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官家太糊塗了

鼓動趙桓選秀的,當然不只是韓世忠一個……奈何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大半年來,便是年輕貌美的皇后,趙桓也只是略見了幾面,更是連一次過夜都沒有。

若非皇帝陛下天天忙於公務,在宮中用度上,也是極爲節儉,以身作則,人們甚至覺得官家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是心理有問題。

“唉!”趙桓輕嘆口氣,“艱難求存,全力以赴,尚且力有未逮,哪裡還敢懈怠,且等這一次大戰結束再說吧!”

聽到趙桓這話,韓世忠也不在嬉皮笑臉,變得嚴肅起來,身爲事實上的軍中第一人,韓世忠的壓力非常大。

雖然趙桓沒有在大的戰略方面上詢問他,但是韓世忠清楚,他掛着樞密使銜,被人尊一聲韓相公,如果對大局沒有半點見識,只知道上陣衝殺,着實說不過去。

因此韓世忠利用這段時間惡補,甚至跑去請教張叔夜,請教吳敏,又不斷翻找書籍……可越看韓世忠越不安,甚至到了越是備戰,就越發心慌的地步。

漸漸的韓世忠還真總結出一點心得來。

歸根到底,這就是個主動權問題。

上輩子的趙桓曾經不止一次看到過,說大宋武德充沛,對外大型戰爭勝率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大唐連三成都不到……當時他最多笑而不語,可是當真正執掌大宋朝開始,趙桓就想哭了。

這七成勝率誰想要給誰,他是不想要了!

像唐朝那種勝率低,可問題是一旦贏了,就是滅國之戰!

而且唐朝前期多是主動出擊,就算打敗了,那也是把戰火燒到了敵國內部,本土沒有受多大損失,稍微喘口氣,就又能繼續打了。

反觀大宋呢?

基本上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如果勝率低於七成的話,那豈不是什麼都守不住嗎?就像人家三哥,把腿張開,大爺隨便來玩,大宋雖然丟人,卻還沒到那麼不堪的程度!

說來說去,從漢唐到兩宋,中原王朝發生了一個巨大的改變,秦漢隋唐,中原王朝是貓科動物,屬於掠食者。

而安史之亂以後,兩宋以來,中原王朝變成了牛馬,屬於草食動物,被動挨打的那種。

去看看動物世界就知道,獅羣的捕食成功率並不高,其他的大貓也都如此,難道能因此說牛羊比獅虎尚武嗎?

現在的大宋,還是這個毛病,而且更嚴重了。

“官家,前番呂龍圖判斷,說是金人可能從河東,河北,京東,乃至陝西,四路南下,其中河東河北是主要的。臣以爲這是有道理的,可臣最近思忖,卻發現事情未必這麼簡單。”

趙桓略沉吟,就起身拉着韓世忠,到了旁邊的桌案,上面鋪着一張地圖,趙桓也是日夜觀看,思索戰局。

韓世忠凝重道:“官家,呂龍圖到底是書生,並不熟悉具體怎麼打仗。假如讓臣指揮金兵,大可以在河北只安排兩三個萬戶,牽制住大宋兵馬,然後集結十幾萬大軍,從河東下手……又或者把河北當做主攻方向,反正他們可以隨便選擇攻擊時間和地點,我們只能被動應戰,如果只是把二十多萬人,分派在幾千裡的戰線上,臣敢斷言,大宋幾乎必敗無疑!而且只要一處潰敗,就是全線崩塌!”

趙桓眉頭深鎖,連連頷首,“良臣所言極是,畢竟我們是防守一方,對勝敗的要求不一樣,金人只要一處得手,就是贏了。我們只要一處失敗,就是敗了!”

韓世忠連連頷首,經過趙桓和滿朝文武的努力,大宋朝的進步顯而易見,至少金人不能大搖大擺,直接肆無忌憚殺到開封城下,弄得君臣不得不背水一戰。

可整個戰局依舊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相當不樂觀。

“根據情報彙總,金人這一次南下的總兵力,如果加上漢兒軍,應該會超過二十萬,婁室,銀術可這些名將都會參與,甚至宗望和粘罕還要親自領兵,可謂是傾國出動,來勢洶洶啊!”

韓世忠道:“官家,臣聽聞東西兩路金人矛盾重重,宗望和粘罕,未必會同心同德吧?”

趙桓擺手,“良臣,咱們不能把勝利寄託在敵人的失誤上面,而且以我觀之,宗望這個人是有大局觀的,粘罕雖然大略差一些,但此人極爲聰明,精於算計。只要宗望能開出足夠的條件,粘罕還是會配合他的。畢竟咱們大宋也不是軟柿子了,你說是不是?”

韓世忠語塞,其實在金人的壓力之下,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大宋發生的變化,比過去幾十年都要劇烈。

憑什麼就你能改變,敵人就是一根筋?

不管怎麼說,人家都是姓完顏的。

而且此時畢竟是金軍剛剛南下不久,東西兩路金人的分歧不是沒法彌合……尤其是完顏宗望可不是完顏兀朮,這位二太子在各個方面,都是相當了得的。

他有格局,有戰功,有資歷,有威望,必要時候,粘罕也要低頭的。

還有個最最關鍵的事情,趙桓在胙城一戰,擊退宗望,在太原一戰,打破了粘罕的包圍圈。

兩個失敗者湊在一起,組成個復仇者聯盟,很稀罕嗎?

現在的情況再度改變,如果東西兩路金人合作,那他們能選擇的突破方向就太多了。

在最東邊,可以從河間府出發,越過黃河,突襲青州,兗州等地,進而直下兩淮。

在河北方向,可以從真定府出發,攻取大名府,或者越河攻擊開封。

在河東方向,可以圍攻太原,然後南下京兆府和洛陽。

甚至金人還能從府州等地出發,去攻擊延安府,然後全取關中,切斷大宋和西夏的聯繫,徹底斷絕西北戰馬的來源。

其實整體戰線還是呂頤浩分析的那個情形,但是金兵的部署卻是機動的,他們可以把主力押寶在一個方向上。而一旦金人集結十萬大軍,就足以突破任何一處,根本不用懷疑。

趙桓思索道:“當下就只有層層抵抗,不斷損耗金人兵力,利用縱深,製造戰機,保留強大的御營中軍,作爲預備隊,隨時頂上去!”

韓世忠咧嘴搖頭,“官家,咱們的兵力本就不夠,如果再把御營中軍放在後面,臣唯恐遲滯金人也做不到啊!”

趙桓大驚,他斷然沒有料到,韓世忠竟然會這麼悲觀!

“良臣,那你有什麼高見?”

韓世忠嚥了一口吐沫,咬着牙道:“進攻!”

“什麼意思?”趙桓眼睛瞪大,“良臣,你說咱們要主動出擊?”

韓世忠用力點頭,“官家,臣思來想去,就只有這一個辦法了,臣打算以三萬御營中軍,突襲真定府!”

“你瘋了!”趙桓驚恐道:“若是金人派出騎兵,截斷你的後路怎麼辦?”

韓世忠咧嘴笑道:“官家,事情沒有那麼糟糕,臣探查過了,目前真定府只有金兵以萬戶,如果突然襲擊,未必不能得手。而佔領真定府之後,就等於在金人的咽喉上抵了一把匕首,他們必定全力以赴,圍攻真定,臣據城死守,至少能拖住十萬金兵。”韓世忠認真看着趙桓,誠懇道:“官家,王老將軍能守太原,臣也能守真定,還能做得比王老將軍更好!”

“不行!”趙桓斷然搖頭。

韓世忠也急了,反問道:“怎麼不行?拼着臣一條性命,加上三萬御營,化解了這一次金人攻勢,朝廷就能多一年備戰的時間。更何況臣福大命大,沒有那麼容易死的。”

“不!絕對不行!”

趙桓一再搖頭,韓世忠怒了,“官家莫非小覷臣的本事?還是不信臣的忠心?”

趙桓擺手,“良臣,你我君臣之間,說這種話,太傷感情了。朕知道你忠心報國,可你想過沒有,你攻擊真定府,金人就會全力以赴?金兵和我們到底不一樣,他們並不會那麼在乎土地得失,而且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土地都是大宋的,憑什麼讓金人珍惜?而且朕再說一句讓良臣不高興的話。”

深吸口氣,趙桓鄭重道:“良臣,你還不夠份量!金人不會因爲你,就不顧一切代價!”

韓世忠傻了,“官家,那臣都不行,誰可以?”

“朕!”趙桓聲音低沉道:“只有朕,才能吸引金人主力圍攻。”

“不行!”這下子輪到韓世忠發瘋了,“官家啊,您要是想把大宋朝交給金人,直接投降就是,不用這麼費力氣啊!”

韓世忠真的急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趙桓北上,倒是能吸引金人了,可問題是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啊!

“良臣,朕沒想走那麼遠,也沒想給金人送菜。我的意思是集結重兵到大名府,黃河正好在大名府西北流過,我們倚城據河,集結御營中軍,御營左軍,加上騎營和地方兵馬,至少能湊出八萬到十萬的兵力。只要朕把戰線向北推,壓力就會落到金人身上,如果他們全力來攻,就在大名府決戰,如果他們從別的方向下手,朕就准許良臣,率領人馬,突襲燕山府!”

韓世忠面對趙桓的提議,也陷入了沉思,相比而言,這個方法的確比自己設想的要好,除了天子會以身犯險之外,別的什麼毛病都沒有。

可恰恰是這一點,問題就最大!

這已經不是幾個月前了,更不是援救太原,結盟西夏的時候……幾十萬大軍,還讓官家冒險,朝中諸公真的該死了。

不用有任何懷疑,政事堂一定不同意。

便是他韓世忠,也不想答應。

只不過維持現有的戰線不變,被動等待金人發動,實在是太危險了。

要不乾脆派出小股人馬去攻擊金人,試探出他們的主攻方向?

韓世忠絞盡腦汁,卻也沒有穩妥的辦法,無奈何,這件事只能下發,要求主管軍務的重臣們討論。

王稟、張叔夜、吳敏、呂頤浩,也包括首相李綱,甚至連仁多保忠都叫來了,大傢伙反覆推敲,卻也拿不出最終的意見。

金人派遣耶律餘睹攻擊太原,已經一個多月了,後續的兵力並沒有跟進……既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真的,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楚。

甚至有人在政事堂建議,能不能約請西夏出兵,去攻擊府州,牽制金人?

就在這一片莫衷一是之時,老太監朱拱之突然找到了趙桓,將兩句詩遞給了他。

“官家,這是曲端在酒醉之時寫的,他還嘲笑說官家太糊塗了。”

好大的狗膽!

趙桓閃目看去,只見赫然兩句,“不向關中興事業,卻往河上泛漁舟。”

瞬間,趙桓的臉色鐵青,切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第365章 燕山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158章 嚇死西夏第56章 主動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519章 表彰第34章 大將之風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80章 勝算大增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417章 囚禁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289章 人才難得第74章 驕兵第75章 麪皮第331章 保定城破第312章 秩序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101章 宗澤北上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24章 皇太弟第238章 官家,救命啊!第470章 殺之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86章 勝利進軍第464章 鄭太后第20章 精忠報國第521章 科舉第111章 戰後(求訂閱)第460章 財政倍增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第308章 蹴鞠世界盃第432章 武學第378章 秦風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397章 優待軍人第73章 割發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552章 白旗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413章 遷居大族第486章 一本萬利的大生意第294章 放火燒山第220章 事大第274章 救駕,救駕第48章 元宵第585章 防範第49章 抄家第418章 繼續抓人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544章 半聖第83章 寧死不退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551章 十字第426章 聖裁第271章 神刀第147章 一網打盡第360章 民心第69章 心腹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465章 皇家銀行第102章 興衰第421章 換了人間第160章 我想姓趙(萬字完畢,求訂)第246章 爲韓大王賀!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141章 圍攻宰相第490章 大金的永遠忠臣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586章 萬國第169章 龍纛(三更求訂)第544章 半聖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497章 昭勳閣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169章 龍纛(三更求訂)第88章 誅殺名王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318章 喪膽第520章 恩典第400章 破城第92章 重用岳飛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512章 刺殺大石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174章趙佶是個好榜樣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330章 蹣跚第395章 入關心態第530章 通倭
第365章 燕山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158章 嚇死西夏第56章 主動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519章 表彰第34章 大將之風第483章 共享天下第80章 勝算大增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417章 囚禁第543章 實業爲王第153章 爭取人心第393章 官家還是孝順啊!第289章 人才難得第74章 驕兵第75章 麪皮第331章 保定城破第312章 秩序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101章 宗澤北上第469章 我要見官家第556章 趙佶七十歲第24章 皇太弟第238章 官家,救命啊!第470章 殺之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86章 勝利進軍第464章 鄭太后第20章 精忠報國第521章 科舉第111章 戰後(求訂閱)第460章 財政倍增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第308章 蹴鞠世界盃第432章 武學第378章 秦風第288章 官家出題第397章 優待軍人第73章 割發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552章 白旗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413章 遷居大族第486章 一本萬利的大生意第294章 放火燒山第220章 事大第274章 救駕,救駕第48章 元宵第585章 防範第49章 抄家第418章 繼續抓人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544章 半聖第83章 寧死不退第323章 全國動員第551章 十字第426章 聖裁第271章 神刀第147章 一網打盡第360章 民心第69章 心腹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465章 皇家銀行第102章 興衰第421章 換了人間第160章 我想姓趙(萬字完畢,求訂)第246章 爲韓大王賀!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141章 圍攻宰相第490章 大金的永遠忠臣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586章 萬國第169章 龍纛(三更求訂)第544章 半聖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497章 昭勳閣第203章 對戰鐵浮屠第169章 龍纛(三更求訂)第88章 誅殺名王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318章 喪膽第520章 恩典第400章 破城第92章 重用岳飛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512章 刺殺大石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當兄弟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174章趙佶是個好榜樣第223章 趙桓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330章 蹣跚第395章 入關心態第530章 通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