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八大山人

臨安皇宮裡,孝宗趙昚看着桌案上各地的奏報,儼然是氣惱非常。

對於此次金國同邀遼、夏兩國使團,一同來宋聚首,趙昚早就覺得其中並不簡單,但是他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關於金國送來的詔書他早已經知悉,並對詔書上說的文化交流很是敏感。但是趙昚卻沒有資格,也沒有理由拒絕。

隆興北伐失敗之後,雖然兩國進入了和平共處的漫長時期,但是作爲戰敗國而言,宋朝向金國稱臣,並以叔侄關係稱呼,這就等於晚輩沒有資格反對長輩的決策。

而對一個帝王下詔書,就等同於金國是上國,金世宗完顏雍是趙昚的叔父!(不過史書上卻稱之爲國書,算是臉上貼金吧!)

金國自從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宋地之後,半個世紀來自稱是中原文化的正統,而長江以南的宋地不過是金人口中的南蠻之地。

究竟孰是孰非一直是爭論不休,不過南宋的文人一直看不起金國的蠻夷,倒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此次金國主動派使團前來文化交流,作爲中原文化的東道主,孝宗趙昚也沒有理由去拒絕。

不過金國說的其實也並不是沒道理,長江以北的宋地盡歸金國,可以說當初的中原腹地,已經大部分被金國佔據,而南宋稱之爲南蠻也不爲過。

雖然江南之地依舊是文化傳承不曾斷絕,但金國在北地的民族融合中,也是逐漸將文化達至鼎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金國的繼承中原文化,遠比遼國要深刻的多。

孝宗趙昚豈能不知這其中利害關係,如今金國如此大張旗鼓地聚首京城,一定是來則不善。

本以爲金國使團此次即便要進行文化交流比試,也是等到了臨安在予以應對。可竟然沒有想到金國使團沒有直接到臨安,而是直擊大宋的八大書院。

如此不按規矩的無理行徑,讓趙昚很是惱火,但讓他更爲怒火的是,堂堂的八大書院,竟然全軍覆沒無一人勝出。

這是赤·裸裸地羞辱,連八大書院各自引以爲傲的宗師,都折戟沉沙完敗於敵手,他這個大宋皇帝可謂是顏面盡失。

空曠的御書房裡,趙昚陰沉着臉坐在書案旁,一語不發就這麼靜靜地坐着。

這時樑珂碎步走了進來,躬身雙手托起奏章稟道:“陛下,以金國太子爲首的使團,已經抵達京城!”

趙昚看了一眼奏章,沒有急忙去接,而是沉吟了片刻,纔拿過奏章在燈光下閱覽。

“囂張!好個囂張的完顏允恭!”

趙昚看完奏章之後,怒不可遏地將奏章重重的壓在桌案上。

“朕就不信,我大宋文士千萬,就沒有能人異士應對金國的八大山人!傳旨三館三閣學士商討,此事列入明日朝會的首要朝議!”

“是!”

……

五日後,也就是臘月二十,大宋皇帝趙昚引領文武百官,於京都臨安皇城的大慶殿接見三國使團。其中非有專職的五品以下官員無需上朝。

如今日這般規模的大典朝會,已經多年不曾舉行了。一般是新皇登基、皇上大婚、冊立太子、外國內附等等隆重的時刻方得舉行。

上次進行大典乃是六年前趙昚登基,而今日爲了迎接三國使團,又一次舉辦了這次盛大的朝會。

今日辰時開始,身着盛裝七品以上的京官與京都地方官員,連同朝貢使臣俱已侯在宮門外,並在鳴贊官指揮下列好隊伍等待召見。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宮門緩緩開啓,百官與使臣們在鳴贊官引導下由兩掖門入皇宮。文官列東面武官列西面,三國使團以金國爲首位列其後。

這一刻衆人才知道,此次出使宋朝的金國使者,正是金國太子完顏允恭,而伴隨左右的則是上將軍烏林答幕。

待一切就緒後,孝宗趙昚終於在萬衆矚目中駕到,這時鸞儀衛官鳴鞭,百官與使臣一起跪迎。

待趙昚端坐大慶殿後,四品以上官員便按爵位職位高低魚貫而入,並在贊鳴官的排班之下各自按位立定。

羣臣三拜九叩之後,鴻臚寺官員這才三國使臣於殿外,按照順序進入殿中拜謁。

待三國紛紛拜謁之後,金國太子完顏允恭,便簡單地行了一禮,就直入正題道:“皇兄,不知父皇所下的詔書,你是否閱覽了?”

“……”

完顏允恭這句話,可謂是極具挑釁!

當面直言稱趙昚爲皇兄,雖然按照規矩倒也無可厚非。畢竟兩國以叔侄相稱,那趙昚自然要比當今金國皇帝晚了一輩。

此時金國太子完顏允恭稱他爲皇兄,倒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這話在這種場合下說出,又將趙昚的顏面置於何地,又將大宋的顏面置於何地。

在場的文武百官,雖然個個義憤填膺,但卻也沒有理由去反駁。均紛紛側目瞥向龍椅上的趙昚,隨後又都默默的低下頭沉默不語。

“朕看了!”趙昚神情很是平靜,平淡的迴應道。

“那不知皇兄,對貴國八大書院輪番敗績有何感想?”

完顏允恭冷冷一笑,隨即接着道:“宋國自詡文風鼎盛,常以我金國只是馬上天下的莽夫!如今本太子以八大山人應對貴國琴、棋、書、畫、詩、史、論、算八位文士,也算是面面俱到了!”

“我大宋文士何止千萬,允恭太子,未免高興的太早了吧!”趙昚神色微微動容,但言語中卻是毫不相讓。

“哈哈哈!皇兄,並非本太子看低了宋人,只是宋人文風萎靡不堪一擊!”

“太子殿下,您未經我朝陛下允許,私自與人比鬥,這其中既不符合規制,也不知其中有何外在因素!如此就斷言豈不是太早了?”

朝班之中移步走出一人,此人正是當朝宰輔虞允文,見完顏允恭如此肆意張狂,他實在是難以再視而不見。

“哦?斷言太早?那個什麼‘詩壇泰斗’‘天下第一書’……看來真的是沽名釣譽!不過那個徐星嶽可是有一塊牌匾,稱爲‘國手無雙’,據說是當年康王留下的真跡,不知可有此事?”

“大膽!太上皇當年的王爵名諱,豈容你如此褻瀆!允恭太子,莫要失了你的禮數!”

看着完顏允恭越來越肆無忌憚,趙昚也難以掩飾心中的憤怒,在這大殿之上直言太上皇趙構的王爵名諱,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

太上皇趙構就是以康王的身份,從金國逃離到了江南,成爲了南宋的開國皇帝。

如今這完顏允恭不稱趙構爲皇帝,而是以當年的王爵稱呼,這足以表露其中的藐視與不屑。試想連趙構都不是皇帝,那他趙昚這個被禪讓而來的皇帝,又將置於何地?

見孝宗趙昚動了真怒,完顏允恭卻只是淡淡一笑,收回了方纔的凌厲之勢:“既然是文學上的交流,本太子也不想落人口實!”

“看來對於這八大書院的較量,皇兄是心有不服!也罷,本太子此次前來,就是要見識一下宋地所謂的文學正統!皇兄以大宋文人千萬爲由,那本太子就設下期限!立下協議如何?”

“協議?”趙昚雙手握着扶手,身子微微前傾,有些凝重的問道。

“不錯!本太子代替父皇前來與皇兄做一個協議!若是此次交流,宋國若有能人,勝出八大山人過半之數!那麼當年兩國簽訂的合議條約就此作廢,兩國不再是以叔侄相稱,而是以兄弟相待!至於每年宋國所繳納的歲幣也一概取消!”

嘶!

完顏允恭的這番話,可是在大慶殿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暴,羣臣一陣譁然議論紛擾。就連居於龍庭之上的趙昚,也是神色微微動容起來。

所謂的歲幣不過幾十萬貫,對於如今的朝廷而言並非什麼負擔。但唯一讓大宋朝野上下爲之不甘,且感到羞辱的是這兩國的叔侄關係!

國與國之間都低了一輩,可想而知這對於國人而言,又是一個多麼大的恥辱。因此當趙昚以及羣臣聽聞這種關係有所緩和的時候,心頭卻不由得爲之一怔。

若是改爲兄弟相稱的邦交,雖說依舊尊稱金國爲兄長,但至少是同輩相交。

李仁友在一旁冷眼旁觀,隨即自語道:“好大的手筆,看來好戲就要登場了……”

“越王殿下所言極是,一場龍爭虎鬥在所難免!但無論勝負分屬何方,我們只當看戲人!”左丞相羅萬明,輕捻鬍鬚微微頷首笑道。

“有意思!”

此刻遼國使團的蕭朵魯布環視朝堂羣臣,卻不見葉宇的身影,心中難免有些失望,隨即默然自語道:“這小子莫非外放爲官了?”

“哥,真沒想到這金國玩了這麼一手,如今連宋國的八大書院都無人能及,看來此事他們是智珠在握了!”

【耶律普速完】沒有去理會蕭朵魯布想些什麼,而是對現場的情形感到凝重。

所謂予以好處,必定暗有所取!

金國敢做出如此的讓步,那麼說明成竹在胸的同時,也將預示着所索取的東西,也不會太過平常。

“不錯,五日內橫掃宋國八大書院,看來金國的八大山人,各自的技藝已經達至巔峰!若是比試一項,宋朝或許還有能人與之抗衡,可是這八項齊至……”

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699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530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340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40章 一夜七次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344章 鴛鴦戲水夜夫妻第572章 榻前訓斥黎大隱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580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480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539章 三國結盟碾壓來第283章 殿前發難第381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486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465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365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376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668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590章 各方勢力暗窺探第84章 一份殘卷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693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371章 離山之前論改革第240章 葉宇自私第166章 口氣不小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128章 移花接木第341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440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385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36章 扒人衣服第31章 才子佳人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740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665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725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719章 恐會遭來非議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16章 月下中秋第156章 火力全開第304章 孤狼難言述玄機第363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459章 無奈留宿寒山寺第364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363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696章 宋金之間初交鋒第742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597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745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119章 大肆收禮第272章 劫掠有道第61章 浴火重生第675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708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450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444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555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126章 僅此而已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12章 別把敵人當弱智第693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500章 骨肉親情血濃水第534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712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211章 天子之劍第31章 才子佳人第436章 濠州大地戰亂起第414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517章 花海之中纏情思第448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
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699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530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340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40章 一夜七次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390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344章 鴛鴦戲水夜夫妻第572章 榻前訓斥黎大隱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580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480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539章 三國結盟碾壓來第283章 殿前發難第381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486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465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365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376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210章 煽風點火第651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668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590章 各方勢力暗窺探第84章 一份殘卷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693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371章 離山之前論改革第240章 葉宇自私第166章 口氣不小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128章 移花接木第341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440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385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36章 扒人衣服第31章 才子佳人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740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665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725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719章 恐會遭來非議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16章 月下中秋第156章 火力全開第304章 孤狼難言述玄機第363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459章 無奈留宿寒山寺第364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363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696章 宋金之間初交鋒第742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597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745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119章 大肆收禮第272章 劫掠有道第61章 浴火重生第675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708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450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444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555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126章 僅此而已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12章 別把敵人當弱智第693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500章 骨肉親情血濃水第534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712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211章 天子之劍第31章 才子佳人第436章 濠州大地戰亂起第414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517章 花海之中纏情思第448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