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羅織成罪 酷法拷訊

風聞奏事是科道言官的權利,一句話概括就是可以道聽途說,不加印證也不必署名便寫成題本送達通政司。

換言之,這是朝廷給予科道的極大權力,初期對於整肅吏治起到了極佳效果,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個權力就成了黨爭工具。

發展到現在,以致於內閣重臣在收到科道彈劾,哪怕明知不符事實,也要向皇帝提出辭職或避居在家等侯調查結果。至於皇帝批不批准則是另一回事,倘若連這態度都不肯做,那重臣所遭受的輿論風暴必然更大。

因爲,這是對整個科道的藐視了,是清流之共敵。

準確的說,大明朝的科道清流們把控了整個國家的“媒體”,所有的聲音都是從他們嘴裡發出。

而清流的外圍各種讀書社則是“自媒體”,京師一有風潮,各黨外圍隨之開動,瞬間便能傳遍天下。

朝廷大事,老百姓知道個啥?

還不是讀書人們說什麼就是什麼,讀書人說那是個奸臣,那百姓就跟着咒罵。讀書人要說那是個忠臣,那百姓就跟着燒香。讀書人說韃子是正宗,尊孔奉理教,剔發是新朝雅政,沒什麼大不了,那百姓就跟着剔唄。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道理。

百姓,可不夠格當這個“民”。

因而,科道清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他們被稱爲“顯貴”,便是緣於他們有這睜眼說瞎話而不被追責的權力。

當朝重臣爲了能夠保證工作進行,政令推進,則勢必要拉攏科道,如此一來,朋黨自是應運而生。

敢於藐視科道“小臣”的重臣們,大多狼狽回家。

強硬如張居正者,對於科道的打擊也是依靠科道,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而非赤搏下場與當事人一較手腕。

東林黨在歷次朝爭中主力都是科道,黨內很少有“大臣”存在,這一方面是因爲萬曆不喜歡東林黨,另一方面則是東林黨無論是創建者還是後來者,都沒有什麼實務人才,只知誇誇其談,不通實際,難堪大用。

歷數東林黨過往,能爲“大臣”者真是寥寥可數,當朝獨相葉向高算一個,當過吏部尚書的趙南星也算一個,治水大師,後來死在遼陽的袁應泰算一個,其他人,都扎堆在都察院和六科,沒有傑出人物,所擅長唯花花文章。

孫承宗這種,不過是半個東林黨人。其與東林黨只是政治觀點有些相近,但絕非核心,否則,也不會在東林黨全軍覆沒,大小骨幹都在詔獄等死時,帶兵在通州對於是否進京猶豫不決了。

良臣兩世爲人,對東林黨看的很透。

他學曾國藩招兵,回家鄉拉攏子弟,是學湘軍想以親朋關係爲鈕帶拉出一支能打的軍隊來。

東林黨卻是直接和曾國藩如出一撤,都是師生關係爲鈕帶,區別在於湘軍是打血仗,東林黨打的是嘴仗而矣。

很難說,曾剔頭組湘軍時是不是參考了東林黨。

因而,對付東林黨其實很簡單,就是學張居正對付科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李三才不是要入閣麼,五黨費了那麼多力氣,還派人到鳳陽蒐集李三才貪髒證據,卻始終不能有進展。

這說明什麼,說明東林黨防着呢。

既然正面攻不破,那就側面來,風聞好了。

說起來,五黨也是幫廢物,都被東林打成那樣了,還守着官場規矩,事事給自己弄個束縛,放不開手腳,活該最後被東林黨打成龜孫。

對此,良臣對五黨是十分的鄙視。

其實,這件事,他也是想當然了。

五黨和東林黨一樣,都是科道清流爲主,他們的風聞權力可以對付東林黨,可東林黨同樣也能一成不變對付他們。

論科道人數,東林黨還佔着上風呢。

科道老窩都察院,東林黨可是佔了六成。

大家都來風聞,都來污衊,可以,人多欺負人少,到時看誰的彈章多就是。

誰個屁股乾淨?

五黨沒這個魄力,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良臣和科道不沾邊,他魏公公屁股也最乾淨,所以他幹得出來,但是他又幹不出來。

程序上,他魏公公現在不能向萬曆上本了。

當舍人那會,倒是可以走錦衣衛的門路直遞,現在,按宮中手冊標明,他的直接上司是內官監姓曹的。法理上,他越不過內官監單獨上本,沒有內官監報備,他的題本也不可能被收到司禮監的文書房。入不了文書房,萬曆就看不到。

張誠那裡倒是可以走一走,問題是他一個海事太監怎麼就摻和進東林黨的事了。

這是不務正業了。

所以,良臣能幹卻幹不出來。

田爾耕卻可以。

大明朝除了科道有風聞權力,廠衛同樣有之,甚至更進一步,有偵緝百官的權力。

別看田爾耕現在只是個小小南鎮撫使,五品千戶,可人家是錦衣衛體制內的中層幹部。

這就決定了田爾耕真要捨得一身剮,肯定能拉下個把大佬來。

歷史上,這位未來的錦衣衛大都督和大哥良卿交情很好,以致史書上對田爾耕的介紹多出那麼幾個字來——“與良卿交深”。

能和大哥交深,自能和弟弟深交。

良臣可不會放過田爾耕這支潛力股,不動聲色的將名單又推了過去:“鎮撫有風聞之權,若是不用,豈不浪費?”

田爾耕不置可否,眼神有些閃爍,顯然是在思考他若摻和進李三才的事,到底是利多還是弊多。

“做大事,必得拼,沒有付出如何會有收穫呢。這世上,沒有免費的白飯,也不會天上掉餡餅,想要的東西,總要拿出點什麼來換才行。”說完,良臣哈哈一笑,“田鎮撫,咱家老家有句話說的好,叫愛拼纔會贏啊。”

愛拼纔會贏?

田爾耕聽明白這話的意思,卻仍是有些躊躇,許久低聲說了句:“李大相公乃朝中名人,又是東林巨擎,單是風聞怕不能奏效。”

“風聞不行,就羅織成罪,酷法拷訊,咱家就不信這名單上的人個個嘴硬如鐵。”良臣冷笑一聲,“又不是讓鎮撫大人去抓李三才…這種事,田鎮撫懂的應該比咱家多才是。”

……….

感謝三隻貓的花老三大佬兩百元打賞!

第三百三十三章 維新尚未結束,諸位仍需努力第九十六章 良臣聲明第五十四章 不會就教唄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公眼皮跳第九十三章 三阿哥的末日(中)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林羣英會第一百零九章 童生,也是讀書人噢。第一百九十二章 膽小鬼,莫怕第七百九十五章 是負金請罪,不是負荊請罪第二百九十六章 京師保衛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公公的歷史是否清白?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幾個也好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 千歲南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親軍永遠忠誠於陛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倭兵訓練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與我殺奴者,皆帝國之勇士第二十二章 封刀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四司八局(三)第九十章 金錢鼠尾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監軍太監訓練班第二百五十五章 公公有點虛第八百五十三章 調兵殺魏第一千零七章 娘娘,藥買來了第二十九章 哭墳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不是肅寧魏良臣嗎?第七百二十章 公公好像小的老爹!第二十六章 挨一刀 換富貴第四百九十一章 說好的昨變了呢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傢伙第四章 邊將豈可事內臣第三百四十四章 舍人準備怎麼做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一百九十七章 司禮監題送 稅兵首領第三百三十七章 招,我全招第三百四十章 蠻夷安敢稱太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奪了熊蠻子的氣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個世界第一百零四章 貴妃娘娘嚇癱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宮要搶了第六十二章 你瞎我不瞎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七百一十四章 奉旨借錢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奴爾哈赤反動集團書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李,我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甚鳥公公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知有軍部,不知有朝廷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我爹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個倭呆子懂個屁第八十七章 過了今晚,你就走吧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勳貴之恥第一百六十章 他們不辦事,朕就絕食第八百一十一章 讓世界無路可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軍這幫馬鹿!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監不畏死,豈能以死逼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快給皇軍帶句話第一百零八章 輔臣不能持政,而臺省持之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院失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魏閹不要跑!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爺哎,日本多銀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書 定邊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考中秀才了麼第九百六十四章 旗幟鮮明頂貴妃第二十一章 火薰第二百二十九章 軍事保護第八十五章 運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坊橋事變(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大戰李戶部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頭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將來我萬歲,必先殺你第一百六十章 日之戰役(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考個秀才行不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今日,或生,或死第一百六十章 日之戰役(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莫殺我,願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一百零九章 殿下,你的債務到期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爺重託不得閒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林羣英會第九百八十八章 貴妃她?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四百五十章 爲夫守節第二百三十一章 欽差副使第九百六十六章 娘娘,我還您清白
第三百三十三章 維新尚未結束,諸位仍需努力第九十六章 良臣聲明第五十四章 不會就教唄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公眼皮跳第九十三章 三阿哥的末日(中)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林羣英會第一百零九章 童生,也是讀書人噢。第一百九十二章 膽小鬼,莫怕第七百九十五章 是負金請罪,不是負荊請罪第二百九十六章 京師保衛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公公的歷史是否清白?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幾個也好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 千歲南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親軍永遠忠誠於陛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倭兵訓練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與我殺奴者,皆帝國之勇士第二十二章 封刀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四司八局(三)第九十章 金錢鼠尾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監軍太監訓練班第二百五十五章 公公有點虛第八百五十三章 調兵殺魏第一千零七章 娘娘,藥買來了第二十九章 哭墳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不是肅寧魏良臣嗎?第七百二十章 公公好像小的老爹!第二十六章 挨一刀 換富貴第四百九十一章 說好的昨變了呢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傢伙第四章 邊將豈可事內臣第三百四十四章 舍人準備怎麼做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內英雄第一百九十七章 司禮監題送 稅兵首領第三百三十七章 招,我全招第三百四十章 蠻夷安敢稱太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奪了熊蠻子的氣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個世界第一百零四章 貴妃娘娘嚇癱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宮要搶了第六十二章 你瞎我不瞎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七百一十四章 奉旨借錢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奴爾哈赤反動集團書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李,我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甚鳥公公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知有軍部,不知有朝廷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我爹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個倭呆子懂個屁第八十七章 過了今晚,你就走吧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勳貴之恥第一百六十章 他們不辦事,朕就絕食第八百一十一章 讓世界無路可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軍這幫馬鹿!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畫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監不畏死,豈能以死逼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快給皇軍帶句話第一百零八章 輔臣不能持政,而臺省持之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院失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魏閹不要跑!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爺哎,日本多銀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書 定邊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考中秀才了麼第九百六十四章 旗幟鮮明頂貴妃第二十一章 火薰第二百二十九章 軍事保護第八十五章 運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坊橋事變(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大戰李戶部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頭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將來我萬歲,必先殺你第一百六十章 日之戰役(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考個秀才行不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今日,或生,或死第一百六十章 日之戰役(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莫殺我,願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一百零九章 殿下,你的債務到期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爺重託不得閒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林羣英會第九百八十八章 貴妃她?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運銀第四百五十章 爲夫守節第二百三十一章 欽差副使第九百六十六章 娘娘,我還您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