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御書房裡起紛爭

而虞允文與蔣芾二人,顯然不能坐視不管,於是虞允文率先辯護道:“陛下,以老臣之見,葉大人所言應當屬實!”

“不錯,葉大人雖有欺瞞陛下之意,但那也是重孝道而爲之,請陛下莫要聽信讒言!”

虞允文與蔣芾二人的力挺,自然引得身後的一幫重臣紛紛響應,一時之間也是紛紛附議爭辯再起。

“蔣大人,說話還請慎之,下官也是據實情稟明,你卻聲稱此乃讒言,蔣大人究竟是何居心?”曾迪並非省油的燈,聽着蔣芾如此話中帶刺,他自然不能忍氣吞聲,所以便用不軟不硬的語氣質問蔣芾。

蔣芾顯然不屑與曾迪爭辯,而是直截了當的冷哼道:“不過是一個近習,你有何資格質問老夫!?”

“你!……”簡簡單單幾個字,將曾迪罵的是面紅耳赤起來。

近習,是指皇帝身邊的寵臣,雖然字面意思並沒有特殊的意思,但是這個詞漸漸地成了貶義詞。

但凡從皇子開始跟隨,直到登基爲帝的這些臣子,都可以稱之爲近習之臣!

曾迪當年在趙昚還是皇子的時候,就一直跟隨在趙昚的身邊,可以說趙昚在登上皇位的過程中,曾迪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所以這個近習二字,既可以泛指皇帝身邊的輕信之臣,也可以代指輕易弄權的奸佞小人。

這當然是一個誤區,但是對於曾迪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就如同一個官二代,他可能真的憑藉實力一步步登上高位,但是總有人十分不屑的稱了一句:因爲是官二代而已!

無需太多的嫉妒與諷刺,就這幾個字就已經達到了羞辱地效果!

所以當蔣芾說出近習兩個字,就等同於在全盤否定他曾迪的能力,否則曾迪也不會氣得氣結難言。

“蔣大人,凡是都要講究一個理字,言語諷刺並不能掩蓋事實,葉宇公然欺君,可是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

太尉張說見蔣芾盛氣凌人,就十分的氣不過。因爲平日裡在朝堂上,蔣芾這種出身世族之人,總是因爲看不起他們這些外戚與近習之臣,而多番用言語予以奚落和諷刺。

於是氣憤不過,又接着道:“再說了,方纔不過是葉宇的一面之詞,何以當真?請問蔣大人,葉宇隱藏行跡私自前往金國,是真的爲了孝道,還是別有用意,這些你能斷言嗎?”

“這……”

“若真是爲了祭拜掃墓,又該何至於隱而不言?大可以想陛下稟明事情原由,何至於此?”

“……”

張說一番反擊,讓蔣芾頓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迴應。正如張說所言,方纔那不過是葉宇的片面之詞,是否真的爲了孝道還真是難以說清。

其實這些倒不是什麼大事,最爲重要的是這件事情與金國公主聯姻扯上了關係。

若是葉宇不能合理的解釋玉佩的由來,那麼僅憑這一點,就可以衍生很多種致命的謠言,這將來對葉宇的聲譽將是一個極大的影響。

畢竟在當下的環境裡,宋金兩國的恩怨可是日久見深,娶一個女真女子本身就會遭受鄙夷,更何況是葉宇這種在士子之中聲望極高的公衆人物。

若是事先二人沒有絲毫的關係,而是由於皇權之間的利益關係賜婚,這倒是能夠合情合理的說得過去。

所謂皇命大如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倘若葉宇是在此之前,早與金國的公主有了私情,那麼對於葉宇而言將是致命的打擊。

因爲葉宇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除了原有的遠見卓識與功績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根源是在於當年宋金對決時的光輝一現。

當年危難之中力挽狂瀾,又在比試的立意上面,對金國是毫不退讓半分,這是當今士子們追崇葉宇的主要原因。

自古愛國情操最濃郁也最迂腐的人羣,不是底層只求溫飽的農、工、商,也不是居於廟堂之高的羣臣,而是這些處於中間環節的文人士子。

可以說他們無病呻吟,也可以說他們目光短淺,更可以說他們自不量力空談闊論,但不能可否的是,他們這纔是集聚愛國情操的源泉。

所以,無數愛國詩篇,大多都是從這羣人中產生……

也正因爲如此,他們將民族的仇怨看很深,將漢人與蠻夷的種族看得很重,這是文人之間的一種操守,一種中華文化的一種品格!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其實最早源於朝鮮與日本,其實如今看來並非什麼文化與疆域,而是一種精神傳承的斷絕。

宋朝之後的文人,操守已經漸漸的趨於淡化,也已經學會了什麼是逆來順受!

曾不聞,滿清入關多數文人委曲求全,摒棄文人操守而去歌功頌德。縱使反清實力暗流躁動,最後還是學會了慢慢接受。

而崇禎皇帝死於煤山,最後以操守赴死的不過是個宦官,這與南宋崖山赴死的文臣武將而言,豈能不讓漢人扼腕嘆息蒙羞於九泉之下?

如今葉宇在這件事情上若是不能處理妥當,這勢必會成爲葉宇的一大污點。

這對於一個臣子而言,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年漢朝的蕭何就是因爲名聲太高,爲了不讓漢高祖劉邦嫉妒,故此設計自己貪污的污點來保全自身。

但這在虞允文與蔣芾的眼裡,卻不能讓葉宇有這個污點。

因爲他們有着將葉宇推上皇位的計劃,如今正在籌劃好的機會讓葉宇名正言順,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是不能出現任何的反面影響。

御書房裡吵吵嚷嚷沒有一刻的消停,要說這御書房裡最爲冷靜的三個人,那應該只有福王趙琢、慶王趙愷以及受害者葉宇了。

看着這些羣臣爭辯不休,與當衆叫囂的婦人對罵已經相差無幾,趙昚終於沒有忍住,當衆呵斥道:“夠了!”

皇帝發怒非同小可,方纔還跟菜市場一樣的囂鬧,頃刻之間便成了鴉雀無聲!

孝宗趙昚環視了衆人,隨後將目光落在了慶王趙愷的身上:“皇兒,有何看法?”

“父皇,以兒臣愚見,四弟定然有什麼難言的苦衷!”慶王趙愷略作猶豫之後,便直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何以見得?”趙昚顯然對趙愷當衆稱呼葉宇爲四弟很是欣慰,於是沒有去詢問葉宇是否有什麼苦衷,而是順着趙愷的話繼續追問。

“以四弟之貌以及才學,自然是深得天下女子傾慕,那金國蠻夷女真之女就更是不能例外,所以這定是那金國公主的一廂情願……”

慶王趙愷見眼前父皇臉色稍緩,知道自己說的合乎父皇的心思,於是又道:“而金國皇帝在函文描述之事也不可當真,金主此次主動聯姻,無非是在有意拉攏四弟,以及有意分化父皇與四弟之間的君臣之宜!”

趙愷的一番分析頗有道理,孝宗趙昚聽罷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這既是對趙愷分析事情的一種認可,也是對趙愷能在此刻幫襯葉宇而感到欣慰。

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20章 地痞無賴第336章 新科狀元上大學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379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29章 竹杖銅錢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221章 飛蛾撲火第65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575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409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26章 你別亂摸第20章 地痞無賴第510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421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578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355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393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299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59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273章 趙悌之死第563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645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713章 陽謀區別於陰謀第294章 琴棋詩書第618章 京城之事幾思量第388章 南葉北柳初對決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393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66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16章 叛我者死第690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749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564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246章 牢獄風波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111章 金蟬脫殼第376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317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125章 一片青天第735章 醉仙樓中風波起第584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5章 量體裁衣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308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62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98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510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187章 奉旨離京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738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677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213章 注意形象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607章 深陷重圍難生天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690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669章 佘侗誠的好消息第352章 問天劍下血流河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439章 退敵只在彈指間第352章 問天劍下血流河第582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445章 盛夏將過秋已到第337章 李墨登門另有因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44章 分道揚鑣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237章 移花接木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514章 機緣巧合見入口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563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
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20章 地痞無賴第336章 新科狀元上大學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379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29章 竹杖銅錢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221章 飛蛾撲火第65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575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409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26章 你別亂摸第20章 地痞無賴第510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421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578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355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393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299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59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273章 趙悌之死第563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645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713章 陽謀區別於陰謀第294章 琴棋詩書第618章 京城之事幾思量第388章 南葉北柳初對決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393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66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16章 叛我者死第690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749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564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246章 牢獄風波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111章 金蟬脫殼第376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317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125章 一片青天第735章 醉仙樓中風波起第584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5章 量體裁衣第637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308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62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98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510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187章 奉旨離京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738章 葉宇版軍制改革第677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213章 注意形象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607章 深陷重圍難生天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690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669章 佘侗誠的好消息第352章 問天劍下血流河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439章 退敵只在彈指間第352章 問天劍下血流河第582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313章 帶兵搜查慶王府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445章 盛夏將過秋已到第337章 李墨登門另有因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44章 分道揚鑣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237章 移花接木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514章 機緣巧合見入口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563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