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局

宣和六年十二月末,北方大地己是銀裝素裹。

古城杭州,籠罩在悽風冷雨中,雖沒有滿天飄揚的雪花,卻又寒氣逼人。人們總說,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冬天冷。可實際上,若真來到了南方,便知道南方的冬天,遠比北方更加難耐。開刮城的冬天,朔風罡烈,但只是撲面而過:可杭州的冬天,卻是化骨柔,那細柔的風順着衣服領子滲透入體內,令人更感寒冷。

正堂上,擺放着一個火爐,火爐裡炭火熊熊。

李梲抿了一口老酒,捻起一粒苗香豆放進嘴裡,閉上眼睛咀嚼品味。

堂下,幾名文士正襟危坐,誰也沒有開口。他們看着李榆,等待着李榆的發問。

這幾人,確是李榆的幕僚。

“那廝,在做什麼?”

李梲突然開口,顯得有些沒頭沒腦。

他年約四旬,生的儀表堂堂,略顯清癭,透出一股子文士的風雅之氣。說話時帶着些開封官話的口音,卻又有一絲吳依軟語的輕柔。劍眉,朗目,頜下長鬚。

一身青色長衫,更顯溫文儒雅之色,只是眉宇間卻透着一絲陰鷙。

幕僚當然明白李桅的話中之意,其中一人忙起身道:“回府尊話,那玉都監似乎身子不好,到了杭州以後,也未曾前往軍營巡視,只在草料場附近找了一所宅子,便閉門不出。倒是他那兩個幕僚,活動頗爲頻繁,時常會結伴在城中走動。”

李梲眉頭一蹙,自言自語道:“身子不好嗎?”

腦海中,旋即浮現出一張蠟黃,帶着病色的面容。

太子曾派人送信,言這玉小乙是一等一的好漢,武藝高強,身體強壯。初時見玉尹,便是李桅也嚇了一跳。因爲他看到的玉尹,氣色極差,說幾句話都會喘息。

不過也正因爲此,李桅倒是放心許多。

如此一個病怏怏的傢伙,怎地也不像是能和他爭權奪利的主兒。

只是太子把這人派來杭州,究竟是什麼意思?據說,這廝好像在東京,招惹了不少仇人。

“他身子骨,果然不好?”

幕僚忙回答道:“回稟府尊,小底曾派人調查,發現那廝安頓下來之後,曾請了幾位杭州的名醫過去。小底也着人與那些人接觸,據說那廝的身子骨,的確很差。”

李梲聞聽,卻長出了一口氣。

“如此也好,便讓玉都監多歇息一下。

他是開封人,第一次來這邊,總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倒也算不得大事……李四!”

伴隨着李榆一聲呼喚,就見一個青衣小打扮的壯年男子從外面走進來。

“老爺,有何吩忖。”

“去庫房裡去兩支百年老參來,明日一早便送到玉都監府上。

就說,讓他好好調養身子,莫要太過操勞。至於應奉局這邊的事務,也不用他費心。等他身子骨調養好了,再接手也不過…韓奎,應奉局這邊的事情,你要儘快解決,莫留下差池。同時派人繼續盯着他,一旦有什麼行動,便立刻與我知。”

李梲說完,起身拂袖而走。

幾名幕僚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忙躬身相送。

後世常說,杭州繁華。

更有詩詞爲證,道什麼‘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便是而今的東京,開封府。

還有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只是,這詩詞歌賦中的杭州美景,卻是後來纔有。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西府於杭州。經吳越三代五帝,共朽年的通知下,杭州的確是發展迅速。歐陽修曾在《有美堂記》中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威矣……

根據吳越備史記載,杭州西起秦望山,沿錢塘至江干,城池形狀酷似腰鼓,故而又稱腰鼓城。

元裕四年,蘇東坡爲杭州知州,疏浚西湖,修建長堤,使得西湖景色更加動晨…

然則,方臘起義,卻使得杭州遭受到巨大破壞。

時起義軍一度攻入杭州城,令杭州城池殘破。雖方臘已死,叛亂早平靖數載,可杭州城內,昔日戰火留下的痕跡仍依稀可見。其景狀,遠非那詩詞之中形容的動人。

細雨靡靡,杭州城被陰靄籠罩。

玉尹披着一件厚厚的木棉布做成的棉袍,站在門階上,發出一連串極爲劇烈的咳嗽。

蒼白如紙的臉上,透出一抹病態紅潤。

他在門階上站了一會兒,轉身復又回到房間裡,迎面頓撲來一股暖風。

爐火熊熊,火苗子亂竄。

鐵爐王還掛着一個水壺,水已經燒開沸騰,水蒸氣從壺嘴中,噗噗噴涌。

高世光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蘇水,來到了玉、尹跟前“少爺,該吃藥了。”

濃郁的藥味,撲面而來,讓玉尹眉頭一蹙,蒼白的臉上頓浮現出一抹苦澀笑容。他搖搖頭,接過碗,捏着鼻子咕嘟咕嘟的硬灌下去。張開嘴,從口中便噴出一股子苦澀的藥味,似乎連呼吸裡,都充斥這一股苦意。

“這勞什子藥,究竟需吃到幾時?”

高世光輕聲道:“張先生抓的方子,還剩下十天的量。

不過張先生說了,十天之後還要診斷重新開方……少爺這次元氣損耗甚巨,估計要開春以後纔會停藥。少爺,實在不行,小底便回開封一趟,請安神醫前來?”

“老高休要生事,安叔父那邊最好不要打攪。若通知了安叔父,燕奴必然會知曉,到時候少不得又要她牽腸掛肚得擔心。那張先生不也說了,只是元氣受損,並無大礙。這般將養一陣子,來年必能康復。”

高世光嘴巴張了張話到嘴邊,還是又咽回去。

玉尹咳嗽兩聲在椅子上坐下突然道:“老高,從開封帶來的錢兩,還剩多少?”

高世光臉色一變,猶豫片刻後道:“回少爺話咱們這次從開封帶了一千貫來,原想着足夠使了,卻沒想到這杭州的市價會這麼高。便是咱這宅在僅賃錢一月便要二十貫,而且一交一年的賃錢便足足二百四十貫足。加上這些天少爺吃藥,也費了不少銀子,而今只剩下五百貫如…另外,小底還聽人說了一件事。”

“哦?”

“這杭州應奉局形同虛設,知州老爺對應奉局事務,似乎也不甚上心……”這應奉局已經成立數月,可這兵寨至今仍未定下,所屬兵員也未招納。少爺前來就任,手下卻無一兵一卒,到時候官家若怪罪下來,只怕最後還是要落到少爺身上。”

應奉局兵寨,屬玉尹所轄。

按道理說,這杭州應奉局已經重開數月,李梲更兼那領應奉局事,也算有些時日。其他不說,至少兵寨應該立下,兵員應該招滿。但根據高世光所言,所謂應奉局兵寨,而今也只是個空殼子,甚至連影子都看不見。

玉尹聽罷,卻未生豈。

似乎早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所以只笑了笑,便擺手道:“老高,這些事你休要費心,我自有打算。李知州如此,想必也有難處。畢竟當初朱鋤執掌蘇杭應奉局時,所造成的惡果甚晨…李知州這般安排,也走出於謹慎,我卻能夠理解。

對了,明日你去坊間,代我尋些老參等滋補之物和…先熬過這段時間,代我身子骨好了些,再做計較。”

高世光聽玉尹這麼一說,也就不復贅言。

想必少爺已經有了穩妥打算,這種青情,也着實用不着他去費心。

只是,那等滋補之物,多價格昂貴。家中餘錢也確實不多,真個要小心計算纔是。

高世光下去之後,玉尹站起來,在堂上活動了一下腿腳。

當日在東京,被善應打了兩掌,身子着實受傷不輕。好在玉尹身上有安道全陪的內壯丹,雖說這丹藥是爲他習武而用,但對他的傷勢,也有不小的益處。從東京到杭州,有千里之遙,路途坎坷。若非這內壯丹,說不定玉嚴便到不得杭州。

可即便如此,也需百十天才能康復。

玉尹在心裡計算了一下時間,若真個完全康復,說不得要等到來年入夏才場…可若真如此,豈不是要荒廢數月光陰?玉尹內心裡,也着實有些等不得這許久。

也不知,十三郎那五十萬貫可曾送來。

算算時間,高寵也該踏上回程之路,說不定現在已經到了東京。

玉尹仔仔細細的計算了一下,五十萬貫銀子,其中有十萬貫屬於田行建等人所有。剩下四十萬貫,凌振那邊也要分潤一些,這個數字,恐怕也不能太少。再者說了,凌振而今幫玉尹研製新式火藥,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支撐。若如此計算,十萬貫恐怕是不能少,玉尹手裡便只剩下三十萬貫銀兩。開封城的家業不能丟失!楊再興需要升遷,牛皋、高寵也要從軍,同樣少不得鉅額開銷……還有,便橋屠場需要擴張,更要招納人手,順便打點開封府上上下下的關係,爲玉尹將來所用。

這些事情若一一計算下來,留二十萬貫在開封,不算太多。

如此,玉尹能支配的銀子,也就是十萬貫上下……十萬貫,聽上去似乎是很驚人。

水遊傳裡,童貫的生辰綱也不過十萬貫而已。

可這些錢若真用起來,恐怕是…

玉尹想到這裡,便忍不住眉頭緊蹙。

“小乙快看我們今天找到了什麼?”

就在玉尹坐在堂上沉思的時候陳東和張擇端二人,興致勃勃的走進大堂。

陳東手裡還拎着一隻鱉,大約有五斤多重,頗爲墜手。而張擇端手中,則拎着一個酒罈子。

“兩位哥哥,這又是去了何處?”

“呵呵,今日金匱堂的張先生請我們去靈隱寺玩耍。

回來的路上,遇到有人販賣此物。張先生說,這東西對身子骨甚有益處,我便買來,與小乙調養。大兄順帶着還從張先生那邊淘來了一罈藥酒。據說都是大補之物,效果奇佳。嘿嘿爲了這罈子酒大兄可是用蘇學士的墨寶才換回來。”

張先生,便是爲玉尹診治的那位杭州名醫。

其人名叫張帆,因生的一張奇長馬臉,故而又稱馬面張。

醫術確是沒的說或許比不上安道全那種能起死回生的本領,但也確是有真才實學。

這馬面張和玉尹的關係普通。但卻和張擇端關係甚密。

一來二人同姓,說起來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二來嘛,馬面張生性好畫,猶愛蒐集東坡居士的墨寶。在東京,蘇門四學士的物品,被嚴令不得流傳。可是在杭州,這禁令卻形同虛設。當初蘇東坡爲杭州知州時,不僅僅疏俊西湖,建築長堤,更開通茅山、鹽橋兩河,疏凌六井,使得杭州百姓所飲用的水源甘甜清冽……”

此上種種,也造就了蘇東坡在杭州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他的墨寶,自然爲世人所青睞。

張擇端在書畫院時,曾偶然得來蘇東坡的墨寶,一直珍藏在身邊。

而今卻爲了這一罈子酒,不惜用最愛之物去交換,怎不讓玉尹心中感動?

同時,也說明馬面張這罈子藥酒的不凡之處。玉尹忙起身想要向張擇端道謝,卻見張擇端一擺手,上前一步把他按在了椅子上“小乙這身子,確需要早些將養好。

我和少陽日後前程,都寄託小乙一身。

區區一副畫,又值得甚?再說了,那墨寶雖是我所有,但並不爲我所喜,所以換了便換了,當不得大事,小乙休要多言。”

心中,頓涌起一股暖流。

玉尹把感激的話語,重又咽了回去,只朝着張擇端一笑“如此,小乙卻之不恭了。”

“老高,老高,快些把這勞什子拿去烹了。

對了,你順便再去一趟金匱堂,尋了那馬面張便告訴他,要與小乙用,讓他配一副藥來,休要多了這勞什子的滋味。”

高世光在外面聽到叫聲,忙慌慌張張跑進來

從陳東手裡接過了那隻鱉,又應了一聲,便退出正堂。

張擇端把酒罈子放到一旁,和陳東在堂上坐平。

玉尹這纔開口道:“兩位哥哥,這幾日在杭州城裡,可看出了什麼端倪?”

陳東一笑“似乎那位李知州對小乙你,並不甚歡迎。”

“哦?”

陳東起身,倒了兩碗水,給張擇端遞過去一碗之後,便沉聲道:“杭州府而今,軍備鬆弛,毫無興復之氣。此前方逆作亂,令東南生靈塗炭,這杭州府更首當其衝。我與大兄這幾日,行走手坊巷之間,所見盡是滿目瘡痍。李知州對應奉局的事情,也不甚放在心上,小乙此次前來,難免會讓他生出官家對他不滿的想法。

還有,我還打聽到,應奉局開設數月,那李梲將應奉局一應錢糧盡數扣壓,用來修繕他自家府邸。小乙一來,他便少了許多進項,所以內心裡對小乙便奪了提防。”

玉尹聽了,眉頭一蹙。

“如此說來,便我就任,也得不來錢糧?”

陳東冷笑一聲道:“單一個兵寨數百人空餉,每月便有千餘貫。

以前,他李知州一人獨攬大權,過的好不快活。而今小乙卻跑來分他進項,豈能讓你如願?君不見小乙來杭州已有十餘日,那李知州除了頭天與小乙見過之後,便無任何音訊。想來那廝正琢磨着,如何把小乙趕走,斷然不會遂了小乙心願。”

“李梲,好像是崇寧年間的進士吧。”

張擇端突然開口,也使得陳東愣了一下。

“是啊,那廝是崇寧二年進士。”

“呵呵,那就對了,李知州對小乙不滿,恐怕不僅僅是小乙要分了他權柄,少不得還受了指使。小乙此前在東京,可謂是得罪了許多人,雖說如今來到了杭州,那些人又豈能輕易放過?莫忘記了,這杭州也是蔡相的根基所在,說起來這李知州雖投靠了太子,但也是蔡相門生。小乙若真個掌了權,豈不是讓東京那些人失望?”

陳東聽了,立刻點頭。

“着啊,卻險些忘記了此事。”

玉尹倒吸一口涼氣,臉上旋即露出苦澀笑容。

蔡黨與他,說起來雖沒有過正面衝突,可這恩怨糾葛之深,卻也令人心生畏懼。

便是有皇太孫趙堪護佑,怕也難以周全。

“如此說來,我來這杭州,豈非寸步難行?”

“怕不僅僅是寸步難行,更是暗藏殺姐…小乙主應奉局兵事,若不能儘快整備,早晚會遭人彈劾。沒錯,應奉局兵事而今爲李榆所掌,但說到底,小乙纔是應奉局都監,更是這應奉局兵事的主官。若這兵事始終不得整備,自少不得要拿你問罪。

我想,那李梲斷然不會輕易交出兵權。”

大觀元年,杭州被升爲帥府,掌東南兵事。

但自方臘之亂以後,兩浙路都監人選懸而未決,也是東南兵備鬆弛的一個主要原因。

加上杭州總管尚未就任,所以杭州軍政,盡歸李榆所控。

在此情況下,李桅要想爲難玉尹,還真就不成問題…玉尹聽了張擇端這一番話,不由得眉頭蹙的更緊。

想要破了這個局,便需要從李榆手中,討來兵符。

可問題是,該如何討要呢?

玉嚴忍不住撓了撓頭,把這件事暫時拋在了腦後。

“對了,我聽人說前任知州蔡鋆,是遭人刺殺而亡,也不知道,那兇手可否抓到?”

第79章 血戰金河泊(二)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303章 生?死?第340章 漠北變局(一)第42章 手有餘香(上)第218章 你莫非被人騙了?第197章 與你一個前程(二)兩連更後求推薦票第201章 黃公子第104章 血色可敦城(完)第210章 暗戰(一)第146章 二三事第83章 血戰金河泊(完)第122章 魯山盜(完)第231章 局第26章 富貴滾滾來(下)第49章 邸報(下)第133章 刀名虎出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152章 金蓮第13章 你又算什麼東西?(上)第217章 角子門第25章 鬥琴(上)第144章 不就第336章 你是誰?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53章 我非大官人第343章 漠北變局(四)第227章 殺虜(七)第354章 血戰逐鹿山(二)第223章 殺虜(三)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350章 漠北變局(十一)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297章 陳橋第一彈(一)第230章 不如離去第198章 好意心領第4章 殺豬(下)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177章 貴客(二)第147章 大宋時代週刊(一)第84章 各懷心思第244章 龍虎鬥第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彈第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彈第153章 我非大官人第288章 太子諸率府率第88章 牟那山中月第5章 另謀出路(上)第296章 陳橋第一彈(二)第196章 與你一個前程(一)第178章 似小丑般蹦跳第4章 殺豬(上)第126章 荼蘼花落玉郎歸(二)第28章 睚眥必報(下)第300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90章 可敦城第26章 富貴滾滾來(上)第80章 血戰金河泊(三)第227章 殺虜(七)第214章 黃公子,皇太孫?第5章 另謀出路(下)第344章 漠北變局(五)第42章 手有餘香(上)第223章 殺虜(三)第240章 大刀關勝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32章 波瀾迭起(下)第281章 開封之圍(三)第344章 漠北變局(五)感恩並提前預定九月的保底月票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71章 耶律習泥烈第192章 創刊號第40章 角力記(上)第357章 好走,种師道!第349章 漠北變局(十)第215章 機關算盡第226章 殺虜(六)第173章 此事非一般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上)第130章 開封邸報第82章 血戰金河泊(五)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55章 掌心雷第268章 一團麻第63章 羅德的機遇第335章 會盟木刀溝(三)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310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六)第206章 練兵(三)第192章 創刊號第211章 暗戰(二)第44章 過尤不及(上)第167章 尋師第51章 解詞(下)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205章 南衙
第79章 血戰金河泊(二)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303章 生?死?第340章 漠北變局(一)第42章 手有餘香(上)第218章 你莫非被人騙了?第197章 與你一個前程(二)兩連更後求推薦票第201章 黃公子第104章 血色可敦城(完)第210章 暗戰(一)第146章 二三事第83章 血戰金河泊(完)第122章 魯山盜(完)第231章 局第26章 富貴滾滾來(下)第49章 邸報(下)第133章 刀名虎出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152章 金蓮第13章 你又算什麼東西?(上)第217章 角子門第25章 鬥琴(上)第144章 不就第336章 你是誰?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53章 我非大官人第343章 漠北變局(四)第227章 殺虜(七)第354章 血戰逐鹿山(二)第223章 殺虜(三)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350章 漠北變局(十一)第31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第297章 陳橋第一彈(一)第230章 不如離去第198章 好意心領第4章 殺豬(下)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177章 貴客(二)第147章 大宋時代週刊(一)第84章 各懷心思第244章 龍虎鬥第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彈第72章 蝴蝶振翅第一彈第153章 我非大官人第288章 太子諸率府率第88章 牟那山中月第5章 另謀出路(上)第296章 陳橋第一彈(二)第196章 與你一個前程(一)第178章 似小丑般蹦跳第4章 殺豬(上)第126章 荼蘼花落玉郎歸(二)第28章 睚眥必報(下)第300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90章 可敦城第26章 富貴滾滾來(上)第80章 血戰金河泊(三)第227章 殺虜(七)第214章 黃公子,皇太孫?第5章 另謀出路(下)第344章 漠北變局(五)第42章 手有餘香(上)第223章 殺虜(三)第240章 大刀關勝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32章 波瀾迭起(下)第281章 開封之圍(三)第344章 漠北變局(五)感恩並提前預定九月的保底月票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71章 耶律習泥烈第192章 創刊號第40章 角力記(上)第357章 好走,种師道!第349章 漠北變局(十)第215章 機關算盡第226章 殺虜(六)第173章 此事非一般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上)第130章 開封邸報第82章 血戰金河泊(五)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55章 掌心雷第268章 一團麻第63章 羅德的機遇第335章 會盟木刀溝(三)第294章 好戲,剛開始!第310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六)第206章 練兵(三)第192章 創刊號第211章 暗戰(二)第44章 過尤不及(上)第167章 尋師第51章 解詞(下)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205章 南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