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

愛戴,人民對咱那絕對是百分百的愛戴!

魏公公表情愉悅,瞧人西洋人說話,就是讓人通體舒暢啊。

老話怎麼說的?

對,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

讚美魏公公的這個傳教士名史泰隆,很典型的中國名字,他是葡萄牙人,和金尼閣一起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啓程來到東方。不過遺憾的是,因爲在澳門有所耽誤,所以史泰隆趕到北京時,利瑪竇神父已經去世。

繼任在華耶穌會會長的是意大利人龍華民,這是一個西西里貴族出身,且骨子裡十分看不起中國的傳教士。

比如利瑪竇認爲中國人祭孔祭祖是優良習俗,所以教會應當允許教徒參與,而龍華民則把祀孔祭祖視爲迷信,不準教徒參加,爲此在傳教士和教徒間引起激烈的討論,導致在華傳教士分成了兩派。

一派主張親明,入鄉隨俗,將天主教義與中國的傳統習俗相結合,從而有利於中國人接受天主教。

另一派用中國人的話說,可能就是“保皇派”,或者說保守派,不願意改變天主教義,想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天主教。

利瑪竇那一派顯然屬前者,龍華民這一派便是後者。

隨着龍華民成爲在華耶穌會的會長,利瑪竇生前的一些政策自然而然被改變,使得郭居靜、金尼閣、史泰隆等人十分不滿。

這一次史泰隆隨金尼閣他們一起南下,便是想從澳門返回羅馬,向教皇請求允許中國的教士用中國的文字主持宗教儀式,並允許當地人擔任神職,同時懇請教皇同意用中文翻譯《聖經》。

這些,也是利瑪竇生前最大的願望,如果教皇能夠同意,無疑將極大促進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並且能更好的得到中國人的認同。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舉措會極大打擊龍華民那一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即便是傳教士,也是有權勢鬥爭的。

哪怕是教皇,也是在衆多主教中競爭而出。

原本,金尼閣是準備自己回羅馬的,但收到蘇杭織造太監孫隆的邀請後,他轉而改變了想法,希望能由史泰隆代替自己前往羅馬。

雖說纔來中國沒有多久,但金尼閣卻清楚的知道太監是中國官府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影響力。

而這個影響力是能夠直接觸動到明帝國最高統治者的!

一直以來,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就是走的上層路線,發展的教徒也主要是以當地的官紳爲主。

如,一起南下的明帝國高官李之藻就接受了洗禮,成爲了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

也正是在許許多多個李之藻的幫助下,天主教在中國纔沒有被禁,並且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接見。

現在,一個地位很高的太監主動邀請金尼閣到杭州傳教,意義和誘惑之大,是金尼閣無法抗拒的。

如果他能在杭州將天主教事業發揚光大,將來未必不能成爲在華耶穌會的會長。

史泰隆的心思就單純的多了,這其實是位厚道人。

他願意無條件的返回羅馬,請求教皇能夠頒下福音,拯救東方的迷途羔羊。

個人名利,他從來沒有想過。

他是真心想讓東方的億萬中國人能夠成爲天主教徒,他也始終關心着貧苦和疾病的中國人。

而那些真正關心治下子民疾苦的官員,也是史泰隆最敬重的所在。

可惜,他從來沒有見過那種人,或者說,他見過太多虛僞的官員。

所以,在獲救之後,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感激和激動之情,真心實意的讚美了眼前這位年輕的明朝官員。

那句“先救百姓,再救洋人”的吩咐,對同樣也危在旦夕的傳教士們可不是福音,甚至可以說是噩夢,但在中國人耳中,難道不是上帝的福音麼。

史泰隆一點也沒有恨意,反而堅信,一個能將自己國家子民的生命看的比外人要重的官員,一定是這個國家最好最好的官員。

如果這種官員能夠接受天主教,那無疑是天主教最大的幸運。

哪怕,他很有可能會因爲對方的命令而喪身河底。

不過,他會寬恕這位年輕的官員,上帝也一定會寬恕他的!

儘管,史泰隆並不能代表所有的教士,但自己的生命是這位官員所救,因而郭居靜、金尼閣連同那些洋商也紛紛走了過來,對魏公公的救命之恩表達心中的感激。

魏公公對上帝十分了解,對眼前這幫傳教士更是瞭解,在大致瞭解這些人的身份後,他有了點想法。

所以,他讓小田去給他準備下道具。

西洋人也很快得知救他們的是明帝國的宦官,而非這裡的地方官員。

在驚訝之餘,他們看向年輕的明帝國宦官目光中更多的是好奇。

李之藻也想起了隨利瑪竇神父覲見皇帝陛下,獻上萬國圖的那一幕,目光有些複雜。

魏公公沒空理會李之藻怎麼看他,他緩緩的擡起手,向着一衆西洋教士道:“其實,你們不必感激我,因爲我並沒有下令先救你們。”

“正因如此,您才深受子民愛戴,也值得我們尊敬!”

史泰隆再次彎下腰,然後拿手指在額頭上劃了一劃。

郭居靜等人見狀,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活下來了。

活下來,就夠了。

“人人都是上帝的赤子,上帝面前也是人人平等,不管是我中國的子民,還是你們這些異域之人,於危難之際咱都是要救的。只是,咱無法說服自己先救你們,因爲,咱是人民的官,咱無法做到放下咱的子民先救你們…”

魏公公的神情有些悲傷,也有些凝重,“如果你們當中任何一人出了事,咱想,上帝可能不會原諒我。”

郭居靜他們驚呆了,這位年輕的明帝國宦官竟然也是信上帝的?!

金尼閣想也不想,上前一步高聲道:“上帝一定會原諒您的!”

“但願,上帝會原諒我。”

魏公公將手放在了胸口,緩緩掃視衆教士,鏗鏘有力道:“天下凡間,分言之則有萬國,統言之則實一家。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羣。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咱只願這天下兄弟姊妹,相與作中流之砥柱,努力奮鬥,以實現強不犯弱、衆不暴寡、智不詐愚、勇不苦怯之世,真正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永沐浴在上帝福音之中!…阿門!”

火堆熊熊燃燒着,將公公的臉映的通紅,也將他身後小田用臨時用竹竿拼起來的十字架映的無比高大。

聖火啊,在我心中熊熊燃燒!

天父啊天兄,請祝福我吧!

讓我替你們拯救這世間的迷途羔羊吧!

咱知道你們太忙,沒空降世下凡塵,但不要緊,你們能做的事咱都能做,只要你們替咱加冕爲皇就行…

東方的教皇陛下。

阿彌陀佛,無量天尊,善哉善哉。

第六百三十一章 江浙財團第四十三章 俺可是戰過賤嶽七本槍的!第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朱李客,四大金剛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朋好友來當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雞飛狗跳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面,實在太廣咧第八十五章 放心,我會照顧你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想當官,爲什麼交白卷?第六百一十五章 到人民羣衆中去第三百三十四章 配合,配合,再配合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十三太保有沒有?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三百章 忠心爲國孟國忠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一百四十三章 虎虎虎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親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們說咱家好不好?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九百六十二章 該咱表現了!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九百八十一章 陛下今天見過誰?第一百八十章 清君側第九百七十五章 出駕貼、提人犯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隊必須入城第三百零二章 大福晉是和平的使者第三十九章 有本事,衝我來(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命第一百一十章 殿下賠個不是就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老大死了,你就是老大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爺動不得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將軍,無降總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亞最強音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壽寧公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九百二十九章 犯太監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八十章 武裝超渡第一百三十九章 虎太監!第一百一十五章 殖產興業,維新強國第六百五十章 魏公公哭喪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亂彈琴,咱家是那樣的人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齊楚浙宣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一百零七章 聯合艦隊第二百三十章 高瞻遠矚的魏公良臣第五十五章 叛變第九百二十四章 再這樣,朕不饒你!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歲女婿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接兵(上)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好生打,用心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幸好你無能第六百九十六章 你侄昨和人家好的?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二呆傳奇第二百七十章 攪他個天翻地覆第九十九章 皇爺的事,幹嘛賴娘娘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三百零四章 魏公公將發表重要講話第五十二章 國書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舅爺最公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陛下,我幫您收了禮第二十九章 御馬監的李大傻子第九百二十一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八章 下官真想手刃一二建奴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葉赫的同志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國行的是皇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裡有點逼數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圍了阿布達裡崗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監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墮落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四百二十六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東合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這種人,咱家惹不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當如魏良臣第九百三十章 不友好分子第二百章 無主之物第三百九十八章 魏公公的好第九十五章 錢越多多隨你搞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一章 鴨子熟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江浙財團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內守備衙門第七章 不要瞎猜,真沒意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錢就可以招私兵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麼,還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
第六百三十一章 江浙財團第四十三章 俺可是戰過賤嶽七本槍的!第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朱李客,四大金剛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朋好友來當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雞飛狗跳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面,實在太廣咧第八十五章 放心,我會照顧你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想當官,爲什麼交白卷?第六百一十五章 到人民羣衆中去第三百三十四章 配合,配合,再配合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十三太保有沒有?第四十四章 爲了體面,要玉碎啊!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三百章 忠心爲國孟國忠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一百四十三章 虎虎虎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親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們說咱家好不好?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九百六十二章 該咱表現了!第七百三十章 聖旨密封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九百八十一章 陛下今天見過誰?第一百八十章 清君側第九百七十五章 出駕貼、提人犯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隊必須入城第三百零二章 大福晉是和平的使者第三十九章 有本事,衝我來(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命第一百一十章 殿下賠個不是就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老大死了,你就是老大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爺動不得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將軍,無降總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亞最強音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壽寧公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鎮詔獄 入者無出第九百二十九章 犯太監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八十章 武裝超渡第一百三十九章 虎太監!第一百一十五章 殖產興業,維新強國第六百五十章 魏公公哭喪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亂彈琴,咱家是那樣的人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齊楚浙宣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一百零七章 聯合艦隊第二百三十章 高瞻遠矚的魏公良臣第五十五章 叛變第九百二十四章 再這樣,朕不饒你!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歲女婿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接兵(上)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雙飛燕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好生打,用心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幸好你無能第六百九十六章 你侄昨和人家好的?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二呆傳奇第二百七十章 攪他個天翻地覆第九十九章 皇爺的事,幹嘛賴娘娘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強男第三百零四章 魏公公將發表重要講話第五十二章 國書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舅爺最公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陛下,我幫您收了禮第二十九章 御馬監的李大傻子第九百二十一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八章 下官真想手刃一二建奴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葉赫的同志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國行的是皇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裡有點逼數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圍了阿布達裡崗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監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墮落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四百二十六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東合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這種人,咱家惹不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當如魏良臣第九百三十章 不友好分子第二百章 無主之物第三百九十八章 魏公公的好第九十五章 錢越多多隨你搞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一章 鴨子熟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江浙財團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國軍隊爲何自稱皇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內守備衙門第七章 不要瞎猜,真沒意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錢就可以招私兵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三百二十章 厚道的魏舍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麼,還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