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

宮裡的年味還是很重的。

一路過去,到處掛滿宮燈,大大的“福”字也是遍處可見,有幾處宮門上還貼了春聯。

有關漢人過年貼春聯的來源,良臣依稀好像聽說是五代十國時,後蜀主孟昶開創的,爾後就流傳了下來。

宋朝那會春聯不叫春聯,而叫桃符,王安石有句詩就是說的春聯,曰之“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打明朝之後,春聯纔算是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但凡是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和福字,這一習俗也深深的烙進了漢家子孫骨子深處。

春聯,不僅是對新一年的祝福和期盼,更是漢人的一種象徵。

什麼是漢人,遵循同一種文明,認同同一種文化,堅持同一種習俗的人,就是漢人。

不能做到這些,哪怕骨子裡流的是炎黃之血,也稱不得漢人。

入胡則胡,入漢則漢。

良臣記得,小時候他家過年,哪怕他爹魏進德大字不識一個,平日上茅房連草紙都捨不得用,也要花上兩個銅板到村口請吳夫子給寫幅春聯回家掛上。

爲啥?

老爹說不出大道理,但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夠了——“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而每到年前幾天,也是吳夫子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因爲他老人家要給村裡甚至方圓數村的百姓家題寫春聯。這幾天就是再累再忙,吳夫子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傳承,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延續下來。

斷了傳承,就是斷我們的根。

……

沿途,不少宮人和太監穿着新衣,喜氣洋洋的相互恭賀着。

良臣看到,不少看着似有品級的太監專門提了個紅袋子,裡面放着大大小小的紅包,但有給他拜年的,高興的就是大派紅包。

除了太監外,有職事的宮人也同樣在派發紅包。宮裡雖有二十四衙門,但管的是太監們。宮人這一塊,則是由女官們負責。如尚儀、尚宮、尚服、尚食等官。

紅包裡錢多錢少不問,圖的就是心意,一個喜慶。

得了紅包的小夥者和宮人們嘻嘻哈哈的,謝過管事太監和女官後就跑到一邊,相互玩耍着。今兒是初三,外朝放假,宮裡除了必要的伺奉人員外,其餘人等也放假。

大過年的,小太監小宮女們再是吵鬧,管事的也好,上面的嬪妃皇后也好,哪怕是皇帝,都不會責怪的。畢竟,一年就過一次年。

朱常洵雖說已經搬出宮外居住,但打小也是在宮裡生活的,對這一幕很是熟悉。他饒有興致的看着遠處那些管事太監和女官大派紅包,臉上滿是笑意。

良臣在他身後幾步,琢磨着這位福王殿下別見錢眼開,叫自己那紅包把癮吊了上來,也跑去給人拜年討紅包。他若真放得下身段,今兒那可就是大發了。

好在,福王殿下終是有身份的人,沒這麼幹。雖然,他的樣子看起來很熱切。

良臣也不希望他這麼幹,因爲如果紅包收的多了,就顯不出他魏舍人的紅包份量有多重。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嘛。

良臣可指着三十兩把福王殿下買通呢,再怎麼着,萬曆駕崩前,這位福王爺還是能夠浪幾回的。

小爺那,他是不敢想了,要叫這位知道自己和他成了道友,恐怕就是地震山搖了。

到了翊坤宮,朱常洵原是要帶着良臣一起進去,可想了想,卻要良臣在外等着。

良臣自是不敢違命,一個人站在宮門邊侯着。

翊坤宮裡不時有笑聲傳來,聽着很是熱鬧,難怪王體乾會給自己那麼個眼神。大過年的,貴妃娘娘這裡果然心情好。她心情好了,舍人這邊自然就沾光。

宮城內是沒有侍衛的,只有太監守衛。畢竟宮裡內住的女人無論是嬪妃還是普通宮人,名義上都是皇帝的女人,哪能叫些正常男人在這出沒活動。

給皇帝戴綠帽子可不是大逆不道的。

朱常洵進去有一會了,也不知孃兒倆在說什麼,良臣百無聊賴的站着,看着宮人太監進進出出的。

過了好一會,方有個太監走了過來叫他:“魏舍人,皇爺和娘娘宣你進去呢。”

良臣認得這人,上次王體乾帶他進宮時,好像叫此人爲劉公公,似乎是貴妃娘娘身邊得用的太監。當下就摸了個紅包遞了上去。

“吆?小案首真是太客氣了。”

劉成眼睛眯了起來,笑嘻嘻的將紅包收下,然後引着良臣入內。因知道這小案首很得娘娘看重,又收了人家紅包,劉成態度比較親切,和良臣說了幾句閒話。

到了殿外,劉成在外通稟了一聲,很快裡面就傳來鄭貴妃的聲音:“讓他進來吧。”

劉成朝良臣點了點頭,後者忙邁步走入殿中,行頓首禮道:“臣魏良臣見過陛下,貴妃娘娘!”想了想,又補了句,“祝陛下、貴妃娘娘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大發,財源滾滾來!”

“喔?”

手裡正拿着枚玉如意的萬曆聽了這話,臉上頓時愣了下,爾後一下舒展開來,笑容滿面的看着魏良臣,由衷點頭道:“好好,大發,大發,這話喜慶,朕愛聽。”

“這孩子,就是會說話。”鄭貴妃笑了起來,朝良臣擡了擡手,“上前說話。”

“是,娘娘。”

良臣忙輕步往前,這才注意到殿內除了萬曆兩口子,還有朱常洵,一個紅袍太監,一個青袍太監,一個女官,另外還有兩個小孩子。

其中一個孩子看着怕有三四歲,另一個則好像剛滿一歲,被一個女人抱在手中。

難道這倆是朱常洵的兒子?

估摸是,鄭貴妃是朱常洵的親孃,這兩孩子是她親孫子,大過年的,兒孫自是要歡聚一堂了。

內中一個怕就是日後的弘光帝朱由崧了,良臣看向那三四歲的胖大小子,笑了起來,然後下意識的就往懷中摸出紅包,走到胖大小子面前,拿出一個紅包往對方手中遞去。

“這位想必是皇孫了吧,來來來,大過年的,臣給發個紅包。”

良臣自來熟,發完朱由崧的,又摸出兩個紅包遞到抱孩子的女人手裡,緊接着,在衆人詫異的目光下,又給那兩太監和女官一人派了一個。

嘴裡的喜慶話是不絕於耳,恭喜發財滿大殿的飄。

衆人看得都愣了,鄭貴妃憋着笑。

萬曆的表情卻很奇怪,等魏良臣一圈紅包派完,又重新走到中央站立後,萬曆竟然露出些許失望之色,然後輕咳一聲,提醒這個少年:“這個,大過年的,你既然派紅包,爲何朕和貴妃沒有的?”

第二百八十章 奴爾哈赤,你出來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今日,或生,或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卿等速起,勿爲關白所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奴爾哈赤反動集團書第一百八十章 清君側第二百六十六章 空穴不來風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許抵抗第八百五十章 公公很高興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二百九十章 魏公千歲第八十五章 放心,我會照顧你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可認罪?(一更)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糞是好東西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坊橋事變(中)第六十四章 第五甲喇的覆沒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奴不是請客吃飯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是,教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能做到麼?第十章 大金也有勇士滴第二百七十五章 捨命搏富貴第六百四十四章 老師先死,弟子再死,此即大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臣奏摺 中日一體第六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威風第一百四十章 皇明特色帝國主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怕是沒安好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娘,不能再那樣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說好的昨變了呢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二十四章 雁過要拔毛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獄第三十二章 俺老婆有錢第七百二十一章 就憑咱家這張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司禮掌印太監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廠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戶更重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傳第四十一章 恭迎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戰鬥(上)第八十四章 巨資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變蛟好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帶銀子去見您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六百九十七章 昨就不要子孫根了咧第二百五十九章 關東特別演習的鐵幕第九百二十二章 貴人,你覺得你值幾個錢?第六百八十五章 願爲公公效死!第八十八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七十二章 情操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重點突出二叔第九百五十六章 貴妃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聽公公指揮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九十五章 武裝干涉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七十一章 貴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後一根菸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六百三十章 假的比真的要體面第九百二十三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七百二十七章 魏良臣到此一遊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舍人,創八旗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四司八局(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聽話就有油水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陽之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量海外之物力,結皇爺之歡心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兒的刀槍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有理啊!第五十六章 魏公公想當老賴?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罰,趴的賞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五十章 將來或可掃天下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八百八十章 咱家,分文不取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斬個千餘級?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七百一十二章 封江禁海第三百零一章 厲害婆娘秦良玉(五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爺重託不得閒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三百零六章 過河不拆橋(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可是你的叔母!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泥石流來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良臣啊,叔要闊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體乾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權制第五百二十四章 咱家要給天皇賜姓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
第二百八十章 奴爾哈赤,你出來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今日,或生,或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卿等速起,勿爲關白所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奴爾哈赤反動集團書第一百八十章 清君側第二百六十六章 空穴不來風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許抵抗第八百五十章 公公很高興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宮怎麼做?第二百九十章 魏公千歲第八十五章 放心,我會照顧你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可認罪?(一更)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糞是好東西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坊橋事變(中)第六十四章 第五甲喇的覆沒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奴不是請客吃飯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是,教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能做到麼?第十章 大金也有勇士滴第二百七十五章 捨命搏富貴第六百四十四章 老師先死,弟子再死,此即大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臣奏摺 中日一體第六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威風第一百四十章 皇明特色帝國主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怕是沒安好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娘,不能再那樣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說好的昨變了呢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國丈很在行第二十四章 雁過要拔毛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獄第三十二章 俺老婆有錢第七百二十一章 就憑咱家這張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司禮掌印太監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廠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戶更重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傳第四十一章 恭迎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戰鬥(上)第八十四章 巨資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變蛟好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帶銀子去見您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六百九十七章 昨就不要子孫根了咧第二百五十九章 關東特別演習的鐵幕第九百二十二章 貴人,你覺得你值幾個錢?第六百八十五章 願爲公公效死!第八十八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七十二章 情操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九百七十七章 東廠劫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重點突出二叔第九百五十六章 貴妃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聽公公指揮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九十五章 武裝干涉第三百一十七章 額駙李永芳(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七十一章 貴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後一根菸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六百三十章 假的比真的要體面第九百二十三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七百二十七章 魏良臣到此一遊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二百零七章 家賊(可不訂)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舍人,創八旗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四司八局(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聽話就有油水第七百四十七章 見血的刀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陽之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量海外之物力,結皇爺之歡心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兒的刀槍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有理啊!第五十六章 魏公公想當老賴?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罰,趴的賞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軍隊是一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五十章 將來或可掃天下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八百八十章 咱家,分文不取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斬個千餘級?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七百一十二章 封江禁海第三百零一章 厲害婆娘秦良玉(五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爺重託不得閒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監跑來做什麼第三百零六章 過河不拆橋(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可是你的叔母!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泥石流來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良臣啊,叔要闊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體乾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權制第五百二十四章 咱家要給天皇賜姓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