了嘴第三百章 還是和明軍談談吧第八十六章 咱是瓜爾佳家的女婿第八章 舉世無雙的金大腿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八百四十章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第二十三章 好人好事做不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義的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黃金萬兩可備好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於這麼貴吧?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爺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