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崖山精神(清明特稿)

從吳淞北上,便是黃海了,海域呈偏黃色。

黃海一說乃是源於黃河奪淮改道而來,原黃河入海故道是經北直隸、天津海河河道入海的,如今卻是從南直隸淮安府(江蘇北部)入海,因黃河帶來大量泥沙,故而沿海水面顏色便呈偏黃,久而久之,便稱之爲黃海。

南下一年多來,魏公公一直沒有在海上游過泳,所以這次北上便想有空遊一遊,也好留下“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佳句。

然而,船隊所經的南直隸長江以北的海域卻讓魏公公難以圓夢,船隊也基本沒有辦法靠岸登陸,原因便是江蘇北部海域全是淤泥灘塗,沒有沙灘。

有些地方的灘塗綿延數百里,休說船隊無法登陸,就是該區域內往內陸延伸兩三百里路也沒有任何官道。

唯一的一條官道始建於北宋年間范仲淹所修的海堤,後世以此海堤爲基礎,修成了縱貫中國南北的一條國道,最北方爲京師,最南方則在廣東。

魏公公認爲,這恐怕也是爲何倭寇一直在東南侵襲騷擾,而不曾出現在北方沿海的緣故。

從地理上來看,大明北方肯定距離倭國本土更近,然後嘉靖年間的倭患卻始終在東南,究其根本原因便是四個。

一是大明北方沿海不及東南富庶。

二便是北方沿海地形不利於倭寇登陸。

三則是北方集結的明軍戰鬥力要比南方高。

四則是所謂倭寇的主腦其實都是閩浙沿海的漢人,他們對於東南更加熟悉。

在此四因素影響下,倭寇纔不在大明北方腹心之地侵擾,因爲於他們而言,完全是得不償失。

船隊行了三日後,天氣份外暖和,魏公公負手船頭,朝遠處海岸看去,隨口問被他強行拉上的阮大鋮到哪了。

阮大鋮哪知道這地方是哪,忙去找了份海圖來看,看來看去,方確定這一片區域應當是歸屬淮安府的鹽城縣。

“噢,鹽城啊。”

魏公公點了點頭,他對這個地方有特殊感情。

鹽城以鹽得名,十分有名,縣境北部歸淮安府,南部則歸揚州府。兩淮鹽場也是位於此縣範圍之內,皆歸位於揚州的兩淮鹽政管轄。灘塗上密佈之蘆葦從南到北可達數百里,遠遠可見丹頂之鶴及似鹿動物出沒。

兩淮鹽場不曬鹽,而煮鹽。

煮鹽必要蘆葦,故而鹽民聚居之地多叫“團”、“垛”、“場”。

“鹽城出了兩個人,一個陸公秀夫,一個張公士誠,這二人都是我漢家的大英雄,咱們做後人的要念着,要記着,子子孫孫,世世代代要銘記於心咧……”

魏公公想起今天正好是清明節,所以特地在船上焚香祭祀,順便給部下們講了講英烈之事。

陸公秀夫便是民族英雄、南宋抗元名相陸秀夫,崖山之戰抱帝寧死不降,投海而死,十萬軍民緊隨其後跳海殉國!

此戰,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華夏文明隨之衰敗與隕落,故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一說法。

幸有紅巾終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使華夏文明爲之復興,不致沉淪萬年!

“什麼是崖山精神?就是寧死不降!”

魏公公在給陸秀夫神牌上香時第一次提出“崖山精神”,他指出“崖山精神”就是我漢家的民族精神,是我漢家的節烈之氣,面對外族入侵,我們每一個漢人都應該鋌身而出英勇反抗,寧死不降。

“崖山之戰,我們漢人是敗了,十萬軍民殉國,從此我們漢人做了韃子的奴才。可爲什麼我們現在又能重新復國,趕走了那些韃子呢?…因爲我們漢人身上有一股精神氣,今天異族可以打敗我們,佔了我們土地,叫我們去做他們的奴才,但只要我漢人一天沒有滅種,我們終能復仇,終能將那異族趕走,乃至全部消滅掉!”

魏公公強調,漢家的民族精神便是大明皇軍的精神,大明皇軍和漢家民族不可分割,皇軍不但是天子親軍,更是漢家民族最堅定的捍衛者!

“諸位,咱希望你們能夠永遠銘記陸公秀夫,永遠銘記崖山之戰和崖山之戰所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和氣節,大明皇軍的每一個將士都有責任爲我漢家民族的生存、自尊、自衛英雄獻身!”

魏公公說這番話是有感而發,隨着大明皇軍的擴編已經正式擺上議事日程,那麼,軍隊的傳承和精神便也要擺上檯面。

大明皇軍不能是一支爲了銀子和前程打拼的軍隊,而是要成爲一支漢家民族的先鋒隊、守護者、開拓者。

所以,思想工作要開始做,要開始加強了。

旗幟鮮明在軍中宣揚“崖山精神”,有助於官兵思想改變。

對於張士誠,因爲其兵敗本朝太祖之事,魏公公不便講那麼多,只講了其抗元事蹟。

張士誠則是蒙元末年率鹽民起義,建立大周政權,所部起義軍縱橫江浙,控制了中國東南最富庶地區,切斷了僞元漕糧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高郵一戰更是名動天下,瓦解了僞元臣相脫脫率領的百萬元軍主力,毫無疑問張士誠是對僞元作戰的蓋世功臣。

現在市面上流傳甚廣,極受百姓喜歡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羅貫中便都效力張士誠。不過張士誠最終敗於本朝太祖,但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張士誠依舊是鼎鼎有名的抗元大英雄。

魏公公沒講太多,部下們也心知肚明。

“有關咱家崖山精神的講話,大鋮要記下,要提取,要整理,不日要組織官兵學習。”

魏公公講話完畢不忘叮囑阮大鋮將他的講話昇華。

這個阮大才子加富二代明顯被他老人家當成筆桿子用了。

阮大鋮甚爲苦惱,他感覺自己完全是在被魏太監利用,可偏偏又不得不按他說的做。

他預感自己若不能早日脫離“苦海”,很有可能會成爲世人眼裡的魏閹爪牙,人人唾棄之。

見藍天白雲,微風無波,魏公公忽來了興致,命叫放下小船,帶了數十隨從划船靠岸,在一片灘塗之地之上赤足撿起小螃蟹和泥螺來。

直撿了一個多時辰,方纔心滿意足上了小船返回,後叫人將泥螺用水泡了,使之吐沙,再叫用料嗆了。

兩天後,船隊行至海州(連雲港)區域時,公公終是嚐到了久違的味道。

啊,那是世間最美好的味道。

第五百章 另外一筆賬怎麼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在日本那些年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帶銀子去見您第八十九章 要廣泛發動建州人民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鮮,再滅明軍第七十八章 世上竟有你這厚顏無恥之人!第一千零三章 你自己查好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繼承者魏第四百三十九章 讓姑娘們兼個職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公公上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義滅親的二叔!第二百零八章 過河第六百三十二章 事情,出乎想象第六十五章 這東宮,我說了算!第四百零七章 東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可憐的二叔第一百零一章 當今天下,什麼最吃香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進忠,你不錯第四百七十三章 誤會了,我是魏老二第七百二十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說說吧,怎麼回事第六百零七章 量身家物力,結魏公歡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內監魏某,明決有膽略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亂彈琴,咱家是那樣的人嗎?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監的家國情懷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妃是可以內定的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內第六十二章 沒想到是這二位第八百七十九章 越旗者斬(一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爺炮第九十四章 鑿石人、賣河圖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要造反麼?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賢好,忠賢妙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當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了上帝,徵日!(上)第十一章 忠誠,帝國萬歲!第二百零五章 咱家的小太保第三百二十三章 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十章 大恨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九十九章 開會,開大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五百九十章 我們老魏家就是了不得咧!第三百零二章 朕夢到了皇后第一百零四章 貴妃娘娘嚇癱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法蘭西革命老區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三百零五章 內臣調度以建奇功疏第二十四章 雁過要拔毛第六十四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額娘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公公是厚道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殿下請你吃宴呢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弱勝強非難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咱家要給天皇賜姓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養虎才能爲患第一百七十章 殺豬的搗什麼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一切都依你第三百零六章 你們的背後是公公第二百五十三章 咱家從不貪錢!第六百零一章 偷雞不成賒把米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爺,魏太監去你家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東廠可不是唬人的第九百七十八章 東廠要的人,沒人敢不給第十六章 搶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第六百二十九章 孔家是胡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東宮第四百五十六章 巴巴,我與你同去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智若愚的魏忠賢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的個人意見——一張揭貼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書 定邊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南拓海,五省聯動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七章 坦白從寬第四百一十章 四大檔頭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八百五十五章 造福天底下的有錢人第七十二章 本宮不背那黑鍋第一百零二章 押來押去都是蘋果第六百一十一章 這附近有錢人有麼?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給我死過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東大會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陽之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日議定書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義的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監真的殺人了?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九十二章 小臣不治國,豈知治國難第八百六十一章 咱大明朝,缺的就是會辦事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小傢伙淨瞎嚷第五百五十章 朱軒媁,人才啊第四百五十三章 問問小舅爺好了
第五百章 另外一筆賬怎麼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在日本那些年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帶銀子去見您第八十九章 要廣泛發動建州人民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鮮,再滅明軍第七十八章 世上竟有你這厚顏無恥之人!第一千零三章 你自己查好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繼承者魏第四百三十九章 讓姑娘們兼個職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公公上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義滅親的二叔!第二百零八章 過河第六百三十二章 事情,出乎想象第六十五章 這東宮,我說了算!第四百零七章 東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可憐的二叔第一百零一章 當今天下,什麼最吃香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進忠,你不錯第四百七十三章 誤會了,我是魏老二第七百二十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說說吧,怎麼回事第六百零七章 量身家物力,結魏公歡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內監魏某,明決有膽略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亂彈琴,咱家是那樣的人嗎?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監的家國情懷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妃是可以內定的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內第六十二章 沒想到是這二位第八百七十九章 越旗者斬(一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爺炮第九十四章 鑿石人、賣河圖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要造反麼?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賢好,忠賢妙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當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了上帝,徵日!(上)第十一章 忠誠,帝國萬歲!第二百零五章 咱家的小太保第三百二十三章 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十章 大恨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九十九章 開會,開大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五百九十章 我們老魏家就是了不得咧!第三百零二章 朕夢到了皇后第一百零四章 貴妃娘娘嚇癱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法蘭西革命老區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三百零五章 內臣調度以建奇功疏第二十四章 雁過要拔毛第六十四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額娘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公公是厚道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殿下請你吃宴呢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弱勝強非難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咱家要給天皇賜姓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養虎才能爲患第一百七十章 殺豬的搗什麼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一切都依你第三百零六章 你們的背後是公公第二百五十三章 咱家從不貪錢!第六百零一章 偷雞不成賒把米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爺,魏太監去你家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東廠可不是唬人的第九百七十八章 東廠要的人,沒人敢不給第十六章 搶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死以之第六百二十九章 孔家是胡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東宮第四百五十六章 巴巴,我與你同去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智若愚的魏忠賢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的個人意見——一張揭貼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書 定邊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南拓海,五省聯動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七章 坦白從寬第四百一十章 四大檔頭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撐船第八百五十五章 造福天底下的有錢人第七十二章 本宮不背那黑鍋第一百零二章 押來押去都是蘋果第六百一十一章 這附近有錢人有麼?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給我死過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東大會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陽之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日議定書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義的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監真的殺人了?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九十二章 小臣不治國,豈知治國難第八百六十一章 咱大明朝,缺的就是會辦事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小傢伙淨瞎嚷第五百五十章 朱軒媁,人才啊第四百五十三章 問問小舅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