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氣節

“李將軍,金賊南下了。”

馬擴急匆匆向李彥仙討個主意……由於李彥仙的身份暫時還是保密的,所以馬擴是這支義軍名義上的統帥,不過兩個人倒是沒有什麼矛盾,畢竟李彥仙的優勢幾乎是全面碾壓的。他弓馬武藝,甚至文采軍略,乃至三教九流,跟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本事,都比馬擴強了很多,讓馬擴完全心服口服。

貌似有人討論過,爲什麼北宋滅亡,南宋還能撐着,而南明卻撐不住了……其實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兩宋之間,幾乎在幾年的光景裡,就冒出了無數的英才,像岳飛、韓世忠等人,固然是拔尖兒的,但有態度不遜色他們的將領英傑,這些人或許運氣不好,或許沒有廣爲人知,但他們靠着一腔熱血,滿腹忠貞,勉力維持着大局,總算不至於徹底的天崩地裂。

李彥仙毫無疑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論起忠勇,都是一流,尤其難得,和岳飛一樣,他也十分清廉,破城之後,所得財物,悉數分給了屬下,迅速在義軍中建立起強大的威望。

“人馬有多少?是誰領兵?”

馬擴道:“應該不下於兩個萬戶,領兵大將卻不是婁室和銀術可之流……我以爲咱們可以據城死守,跟金人拼一把!”

馬擴滿懷期待,看着李彥仙,卻沒有得到李彥仙的積極迴應……“李將軍,莫非我說錯了?”

李彥仙一笑,“你先坐……我曾經去過一次洞庭湖,那裡號稱有一百零八處水寨,每個水寨都有水匪,你說我當時最怕的是什麼?”

馬擴道:“是怕這些水賊聯合起來,擰成一個拳頭?”

“哈哈哈!”李彥仙大笑,“山賊水寇,就算聚集再多,沒有軍法約束,沒有劇中協調,更沒有穩妥的糧草供應,就算有百萬之衆,也不過是黃巾流寇一般的下場,又有什麼好怕的。”

馬擴這些年也是很有些見識的,他漸漸懂了。

“應該是擔心水寇散在四面八方,沒法一下子剿殺,反而拖延是日,虛耗國力。”

李彥仙頷首,馬擴又道:“既然如此,將軍的意思,咱們反而該學習流寇,散到各處,不要和金賊拼命?”

李彥仙道:“的確如此,看起來解州城池還算堅固,可以固守。但即便如太原城,也有被攻破的時候。我們要想長久,必須重新回到山區,返回鄉下,避敵鋒芒。待到敵兵勢頭下去,或者有機可乘,才能聚兵圍攻,否則也只是自尋死路罷了。”

馬擴頷首,“實不相瞞,我前些時候和金人周旋,能活下來,也仰仗着太行山……只不過這事情並不容易。”

李彥仙笑呵呵問道:“可是百姓不配合?”

馬擴深深頷首,鄭重其事道:“李將軍,百姓粗鄙貪婪,並不知曉大義,心中也沒有君父朝廷……兵馬駐紮在下鄉村鎮,難免擾民,而且軍中所需糧餉又不是村民能負擔的。一旦雙方出現衝突,有些村民就會出賣義軍。李將軍也知道,民間有說法,叫兵不如匪,我怕未必能如願以償!”

李彥仙並不覺得意外,事實上這種疑問他也有過,靠着山村百姓,能不能和金人周旋……但有個人很確定告訴他,不但可以,而且還能發展壯大,並且贏得最終的勝利。

但是有個前提!

“馬兄,百姓何以排斥官軍?歸根到底,還是軍紀渙散,襲擾百姓,造成衝突不斷……其實類似的事情,官家早就提到過……”

“哦?”馬擴大驚,“官家竟如此雄略卓識?”

李彥仙道:“官家就曾經問過朝中諸公,金人南下之前,我朝豐亨豫大,百姓民生便是極好了?”

馬擴苦笑,“所謂豐亨豫大,不過是一些奸佞之臣的粉飾之語,要真是太平盛世,也不會南北各處都有流民起義,金人南下之後,一潰千里了。”

“說的沒錯。”李彥仙笑道:“官家也是這個意思,因此官家主張變法,給有功將士分配土地,落實土斷,實現耕者有其田……”

馬擴感慨點頭,“我大宋有此聖明天子,真是百姓之福啊!”

李彥仙又道:“馬兄,咱們的處境還要更艱難一些……因此必須嚴格軍紀,約束弟兄們,萬萬不能擾民……不但不能擾民,還要幫着老百姓排憂解難,老百姓想要什麼,咱們就幹什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金人的眼皮子底下活下來!”

馬擴深以爲然,興奮地站起,在地上轉了兩圈,沒錯,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自然無往不利。

可是他在興奮之後,卻也生出一絲憂慮。

“李將軍,我原是不該懷疑的,可這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咱們真的要大刀闊斧,無所顧忌,不只是金人視咱們爲眼中釘,便是朝中諸公,也未必能容得下我們吧?”

李彥仙倒是沒有否認,“是啊,可話又說回來,便是想着抗金,也就顧不得這些了。再有官家聖明,心裡頭有數,朝中諸公也奈何不了有功之臣。對了,你知道李太傅吧?”

“李邦彥?浪子宰相?”

李彥仙立刻沉下臉,呵斥道:“你可別胡說,如果哪天真出了事情,還要靠人家保命呢!回頭派人聯絡一下……咱們不是收買他,只是這打仗總會有繳獲,像金銀財寶一類的東西,不能吃,不能喝,用處不大。還要找到渠道出手,換成糧食武器才行,這事情只有李太傅最合適了。”

李彥仙瞧着有些犯傻的馬擴,忍不住笑着搖頭,嘆道:“馬兄,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冤枉?憑什麼爲國抗金,還要做這些下三濫的事情?實在是丟人!話是沒錯,道理也是真的,可架起鍋煮米,沒法架起鍋煮道理。這也是我從官家那裡學來的本事!”

李彥仙和馬擴達成了共識,他們決定將人馬一分爲三,其中一部分人退入中條山,另一部分散到地方,尋找安身立命之處,再有一些精銳的強兵猛將,分成小股兵馬,監視金人動向,獲取消息,尋找戰機……

李彥仙的命令傳達下去,卻沒料到,竟然出了點差錯,那個曾經幫着聯絡城裡豪強的張老學究不願意離去,執意要留在城裡。

“我都這把年紀了,能跑到哪裡去?再說了,我教書多年,也沒幹過任何虧心事,金人也不會一點道理不講。”

邵隆反覆勸說,老頭都不答應。

最後逼得沒辦法,只能去請李彥仙和馬擴。

張老頭首先抱拳告罪,“爲了老朽,耽誤了兩位首領的大事,這豈不是罪孽大了。”

馬擴道:“老先生,您爲了擒殺範瓊賊子,立下了大功,跟我們一起走吧,也免得金人報復。”

老頭笑容不減,卻搖頭道:“別勸了,我心裡有數,一把老骨頭了,死在解州,還有個着落,跑到外面去,說不定到了哪裡就散架子了。你們二位只管走吧,好好帶兵,好好打仗,早晚有一天,把這幫金狗都趕出去……到時候大傢伙都能安生了!”

老人說到這裡,眼中淚水滾滾……馬擴只覺得心好像被堵住了似的,還要勸說,李彥仙卻是擺手,讓他和邵隆出去。

等到只剩下兩個人了,李彥仙才伏身道:“老先生,你執意留在城裡,是有別的用意吧?”

老人眉頭挑了挑,並沒有吱聲。

李彥仙越發篤定,又道:“您,是想保住那幾家鹽商?”

這下子老頭再也繃不住了,只能一聲長嘆。

“李將軍真是明察秋毫啊!我自幼讀書,雖然沒考中功名,但孔孟之道還是知道一些的,殺身成仁的典故也不是不清楚。範瓊就是個畜生,老朽進城聯絡豪傑,一起誅殺此賊,是這輩子做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就算我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老人抓着李彥仙的手臂,動容道:“可範瓊死了,金人要來報復,大家都走了,沒人留下來,城中百姓勢必遭殃。總不能看着金賊屠殺無辜吧?我這麼大年紀了,生死沒有什麼。我留在城裡,把一切罪責都擔下來,他們把我千刀萬剮也好,上刀山下油鍋也好,我都認了。”

“李將軍,老漢七十多了,活了這麼長時間,經過的官家都有好幾個哩,有人說朝廷諸公好也罷,壞也罷……可我這把老骨頭沒捱過餓,也沒受過凍,沒病沒災,活到了今天,咱要知道感恩戴德。”

老人哆嗦着手,從懷裡掏出了一塊白玉,笑吟吟送到了李彥仙手裡。

“這玉算不上好東西,可在我身上帶了五十多年了,盤的光潤熨帖,算是個玩意,將軍要是不嫌棄,就帶着吧!”

李彥仙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喉嚨彷彿被堵住了一般,最後只能長嘆,將玉石收起……老人笑道:“李將軍,這就求仁得仁,是最大的福氣,我死而無憾了,你們可要保重,大宋江山,還要看你們呢!”

李彥仙努力繃着,卻到底流下了熱淚,嘆息道:“老先生,似您這般的君子,若是能入朝爲官,該造福多少百姓!”

老頭哈哈一笑,“別往我臉上貼金了,朝中那些人我看不慣……當初我曾經去過洛陽,見識了不少朝中名臣,宰執相公,哪個不是吃盡穿絕,身邊美女如雲,此等人執掌朝廷大權,終於等來金人入寇,不過是自作自受罷了……只是苦了百姓!”

老人連連長嘆,似乎還想往下說,卻又打住了,自嘲道:“人老了就糊塗了,信口胡說,這天下事,終究還是會更好的,切莫失了銳氣!”

李彥仙用力點頭,告辭而去。

兩天之後,拔離速領兵殺入解州,空蕩蕩的州衙,一個白髮老者正襟危坐,怒視着金兵,就在老者的身旁,竟然還有幾個殘破的骸骨,雜亂地堆着。

老人冷笑道:“爾等蠻夷禽獸看了……這些骨頭就是賊子範瓊留下的,他背叛祖宗,投靠爾等,喪盡天良,老夫將他誅殺,身上的肉盡數切了,便是骨頭也都砸碎,扔了喂狗,只剩下這麼幾塊,讓你們好好瞧瞧,爲禍中原,就是這個下場!你們要是不趕快回黃龍府,也別想有好下場!”

老人鬚髮飄揚,毫不留情地教訓着,對面的金人臉都是鐵青色……

“你這個老匹夫,你拿得動刀槍嗎?你殺範瓊,你也配!”

老人豁然站起,不屑道:“範瓊畜生,爾等禽獸,便是沒有刀槍,也要把你們盡數誅殺乾淨,一個不留!”

說着,老人突然抓起面前桌案上的硯臺,朝着金人奮力擲去,一個金人竟然沒提防,被砸中了腦門,頓時血流如注,慘叫哀嚎……

第552章 白旗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第437章 太上皇輕佻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391章 溫與飽第408章 大貪官的警告第5章 趙佶別跑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106章 燈火第58章 決斷第90章 戰後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19章 老兵不死第174章趙佶是個好榜樣第64章 活着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350章 控制第582章 後繼有人第426章 聖裁第43章 大宋笑話第175章西夏變天第432章 武學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75章 麪皮第70章 趙氏家臣第19章 老兵不死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第71章 清算第38章 勤王第497章 昭勳閣第45章 大功第367章 河水甚涼第18章 喪女之痛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162章 出征第515章 刺客末日第420章 巡邊第121章 英雄氣(三更求票)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468章 你敢查嗎?第60章 優勢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197章 全勝第139章 戰火重燃(三更求票)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訂)第381章 勝利之後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36章 大捷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105章 無敵的韓世忠第455章 趙佶的手段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291章 梁山第97章 盛大儀式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173章中興之主第240章 一場騙局引來的世界大戰第514章 太子駕臨第371章 威名第175章西夏變天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450章 媳婦到手(求月票)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241章 通西域第371章 威名第18章 喪女之痛第462章 天子的決心第320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父皇第550章 岳飛再出徵第112章 不棄(求訂閱)第461章 斂財高手第388章 公道第34章 大將之風第41章 易安居士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339章 背水第291章 梁山第94章 三軍第一人第500章 朕不是蠻夷第404章 雙贏第580章 戰爭與文明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164章 黃陵第104章 進軍
第552章 白旗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第437章 太上皇輕佻第95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391章 溫與飽第408章 大貪官的警告第5章 趙佶別跑第254章 永恆主角第106章 燈火第58章 決斷第90章 戰後第276章 大金無人第566章 興百科之學第135章 三國同盟第19章 老兵不死第174章趙佶是個好榜樣第64章 活着第8章 抗金,抗金,還是抗金第350章 控制第582章 後繼有人第426章 聖裁第43章 大宋笑話第175章西夏變天第432章 武學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30章 殺人者,牛英!第75章 麪皮第70章 趙氏家臣第19章 老兵不死第477章 夢迴豐亨豫大第71章 清算第38章 勤王第497章 昭勳閣第45章 大功第367章 河水甚涼第18章 喪女之痛第370章 興漢鐵騎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162章 出征第515章 刺客末日第420章 巡邊第121章 英雄氣(三更求票)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468章 你敢查嗎?第60章 優勢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197章 全勝第139章 戰火重燃(三更求票)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訂)第381章 勝利之後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36章 大捷第313章 轉好的財政第201章 殺向燕山府第435章 軍事科技第105章 無敵的韓世忠第455章 趙佶的手段第259章 最厲害的是趙官家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291章 梁山第97章 盛大儀式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382章 君臨燕山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173章中興之主第240章 一場騙局引來的世界大戰第514章 太子駕臨第371章 威名第175章西夏變天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539章 收回朝廷第450章 媳婦到手(求月票)第134章 兩個天子第489章 秦檜和兀朮第241章 通西域第371章 威名第18章 喪女之痛第462章 天子的決心第320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父皇第550章 岳飛再出徵第112章 不棄(求訂閱)第461章 斂財高手第388章 公道第34章 大將之風第41章 易安居士第187章 主動出招第339章 背水第291章 梁山第94章 三軍第一人第500章 朕不是蠻夷第404章 雙贏第580章 戰爭與文明第199章 去救宗爺爺第357章 牛爺當官第122章 千里之才第164章 黃陵第104章 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