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

徐衛很有自知之明,儘管於公是上下級,於私是堂兄弟,但這兩種關係都不足以讓徐原俯首聽命,甘受驅使。徐處仁分他的權,分他的兵,已經讓徐大非常惱火,可能正巴不得有這麼個機會,拿宣撫司和制置司一把,想讓他積極支持環慶抗戰,難。

紫金虎一支拳頭不停地在文案上捶着,堂中幕僚都盯着,等他拿主意。一陣之後,他轉過身,手指劉子羽:“你親自去渭州,督促徐原。”上回徐紹還在任時,就曾經派出劉子羽去渭州任命徐原爲都統制,讓他出兵支援鳳翔。

劉子羽表示領命,但同時不無擔憂地提醒道:“下官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說動他。”

吳玠此時插話道:“劉參議不妨跟徐經略挑明,此番韓軍發動攻勢,進兵方向只可能有兩處,一是慶陽府,一是鳳翔府。無論是環慶還是秦鳳,無論哪一路出了閃失,涇原都將暴露出來。涇原出兵,是在保自己。”

徐衛聞言贊同道:“不錯,我這個堂兄雖然跋扈一些,但在這種事情上,還是個明白人。”

劉子羽仍嫌不足:“萬一,真到了緊要關頭,徐經略就算同意出兵,但還是要端架子,下官如何自處?”

按道理來講,徐衛是陝西制置使,對各路帥守一級的武臣都有處置之權,你敢違節,我就罷免你。但現在,顯然不是動用這個權力的時候,徐九思之再三,快步回到案桌之後坐定,提起筆道:“本帥修書一封,你帶上,當面轉交徐經略。”

八月上旬,陝西戰場首先在環慶打響。慶陽北面,金韓聯軍迅速拿下懷威堡等北部三寨,把張中孚所部逼退到大順城。而南面的劉錡,雖然初戰告捷,但韓將高宛糾結三萬兵馬與劉錡激戰兩日,終於將其擊敗,被迫退往慶陽府城。

八月中旬,金韓聯軍四萬圍攻大順城,張中孚據城堅守,火速向帥司告急。但這個時候,劉光世正全力佈置府城的防務,根本分不出來兵去救,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向制置司求援。

而徐衛所在的秦鳳路戰事也是一觸即發,韓常和赤盞暉兩人已經在長安集結了金韓聯軍十二萬,這裡面光是金軍就達到了五萬規模,隨時可能越過邊界,進入鳳翔府。探聽到消息的徐衛很是吃驚,這時候他手裡有多少兵力?三萬就算把駐大散關和尚原的徐四徐五也算上,也只五萬人,可徐四徐五的守着蜀口,那是輕易能動的麼?

敵我實力相差懸殊,陝西制置司向熙河帥司發出了戰備令徐衛告誡各路帥守,此次抗戰,關係到西軍生死存亡,關係在陝西歸屬誰人,各路務必同心戮力誰敢在這次抗戰中耍手段玩花樣,我姓徐的,會用盡一切辦法搞掉他,不管他是誰

曹碑鎮,朱記關。

這座剛剛興建完成的關隘即將迎來它的第一戰。與兩年前的“朱記臺”相比,此處已是面目全新。在朱記臺和鳳鳴山之間,一道長四百餘步,高四丈,寬三丈餘的厚實關牆擋死了西進的道路。它簡直就是一個城牆的精簡版,四百步的關牆上,設馬面六處,保證沒有一處攻擊死角。在朱記臺上,工匠們動作山形和坡度,設立了三層壁壘,建立永久性的堅固工事。

各種弓弩,火器,佈置齊全。所差的,就是兵力。朱記關守將是吳玠的弟弟吳璘,現在他手裡的正軍,只有六千人。好在,秦鳳路境內剽悍的鄉兵義勇們在守土保境上從來都是積極而勇敢的,自備器械,自帶糧食,八千壯士已經雲集吳璘麾下,聽候他的節制。

此時,關上甲士林立,看不到來來往往的身影,因爲一切已經準備就緒。所有器械已經進入擊發狀態,該上城的物資早就已經就位。關前空曠的平地上,義勇們佈置了許多鹿角、拒馬、陷坑,擺出了死守的架勢。

“聽人說環慶已經開打了,咱們這兒怎麼還沒動靜?”關牆上,兩名巡弋的軍官完成任務後,靠着女牆閒聊起來。

“你閒得慌?盼着打?”同袍扭頭看了他一眼。

那軍官緊了緊刀把,冷笑道:“誰不盼?上到大帥,下到士卒,誰不想一雪鄜州之恥?誰不想打回去,替那些戰死鄜州的弟兄報仇?”

同袍拍了拍身旁那門黑漆漆的鐵炮,直起身來笑道:“仇早晚要報的,現在,我們得顧着眼前,朱記關首戰,不容有失走罷,把所有飛火炮和八牛弩都檢查一遍。”

這兩人剛走沒幾步,忽聽士卒叫道:“來了”

兩人同時側首向東,果見關前的平原上,一片黑點快速移動着。這些百戰餘生的將士非常清楚那是什麼,一名軍官當即喝道:“來人速去報予統制官人”

說話間,那片黑點愈近,已經能看出其輪廓。正是一支全速飛馳的精騎巨大的蹄聲震碎了曹碑鎮的寧靜,轟然而至不多時,這支上千規模的馬軍已經進抵至關前的障礙帶。陣前的軍官撥動戰馬來回奔走,窺視着城防。

這是敵人的踏白前軍,按常理推斷,很快,大軍就將鋪天蓋地而來那聲言報仇的軍官奔到關牆的另一頭,憑牆俯視下去,原來這朱記關的關牆之後別有洞天。一字排開的數列巨型砲車靜靜地聳立着,操砲手們還沒有就戰鬥位,但每座砲車旁已經堆放着如山般的砲石,以及裝有震天雷的木箱。

“敵襲砲手就位”那軍官放聲呼道。

並不當值,正在關牆下陰涼處躲避日頭的士兵聞聲而起,一名小兵利索地射上馬背,飛快地縱馬向西奔馳,趕去軍營報信。不一陣,那關後一片營中,就如同灌了水的蟻穴,譁一陣涌出無數人影來。

無論正兵還是鄉兵,無分你我,拔腿就跑砲手就戰鬥位;弓手搶上關牆,忙而不亂地列陣;弩手們竄上壁壘和馬面,再次檢查每一個部件;而炮兵一來,就掀開了套在炮口上的布幔和彈丸箱的蓋子。

本來寧靜的雄關突然活泛起來,嘈雜的腳步聲,呼喝聲響成一片……

第四百三十六章第77章 韓世忠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51章 風將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76章 死戰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284章 種家軍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四十五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100章 難怪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804章 造反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58章 報捷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69章 密謀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24章 西部王第七百四十二章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七百八十八章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134章 徐家將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57章 饅頭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四百零八章第54章 兩軍對陣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八百三十七章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四百零九章第804章 造反第804章 造反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64章 官油子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七百八十八章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499章 政變(中)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八百七十五章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284章 種家軍第214章 鐵浮屠第八百四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七章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236章 議升官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四十章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
第四百三十六章第77章 韓世忠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51章 風將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76章 死戰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284章 種家軍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四十五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100章 難怪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804章 造反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58章 報捷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69章 密謀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24章 西部王第七百四十二章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七百八十八章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134章 徐家將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57章 饅頭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四百零八章第54章 兩軍對陣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八百三十七章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四百零九章第804章 造反第804章 造反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64章 官油子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七百八十八章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499章 政變(中)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八百七十五章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284章 種家軍第214章 鐵浮屠第八百四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七章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236章 議升官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四十章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