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出乎意料

就在二人感慨之際,葉宇已經率先跪倒在地,高聲敬拜道:“孫兒給皇祖父、皇祖母請安!”

“呃……”

葉宇的這一舉動,倒是讓趙構與吳氏相視一愣,但隨後都欣慰的笑出了聲。

“好好好,既然如此,乖孫兒快快平身吧!”趙構捋着花白的鬍鬚,眼中盡是欣慰之色。

“是!”

葉宇一臉喜色的站了起來,暗中不由長舒了口氣。

這攀親戚,若是雙方樂意,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但若只是一廂情願,那接下來的尷尬局面就很難收場。

尤其是跟皇家攀親戚,更是有着一定的危險因素。

所以就在趙構默認之前,葉宇的心中也是極爲忐忑。

不過所謂有便宜不佔,那純屬就是傻蛋,既然眼前這二位說出了話音,他葉宇若是不順杆子往上爬,豈不是浪費了這個大好機會。

方纔這個幾道難題,很顯然就是趙構讓他知難而退。而他身負皇命,也不能就此空手而歸。

那就只有先拉近關係,再旁敲側擊予以勸解。

此刻葉宇突然覺得自己,怎麼跟皇帝趙昚一個德行了。

御書房裡,自己不過是提個建議,皇帝趙昚就借題發揮,直接讓他來辦這個苦差事。

而在這德壽宮,太后吳氏也不過是感慨而已,他竟然也是借題發揮,直接跟皇家攀了親戚。

這時吳氏向葉宇招了招手:“來,乖孫兒,坐在祖母身邊來!”

面對太后的身份,葉宇不敢拒絕;面對慈祥的老人,葉宇不忍拒絕。

當葉宇與這兩位老人坐在一起後,吳氏便拉着葉宇的手,如平常百姓家的奶奶一樣,向葉宇噓寒問暖的聊着家常。

這種猶如家中親人般的溫馨,讓葉宇漸漸地少了那種陌生感。

而葉宇的坎坷經歷,也是讓二位老人唏噓不已。尤其是吳氏,更是對一個孩子經歷苦楚而心疼。

其實對於這二老而言,之所以對葉宇另眼相看,除了吳氏說的相貌與聰慧之外,重要的是一種感覺。

二人年過六旬膝下無子,雖然當今皇帝趙昚,名義上算是二人的子嗣,其實說白了也只是過繼的兒子。

兒子都不是親生的,那麼慶王與恭王這兩孫子,就更沒有多少的感情在內。

所以吳氏在見到葉宇之時,纔會有這番感慨。

俗話說兒子沒有親生的好,兒子趙昚以及孫兒趙惇、趙愷再如何恭孝,也終究不是親生的。

所以趙構認下葉宇這個好孫兒,也是憑藉個人的喜好所致。

既然都不是親生的,那選一個喜愛的孫兒,又有何不可呢?

這二老一少,三人在龍池旁相談了許久。

葉宇雖然不善意哄人開心,但爲人過於機敏,不時地說些民間的趣事,以及後世有意思的段子,也是讓二老樂不可支。

看着二老如此興起的樣子,葉宇覺得是該回歸正題的時候了。

於是一指桌案上的玉佛道:“皇祖母,其實這彌勒佛之所以笑,還有另一層深意……”

“哦,還有一層深意?”吳氏此時心情大好,一聽葉宇這麼說,頓時就來了興致。

“正是,孫兒這裡有一對聯……”

葉宇說着,便念道:“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好,這幅對聯好,孫兒這一副對聯,道盡了彌勒佛祖的佛法無邊、佛門的胸襟寬廣!”

太后吳氏聞聽這幅對聯,頓時是欣喜不已。

但趙構卻是笑了笑,瞥了葉宇一眼道:“芍芳,你這剛認的孫兒,可是話有所指吶……”

一副對聯,吳氏看到的是佛法無邊,而曾爲帝王的趙構,看到的卻是一種規勸。

凡事付之一笑,是要勸他凡事不可太過認真與執拗;於己何所不容,是要勸他對趙昚的禁酒令予以包容。

吳氏本是個聰慧的女人,經趙構這麼一提醒,頓時就明白了葉宇這幅對聯的深意。

“皇命在身,還請祖父、祖母見諒……”

看着葉宇爲難的神色,吳氏也幫着勸說道:“官家,既然如此,你何不做個順水人情?”

趙構猶豫了半晌,最後悠悠嘆道:“這大內皇宮孤寂清冷,朕不過是想找些樂趣,奈何也不能得償所願……”

葉宇一聽這話,頓時明白了趙構宮中釀酒的本意,只要解決了這個後顧之憂,那此事就大功告成。

想到這裡,於是便開口道:“二老若是覺得枯燥,可讓內侍尋一兩個說書人,講些故事段子解解悶。”

葉宇提出這個建議,本以爲趙構與吳氏會轉憂爲喜,卻不料趙構面露失望之色。

吳氏拍了拍葉宇的手,笑着解釋道:“你有所不知,這說書人,倒是尋了幾人,但說的段子都是千篇一律,周而復始就那幾個,起初還有些新奇,之後就膩煩了……”

原來是嫌故事過於單一,那這事好辦啊,這對於他這個後世小說迷而言,這些並不是什麼難事。

四大名著?不行!

《紅樓夢》雖然文辭絕美,但倫理之間卻有不良影響。

《水滸傳》雖然人物各個鮮明,但終究是是諷刺朝廷的作品。

《三國演義》《西遊記》雖然波瀾壯闊,但已經被無數穿越小說用爛了,他葉宇標新立異,豈能在這上面同爲一路?

……

諸如《金瓶梅》、《玉·蒲·團系列》、……所謂的十大禁淫小說,則更是難登大雅之堂。

腦中百轉千回,最後他終於想到了一本書,正適合現在所需。

“二老不必於此事憂愁,孫兒腹中不僅有數不盡的段子,還有數不盡的梨園劇本……”

“哦?此話當真?”方纔還倍感失落的趙構,被葉宇這句話頓時提起來興致。

葉宇卻神態自若道:“今日上天眷顧,讓小子得遇至親二老的疼愛,孫兒自當極盡孝道,又豈敢妄言?”

“孫兒這就給二老說一段,而且這段子裡的人,二老也一定聽過……”說完兩句奉承的話後,葉宇就向趙構與吳氏說起了書。

葉宇之所以斷定兩位老人聽過,是因爲他說的是《濟公傳》。而如今這濟公,就活生生的存在於當下。

要說明清小說,葉宇是看了很多,但是最爲熟悉的莫過於《濟公傳》,因爲不僅看過影視劇,還聽郭·德綱說了不少。

既然這二老喜歡聽說書段子,而濟顛和尚又對他有大恩,那這《濟公傳》就必須得說一說。

“這第一回:李節度拜佛求子,真羅漢降世投胎,話說自皇祖父再立大宋國祚,在紹興年間,台州府天台縣……”

葉宇接下來可謂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說起故事來也是引人入勝。而坐在面前的兩位老人家,更是聽得漸漸入了迷。

尤其是趙構更是癡迷其中,因爲葉宇說的主人公李修緣,就是當下最爲流傳的濟公活佛。

剛說完第一回,就已經讓趙構與吳氏着了迷。後世人看書、聽書,大多是在意的是事故情節。而當下這個時代,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對於神話迷信,都是十分的敬畏。

因此這兩位老人家,聽得如此入迷也是在情理之中。

當趙構詢問葉宇爲何知之甚詳時,葉宇就發揮了自圓其說的能力。

聲稱這些故事段子,都是他從民間流傳故事,以及自身融合而來。

而且還講述了自己頗有佛緣,殘廢雙腿因濟公而痊癒,更是起到了自圓其說的佐證。

“看來哀家這孫兒佛緣深厚,難怪能從彌勒一笑中,感悟諸多玄機……”

吳氏乃是信佛之人,所以一切都將歸於佛緣。

趙構也是微微點頭道:“這濟公活佛朕在宮中也頗有耳聞,聽說此人濟世救人,卻又瘋癲成性。”

“修心不修形,心誠證佛性,皇祖父,這纔是高僧!”

葉宇的這十個字,使得趙構頻頻點頭,讚歎道:“言之有理,所謂心誠則靈,便是如此!”

“朕今日心情甚好,至於撤去宮中酒坊一事,朕就準了!不過,這說書的段子……”

趙構話中示意,葉宇豈能不明,於是恭敬道:“皇祖父放心,即使孫兒公務繁忙不能親自講述,也會將寫好的段子送於宮中,由二老親自預覽!”

“嗯!好,朕要的就是你這句話!宇兒,以後這德壽宮,朕準你來去自如。”

“是!”

葉宇心道這下可是因禍得福,整個皇宮分爲後宮、政宮以及德壽宮,當年趙昚準他宮中行走的特權,其實也不過是政宮的範圍。

政宮,是朝臣辦公以及皇帝處理政務的地帶,而後宮乃是嬪妃、宮女等女眷居住之所。

德壽宮更是皇宮中的禁地,除了當今皇帝趙昚,沒人有權利在德壽宮任意進出。

如今趙構給了葉宇這個權利,除了被葉宇的《濟公傳》所吸引外,也足以說明這兩位老人對葉宇的喜愛。

從德壽宮出來之後,葉宇暗中長出了口氣,隨後便急匆匆的向御書房趕去。

當趙昚聽了葉宇的回稟之後,不但對葉宇解決宮中酒坊大加讚賞,更對老爹收下葉宇這個幹孫兒頗爲欣喜。

葉宇看着趙昚喜出望外的樣子,心中卻是感慨良多。這才半天的功夫,自己既給別人當孫子,又給別人當兒子。

第477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756章 英雄氣短的無奈第720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16章 月下中秋第377章 起伏不定波濤怒第573章 論語二字另類解第657章 一着爭來千秋業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446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320章 宮中時局幾變換第655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671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705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441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666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396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432章 後續計劃進行時第4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292章 第011名爲清流第332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475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769章 御書: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308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465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293章 指點一二第331章 兩國邦交暗爭鋒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673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563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35章 大卸八塊第708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15章 何人爲證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173章 救你出去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383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11章 古爲今用第44章 分道揚鑣第421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451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417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335章 強塞女兒太無語第702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748章 古簡譯文終得獲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240章 葉宇自私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668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72章 佛前發難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45章 生財有道第197章 來則不拒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447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235章 綢緞鋪中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82章 秋闈州試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279章 引狼入室第427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769章 御書:第179章 無根浮萍第528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171章 一場大火第385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665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684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50章 雞毛蒜皮第355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374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365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373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435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
第477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756章 英雄氣短的無奈第720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16章 月下中秋第377章 起伏不定波濤怒第573章 論語二字另類解第657章 一着爭來千秋業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446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320章 宮中時局幾變換第655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671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705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441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666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396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432章 後續計劃進行時第4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292章 第011名爲清流第332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475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769章 御書: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308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465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293章 指點一二第331章 兩國邦交暗爭鋒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673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563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35章 大卸八塊第708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15章 何人爲證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173章 救你出去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383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11章 古爲今用第44章 分道揚鑣第421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451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417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335章 強塞女兒太無語第702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748章 古簡譯文終得獲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240章 葉宇自私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668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72章 佛前發難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45章 生財有道第197章 來則不拒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447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235章 綢緞鋪中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82章 秋闈州試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279章 引狼入室第427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769章 御書:第179章 無根浮萍第528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171章 一場大火第385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665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684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50章 雞毛蒜皮第355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374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365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373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435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