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公公們都是好人

令不出乾清宮,意旨不能御下。

用老百姓的話說,你個當皇帝的連臣子都管不了,還幹個屁!

良臣不是睜眼說瞎話,他這話是說在點子上的。

若論封駁,本朝除成化帝外,最多的就是萬曆了,尤爭國本時期最爲激烈。

這兩位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死後均是被文人們冠以“昏君”稱號,前者還罷了,後者更是直接被後世歷史研究者們稱爲葬送大明朝的罪魁禍首。

然而事實上,成化時期文治武功堪稱鼎盛,北虜可謂被一舉蕩平,梨庭掃穴更是讓遼東太平了一百多年。萬曆時期,三大徵赫赫有名,終萬曆一朝,建奴亦不過邊患而矣。

薩爾滸之役,帝國是爲之震動了一下,但震動的不是身軀,而是心靈。得知薩爾滸戰敗消息後,萬曆對太監說了聲“知道”後,便拖着病體召見了首輔和本兵。他要親自部署,也許會被稱爲萬曆四大徵的滅金之役。可惜,萬曆的病體沒能撐住。

事實上都是明君,但在史書中卻都以昏君形象出現,成化和萬曆爲什麼會得到這樣一個待遇。

答案麼,良臣不用腦袋想也知道,還不是跟辮子們的祖宗有關麼。

成化年間的梨庭掃穴,萬曆年間的建州左右衛,那都是叫明軍殺怕了養成狗的。

當然,這是“後人”的評定,和眼下萬曆不被外朝待見沒有多大的關係,帽子也扣不到如今外朝那幫大人們身上。

那麼原因何在?

除了兩位皇帝都喜歡繞過外朝,任用太監家奴有關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貴妃了。

成化有萬貴妃,萬曆有鄭貴妃。

貴妃,紅顏禍水啊。

士大夫們最痛恨兩種人,一種是女人,一種是沒鳥的人。

一加一大於二。

成化和萬曆集結了這兩點,士大夫們不抵制他們抵制誰?不朝他們身上潑污水又朝誰身上潑?

從爭國本開始,外朝就抱成了團,哪怕自身結黨抱團,爲了利益廝打成一團,渾然不顧國事,可在對待皇帝的態度上卻是驚人的一致。

就連萬曆最信重的首輔也屢以摞挑子不幹威脅皇帝,而萬曆能做的就是——萬事好商量,大佬你千萬不能走啊!

當然,要說萬曆真的聖旨不出紫禁城,成了深宮內的傀儡,肯定也不合事實,真這樣的話,也不會有三大徵的武功。

良臣說的很誇張,但他就是要這麼說,因爲不如此說,不能引起皇帝陛下的震驚啊。

皇帝不震驚,怎麼有他魏舍人搞東搞西的機會。

皇帝也是人,也有委屈和憋屈時。

良臣說的懸乎,打的卻是一個心理戰。

你萬曆有沒有被臣下頂過,有沒有聖旨被封駁過,有沒有氣的想將外朝都殺光的衝動念頭?

答案,顯然是有。

既然有,那就得了,臣說的不錯吧?

良臣也耍了個小聰明,他沒說外面說皇帝陛下令不出乾清宮,他說的是鄉里。

連老百姓都知道你這皇帝不行,說話沒人聽,你這皇帝還有面子麼?還有臉麼?

誅心啊。

萬曆氣着了,和黑圖阿拉可人的大貝勒一樣,動不動就容易代入。

他的身子有些發胖,腿腳也有毛病,一氣之下下意識的悶喝一聲,然後跺了跺腳,結果沒留神,一下失去平衡,要不是鄭貴妃扶的快,萬曆能直接滾到階下來。

“陛下,臣說的是事實,陛下若不信,大可派人去我家鄉打聽。”良臣不顧大紅袍公公正怒瞪着他,也不顧鄭貴妃深皺的眉頭,繼續火上加油。

他不是挑撥離間,他是在陳述事實。

鄉里說的,他也是鄉親之一啊。

“行了,你別說了,朕曉得,他們眼裡從來就沒有過朕!”鄭貴妃扶着萬曆,要讓他坐到御椅上,可萬曆卻是氣鼓鼓的不肯坐。

“令不出乾清宮”,這世上還有什麼惡毒的語言,能比得上這句更讓做皇帝的怒不可遏麼。

想到這幾十年的憋屈,萬曆真是越想越惱,越惱就越…頹喪。

小傢伙是大膽了些,可人家說的是實話。就前些日子,他這做皇帝的不嚷着要以絕食和內閣抗爭麼。

除了這樣,他還能怎樣,還能怎樣!

荒唐,可笑,歷來天子者,哪個如他這般窩囊的。

“陛下莫聽他瞎說,他知道什麼,纔讀了幾天書,做了幾天官,哪知道什麼國家大事,陛下千萬莫被他的胡話氣着了…”鄭貴妃擔心丈夫氣出個好歹,一邊輕拍丈夫的後背,一邊低聲寬慰。

朱常洵也是孝子,見父皇氣的不行,嚇的忙上殿幫着母親一起勸慰。姚氏抱着兒子嚇的臉蒼白,不知道做什麼好了。不遠處的朱由崧卻依舊沉浸在他幻想的世界中。

李之藻微張嘴巴,心中驚駭這少年也太大膽了,什麼“令不出乾清宮”,他怎麼沒聽說過的。

西洋大和尚利瑪竇卻是糊塗着,不知道皇帝陛下爲何生氣,因爲他尚未理解那小內侍所說內容含義。

司禮太監張誠終是忍不住了,板着臉上前斥道:“放肆!這種話也是你能說的!”揮手就要傳人將魏良臣帶下去。

良臣一見,卻是不服氣的叫道:“君爲臣綱,我以實話奏稟君父,有何不可!…難道這位公公要我和外面那幫人一樣,盡給陛下說假話麼?…”

“你!…”

張誠一滯,氣不打一處,他乃秉筆太監,在內廷位高權重,焉是這小小舍人可以頂撞的。

當下也不管這小子跟金忠什麼關係,跟鄭家又有什麼關係,徑聲朝殿外喚人。侯在外面的幾個年輕夥者立時衝了進來,正要按張公公吩咐拿人時,萬曆卻怒拍桌子,大聲道:“滾出去!”

這一聲“滾出去”自不是對良臣說的,那幾個年輕夥者立時嚇的躬身往殿外退去。

“皇爺!”

張誠一臉不甘,這小子先是慫恿陛下你派人去搶劫,現在又說陛下令不出乾清宮,挑撥陛下和外朝的關係,其心可誅啊!

萬曆知道張誠想什麼,卻不以爲然,他微一擡手,然後踱步上前,走到了魏良臣面前,仔細打量了他一眼,沉聲問道:“你家鄉的人真是這樣說朕的?”

“千真萬確!”良臣想也不想,脫口就道。

萬曆聽後,站在那裡久久沒有說話,臉上神情卻是陰晴變化不定。殿中人都被皇帝的樣子嚇着,良臣心裡也在打鼓,陛下你可千萬別跟我較真,真派廠衛到肅寧查個究竟啊。那樣一來,火就玩大了,可應了搬石頭砸自己腳一說了。

還好,萬曆代入感太深,他相信了外界對自己這個皇帝“令不出乾清宮”的評價,因爲事實也確是如此。

萬曆不說話,良臣也不敢吱聲,火上加油要恰到好處,可不能把火真的燒上天。

真想着萬曆在想什麼時,耳畔傳來幽幽聲:“那你說,朕該怎麼辦?”

良臣精神一振,猛的擡起頭來,直言不諱道:“陛下,臣讀書不多,但也知一個道理,咱大明朝既有內廷外廷之分,那麼外廷的大臣們不願意聽陛下的,陛下就用內廷的公公們好了。”

說完,頓了一頓,有些愧疚的看了眼紅袍太監和綠袍太監,繼續說道:“臣想着,公公們就好比陛下的家生子,這家生子肯定要比外人值得信任吧。陛下,臣斗膽說句難聽的,殺頭的話,咱大明朝真要有個好歹,那些大臣們搖身一變能成新朝的從龍功臣,繼續做他們的公卿,可公公們就不行了。陛下和公公們的關係,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良臣的潛臺詞就是公公都是好人,陛下你聽我的,可勁的往外派吧。海事太監,陸事太監,反正名目繁多,你安心的在宮裡等好消息。公公們肯定擼起袖子替你幹!

發財的好事,寧予家奴,不予外人啊。

第三百九十九章 你過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御馬監的禮物第六十四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三百零六章 你們的背後是公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雙十一大開拓第二百章 大明不會拋棄我們!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橋事變(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頭第三十七章 日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爭氣噢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裡有人就往哪裡打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淚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輕人,多補補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獄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幹什麼的?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有靠山,你們怕什麼第二百一十四章 奪了熊蠻子的氣運第九百零二章 咱跪的是天子親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千歲立枷(二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買買買!第三百二十八章 虧了,真虧了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的,我也有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百五十六章 陸軍吞金獸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要變了第二十九章 御馬監的李大傻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了新人忘舊人第六十三章 優惠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了建奴,朕都給他第一百零三章 放蕩了一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真是個大項目啊第四百三十九章 讓姑娘們兼個職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鄉最可靠第二百零二章 剛纔那個傻子是你爹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淨的好第三百一十七章 含笑半步顛第一千二十二章 想跑,沒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便宜的秉筆太監(補)第九百一十七章 國朝雅政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二百四十二章 魏公公,咱們有親咧!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二百五十五章 職業造反第三百四十六章 視錢財如糞土第六十六章 彪悍的女人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八百七十四章 錦衣衛的專業人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咱家參他一本!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錢就可以招私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把債券賣進宮第五十二章 國書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監豈不要瘋?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八十三章 聯兵(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漣,你個奸賊!第二百零五章 東哥姑娘,我還小啊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太監,也要強第七百一十九章 咱都沒了鳥,還怕個鳥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九十六章 天材地寶第九百六十章 崖山精神(清明特稿)第七百四十二章 嗩吶一響全劇終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一千一十四章 太子妃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我爹第三百九十三章 永寧公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維新核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買買買!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駙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纔算數第七百零九章 臭名在外第九十五章 去辮易幟納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監豈不要瘋?第二百四十八章 死在朝陽初升前!第一千零六章 除掉崇禎?第一千二十章 娘娘開個價吧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來的一腿?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罰,趴的賞第二百一十二章 鄉親們,你們聽我說第五百零一章 拿馬來抵鳥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內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縣
第三百九十九章 你過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御馬監的禮物第六十四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三百零六章 你們的背後是公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雙十一大開拓第二百章 大明不會拋棄我們!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橋事變(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頭第三十七章 日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爭氣噢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裡有人就往哪裡打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淚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輕人,多補補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獄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幹什麼的?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有靠山,你們怕什麼第二百一十四章 奪了熊蠻子的氣運第九百零二章 咱跪的是天子親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千歲立枷(二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買買買!第三百二十八章 虧了,真虧了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的,我也有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百五十六章 陸軍吞金獸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要變了第二十九章 御馬監的李大傻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了新人忘舊人第六十三章 優惠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了建奴,朕都給他第一百零三章 放蕩了一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真是個大項目啊第四百三十九章 讓姑娘們兼個職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鄉最可靠第二百零二章 剛纔那個傻子是你爹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淨的好第三百一十七章 含笑半步顛第一千二十二章 想跑,沒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便宜的秉筆太監(補)第九百一十七章 國朝雅政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歲題詞第二百四十二章 魏公公,咱們有親咧!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二百五十五章 職業造反第三百四十六章 視錢財如糞土第六十六章 彪悍的女人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八百七十四章 錦衣衛的專業人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咱家參他一本!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錢就可以招私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殲擊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把債券賣進宮第五十二章 國書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監豈不要瘋?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八十三章 聯兵(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漣,你個奸賊!第二百零五章 東哥姑娘,我還小啊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太監,也要強第七百一十九章 咱都沒了鳥,還怕個鳥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九十六章 天材地寶第九百六十章 崖山精神(清明特稿)第七百四十二章 嗩吶一響全劇終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團第一千一十四章 太子妃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我爹第三百九十三章 永寧公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維新核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買買買!第三章 東江羣英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駙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來也做不得太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纔算數第七百零九章 臭名在外第九十五章 去辮易幟納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監豈不要瘋?第二百四十八章 死在朝陽初升前!第一千零六章 除掉崇禎?第一千二十章 娘娘開個價吧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來的一腿?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罰,趴的賞第二百一十二章 鄉親們,你們聽我說第五百零一章 拿馬來抵鳥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內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