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兵大理5

進城之後,早己準備下了酒宴,請楊炎和幾名主將入席。楊炎雖然不喜歡應酬,但也知道是推辭不了的,因此帶着劉復武,凌翔,黃明霞等人出席。

雖然目前大理以經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但這一餐酒宴也還算比較豐盛,酒過三巡,楊炎才問道:“不知現在的局勢怎麼樣了?”

劉建赫答道:“目前高建銘以經集結了四萬多人馬,分從威楚府、嶍峨部、秀山郡、三處向阿寧部進攻。三路人馬中,從嶍峨部出發的人馬,是由高建銘的弟弟高建勳和交趾大將阮酋近兩人率領,有一萬五千人馬。從威楚府出發的人馬是由高建銘的大將楊暉率頜,秀山郡發出的人馬由交趾李圭大將率領,兩路各有人馬一萬二千人左右。預計明後天就會到達善闡府。”

楊炎知道,阿寧部在善闡府的西南十里左右,正是善闡府的門戶,張師顏的五千人馬大部份都駐守在那裡,道:“那麼我們現在有多少人馬在阿寧部駐守?”

劉建赫道:“以前是由張統制人馬駐守阿寧部,由犬子仁先領五千人馬駐守善闡府,兩城成犄角之勢,相互呼應。”

楊炎道:“這樣佈防是沒有問題,但敵軍人馬太多,完全可以分兵兩路,同時進攻阿寧部和善闡府,現在大理還能調動多少人馬?”

劉建赫有些爲難,道:“目前大理可用的人馬不多,而且還要駐守其他地方,目前我們還能夠調動的人馬只有三千人左右。不知這一次駙馬帶來多少人馬?”

楊炎道:“我也是聽說高建銘準備進攻善闡府,才匆匆從靜江府趕來,因爲走得匆忙,帶來了四千人馬,另外還有兩萬大軍,預計七天以後才能趕到石城郡。”

大理君臣聽了,都不禁有些失望,因爲楊炎帶來的人馬也太少了一點。

楊炎點點頭,沉默了一會,忽然對段智興道:“陛下,這一次臣奉大宋皇帝之旨,來幫助大理剷除叛逆,不過現在形式危急,叛軍勢大,希望大理上下要緊密配合,全力支持,方纔有望討逆成功,否則不但臣無顏回臨安面君,只怕大理從此也不復存在了。”

段智興也點點頭,道:“楊駙馬說得是,不知駙馬需要我大理如何配合駙馬,請儘管直言。”

楊炎道:“請陛下將大理現在所以的軍馬指揮大權全部交給微臣,兵馬調動之事由臣全權付責,任何人不得干涉,也包括陛下,這樣才能使政令統一,臣纔好發號施令。”

楊炎的話剛說完,在座的大理衆臣都驚呆了,雖然他們對此也有一些心理準備,但卻沒想到楊炎剛部到大理就會提出來,因此宴席上一時都沉默不語,在場的幾位大理大將巴天佑,範昌、陳覽等都沉下了臉,連劉建赫的臉色都有些變了。氣氛頗爲尷尬。

甘華忙端起酒杯道:“楊駙馬,這是酒席宴間,我們且先飲酒,別的事不訪宴後再說。”

楊炎搖搖頭,道:“甘大人,並非在下欲獨覽大權,只是現在情況緊急,想擊敗高建銘與交趾大軍,僅靠宋軍的人馬遠遠不夠,還需要大理諸位全力配合,但軍無二帥,發號施令者,只能有一人。而且現在敵軍大軍壓境,必須儘快定下,萬分推拖不得。”

“這……”甘華一時也不知說什麼纔好。

又過了好一會,段智興才道:“好,楊駙馬,孤就封你爲大理兵馬總元帥,掌管調動大理全部人馬,兵將分派由你全面付責,孤卻不干涉。”說着他解下佩劍,道:“大理諸將如有違命者,可以此劍斬之。”

楊炎起身接劍,道:“多謝陛下。”隨即轉身對劉建赫道:“劉老將軍,請你立刻派人火速通知張師顏,我己到大理,讓他立刻整頓人馬,明天沸曉時等待我去調度。並且嚴密打探敵軍的動態。另外立刻調集三千人馬,現在馬上動身,明天天亮以前必須趕到阿寧部,沸曉之前未到者,立斬。”

劉建赫怔了一怔,立刻道:“尊令。”

楊炎又道:“劉復武,你立刻通知人馬,休息兩個時辰,馬上出發,明天天亮之前,一定趕到阿寧部。”

劉復武道:“末將尊令。”也不顧酒宴未散,轉身就走。

段智興也怔了一怔,沒想到楊炎竟這麼雷厲風行。道:“楊駙馬,你們剛到大理,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出發也不遲。”

楊炎道:“陛下,救兵如救火,片刻也耽誤不得。臣必須連夜出發,趕到阿寧部。”

大理君臣見楊炎說的堅決,也不敢怠慢,立刻散宴。劉建赫一面派人飛報給張師顏,一面命範昌率領三千人馬,火速趕去阿寧部。

*****次日沸曉,等範昌終於幸領着氣喘吁吁的三千士卒趕到阿寧部的時候,楊炎早己在帥廳升帳派將了,只見在校場上的宋軍早己列好隊伍,似乎準備出發了。

範昌見過楊炎之後,在劉仁先的下首站好。楊炎立刻道:“敵軍的三路人馬現在都到了那裡?”

張師顏道:“據探子回報,昨天高建勳和阮酋近部在阿寧部在洟源下寨,楊暉在綠枝江邊下寨,而李圭部在巨橋下寨,如果不出意外,今天中午,這三路人馬將會在阿寧部前匯合。”

楊炎點點頭,道:“所以我們就要乘他們尚未合兵時逐個擊破,否則等他們匯合之後,就不好對付了。”

張師顏和劉仁先齊聲道:“是。”

範昌這才明白,爲什麼楊炎要慌急火燎的趕過來。

六新法(上)一一五進軍中都五 形勢突變 下十四漁人得利2四十六血戰(二)十六掃平海盜4二攻克信州4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七十三遠征軍歸來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一 臨安的朝議3十五收並大理四十八雪夜奇襲(上)五逃亡6九十一紅柳林之戰(二)四 四川驚變6八十一敗軍(上)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十收復大理城6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十一征戰塔塔兒3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九戰象2三 白土鎮大捷 下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四十七利器七部署廣州5三臨危受命1十五脫困1六重返廣南2三 叢林奇遇5十棄守建康府1十五徐海心服7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十五收並大理六摩尼教的滅亡6十四背水一戰1一 出兵徐州 中二十五羅生門五十七馬球(上)十大破西夏軍1十二大金太子2六摩尼教的滅亡7三 叢林奇遇5七新法(下)十六轉攻江淮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十收復大理城1一百七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下)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十四漁人得利2六新法(上)五 形勢突變 下十三宋軍出兵3十六掃平海盜3五 攻佔虹縣十七擁立新君7三十八大金國師(上)八 杞縣解困 中四十三了結(一)十四背水一戰3六十五一敗塗地(下)九金國的陰謀(三)十一 追上宋軍 下十四漁人得利2六苛政3七 黑陽山 下九十二西線戰事八出鎮北京2十七擁立新君2十四 海上大捷 中八十九告密六 馳援宿州七十四戰或退(上)五十八馬球(下)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一一四乃蠻的結局(上)四十六蒙古內亂十九金國變法(下)五十五秋獮(上)七 黑陽山 下八十招之約3十四兵變3三十八蒙古內亂四 再上征途6十一交趾臣服1九十七捕魚兒海之盟(上)十一結案1六 臨安之夜1四十一力排衆議五十三通風報信(下)十八臨安的流言1十四出川八十一各自出擊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一 臨安的朝議4十五脫困3三新年3八 杞縣解困 下
六新法(上)一一五進軍中都五 形勢突變 下十四漁人得利2四十六血戰(二)十六掃平海盜4二攻克信州4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七十三遠征軍歸來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一 臨安的朝議3十五收並大理四十八雪夜奇襲(上)五逃亡6九十一紅柳林之戰(二)四 四川驚變6八十一敗軍(上)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十收復大理城6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十一征戰塔塔兒3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九戰象2三 白土鎮大捷 下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四十七利器七部署廣州5三臨危受命1十五脫困1六重返廣南2三 叢林奇遇5十棄守建康府1十五徐海心服7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十五收並大理六摩尼教的滅亡6十四背水一戰1一 出兵徐州 中二十五羅生門五十七馬球(上)十大破西夏軍1十二大金太子2六摩尼教的滅亡7三 叢林奇遇5七新法(下)十六轉攻江淮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十收復大理城1一百七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下)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十四漁人得利2六新法(上)五 形勢突變 下十三宋軍出兵3十六掃平海盜3五 攻佔虹縣十七擁立新君7三十八大金國師(上)八 杞縣解困 中四十三了結(一)十四背水一戰3六十五一敗塗地(下)九金國的陰謀(三)十一 追上宋軍 下十四漁人得利2六苛政3七 黑陽山 下九十二西線戰事八出鎮北京2十七擁立新君2十四 海上大捷 中八十九告密六 馳援宿州七十四戰或退(上)五十八馬球(下)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一一四乃蠻的結局(上)四十六蒙古內亂十九金國變法(下)五十五秋獮(上)七 黑陽山 下八十招之約3十四兵變3三十八蒙古內亂四 再上征途6十一交趾臣服1九十七捕魚兒海之盟(上)十一結案1六 臨安之夜1四十一力排衆議五十三通風報信(下)十八臨安的流言1十四出川八十一各自出擊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一 臨安的朝議4十五脫困3三新年3八 杞縣解困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