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標點符號

葉宇回到學士府後,便以身體有疾爲由,不再上殿參與朝政,而且連吏部也懶得去,更是懶得每日去點卯報道。

不過關於葉宇在朝堂之上,與儒臣舌戰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

雖然衆人是褒貶不一,但是大多數都是覺得葉宇狂妄自大。即便公認葉宇學識再高,也是孔聖人的徒子徒孫,怎可當衆質疑孔聖人的學術。

對於這外面的紛紛擾擾,葉宇根本不予理睬。因爲他需要好好消化,從胡媚兒那裡得到的信息。

據胡媚兒講述,自己這個左臂火雲胎記,正是他們火蓮教要尋找的。

至於爲什麼尋找,尋找到之後該如何處置,胡媚兒卻不得而知。

而當年清流縣土地廟的人命案,是火蓮教與另一撥人的爭鬥結果。

至於這撥人是何來歷,又是情況不明。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撥人的目的與火蓮教相同,是衝着他葉宇而來。

但就這撥人的做事手法來看,顯然是想要他葉宇的小命!

雖然最後胡媚兒一直不肯告知他火蓮教的內務,但有兩點葉宇已經得到了證實。

第一點,就是自己身份似乎有些不同尋常,能讓這兩撥人暗中搜尋,似乎有些難以想象的詭異。

第二點,雖然不知火蓮教找尋他的目的何在,但目前來看應該不會是死敵!

這一切,還得等胡媚兒暗中打探清楚,才能知曉這其中緣由。

摸了摸自己受傷的後肩膀,心道自己的這一劍沒白受罪……

一直以來葉宇總覺得自己身邊圍繞着一羣人,這種感覺讓他覺得很詭異。

就像自己無論處於何地,暗中都會有眼睛盯着一樣。

而無論是神符,還是後來紅葉,上面的獨有清香,讓葉宇覺得胡媚兒就在附近。

這就能合理解釋,當初安豐縣的刺客沒有刺殺他的緣由。

當然,這些不過只是猜測,需要得以證實。

所以,葉宇決定將這羣人都引出來!

果然遠離皇城的葉宇,被當初驛站未能行刺成功的刺客盯上了。

而在敵我懸殊很大,處於生命危急的時候,胡媚兒的這羣人也隨之出現。而他也順利成章的故意暈倒,被胡媚兒抱上了船舫。

這就印證了他葉宇的猜測沒有錯,不過就是有些冒險。

因爲葉宇也不知道,在這種性命攸關之際,猜測的胡媚兒等人會不會出手相救。

不過當初江邊的那一刻,即便胡媚兒等人沒有趕到,葉宇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因爲樹林裡早已埋伏好了神弩弓箭手。

而如今葉宇有了一個問題縈繞在了心頭,那就是他自認爲隱藏的極好,這撥人貌似並沒有察覺他左臂上的胎記。

既然目標不明確,那又爲何要置他於死地?

這其中似乎有蛛絲馬跡可尋,對於這個發現,葉宇覺得他一定要探究下去,否則這隱藏暗中的敵人,將永遠無從觸及!

在葉宇請假的這些日子裡,趙昚倒是極爲關切的派了太醫,親自到府上給葉宇診治。

而趙昚這番安排,無論是真的關切,還是前來探究虛實,葉宇都懶得去想,因爲自己的確是受了傷,更是在臨安受的傷。

太醫回宮如實稟報之後,趙昚頓時龍顏大怒,敢在京城的管轄之地行刺朝廷命官,這是他這個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當即下旨大理寺徹查此事,勢必要給一個合理的答案。並安撫葉宇靜心在家中養傷,吏部侍郎的職務暫由其他官員代理。

對於趙昚的這個安排,葉宇自然是沒有意見,反正在吏部他這個吏部侍郎形同虛設,如今不去理會那些老頑固,他倒是省了不少新。

至於大理寺徹查刺客一案,葉宇卻是冷冷一笑不做置評,因爲他知道此次不知又是誰當了替罪羔羊。

能在京城如此行兇作惡的勢力,又豈是一個大理寺能夠查得清的?

不過這些事情葉宇也管不着,因爲有更重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自本朝趙普趙相公號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以來,《論語》便深受士子的重視,現在流傳的註釋卻是漢代何晏的《集解》。

但其中網羅的大多是漢儒舊義,離孔子之道相差甚遠,而皇侃的《義疏》更有太多謬誤。

這些後世儒生,整日裡抱着不知對錯的講義,說什麼孔聖之道,豈不知這孔子本意幾經詮釋,已經背離了孔子的原有本意。

既然這幫大儒如此孤傲不羣,那我葉宇就掀起一場《論語》風潮。

想要著書立作,沒有幾十年的經學功底,廣泛涉獵經史子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但葉宇自問這些年博聞強記,論及經史子集不輸於任何一人,再加上這千年的智慧與閱歷,相對來說並非什麼難事。

但若是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本經得起推敲的著作,也絕非他葉宇一人之力所爲,因爲這記錄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不過這讓葉宇想到了兩個人,一個是嶽麓書院的姜夔,另一個就是名不見經傳的陳亮。

姜夔既是一代音律宗師,也是將來南宋地文學大家,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然而命運不濟,科舉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之中。葉宇如今要著書立傳,姜夔這個潛力股,他自然不會放過。

而陳亮更是一個沒有出土的珍珠,《宋史·陳亮傳》說他“生而且有光芒、爲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

陳亮才氣逼人,當年宋金和議之後,陳亮竟以白衣之身,連上五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中興五論》。

這樣的人,如此的人品正是葉宇所需要的人才。

這二人的原有命運軌跡,都是如流星劃落埋沒塵土,如今葉宇邀請二人相助,既是看中了他們的才學,也是想借這本《論語正注》,讓二人能夠改變原有的命運軌跡。

因爲這本《論語正注》的問世,註定將會掀起風暴狂潮!

而對於葉宇的親自邀請,二人都是受寵若驚。尤其是陳亮,更是在家中愣了半晌沒有反應過來。

要知道如今他不過是舉人之身,竟然得到如今名滿天下的葉學士邀請,而且還是參與葉宇著書立說這等偉大事業,這是何等的榮耀。

其次姜夔接到葉宇的書信邀請後,也是愣了半晌沒有說話。

他不過是個屢試不第的學子,卻得到三元及第的葉學士盛邀。而他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音律,都在葉宇的面前黯然失色。

二人的這份激動,除了用欣喜若狂來形容,恐怕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了。

於是二人來不及收拾隨身之物,就跟着送信的馬車直奔臨安學士府。

等姜夔與陳亮來到學士府,葉宇盛情款待之後,就直接步入了正題,那就是要編著《論語正注》傳於後世。

二人聞聽此言頓時愕然不已,這編著其他書籍尚算輕鬆,但註解這富有權威的論語,不說需要高深的經史學識,最重要是引來諸多爭議。

如今的東廂房裡,早已空了出來,裡面擺放着三張桌案,其餘的地方擺放的都是供於查閱的參考書籍。

這些書籍,都是葉宇爲了著書蒐集的材料,而且也從國子監,以及皇宮各個館閣搬了不少過來。

從調用書籍上,葉宇才發現自己頂着三個大學士的頭銜,有時候還挺有作用的,至少在這方面沒有人敢出面阻攔。

葉宇看了一眼姜夔與陳亮,見二人臉上露有難色,於是問道:“怎麼,二位膽怯了?”

二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姜夔較爲年長,於是率先恭敬迴應道:“能得葉學士賞識,我等心中感激不盡。所謂士爲知己者死,葉學士如此看重我二人,即便有非議又有何懼?”

姜夔的一番話,讓葉宇明白了這二人顧忌所在。自己不過二十歲,說出註解《論語》這種大話,又豈能不質疑?

畢竟琴棋書畫,那只是才氣,與學問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漢儒舊義註釋《論語》,離孔子之道相差甚遠,而皇侃《義疏》更有太多謬誤。葉某對《論語》卻頗有涉獵,自以爲理解頗近於孔聖的本意,我想寫《論語正注》刊行於世,豈非美事一樁?”

葉宇說完之後,隨即摘取了其中一些自己的見解,其中引經據典可謂是信手拈來。又將自己寫了開篇,與二人共同研究。

二人看過之後,紛紛驚詫的不能自抑,這一刻他們才明白葉宇爲什麼如此自信,因爲這僅僅千字的開篇,就已經初見學識功底。

陳亮不禁搖頭嘆道:“學生本來不信有生而知之者,今見葉學士,才相信古人不曾騙我……”

“葉學士,請恕姜某愚鈍,這墨點存在於字裡行間,是……”

“二位不覺得這樣,詞、句、文章更顯得清晰明朗嗎?”

“不錯,如此閱讀起來,不用再反覆琢磨,言簡意賅清晰明朗!”

姜夔與陳亮根據葉宇的指示,將原有的文章通讀一遍,的確是輕快舒暢不少,而且所表達的意思很是鮮明。

“此乃葉某偶然所創的標點符號,以此標註文章的句式段落,一眼望去簡潔明朗!”

葉宇這一刻,將清朝末期才引進的標點符號,再一次搬進了南宋的文學殿堂。

第490章 讓他們將來養老第621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555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424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689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495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418章 賜封虛職尚書令第740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66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04章 柳千帆臨危受命第70章 楊輝告假第466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289章 辦書院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636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657章 一着爭來千秋業第628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73章 衆生行善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360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437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397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743章 血染北映山紅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444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180章 吏治五疏第408章 招蜂引蝶非我錯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234章 誰是孫子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96章 客似雲來第570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463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21章 餐食人肉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55章 知縣登門第8章 沐浴春天第378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507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485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709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94章 琴棋詩書第358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731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324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640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179章 無根浮萍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667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188章 菩提寺內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725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06章 花前月下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769章 御書:第269章 忍耐片刻第493章 天下筵席終離散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639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226章 鐵嘴黑鷹第277章 美人沐浴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729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406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177章 蛛絲馬跡第698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187章 奉旨離京第394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642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315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12章 男上女下
第490章 讓他們將來養老第621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555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424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689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495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418章 賜封虛職尚書令第740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66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04章 柳千帆臨危受命第70章 楊輝告假第466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289章 辦書院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636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657章 一着爭來千秋業第628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73章 衆生行善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360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437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397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743章 血染北映山紅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444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180章 吏治五疏第408章 招蜂引蝶非我錯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234章 誰是孫子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96章 客似雲來第570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463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21章 餐食人肉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55章 知縣登門第8章 沐浴春天第378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507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485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709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94章 琴棋詩書第358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731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324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640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179章 無根浮萍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667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188章 菩提寺內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725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06章 花前月下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769章 御書:第269章 忍耐片刻第493章 天下筵席終離散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639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226章 鐵嘴黑鷹第277章 美人沐浴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729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406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177章 蛛絲馬跡第698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187章 奉旨離京第394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642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315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12章 男上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