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

遼東明軍,每衛即有一鐵場,鐵場大多位於鄰近鐵礦山。

不過因爲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鐵礦,或者說有,暫時沒能發現。所以有的衛不得不採取“飛地”形式,在其它衛所內設立自己的鐵場。

長寧堡鐵場便是海州衛的“飛地”,其歸定遼左衛管。

每處鐵場,都常年駐有炒鐵軍士,大致每場有六十人。這六十名軍士主要就是負責鐵場的安全,以及生產出的鐵礦和兵器保管。因此,這些炒鐵軍士大多是各衛的老弱病殘。

一般,一處鐵場規模稍大些的,都會僱傭礦工數百人,而較小的鐵場,礦工一般不會超過百人。長寧堡這處鐵場是嘉靖年間設立的,鐵礦資源很豐富。萬曆二十九年的時候,遼東礦監高淮想將此處鐵場吞下,結果沒能如願,爲此和李成樑曾大吵過一次。

只是,和其它地方鐵場僱傭的礦工都是漢人不同,長寧堡鐵場的礦工是倭人。這些倭人都是十多年前明軍得勝班師時,從朝鮮帶回的,大約有七百多人。十多年下來,如今只剩不到四百人。

剛開始時,這些倭人連漢話都不會說,什麼都要靠漢人通事,現在,這些倭人卻是大多數都能會說些漢話了。

當年,明軍從朝鮮帶回很多倭兵俘虜,前後兩次出征帶回的降倭人數恐怕近萬。因此,爲了防止這些降倭在明朝境內居心叵測,爲害一方,萬曆皇帝特意下旨命令整編。整編的結果就是至少一半降倭被安置在九邊重地,抵禦北虜。餘下這一半,運氣好的被劉綎帶到西南,餘下的盡數在遼東。

在遼東的降倭總人數究竟有多少,恐怕現在誰也說不清。這些降倭有被安置在軍中的,也有在礦中被當成苦力,有的則被將領當作家丁使用。

不是每個明軍將領都如劉綎一般,對部下一視同仁。所以,這些年,遼東降倭逃亡之風很盛。而逃亡的倭人又以礦場苦力爲主,鄭鐸手下那個叫大島由加利的就是長寧堡鐵場的逃倭。

大島從長寧堡鐵場逃出來後當了馬匪,有的降倭則是逃到海邊想找船回日本,結果被當地漁民發現捆綁送官,下場自然苦不堪言。也有一些則是跑到了女真人那裡,被女真人收留下來。

眼下,建州就有百多名逃亡降倭,其它各部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蒙古人那邊說不定也有。究竟怎麼個情況,也沒有人知曉。畢竟,明朝是不可能爲這些降倭的生存境況做個統計調查,然後發給日本的。

日本方面,其實早就將這些降倭視爲死人了。不管是被明軍俘虜也好,還是主動投降逃亡過去,這些降倭都丟盡了日本國的臉面。雖然國內這些年也有過呼聲,想從明朝和朝鮮那裡贖回一些降倭,但因爲現在日本國內德川家康正在和豐臣家內戰,這一呼聲並沒有得到什麼迴應。

鄭鐸之所以提出降倭可用,原因便是長寧堡就在二十多裡外,若是現在趕去,完全可以將人弄來,然後稍加武裝,便能成爲一支不弱的勁旅。

只要李成樑或者奴爾哈赤不是派出大軍追殺札薩克圖,那麼憑藉鄭鐸手下這些飛虎軍及降倭,魏良臣有很大的機率將札薩克圖弄到手。

至於怎麼弄人,就不是鄭鐸關心的事了。他已經告訴魏良臣哪裡有人手可用,他魏良臣若是弄不出人來,就是自己沒本事了。

良臣承認,鄭鐸的提議很好,因爲那些礦場的降倭從前都是日本軍隊的精兵,在國內打過仗,在朝鮮也打過仗,比起沒有上過戰場殺人過的普通礦工要強的多。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良臣知道歷史走向;地利,他卡在了札薩克圖入關的必經之路;人和,就是李成樑和奴爾哈赤都不知道有他這麼一股第三方力量存在。

只要給這些降倭武器,他們立即就能投入戰場使用。良臣很心動,但是,這些降倭屬遼東都司的鐵場,他魏良臣不過一個兩殿舍人,憑什麼把人弄出來。

“事有輕急緩重,舍人白牌可斬城隍,自也可諭令鐵場方面。”李永貞看了眼不遠處的沈煉等人,低聲道:“李家的威風,舍人用用也無妨。”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魏良臣輕笑一聲,要田剛過去叫沈煉他們出發。

“去長寧鐵場?”

沈煉愣在那裡,不是說好去瀋陽的麼,怎麼又變了主意去長寧鐵場了。

李永貞道:“魏舍人去那有事要辦,沈小旗跟着就是了。”

“這…好吧。”

沈煉無奈,這魏舍人如今名頭可響亮的很,自打白牌斬城隍逼得城隍不得不下雨後,魏良臣三字就如颳風般傳遍了遼東大地。所過之處,百姓均視他爲神明,甚至有愚昧之人,都爲魏良臣修起生祠來了。

好在,那生祠不過修了幾處,看着跟土地廟一樣,否則,真修成跟城隍廟那般,這魏舍人恐怕也無福消受。

原先,沈煉或多或少對魏良臣這個小舍人很看不上,一路護送聽命只是礙於李如梅將令。現在,對這個能斬神的小舍人,沈煉心裡多少也是有點畏懼的。

有些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鄭鐸喚來大島,叫他帶兩人先行趕到鐵場,和裡面的降倭聯繫上。田剛也和他們一起去,卻是去跟鐵場的官員提前打個招呼,告訴他們中書舍人魏良臣大人即將過來巡視。並且,隨行的還有內廷李公公。

這一招是李維想出來的,既然要借勢,就多借一點。錦衣衛的夠不夠,不夠不要緊,還有內廷的公公呢。

這些都不夠,李家人的面子給不給?還不夠,那隻好請魏舍人如斬城隍般再斬你這小小鐵場官了。

鐵場,也是有錢糧開支的。

魏舍人代天子出關,身爲協辦錢糧欠款副使來你鐵場公幹,就看你這鐵場官長不長眼了。

動身時,良臣覺得自己現在越來越彆扭了。官,做的是雜流,用的人,也他孃的都是雜流。

但願,那些降倭能爲己所用吧。

………

二十多外的長寧堡鐵場,剛剛過午飯的點。一衆降倭礦工領了饅頭,就着鹹菜湯在那咕嘟咕嘟的喝。

這些食物,可比不上家鄉的生魚片和米團啊。

但是,累了半天的降倭們卻是吃的很香,一口一口嚥着,恨不得再能吃上幾個纔好。

鐵場還算有人性,吃完飯後給倭工們小半個時辰休息時間,一是讓他們方便一下,二是則是消下食。不然急趕着進礦幹活,難免要傷身。

這倭工可是好力氣,幹活實在,工錢也少,可不能平白損失了。

有一個九州島的降倭每天這個點都會唱一首家鄉的曲子,但今天他卻沒有唱,而是很惆悵的看着海的方向。

感謝書中武生、蘇向東醫生、漢族網麥冬、rt6335、潛水級粉絲、書友160427175605803等書友打賞。

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隊必須入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給咱辦張包年卡第五百三十八章 娘娘不用怕,有我呢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事變繼續?第二十五章 報復第一百五十四章 挾天皇以令諸候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這個解釋很完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八十六章 你我心連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千里之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真人的大救星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東林書院!第十九章 禇英,你昨精了咧?第五百零七章 動身第三百三十章 內外豈能有別第二百四十二章 明使借刀殺人?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浣衣局(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君皇帝的畫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赴後繼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擾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是明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終極殺器(中)(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不絕我劉大刀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一千零七章 娘娘,藥買來了第九十五章 去辮易幟納降第五百零二章 吃喝拉撒第二百二十七章 願爲大人效死第七百一十六章 量海外之物力,結皇爺之歡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龍虎像,意聖人出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誼天長地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太傅兒孫也不少第三百二十八章 紅袍太監,寧有種乎第八百六十章 馬克沁?加特林?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三十五章 治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爲了上帝,徵日(下)第五十八章 司禮監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九百五十五章 當爹的德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四路去,你一路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八旗東進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圖阿拉辦事處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們把我當明燈了?第四十章 或許,這就是大佬吧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七百零四章 特事要特辦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聽公公指揮第二百三十二章 捲土重來的明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內第三百一十二章 魏公公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四百四十一章 軍器庫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軍黑圖阿拉第七十一章 你敢詛咒小爺!第三十七章 慈父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功無過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二百章 大明不會拋棄我們!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標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公公洗白白的政治任務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四十六章 以後叫我巴巴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十七章 將來我是小祖宗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明武運長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三百二十章 早就應該維新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與英俊並重第四十二章 親情的呼喚第四百零八章 照規矩做事第二百零七章 我要養性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有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弟難道白死了麼?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監,也要戰鬥!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幾個也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個亡命徒第三百零八章 公公的鶴音第三百零七章 維新的銀子何處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傳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十年不晚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後,你就是駙馬爺第四百三十六章 公公救國,不是笑話第七百一十二章 封江禁海
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隊必須入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給咱辦張包年卡第五百三十八章 娘娘不用怕,有我呢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事變繼續?第二十五章 報復第一百五十四章 挾天皇以令諸候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這個解釋很完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八十六章 你我心連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千里之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真人的大救星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東林書院!第十九章 禇英,你昨精了咧?第五百零七章 動身第三百三十章 內外豈能有別第二百四十二章 明使借刀殺人?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護國還鄉勇士團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浣衣局(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君皇帝的畫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赴後繼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擾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是明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終極殺器(中)(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不絕我劉大刀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一千零七章 娘娘,藥買來了第九十五章 去辮易幟納降第五百零二章 吃喝拉撒第二百二十七章 願爲大人效死第七百一十六章 量海外之物力,結皇爺之歡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龍虎像,意聖人出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誼天長地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太傅兒孫也不少第三百二十八章 紅袍太監,寧有種乎第八百六十章 馬克沁?加特林?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三十五章 治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爲了上帝,徵日(下)第五十八章 司禮監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九百五十五章 當爹的德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四路去,你一路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八旗東進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圖阿拉辦事處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們把我當明燈了?第四十章 或許,這就是大佬吧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第七百零四章 特事要特辦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聽公公指揮第二百三十二章 捲土重來的明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內第三百一十二章 魏公公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四百四十一章 軍器庫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軍黑圖阿拉第七十一章 你敢詛咒小爺!第三十七章 慈父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功無過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二百章 大明不會拋棄我們!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標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公公洗白白的政治任務第七百章 秉筆太監第四十六章 以後叫我巴巴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十七章 將來我是小祖宗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明武運長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三百二十章 早就應該維新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與英俊並重第四十二章 親情的呼喚第四百零八章 照規矩做事第二百零七章 我要養性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有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弟難道白死了麼?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監,也要戰鬥!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幾個也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個亡命徒第三百零八章 公公的鶴音第三百零七章 維新的銀子何處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傳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財安樂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十年不晚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後,你就是駙馬爺第四百三十六章 公公救國,不是笑話第七百一十二章 封江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