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斂財高手

趙桓隨手翻着清冊,看了好半天,而後意味深長道:“的確是過了,是貪得過了!”

趙鼎沒反應過來,官家在說啥?

貧瘠的草原弄出五百萬緡的稅,幾乎相當於南方的四分之一強,不定要怎麼刮撿地皮,大肆搜刮。

對於大宋來說,當下最緊要的就是維持北方的太平,如果因爲搜刮過度,激起民變,讓草原重新陷入大亂,甚至羣起圍攻宋軍,那可就壞了大事。

即便是太子趙諶,也承受不起這個後果。

所以說他們過了,已經是很含蓄了。

奈何趙官家居然說有人貪墨,這讓趙鼎無法接受,也不敢相信。

“官家,太子那邊已經很艱難了,如何還能中飽私囊啊?”

趙桓呵呵一笑,“趙相公,你算算行臺官吏的俸祿開支,大約就知道了。”

趙鼎急忙接過清冊,仔細看了又看,行臺官吏的俸祿普遍比內地高了三到五成,,這也是情理之中,沒有什麼稀奇的。

可再看趙桓的神色,顯然不止這麼點……那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趙鼎反覆觀察,仔細琢磨……漸漸的,他似有所悟。趙鼎的情況有點特殊,他是進士出身不假,可他久在地方,既然是地方,做事就可以糙一些,反而身居朝堂,需要更精細的操作。

比如這些開支裡面,就有一項是住房補貼。

其中三品參政可以拿到一萬八千貫,最低一級也有三千貫。

“這,這有點多了吧?”

趙桓冷哼道:“豈止是多了,一萬貫,夠在草原上建個皇宮了!”

趙鼎咧嘴,說建一個皇宮,那是扯淡了,不過長城上的一處墩臺,平均下來,也就五百貫。

三千貫的府邸,應該十分龐大,更不要說一萬八千貫了。

“官家,草原苦寒,缺少傢俱擺設,既然是朝廷官吏,總不能家徒四壁吧!採買一些東西,或許也是情理之中。”

趙桓冷笑道:“的確是情理之中,可你去查查,去年禮部爲了定親,還有冊封儲君大典,支出了多少東西,這些東西現在又去哪了?”

趙鼎大吃一驚,他有些驚訝地看着趙桓。

“臣想起來了,這些都被轉給了行臺,另外還增加了三成開支,充作運費……官家何以對財稅如此清楚,真是讓老臣汗顏!”

趙桓呵呵兩聲……最近這段時間,他趙官家已經改變了治理天下的思路……一個國家,就是個超大的企業,或者是幾個企業的聯合。

上輩子在辦公泡出來的本事,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趙桓治國,基本上抓兩樣東西,一個是人,一個是錢!

人這塊比較好說,從政事堂到吏部,再到軍中人事……文官知府以上,武將統制以上,還有一些重要的位置,趙桓悉數抓在了手裡。

至於錢,趙桓已經提拔陳康伯擔任戶部尚書,這是個精細的,而相比之下,趙桓更是個鐵算盤。

他手上至少有三百名專業太監,每天都在計算着各種賬冊,然後將結果彙報給趙桓。

毫不誇張講,趙官家就是大宋朝最大的賬房,是事實上的戶部尚書。

有了如此底氣,纔敢說洞察一切,瞬間看透了行臺清單的問題。

趙鼎稍微遲疑,就道:“官家,莫不是要清查行臺?”

“查什麼?”

趙桓氣不打一處來,”趙卿,你還沒看明白,他們給自己留了那麼多,本身有相當貧瘠,稅源不豐,還能交上這麼多。你能不能跟朕講講,東南的稅賦都哪去了?”

趙鼎瞠目結舌,這個問題實在是拷問靈魂……行臺官吏有罪,那這些朝臣,豈不是該扒皮了?

不過從那種角度來看,還真是該如此!

這錢都哪去了?

趙桓頓了頓,這才道:“朕也有一段時間沒看兒子了,似乎蕭丫頭給我們趙家添了孫子哩!”

趙桓興致勃勃,“朕準備去瞧瞧,輕車簡從,不許多帶人,朕去去就回!”

趙鼎能說什麼,這位官家哪是去看兒子,分明是去查賬了。

不過這事情也的確讓人想不通,他們憑什麼能弄到錢呢?

趙官家出塞,很順利見到了趙諶,不順利也不行啊,趙大太子玩得正高興,誰能料到,他爹突然出現了。

“您,您老這麼閒啊?”

趙桓翻了翻眼皮,“告訴你兩句話,第一,朕還不老,第二,朕也不閒!”

趙諶一下子就聽出來了,這是帶着怒氣來的。

“您有什麼吩咐,又或者孩兒什麼地方惹到您了?是不是,是不是稅收?”趙諶還真上路,直接就說了出來。

趙桓用鼻子重重哼了一聲,“別廢話了,讓我瞧瞧,你們到底是怎麼盤剝往來,中飽私囊的!”

趙諶不敢怠慢,趕快找來了虞允文,隨後又叫來了趙汾,這兩個傢伙成了擬定行臺稅制的主要推手。

經過虞允文的介紹,趙桓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由於行臺轄區正好在草原和內地之間,處於銜接往來,溝通雙方的優勢區位。

譬如說,從草原運來了牛馬,進入行臺市場,他們是不需要納稅的……但是一旦交易之後,他們就需要給南來的商賈一份納稅憑證,因爲只有拿到這個憑證,南方商賈在出售的時候,才能抵償稅款。

而且靠着這個憑證,才能一路暢通無阻,不用承擔苛捐雜稅。

反過來也是一樣,草原的商賈要購買大宋的商品,也是需要討要納稅憑證的,因爲只有在納稅之後,有了這個憑證,才能算作正品。如果出了問題,行臺方面是會負責的,否則的話,就等着吃虧吧!

虞允文自以爲得計,他這一手實在是太高明瞭。

因爲他巧妙一招,把本來屬於朝廷的徵稅任務,巧妙轉給了買方。想要順利完成交易,就需要賣方納稅,取得憑證,然後買方纔會欣然接受。

道理很簡單,因爲唯有如此,買方纔有保證,而且還能節省稅金。還有,這個納稅憑證又能減少運輸中的麻煩,堪稱護身符。

一句話,想要交易順利,就必須納稅。

這樣一來,商稅數額,自然是飛速上漲。

在過去一年裡,光是從行臺向南販運的耕牛就有十七萬頭,按照每頭牛兩貫計算,就有34萬貫入賬。

從南向北運輸的茶葉,也是個天文數字,稅金甚至比耕牛還高,足足有五十萬貫!

除此之外,馬匹,羊羔,獸皮,藥材,南方的絲綢,布匹,鐵器,傢俱,生漆……每一項的稅收,幾乎都在十萬貫以上。

全都加起來,只是向朝廷交了五百萬貫,非但不算多,甚至還有點少。

虞允文爲了安撫趙桓,只能道:“官家,去年已經向南邊輸送了十八萬擔黃豆,今年的數額會超過五十萬,僅此一項,能給朝廷增加八十萬貫歲入。”

趙桓點了點頭,“僅此而已嗎?你們不是建了榨油作坊嗎?”

虞允文連忙點頭,“的確,只是主要都是小作坊,替鄉親辦事的,收不上來多少稅,臣的意思是不要與民爭利。”

趙桓點頭,“黃豆種多了,油坊,豆腐坊,可以不用繳稅,或者只是象徵性交點。但是豆粕呢?這可是個大頭兒,軍中只怕眼睜睜瞧着吧?這也不用納稅?”

“用,用啊!”虞允文連忙點頭,“這一項也能有二十萬貫。”

“還有。”趙桓呵呵一笑,“朕聽說,你們找到了鐵礦,還找到了煤礦,這是真的吧?”

“是,不過規模不大,開礦難度也不小,能有多少收入,還不好說。”

趙桓都懶得看虞允文,你小子還跟朕撒謊?

“草原的礦什麼情況朕知道,不但規模比中原大,而且品味好,且是露天礦居多……如果沒有這些優勢,也就沒有開發價值了,所以你講是小礦,那是欺君!”

撲通!

虞允文就嚇得跪下了,簡直快要哭出來了。

“官家饒命,官家饒命啊!”虞允文委屈巴巴道:“殿下白手起家,處處都用錢,臣唯有殫精竭慮,方不負官家所託。”

趙桓太清楚虞允文這個貨了,他纔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老實,這小子既會替國家斂財,也能給自己賺錢。

屬於八面玲瓏的水猴子,信了他的話,保證上當。

這幾項稅收趙桓都看過了,還哪裡有問題呢?

趙官家略沉吟,就道:“這麼多財稅往來,數額驚人,你們算得清楚嗎?用不用朕再給你們加派一些官吏?”

趙汾連忙躬身,“官家恩典,臣感激不盡,只是的確用不着,有,有幫忙的人了。”

趙桓微微一笑,“那就好!對了,能處置這麼多賬目,經營這麼多錢財的。除了戶部,就是開封的相國寺,還有東南的靈隱寺。朕這裡一直不許相國寺北遷燕京。就是不打算讓這幫禿驢染指太深,莫非說他們從你們這裡曲線救國了?”

此話一出,就連趙諶都傻了,怎麼他們撈錢的法子,都瞞不過他爹啊!

“兒臣,兒臣無意隱瞞父皇,只是尚在驗證中,不知道成敗與否,不敢貿然上奏,還請父皇寬宥!”

趙桓呵呵道:“用不着客氣了,這些手段也算不上太過稀罕,你們整理一下,回頭在邸報登出,準備推行各地吧!只不過大相國寺,怕是擔不起這麼大的擔子吧?”

第400章 破城第521章 科舉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233章 大交易第45章 大功第106章 燈火第300章 風骨第268章 你滴韓王第142章 三千學子三千兵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168章 雪恥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291章 梁山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534章 剿匪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6章 留全屍第85章 大宋贏了第284章 凱旋第120章 破局第280章 大才第585章 防範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227章 活活氣死第72章 死個明白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258章 國際縱隊第350章 控制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119章 廷議第85章 大宋贏了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10章 猛士潑韓五第214章 文武雙全(求訂閱)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116章 邸報(求訂閱)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346章 犧牲第342章 斬將第515章 刺客末日第97章 盛大儀式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90章 戰後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1章 靖康天子第442章 吃肉強國第90章 戰後第253章 罵死第188章 靖康二年第113章 點檢第532章 問罪倭國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111章 戰後(求訂閱)第466章 擠兌朝廷的下場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535章 物流第21章 活捉郭藥師第34章 大將之風第21章 活捉郭藥師第207章 拯救岳飛第335章 兵臨城下第86章 勝利進軍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70章 趙氏家臣第1章 靖康天子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315章 北伐大計第520章 恩典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399章 拐來了五萬大軍第318章 喪膽第451章 黃豆大帝第431章 真想搶了你們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527章 朱熹第372章 復河東第400章 破城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31章 沒輸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26章 戰馬保住了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285章 降旨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150章 決策第536章 稻桑第106章 燈火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186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重用岳飛第167章 利斧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
第400章 破城第521章 科舉第571章 反攻歐陸第233章 大交易第45章 大功第106章 燈火第300章 風骨第268章 你滴韓王第142章 三千學子三千兵第15章 趙桓的持久戰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168章 雪恥第511章 討伐倭國第291章 梁山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534章 剿匪第236章 兀朮上鉤了第6章 留全屍第85章 大宋贏了第284章 凱旋第120章 破局第280章 大才第585章 防範第401章 驅逐大石第227章 活活氣死第72章 死個明白第403章 當一個國家躺平了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353章 牽連甚廣第340章 隨朕破敵第258章 國際縱隊第350章 控制第481章 最後一戰第119章 廷議第85章 大宋贏了第244章 華夏興衰,在此一舉第10章 猛士潑韓五第214章 文武雙全(求訂閱)第492章 優勢在我第116章 邸報(求訂閱)第157章 老子天下第一(三更求訂)第346章 犧牲第342章 斬將第515章 刺客末日第97章 盛大儀式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第90章 戰後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1章 靖康天子第442章 吃肉強國第90章 戰後第253章 罵死第188章 靖康二年第113章 點檢第532章 問罪倭國第327章 岳雲建功第443章 經營長城第111章 戰後(求訂閱)第466章 擠兌朝廷的下場第183章 又一個盟友第257章 戰鬥英雄第535章 物流第21章 活捉郭藥師第34章 大將之風第21章 活捉郭藥師第207章 拯救岳飛第335章 兵臨城下第86章 勝利進軍第424章 奇男子兀朮第70章 趙氏家臣第1章 靖康天子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訂)第315章 北伐大計第520章 恩典第124章 野鴨子(萬字求訂閱)第399章 拐來了五萬大軍第318章 喪膽第451章 黃豆大帝第431章 真想搶了你們第575章 亞歷山大不值一提第527章 朱熹第372章 復河東第400章 破城第296章 巨大繳獲第31章 沒輸第66章 張俊的選擇第26章 戰馬保住了第206章 猛士楊再興第29章 牛二從軍記第285章 降旨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訂)第150章 決策第536章 稻桑第106章 燈火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186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重用岳飛第167章 利斧第234章 一國興一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