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趙不尤(上)

靠人不如靠自己!

這個道理,玉尹在重生前就很清楚。只是那執拗的個性,讓他不肯低頭,以至於錯失了無數次機會。重生之後,執拗的個性依舊,可經歷生死之後,許多事情看得淡了,也就多了幾分變通。正是那幾分變通,才使得他能夠在這時代生存。

黎大隱默默看着眼前的玉尹,心中感慨萬千。

身爲杭州主簿,按道理說,他應該算是李梲的人。但實際上,黎大隱和李梲的關係,卻不是特別融洽。他的情況和開封府的肖堃有點相似,但比起肖堃,又有不同。他是個秀才出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累世居於杭州,也算是當地豪商。

所以,黎大隱的眼界,自然不同於押司出身的肖堃。

他和龐萬春之間的友誼,已持續多年。想當初,龐萬春還未造反的時候,也算是鹽官富戶,兩人同在一所學院裡求學,結下深厚的友情。當初官府要收拾龐萬春的時候,正是黎大隱暗中通風報信,才使得龐萬春倖免於難。而在方臘攻打杭州城的時候,也多虧了龐萬春的暗中維護,黎大隱一家才避禍了一場災禍。

也正如此,黎大隱非常瞭解龐萬春。

甚至在方臘事敗之後,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辦法,爲龐萬春謀求一個新的出路……

沒想到,沒等他想出辦法,龐萬春已經找到了門路。

更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龐萬春的出路,居然是眼前這個青年人!玉尹的情況,黎大隱也不是不瞭解。一個市井之中販肉的屠戶,在短短一年之中崛起,而今做到了應奉局都監的位子,本身就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據黎大隱瞭解,玉尹身後,不過是一個過了期的端明殿大學士黃裳,根本算不得什麼強有力的靠山。

可越是如此。就越發透出其中的詭異。

當黎大隱受玉尹所邀,來這西湖邊上的酒樓吃酒時,黎大隱對玉尹的好奇心,就越發強烈。

“玉都監今日請我來,卻不知有何指教?”

玉尹笑呵呵站起身,爲黎大隱滿上一杯酒,“黎主簿,自家的事情。想來也瞞不過黎主簿。所以便不說那虛透巴腦的話語。我請黎主簿來,便是有一樁好買賣與黎主簿。萬春哥哥說,黎主簿是個好漢。卻不知黎主簿有沒有膽子,接下來呢?”

開門見山,便點出了自己和龐萬春的關係。

大家的底子都不算太乾淨。我這樁買賣有風險,看伱有沒有膽量。

黎大隱出身豪商之家,對於買賣生意,極爲敏感。他膽子也非常大,否則便不會暗地裡幫助龐萬春的那些手下,辦理戶貫,進行安置。聽到玉尹這番話,黎大隱先一怔,旋即露出詭異的笑容。看起來。這位玉都監,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卻要看玉都監的買賣如何。”

“某欲啓西域商路,連通西州與東南。”

“西州?”黎大隱愣了一下,詫異道:“我聽人說,西州正逢戰亂。遼人餘孽在西州,與那西州回鶻正打得不可開交。這等時候,卻不知玉都監有什麼好買賣?”

黎大隱秀才功名。卻甘心在杭州做了十幾年的主簿。

其用意,不僅僅是爲了手中那一點權力,更重要的是,身在衙門裡,可以掌控許多資訊。

官商一體。自古便是華夏經商的不二之選。

若沒個官身保護,那生意做得再大。到頭來也難逃敗亡。

杭州黎家能立足百年,自然精通其中的奧妙。從黎家始祖落戶杭州以來,與官府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聯繫。其八面玲瓏的手段,自不爲外人知曉。便是當初朱勔開設東南小朝廷,爲禍江南之時,黎家也僅僅是受到些許波及,未曾傷了元氣。

究其原因,還是他們在官府中的人脈……

玉尹既然知道了黎大隱和龐萬春的關係,便不會小覷了黎家。

來見黎大隱之前,他通過吉青和龐萬春已多次聯絡,弄清楚了黎家的根底!

新任杭州都監關勝的到來,爲玉尹創造出機會,更改善了他目前的狀況。李梲而今,面對龐萬春咄咄逼人之勢,萬分頭疼,卻又無法驅使一個兵卒爲他所用。

關勝上任後三天,將杭州兵馬收攏入營,不得擅自離開。

接下來,必然會有一番大動作,就如關勝所言,他需要將杭州兵事好生整頓起來。

在此之前,李梲根本無法調動杭州兵馬。

所以,他也沒有精神來對付玉尹,更使得玉尹,多了幾分自由。

“呵呵,可據我所知,西州戰事已基本上平息……那遼國餘孽得汪古部和西夏等臂助,已經把西州回鶻徹底趕出西州。而且,那些遼國人得了八拉沙兗同宗之助,實力更是大增。西夏太子更親自領兵,屯駐沙州,爲那些遼人牽制黃頭回紇。

西州的局勢,已經明朗,又何來戰亂之說?”

黎大隱道:“可即便如此,與我等有何關係……難道說,玉都監和那些遼人……”

終究是個官場油子,黎大隱很快便覺察到其中的玄機。

玉尹一笑,吃了一口酒,用筷子夾起一隻蝦子放在口中咀嚼,臉上帶着淡淡笑容。

那意思,已經非常清楚。

黎大隱笑了!

“此事倒也有些意思……只是事關重大,還需與族人商議。

若玉都監真有門路的話,這買賣倒也做得。只是,玉都監把這大好買賣送與黎某,卻讓我有些受之有愧。不知玉都監可有什麼難處需要自家幫助?便沒有這買賣,只憑萬春兄弟的面子,自家也斷然不會袖手旁觀。不過,我身份低微,怕也幫不得太多。”

玉尹夾起一隻蝦子,放在黎大隱面前盤中。

“天下熙熙爲利而來,天下攘攘皆爲名而往……黎主簿看這西湖之中來來往往船隻無數,可在小乙眼中,無非兩艘。一隻名‘利’,一隻名‘名’。小乙得官家敕命。來杭州爲官。但到了這杭州多日,卻一籌莫展,難以施展出拳腳,不免有些煩悶。

今日請黎主簿來,還想黎主簿爲自家謀一計策。”

玉尹身爲應奉局都監,卻無一兵一卒,始終不是長久之事。

黎大隱又怎可能不知道玉尹的難處?

聽罷這番話,他便清楚了這其中的奧妙。當下一笑。“其實這件事也算不得難事,想必李知州不曉玉都監的手段,所以才讓玉都監在此休養。既然玉都監想要做些事情。只需拿出手段便可。”

“呵呵,小乙別的不敢說,但這手段。卻有那麼一些。

只是苦於沒有門路,縱然一身好本事,李知州又如何知曉?所以纔想煩勞黎主簿爲小乙指一條明路。”

兵權!

黎大隱哪能不清楚玉尹所求事物?

“卻不知小乙想走什麼門路?”

“我聽說,黎主簿與那位相府使者似乎相識,不知可否引介?”

相府使者?

黎大隱眼睛一眯,對玉尹的看法,頓時提高不少。

這個人,倒是個有腦筋的傢伙。

黎大隱身爲杭州主簿,和蔡京派來的潘通。的確是有些交集。身爲杭州地頭蛇,黎大隱自然是八面玲瓏的人物。和潘通吃過幾回花酒,更暗地裡打點了不少銀子。

兩人的關係雖算不得生死之交,可是在潘通眼中,卻也算親密。

也不知道玉尹是如何打探出潘通的事情,不過能想出潘通來,必是有高人指點。

想到這裡。黎大隱突然對龐萬春的未來有些期待。

也不知道眼前這位玉都監,究竟能讓萬春走到哪一步?說不得還能有些大成就。

窗外,斜雨春風,打得堤岸上一片桃紅杏白。

遠處湖面上,畫舫扁舟若隱若現。更增添幾分醉人詩意。

春風薰得遊人醉……二月的風,不再寒冷。反而帶着一股子令人心醉的暖意。

黎大隱沉吟片刻,端起面前的酒杯,朝着玉尹一遞,“既然玉都監開口,便試一回又有何妨?

卻不知,玉都監西州的門路,究竟如何?”

玉尹一笑,伸出手在酒杯中蘸了酒水,而後在桌面上寫下‘耶律’兩字。

黎大隱眼睛一亮,輕輕頷首。

“如此,待我與族人商議後,再與玉都監詳談。”

凡事,不可一蹴而就。

黎大隱承諾了玉尹之後,便沒有了音訊。

而玉尹也不着急,更沒有催促,甚至沒有主動和黎大隱聯絡。每天或是在家中調養身子,或是帶着吉青陳東和張擇端在杭州周遭遊玩,日子過得倒也算是愜意。

漸漸的,人們也就知道了玉尹的存在。

這其中自然也有黎大隱暗地裡幫忙,但更多的,還是玉尹憑藉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琴技,令得杭州城的百姓們熟知。也不知是哪一個多嘴的,打聽出了玉尹在開封城裡的故事。於是那‘東京第一嵇琴’的名號,迅速傳播開來,引得無數人前來拜訪。

正所謂往來無白丁,談笑有知己。

玉尹在杭州那座並不算特別簡陋的住所,一下子變得車水馬龍,每日熱鬧不已。

人們開始熟悉玉尹,也知道此人是得罪了朝中權貴而來。

杭州人似乎對於那些得罪權貴的落魄名士情有獨鍾,以至於‘小乙’的名字,開始流傳於坊巷之間。

而玉尹,卻好像沒有覺察。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去六和寺與智賢長老聊天,更讓許多人對他產生了濃厚興趣。

一晃,又過去數日。

時間在不經意中,已進入二月中旬。

杭州城裡,又傳出一個消息,從杭州到蘇州的道路,遭遇盜匪襲擊,令許多商戶不敢輕易前往。

蘇杭,在北宋時本爲一體。

兩座城市之間的聯絡,極爲密切。

東南地區的貨物,通過蘇杭週轉。從而向北方輸出。

一旦兩座城市間出現問題,便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北宋的商業運轉。

李梲對此,也非常頭疼。

他幾次前往都監府,催促關勝出兵剿匪,但都被關勝以訓練整頓尚未完成,不可以擅自出兵爲藉口給拒絕了。以前,李梲之所以敢全不顧應奉局兵事,便是因爲他手中掌控着杭州兵事。可現在杭州兵事被關勝奪走。更憑藉雷霆手段。接連斬殺幾名不聽話的刺頭,驅趕了近三百名老弱病殘兵勇,在軍中建立足夠威望。

李梲便想要插手進去。也非常困難。

沒有了兵權,李梲便想着把應奉局的兵事儘快組建起來。

但這招募兵勇,訓練以及作戰。都需要時間。李梲是個讀書人,對兵事全無瞭解。以前,他身邊還有個曹成可以幫忙,可現在呢,曹成死了,就再也沒有可用之人。

已徵收的花石綱,需要儘快送往東京。

蔡京八十壽誕也要到來,潘通爲他搜刮的禮物,也要準備啓程。

各種事情聚在一起。讓李梲感到焦頭爛額。更不要說,那位相府使者的脾氣,越發暴躁。

武松的事情沒有處理好也就罷了,了不起隨便找個人頭帶回去,濫竽充數。

可這壽誕禮物,卻無法送出杭州城,潘通如何能夠不急?

和李梲說話的口氣。也越來越不客氣,有好幾次,幾乎是指着李梲的鼻子臭罵。

李梲心裡,也委屈的很。

誰又能想到,會突然跳出來一個龐萬春。

只這一個人。便把所有的事情攪成一鍋粥,令他也難以應付。

“李知州。三天內,必須要動身。

恩相壽誕將至,若這些禮物不能送至開封,到時候若怪罪下來,伱我恐怕都吃罪不起。”

李梲在心裡破口大罵:伱有本事,去找那關勝的麻煩。

又不是我不肯出兵,是那關勝霸着兵權,遲遲不肯行動……還不是因爲他關勝是小蔡相公委派而來,伱不敢招惹。伱招惹不得關勝,便來逼我又有什麼用處呢?

可臉上,李梲還是陪着笑臉:“哥哥莫生氣,非是下官不肯,實在是調不動兵馬剿匪啊。”

以前,他說出這番話,潘通也不再逼迫。

但這一次,潘通卻顯得很不客氣,“李知州休要誑我……伱不僅是杭州知州,更兼領應奉局事。誰不知道,伱應奉局裡兵事自成一脈,根本不受那杭州都監所轄?”

“這個……”

“伱若真有心爲恩相做事,大可以調動應奉局的兵馬。

再說了,官家所需的花石綱也要啓運,便一起送往蘇州,又有何妨?李知州,這兩件事勿論哪一件伱都耽擱不得。既然官家委任了應奉局都監,總要有些用處纔是。”

李梲先是一怔,旋即便醒悟過來。

我就說,這潘通今天怎苦苦相逼,原來是這麼回事。

沒錯,應奉局兵事,自有應奉局都監負責。那玉尹來了杭州,便整日裡遊山玩水,不務正業。憑什麼他便能過的這般快活?明明是他的事情,偏要我在這裡坐蠟?

想到這裡,李梲心一橫,便有了主意。

“若非哥哥提醒,下官險些忘了此事。

這樣,下官這就去召見那玉尹,讓他不日領兵押送,前往蘇州。”

這,也算是李梲的禍水東引吧。

伱玉尹把貨物押送到蘇州,是伱的本份,我也能免去麻煩;若伱押送不到,便是伱辦事不利。到時候朝廷追究起來,也是伱玉小乙的問題。畢竟伱玉小乙纔是應奉局都監,出了事情不追究伱的問題,還能追究什麼人?到時候我還能收回兵權。

他關勝,總不可能一輩子縮在兵營裡練兵吧……

主意拿定,李梲的行動倒是極快。

此前,應奉局的兵符被他視若珍寶,可現在,卻如同一塊燙手的山芋。

可他卻沒想到,他派去找玉尹的人回來稟報說:“玉都監不在家中,據左右鄰里說,他邀了幾位杭州城裡的名士,帶着望仙樓十幾個姑娘泛舟西湖,不知何時能歸。”

“這廝,怎可如此逍遙?”

李梲聞聽,勃然大怒。

可西湖此時正值熱鬧的時候,湖面上船隻無數,又如何尋找?

但不找到玉尹,不辦了那兵符交接的手續,這麻煩便甩不掉。思來想去,李梲急切之下,便帶着一干人直奔西湖而去。他在湖畔找來一艘畫舫,而後泛舟湖上。

此時,正是好光景。

陽光明媚,卻又不甚酷烈,照在身上,暖洋洋舒服極了。

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若放在往日裡,李梲定會心曠神怡,可現在,卻全無半點心情。

就在他急得在船上徘徊之時,忽聽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琴聲。那琴聲好不悅耳,直令人讚不絕口。

更有那悅耳歌聲,恍若銀鈴一般,在天際迴盪。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那杭州做汴州!”

琴聲悠揚,歌聲悅耳。

李梲忙不迭走上船甲板,舉目眺望。

“似乎是望仙樓蘇行首……”

有隨從聽了歌聲,忍不住開口說道。

望仙樓,是杭州城裡一座極有名氣的酒樓,與開封府的豐樂樓,潘樓頗爲相似。

那位蘇行首,也是杭州一當紅歌伎,號稱‘小唱不輸女飛衛’。

女飛衛,便是李師師的諢號。並非言她武藝高強,而是說她頗有俠氣。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說那位蘇行首的小唱功夫,比之李師師不遑多讓,其才情也可見一斑。

第10章 八閃十二翻(上)第306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61章 水軍效用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中)第126章 荼蘼花落玉郎歸(二)第59章 一羣苦哈哈第174章 金明池爭標第239章 黑旗箭隊第150章 大宋時代週刊(四)第364章 最長一夜(二)第90章 可敦城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57章 將夜(一)第58章 滎澤有盜第354章 血戰逐鹿山(二)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下)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365章 最長一夜(三)第190章 火藥第263章 誅賊第78章 血戰金河泊(一)第15章 麻煩來了!(下)第152章 金蓮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中)第155章 那就搶回來!第177章 貴客(二)第31章 人性(上)第80章 血戰金河泊(三)第46章 感覺好厲害(下)第255章 掌心雷第265章 大幕拉開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76章 郭橋鎮(四)第38章 小高衙內(下)第249章 風雲突變第348章 漠北變局(九)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209章 兩男女第63章 羅德的機遇第359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一)第293章 轉折點第25章 鬥琴(上)已更新推薦一本都市力作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8 九章 斯諾的《西行漫記》第363章 最長一夜(一)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上)第3章 潑皮好手段(上)第346章 漠北變局(七)第93章 你在威脅我?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299章 走不了啦!第134章 徐婆惜拜師第264章 前夜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35章 八段錦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70章 女人野心第352章 天命女王第228章 閱殺第220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258章 將夜(二)第254章 高太尉(二)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352章 天命女王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15章 麻煩來了!(下)第242章 趙不尤(上)第62章 忻口寨第120章 魯山盜(二)第226章 殺虜(六)第244章 龍虎鬥第246章 十萬貫本金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74章 第一次交鋒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126章 荼蘼花落玉郎歸(二)第12章 燕子飛,裙裡腿(下)第24章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上)後記第225章 殺虜(五)第121章 魯山盜(三)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157章 拳頭講道理第188章 寧從直中取(二)第228章 閱殺第56章 樓蘭寶刀第164章 下橋園第208章 開寶寺偶遇第366章 曙光第2章 燕奴(下)第277章 郭橋鎮第105章 何不助咱興遼第195章 強項朱三郎第35章 香燕(下)第283章 開封之圍(六)第144章 不就第8章 二泉映月(上)
第10章 八閃十二翻(上)第306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61章 水軍效用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中)第126章 荼蘼花落玉郎歸(二)第59章 一羣苦哈哈第174章 金明池爭標第239章 黑旗箭隊第150章 大宋時代週刊(四)第364章 最長一夜(二)第90章 可敦城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57章 將夜(一)第58章 滎澤有盜第354章 血戰逐鹿山(二)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下)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365章 最長一夜(三)第190章 火藥第263章 誅賊第78章 血戰金河泊(一)第15章 麻煩來了!(下)第152章 金蓮第23章 並非人人柳三變(中)第155章 那就搶回來!第177章 貴客(二)第31章 人性(上)第80章 血戰金河泊(三)第46章 感覺好厲害(下)第255章 掌心雷第265章 大幕拉開第339章 西州來客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76章 郭橋鎮(四)第38章 小高衙內(下)第249章 風雲突變第348章 漠北變局(九)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209章 兩男女第63章 羅德的機遇第359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一)第293章 轉折點第25章 鬥琴(上)已更新推薦一本都市力作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8 九章 斯諾的《西行漫記》第363章 最長一夜(一)第36章 我爸是李綱(上)第3章 潑皮好手段(上)第346章 漠北變局(七)第93章 你在威脅我?第333章 會盟木刀溝(一)第299章 走不了啦!第134章 徐婆惜拜師第264章 前夜第1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35章 八段錦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70章 女人野心第352章 天命女王第228章 閱殺第220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258章 將夜(二)第254章 高太尉(二)第142章 賜命從何來?(四)第352章 天命女王第342章 漠北變局(三)第15章 麻煩來了!(下)第242章 趙不尤(上)第62章 忻口寨第120章 魯山盜(二)第226章 殺虜(六)第244章 龍虎鬥第246章 十萬貫本金第238章 東窗事發第74章 第一次交鋒第65章 忻州團練使第126章 荼蘼花落玉郎歸(二)第12章 燕子飛,裙裡腿(下)第24章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上)後記第225章 殺虜(五)第121章 魯山盜(三)第124章 爲靖康謀第157章 拳頭講道理第188章 寧從直中取(二)第228章 閱殺第56章 樓蘭寶刀第164章 下橋園第208章 開寶寺偶遇第366章 曙光第2章 燕奴(下)第277章 郭橋鎮第105章 何不助咱興遼第195章 強項朱三郎第35章 香燕(下)第283章 開封之圍(六)第144章 不就第8章 二泉映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