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七章 東萊兵變

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一個時辰才熄滅,倭軍大將柴田勝家、前田慶次及其麾下八千餘士卒悉數被燒死在谷內。

等到火勢熄滅之後,戚繼光又派人進入谷內,確認谷內倭軍再無活口之後才下令收軍回城。

。。。。。。。。。。

“大人,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

就在戚繼光領軍回城之時,東萊郡所內,之前向郡守獻計的幕僚一臉興奮地衝至郡守面前說道:“大人,那戚繼光將來犯的倭軍誘入清風峽內,一把火全部燒了乾淨。”

“倭軍全部被消滅了?那戚繼光呢?我軍的損失如何?”

那郡守“騰”地站起身來,滿臉震驚地看着那幕僚說道。

“戚繼光此番用了火攻,因此出戰的兵馬幾乎沒有損傷!”

“那這算個屁的好消息!”

那郡守聞訊不喜反怒,道:“之前本以爲戚繼光就算能夠打退倭軍必然也是損失慘重,這樣一來只要我們運作得當便能將這功勞算到我的頭上。可現在出城的上千人統統都知道這一戰是戚繼光打得,人多口雜,這消息恐怕是瞞不住了。”

“大人不必煩惱!”

報信的幕僚陰陰一笑,道:“根據我們派到戚繼光手底下的內應提供的消息說,當時倭軍被戚繼光困在谷中的時候曾向戚繼光請降,可戚繼光卻沒有接受,將這八千餘人統統燒死在了谷裡!”

“戚繼光這廝殺俘!”

那郡守聞言頓時轉怒爲喜,大笑道:“哈哈哈,太好了。這戚繼光果然只是個莽夫,自古以來便是殺俘不祥,本官用這個罪名辦了他,到時候朝堂的那些文官們像裴矩、蘇威這幾位老大人一定會站在本官這邊的。”

幕僚恭維着奸笑道:“大人所言極是!”

郡守大笑許久之後終於停了下來,掃了一眼幕僚說道:“你立刻去將城內本官的心腹軍士全部調集起來,等戚繼光率軍回城時便立即將他拿下,宣讀完他的罪名之後便立即將其處死。”

這郡守也是歹毒,他心知雖然殺俘乃是大忌,但是戚繼光用不到兩千的兵馬就消滅了數倍於己的倭軍,如此能力難免會被軍方人物看重,因此便打算先下手爲強除掉戚繼光。只要戚繼光一死,就算到時候軍方人物有不滿,想必那些文官們也會替自己頂住的。

那幕僚心領神會,當即冷笑着說道:“大人放心,小人定會把此事處理好的!”

。。。。。。。。。。

出兵拒敵的時候講究的是兵貴神速,因此戚繼光率軍趕赴清風峽時是日夜兼程,用了一僅僅天的時間。

不過如今來犯的倭軍被盡數殲滅,那行軍趕路自然不用像之前那麼拼命,晝行夜歇,走了兩天一夜才趕回城池。

這個時候,戚繼光僅憑兩千郡兵便將來犯的八千餘倭軍悉數消滅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城,倭軍登陸以後種種暴行早就令滿城百姓將他們恨之入骨,而以弱勢兵力全滅倭寇保住一方安寧的戚繼光自然被闔城百姓視作英雄,因此當戚繼光大軍出現在離城不遠處時,老百姓便自發地趕赴城門前去歡迎戚繼光大軍的歸來。

“戚將軍威武,戚將軍威武!”

當戚繼光率領着兵馬進入城門的那一刻,早已經恭候多時的老百姓頓時齊聲高呼起來。

“多虧了戚將軍啊,要是讓那羣殺人不眨眼的倭寇們殺進城來,咱們這些小老百姓可都得遭殃啊!”

“是啊,戚將軍救了我們的命,是我們的大恩人啊!”

。。。。。。。。。。

聽着老百姓的讚揚之言,戚繼光也是面帶微笑地向着老百姓揮手回禮道:“各位父老鄉親,我等都是軍人,保家衛國乃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就在這時,奉了郡守之命也已經在城門口等候多時的幕僚領着幾十名士卒擠開歡呼的人羣,大聲喝道:“戚繼光何在?我奉郡守大人之命前來拿你歸案!”

這一聲大喝登時讓原本還在大聲歡呼的老百姓都愣住了,一臉震驚地看着那騎在馬上趾高氣揚的幕僚以及他身邊幾十名虎視眈眈的士卒。

戚繼光無奈地長嘆一口氣,翻身下馬走到那幕僚面前,拱手說道:“末將當日雖是迫於無奈,但確實是違背脅迫郡守大人,如今倭寇已平,末將甘願領罪!”

“哼哼。”

幕僚面露陰狠之色,嘴角微微上揚,朗聲說道:“戚繼光,郡守大人念你也是爲了護住城外百姓,本不欲治你抗命不遵之罪。可誰料想你這廝竟然如此狠毒,倭軍被你困在清風峽後曾向你求降,你卻視而不見將這數千生靈全部燒死,如此行徑不罰不足以安天下?郡守大人有令,拿下戚繼光,用他的人頭祭奠清風峽的數千亡靈。”

“什麼,要斬戚繼光將軍!”

人羣中頓時一片譁然,戚繼光麾下的幾個將校更是拔劍出鞘,怒視前來捉拿戚繼光的一干人等喝道:“誰敢過來?敢動戚將軍,先過我們這關再說。”

“你們要造反嗎?”

那幕僚指着戚繼光的幾個部將說道:“我中原自古便是禮儀之邦,戚繼光殘殺數千俘虜,如此行徑大違仁義之道,若不嚴懲那四海之外,各個鄰邦都將怎麼看待我大隋?”

“放屁!”

一個性急的部將大步上前,指着那幕僚的鼻子罵道:“若是沒有戚將軍,只怕這時候倭寇已經殺進城來砍下你的狗頭,你這酸儒不知道感恩也就罷了,竟然還要爲了一羣喪盡天良的畜生治戚將軍死罪!”

“就是!”

另一個部將也是面帶怒色地說道:“這夥倭寇自登陸以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不知有多少百姓慘遭毒手。我倒要問你一句,在他們動手殺人的時候可曾有過半分仁義之道?”

“不錯,戚將軍救了咱們全城百姓,怎麼因爲那些禽獸就殺了他呢?”

在戚將軍的幾個部將的帶領下,一時間羣情激奮,也不知是誰第一個動了手,總之到最後所有在城門口的百姓和軍士都瘋狂地向前涌去,將那幕僚以及他身邊的幾十個士卒活活打死。

“弟兄們,各位父老鄉親們。既然都這樣了,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去取了那個貪生怕死,只會陷害忠良的郡守的狗命再和朝廷理論,無論如何咱們都得保住戚將軍的性命!”

“對,沒有錯!”

“說得對!”

憤怒的人羣並沒有因爲那幕僚等人的死而息怒,在戚繼光的幾個部將的帶領下一齊向着府衙殺去,任憑戚繼光如何拉扯勸阻都不能阻攔人羣的前進。

潮水般的人羣衝破府衙時,那郡守原本還穩坐高堂靜候幕僚的好消息,逃跑不及頓時便落得和他下屬一樣的命運。

第八十章 隋皇之殤第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八十三章 無膽鼠輩,跳樑小醜第八百一十章 降與不降,收與不收第十四章 請纓出征第八百零四章 決戰到來第二十一章 龍套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七十八章 相國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在德不在險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十二章 小將雄威第一百一十章 被打到懷疑人生第三十五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八百二十一章 長孫皇后第一百九十章 信念崩塌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第二百十一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六十四章 寶刀未老(三更到,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五章 先拔頭籌第八百零七章 首戰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撿漏王程咬金第二百零七章 盡在掌握之中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章 猛將喋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達開的謀劃第十二章 金榜提名第二章 大明宰輔第五百五十七章 聯盟分裂第一百五十三章 幷州烽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將身隕第二十一章 羅士信力舉千斤鼎第四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世民點兵第三十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的落幕(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十一章 敲打裴仁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三章 一決雌雄第三十章 長江水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宋金錘不敵唐金錘第六百五十九章 河北雙雄去其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百五十二章 撿漏王程咬金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喜一憂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士之殤第八百二十四章 來自武則天的助攻第六百六十七章 唐廷反應第四十一章 驚天大戰第七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章 醉生夢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八百零九章 高句麗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楊杲舌戰羣儒二百零五章 一往無前第六十一章 父子決裂第七百九十五章 兵仙降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系統異變第四十六章 激戰界山不得不說幾句第一百零八章 狐假虎威第九章 南宋名相第二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百九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零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鳳尾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的落幕(二)第六章 大明勇將第六十六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十九章 嶺南大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其不意五百九十一章 賈詡亂唐第六十九章 一統天下的謀士第八百十三章 抗倭名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奔襲險關第五百七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三章 以命搏命第六百三十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六百六十七章 唐廷反應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將身隕第二十四章 楊杲斬將第九十六章 太祖獻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第一猛將第六百七十二章 攔路錦帆第七章 金蟬脫殼第兩百章 驕兵悍將第二百零七章 盡在掌握之中第六百零一章 既能殺敵,亦能損己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命庇佑第一百零四章 巾幗女將第一百三十二章 逼走良將第九十九章 金墉城下第六十九章 王安石變法第五十八章 太子之議第二百零六章 傻眼的宋江
第八十章 隋皇之殤第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八十三章 無膽鼠輩,跳樑小醜第八百一十章 降與不降,收與不收第十四章 請纓出征第八百零四章 決戰到來第二十一章 龍套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七十八章 相國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在德不在險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十二章 小將雄威第一百一十章 被打到懷疑人生第三十五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八百二十一章 長孫皇后第一百九十章 信念崩塌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第二百十一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六十四章 寶刀未老(三更到,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五章 先拔頭籌第八百零七章 首戰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撿漏王程咬金第二百零七章 盡在掌握之中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章 猛將喋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達開的謀劃第十二章 金榜提名第二章 大明宰輔第五百五十七章 聯盟分裂第一百五十三章 幷州烽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將身隕第二十一章 羅士信力舉千斤鼎第四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世民點兵第三十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的落幕(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十一章 敲打裴仁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三章 一決雌雄第三十章 長江水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宋金錘不敵唐金錘第六百五十九章 河北雙雄去其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百五十二章 撿漏王程咬金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喜一憂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士之殤第八百二十四章 來自武則天的助攻第六百六十七章 唐廷反應第四十一章 驚天大戰第七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章 醉生夢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八百零九章 高句麗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楊杲舌戰羣儒二百零五章 一往無前第六十一章 父子決裂第七百九十五章 兵仙降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系統異變第四十六章 激戰界山不得不說幾句第一百零八章 狐假虎威第九章 南宋名相第二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百九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零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鳳尾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的落幕(二)第六章 大明勇將第六十六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十九章 嶺南大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其不意五百九十一章 賈詡亂唐第六十九章 一統天下的謀士第八百十三章 抗倭名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奔襲險關第五百七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三章 以命搏命第六百三十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六百六十七章 唐廷反應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將身隕第二十四章 楊杲斬將第九十六章 太祖獻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第一猛將第六百七十二章 攔路錦帆第七章 金蟬脫殼第兩百章 驕兵悍將第二百零七章 盡在掌握之中第六百零一章 既能殺敵,亦能損己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命庇佑第一百零四章 巾幗女將第一百三十二章 逼走良將第九十九章 金墉城下第六十九章 王安石變法第五十八章 太子之議第二百零六章 傻眼的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