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

自成祖遷都北京以後,南京守備大權便由三人掌握,其一爲南京守備勳臣,其二爲南京守備太監,其三則爲南京兵部尚書。

守備勳臣衙門稱爲外守備,守備太監衙門則爲內守備,南京兵部尚書以文官身份居末,爲參贊機務,三人共同負責南都安全。

三人中,又以南京守備太監實權最高,概因太監乃親臣,於帝之關係非勳臣和朝臣可比。

現任南京守備太監劉朝用是萬曆二十七年由司禮隨堂太監調任而來,而其前任崔安則非司禮監出身,而是御馬監調任而來。

歷任南京守備太監出身來源繁雜,有相當數量並非出自司禮,而是來自其它監局。

如武宗正德年間的內守備太監劉雲出自御用監,餘俊出自內官監。直到嘉靖年間纔有不成文的定例,南京守備多從司禮擇選,便是不由司禮出,也當由御馬監出。這導致其餘監局再也不能染指南都事務。

說白了,其實就是北京內廷的權力鬥爭。南都雖爲留都,政府六部都是虛設,但畢竟是在江南繁華之地,影響東南數省,爲大明朝根本之地,於此做守備太監的重要性,內廷諸公哪個不心知肚明。

二十四衙門,當下也只有御馬監能與司禮監稍作抗衡,畢竟,瘦死的駱駝依舊比馬大。

劉朝用能爲南京守備,就是司禮監中幾位秉筆大璫合力驅逐御馬監出身的崔安緣故,他於南京也穩穩當了十一年的內守備公。

其人學識甚高,早年間是內書堂的首魁,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出堂,首任便在司禮監爲寫字太監。也正因其學識高,故而任上喜與士人交往,南京城中的內守備衙門並非士人眼中的齷齪之地,反而是個風流之地。

此風流非彼風流,乃實在書文雅事樂地。

內守備劉公公好文之名,江南遠近鹹知。

不過最近劉公公沒再和文人士子們談書論道,而是在城外避暑。

南都是有名的火爐城市,七月天這城內更是熱的沒魂,劉朝用年紀又大了,所以早半月前就不在城中的守備太監衙門(內守備廳)居住,這些日子來都是住在孝陵衛的神宮監衙門。這裡有山有水,林深茂密,可是避暑的好地方。

孝陵的神宮監衙門,是除北京二十四衙門以外,內廷唯一設置在外的一處職司衙門,此衙門只有一個職責,即看護太祖陵寢,監內設掌印太監一員。

與北京神宮監不同的是,南都神宮監掌印太監名義上是和司禮太監相當,品級也是內監最高品四品,故一般由南京守備太監兼管。若守備太監不能兼管,則二監必有衝突。

如宣德年間,南京守備太監就和孝陵神宮監官苗青不和,成化年間守備太監更是和神宮太監韋清明爭暗鬥。

爭鬥的關鍵倒不在於二監品級相當,誰都想壓過誰,而在於孝陵神宮太監有提兵之權。這兵便是孝陵衛的守陵兵。

另外,宮中的規矩,凡內監獲罪,往往謫發南京,於孝陵充淨軍種菜等,神宮太監負看管之責。

凡種菜者至南京,神宮太監(守備大璫)必坐堂皇,喝雲‘取職事來’,則淨軍肩一糞桶並杓趨過前而去,哪怕這淨軍種菜從前做過司禮監首璫也同樣如此。如本朝權傾一進的大璫馮保被髮南京,便和普通內監一樣看管。

朝堂有爭鬥,宮中自也有爭鬥。

朝堂上,今日失勢,明日或許就能復起。今日高高在上,明日說不定就捲鋪蓋走人。朝堂之上靠同年,靠座師,靠同僚,靠鄉黨,內廷之中同樣也靠這些。

只是,與朝堂相比,內廷的權鬥卻要陰暗的多,也兇險的多。縱觀本朝開國以來,凡發孝陵者,很難再有復起之機。倒是發往鳳陽看香的倒有機會重回宮中,如成化年間的大璫懷恩。

故而,做孝陵的神宮太監就有若干好處,至少,有怨報怨,有仇報仇。內廷諸大璫有想解決人,不給人復起的,便都要靠這孝陵的神宮太監來做。

而那失勢的太監不想無緣無故病死的,則勢必拿全部身家來買命,這內中,還牽扯到許多隱線。

利用的好了,將來好處大大。

有這兩利在,南京守備太監自不可能一山容二虎,放任眼皮底下還有個神宮太監在那和他排排座,給他下什麼釘子,埋什麼隱患。

自嘉靖朝來,南京守備必任孝陵神宮太監,已是宮中不成文的規矩。

要說孝陵衛的駐軍倒也不少,本朝國始定額就是五千六百人,內設經歷司,其中又有五百精兵。

對這精兵的要求是能騎馬揚鞭,飛速奔馳,還要騎馬跨過一道壕,越過一堵牆,並在馬上開弓射箭,三箭中兩箭者才爲合格。

一衛之中能有五百此等精兵,定然是強悍無比的。可惜的是,隨着國朝衛所制度的敗壞,孝陵精兵名存實亡。

如現在這位守備劉公公府上看門、打掃、出行護衛的就是名義上的孝陵精兵,奈何這些人早就成了花架子,跟一般大戶人家的看門家丁沒什麼兩樣。

劉公公這人好文雅,不管到哪兒都會帶上一車書,閒着無事躺在樹蔭下看書,算是他老人家這輩子最大的嗜好。

這日正在讀書時,監中的打手巾來報,說是陳公公打城裡過來了。這位陳公公名陳福,是內守備廳的右監丞,正五品的銜。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從四品的左右少監,品級設置上比北京的尋常衙門要高二等,和司禮監是相當的。

“他來做什麼?”

劉朝用揚了揚手中的書本,示意小太監把人引過來。

陳福不會騎馬,因而他是從柏川橋轉字鋪的內守備衙門坐轎子過來的。一見劉公公,就歡天喜地的喊了聲:“老太爺啊,您這個地方真涼快呢。”

“嗯哪,不涼快我嶝這個地方做什呢子啊。”

劉朝用輕聲一笑,他是揚州人,揚州人對上了年紀的老人稱呼是“老太爺”,加上劉朝用是個閹人,沒有實際意義的後代傳承,所以很在意家的感覺。於是乎,監內對他老人家的稱呼就是“老太爺”,外面人見了他劉公公則是尊稱一聲“劉公”。

“老太爺”這個稱呼很平易近人,彰顯了劉朝用的性格。

他的前任崔安官派很大,南京所有城門的稅卡都是崔安直接讓人收,並且這位御馬監出身的守備太監特別喜愛武事,沒事就和守備勳臣豐城侯李環一起校兵。

當年西洋傳教士利瑪竇經人引見給崔安時,崔安便毫無顧忌的叫這利大和尚稱他爲“千歲”。後來更是叫監裡衙門上下就叫他“千歲”。

劉朝用接任南京內守備後,便說這崔安是禍自取,當年劉謹的下場怕他崔安是忘的乾乾淨淨了。

司禮監諸位秉筆大璫合起心來把崔安弄走,怕就是因了這“千歲”二字。

咱大明朝,稱“千歲”的大璫,有好下場麼?

還是“老太爺”最實在,也最安全呢。

“你手裡拿的是什麼啊?大熱天的,你不在家頭呆着,跑這兒來做什尼子噢。”劉朝用見陳福手裡似拿着封信。

“老太爺,你曉得的,沒得事的話,我哪個會來擾您老人家清閒,實在是這件事我們底下人辦不了,必須老太爺發話才行了。”

李福可不是揚州人,不過爲了討這位守備公公的歡心,硬是學着說了一口揚州話。別說,這法子真有效,自打能說揚州話後,他沒過兩月就叫劉公公給提了監丞,現在儼然是劉公公身邊的紅人。

“蘇州曹中丞送來的,請老太爺無論如何也要看看呢。”李福笑嘻嘻的走上前將手裡的信遞到了劉朝用手中。

“曹時聘那個人沒的意思啊,在句容的時候都不大睬我,去了蘇州更不理我這個老頭子,現在倒來送信把我看,他做什尼子哇?”劉朝用說着撕開了信上的蠟封,從裡取出信紙看了起來。

“怕不是無錫的事想請老太爺幫忙?”李福在邊上有點心數,有關無錫民亂的事情,他們內守備衙門可是一清二楚。

“嗯哪。”

劉朝用看完書信,點了點頭,隨手將那信扔在一邊,然後道:“他要我幫忙我就幫忙啦?他叫我殺人我就殺人啦?…..這個巡撫大人啊真是沒的一點意思,既想要名聲又不想擔風險,把個攤子推把我,指着我替他處理事情呢,滑稽,滑稽啊。”

陳福輕笑一聲問了句:“老太爺,曹中丞信中說什呢啊?”

“能說什呢啊?”劉朝用笑了笑,“想我這個老東西替他當出頭鳥。”

陳福低聲道:“老太爺,那個魏良臣的確是內官監的,聽說是金忠公公保舉的人,手頭帶過來的人馬是御馬監騰驤四衛的。”

“曉的了。”

劉朝用微一點頭。

陳福遲疑了下,問道:“老太爺準備怎麼做啊?”

“做?做什呢啊?這個事關我們什麼事,我做的是南京內守備,又不是他應天撫臣,憑什尼子替他曹時聘跑腿啊。”

劉朝用揉了揉太陽穴,想了想,吩咐李福道:“這缸子吧,你去趟蘇州,見見那個魏良臣,就說是我說的,顧憲成的死和他沒關係,東林書院燒就燒了,但是書院的人還是要放的,不能瞎來瞎球,不然的話,就是金公公都不好替他說話。”

第四百二十五章 監軍太監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不是陳橋驛咧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親密戰友第三十九章 讓路!第九十九章 開會,開大會第五十二章 我輩不死誰來死!第二十五章 俺要當都督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小別勝新婚(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方捉住了扈爾漢第三百零六章 告訴你大哥,我還活着第二百八十二章 龍虎將軍,有話好說!第九百八十二章 這種人,咱家惹不起第二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八十章 今日才知陛下之苦第六百九十二章 東宮是個短命相第一百零四章 我宮中有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協,絕不接受!第八十四章 大貝勒的絕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爲了陛下,這都不算什麼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負天下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今夜,我們都是東林黨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七十章 乾清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見了娘娘,不要亂說話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娘娘,你別這樣看我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此寨一下,建奴末日不遠矣第二百一十五章 此子日後,國之大器也!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纔怪第七十五章 四傑第六十三章 你是什麼人?第九百零五章 悄悄的跑,打槍的不要!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監軍死綏,有進無卻第六十九章 不願分家產的魏公公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金第六十九章 你不能窩裡橫啊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委屈不要緊,跟我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憲兵在行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殺奴爾哈赤!第六百九十五章 老李頭,你弄啥咧?第五百二十七章 南鎮田爾耕第七十二章 本宮不背那黑鍋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李進忠,什麼來頭?(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墮落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對教條主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誰在朝廷支持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監可以當教皇麼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鄉最可靠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人之中不乏好漢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十一章 肥肉第三十六章 臥虎藏龍的肅寧縣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美夕陽紅(終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給咱辦張包年卡第十章 欺負第二百三十六章 八阿哥,是倭奴第三百五十七章 公公莫見怪第八十九章 闊了的滋味第一百三十九章 魏家老三要闊(二更)第四十一章 恭迎第八十章 其實不想走第一千一十五章 西山碧雲寺第十四章 不就一個丘八麼第二百八十二章 咱們得換個活法第十六章 大貝勒,要先安內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今日,或生,或死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強大的兵員第九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九百八十八章 貴妃她?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六十章 三裡鋪絞肉機(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難道是走狗?第三百一十九章 七阿哥能做得更好些第三百六十二章 終於,該我上場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立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規軍過去第六十八章 啊,忠誠!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二十三章 善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七百四十三章 拳頭即道理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親侄兒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面就給錢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調兵殺魏
第四百二十五章 監軍太監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不是陳橋驛咧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親密戰友第三十九章 讓路!第九十九章 開會,開大會第五十二章 我輩不死誰來死!第二十五章 俺要當都督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小別勝新婚(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方捉住了扈爾漢第三百零六章 告訴你大哥,我還活着第二百八十二章 龍虎將軍,有話好說!第九百八十二章 這種人,咱家惹不起第二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八十章 今日才知陛下之苦第六百九十二章 東宮是個短命相第一百零四章 我宮中有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協,絕不接受!第八十四章 大貝勒的絕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爲了陛下,這都不算什麼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擊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負天下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今夜,我們都是東林黨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七十章 乾清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見了娘娘,不要亂說話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娘娘,你別這樣看我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此寨一下,建奴末日不遠矣第二百一十五章 此子日後,國之大器也!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纔怪第七十五章 四傑第六十三章 你是什麼人?第九百零五章 悄悄的跑,打槍的不要!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書比《趙高傳》好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監軍死綏,有進無卻第六十九章 不願分家產的魏公公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金第六十九章 你不能窩裡橫啊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委屈不要緊,跟我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憲兵在行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殺奴爾哈赤!第六百九十五章 老李頭,你弄啥咧?第五百二十七章 南鎮田爾耕第七十二章 本宮不背那黑鍋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李進忠,什麼來頭?(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墮落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對教條主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誰在朝廷支持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監可以當教皇麼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鄉最可靠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人之中不乏好漢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十一章 肥肉第三十六章 臥虎藏龍的肅寧縣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美夕陽紅(終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給咱辦張包年卡第十章 欺負第二百三十六章 八阿哥,是倭奴第三百五十七章 公公莫見怪第八十九章 闊了的滋味第一百三十九章 魏家老三要闊(二更)第四十一章 恭迎第八十章 其實不想走第一千一十五章 西山碧雲寺第十四章 不就一個丘八麼第二百八十二章 咱們得換個活法第十六章 大貝勒,要先安內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監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今日,或生,或死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強大的兵員第九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九百八十八章 貴妃她?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六十章 三裡鋪絞肉機(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難道是走狗?第三百一十九章 七阿哥能做得更好些第三百六十二章 終於,該我上場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立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規軍過去第六十八章 啊,忠誠!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麼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二十三章 善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七百四十三章 拳頭即道理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親侄兒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面就給錢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調兵殺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