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殺蠻賊,殺蠻賊!”

戚繼光令旗招展,成羣結隊的隋軍士卒高聲喊殺,舞刀揮槍殺向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拼命揮刀格擋,但戚繼光親手操練的兵馬紀律嚴明,面無懼色,前赴後繼地朝着努爾哈赤涌了上去。

“殺!”

一名隋軍士卒抓住破綻,一槍刺出,正中努爾哈赤後背,槍尖凜凜寒光霎時將甲冑刺破,入肉三分,鮮血直流。

努爾哈赤慘叫一聲,雙目赤紅,正欲轉身砍殺這名隋軍士卒。兩側又閃出來兩名隋軍士卒,長槍高舉,正中努爾哈赤雙臂。努爾哈赤吃痛之下手中長刀“哐當”一聲落地。

沙場之上丟了兵器就如猛虎沒了牙齒,隋軍士卒見狀士氣更是高漲,刀槍斧槊一時間都朝着努爾哈赤招呼而去。

赤手空拳的努爾哈赤哪裡還有招架的能力,被亂槍戳翻在地,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

“叮咚,檢測到努爾哈赤被斬殺,宿主獲得靈魂點速9個,當前靈魂點數總額上升至138個。”

“叮咚,由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屬於君主級敵人,滿足系統內置條件,即將執行亂入程序,請宿主注意記錄。”

已經集中精力通過系統儘量瞭解戰場情況的楊杲當即拿出紙張,提筆準備記錄。

“本次亂入第一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司馬懿,統帥93,武力68,智力95,政治96。當前植入身份爲河內名門司馬家族長。”

“叮咚,檢測到司馬懿攜帶三人出世,第一人爲司馬懿長子,曹魏權臣司馬師,統帥88,武力75,智力80,政治83。

第二人爲司馬懿次子,晉文帝司馬昭,統帥82,武力71,智力83,政治86。

第三人爲司馬懿正妻,宣穆皇后張春華,統帥37,武力72,智力81,政治83。”

“叮咚,本次亂入第二人:北宋名臣司馬光,統帥72,武力66,智力89,政治93。當前植入身份爲司馬懿胞弟。”

“這一口氣就來了四個司馬,還真有點來勢洶洶的感覺。”

雖然司馬懿、司馬光如今身在河內,是屬於隋軍的勢力範圍。可楊杲卻絲毫沒有想要徵辟他們的念頭。

司馬氏父子就不說了,鷹視狼顧司馬懿,一場高平陵政變就將曹魏三代人苦心經營的江山改成了司馬家的天下。

至於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那手段比起司馬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哥司馬師廢了皇帝曹芳和皇后張氏,司馬昭就更狠了,直接就送曹髦上路,連廢都懶得廢了。

若是楊杲還在起步階段,或許還會考慮一下,可如今隋軍大勢已成,沒事在自己內部扔幾顆定時炸彈,難不成是真閒着沒事幹。

至於資治通鑑的作者砸缸者司馬光,資治通鑑和史記並列爲我國史學的不朽鉅作,編纂者司馬光確實功不可沒。

可是在治國上,楊杲卻對司馬光並不感冒。正如明末大儒王夫之所說的那樣,北宋滅亡,始於司馬光。

作爲官僚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司馬光,頑固地反對當時的王安石變法,到後來宋神宗病故掌權執政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但凡是王安石主張的通通廢除,生生毀了北宋強軍富國的機會。

最讓楊杲無語的便是司馬光的《乞罷保甲狀》,當時在王安石變法下,北宋國力空前發展,將西夏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可這個時候的司馬光居然上書乞罷保甲狀,在當中說道:“我大宋實屬禮儀之邦,再如何操練兵馬,都不能打敗契丹西夏野蠻人,爲啥不能忍氣吞聲呢?。”

有大臣質問他,那大宋江山怎麼辦?

司馬光竟然說:“順其自然,天不滅宋”。

讓人讀之淚下的是,宋神宗晚年北宋將士浴血奮戰,打的西夏心驚膽戰。可神宗一駕崩,司馬光就主持了把北宋浴血收復的西北國土割讓給西夏。

司馬光的軟弱無能大大助長了西夏的囂張氣焰,以至於西夏使臣竟然在大宋朝廷上衝着高太后無禮喊道:“神宗知錯!”

早已任用張居正、王安石等人變法強國多年,大力遏制土地兼併之風的楊杲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去徵辟一個因循守舊之人,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叮咚,本次亂入第三人:南宋名將張珏,統帥93,武力96,智力78,政治65。當前植入身份爲張玉之弟。”

“四川虓將來了,這倒也是個不錯的收穫。”楊杲微微一笑,提筆寫下了張珏的名字。

張珏,子君玉,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將,魁偉而有謀略,善用兵和處理政務,有“四川虓將”之稱。

楊杲最爲熟悉的張珏事蹟便是釣魚城之戰。開慶元年,張珏作爲副將與主將王堅協守釣魚城,前後九個月多次打敗蒙古軍的進攻,斃傷蒙古大汗蒙哥。

“叮咚,本次亂入第四人:三國時期野史猛將越兮,統帥75,武力100,智力58,政治52。當前植入身份爲李世民新近招募的大將。”

“叮咚,本次亂入第五人:元朝名將兀良哈阿術,統帥94,武力98,智力76,政治61。當前植入身份爲兀良哈臺之子。”

“叮咚,本次亂入第六人:明末清初歷史人物洪承疇,統帥91,武力71,智力93,政治90。當前植入身份爲石敬瑭麾下參將。”

“連洪亨九都出世了。”楊杲無奈一笑,提筆寫下了洪承疇的名字和屬性信息。

“叮咚,本次亂入第七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夏侯惇,統帥91,武力95,智力62,政治53。當前植入身份爲曹操心腹大將。”

“叮咚,檢測到夏侯惇攜帶其弟夏侯淵出世。夏侯淵,統帥93,武力92,智力65,政治51。”

“叮咚,本次亂入完畢,請宿主下達指示。”

“暫時不需要進行操作,繼續幫朕監聽戰場情況。”楊杲淡淡地回覆系統道。

與此同時,沙場之上,努爾哈赤身死,其麾下的女真騎兵頓時大亂,不過好在還有同來的突厥王子拖雷坐鎮,憑着殺伐果斷的手段這才堪堪穩住了女真軍隊的混亂。

第一百十七章 李唐議兵第十八章 智激董麟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四十五章 舉國蒙羞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百三十四章 聯合抗隋第二十章 勇烈楊再興第六百七十二章 攔路錦帆第一百四十四章 漢奸聚首第二百一十章 不是每個老將都是老當益壯的第八百二十三章 失寵的李世民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六百三十九章 再襲糧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軍受挫第二百章 須昌陷落第三十四章 平定江南第一百三十五章 孟津內訌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心則亂第二十三章 四面埋伏碎敵膽第八百零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泄密第五百五十九章 開弓已無回頭箭第六百三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七章 好一齣苦肉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滴水不漏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將身隕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佐斷臂入隋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黯然退兵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洛陽變天(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六十二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的落幕(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幷州烽火第二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九十章 少林宗師第六百零八章 老將之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一章 猛虎架不住羣狼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漢“高人”第三十八章 瓦崗陰雲第九十九章 金墉城下第五十二章 水滸猛將抱團來襲第二百五十一章 心狠手毒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五十二章 水滸猛將抱團來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捨身救主第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三十七章 豈可再受恥辱第三十七章 求援李密第五百六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五十四章 梁山猛將首建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帥失和第八百十四章 陰險郡守第四十六章 蕭樑覆滅(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恃強鬥狠第八百十七章 東萊兵變第一百十七章 李唐議兵第二十五章 聯盟分裂第二百十六章 幽州風起第五十二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命庇佑第六百六十二章 當斷則斷,當棄則棄第八百十六章 斬盡殺絕第二百十三章 飛虎出世第五百六十五章 拒不撤軍第八百十五章 火燒倭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禹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漢“高人”第一百十三章 李淵用上癮了第一章 系統異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兒頂天立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將身隕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八十六章 李密也不是吃素的第六百零七章 死志殿後第十六章 馬踏樑營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七百九十八章 猛將大混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二章 一戰滅一路第一百十五章 買一贈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宮求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九十六章 巾幗女將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一百零六章 顏面掃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聯盟分裂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匡胤的落幕(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王夜叉單騎擒將第八百二十四章 來自武則天的助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元人的野望第六百三十七章 靖難名將第八百十八章 年輕氣盛
第一百十七章 李唐議兵第十八章 智激董麟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四十五章 舉國蒙羞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百三十四章 聯合抗隋第二十章 勇烈楊再興第六百七十二章 攔路錦帆第一百四十四章 漢奸聚首第二百一十章 不是每個老將都是老當益壯的第八百二十三章 失寵的李世民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六百三十九章 再襲糧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軍受挫第二百章 須昌陷落第三十四章 平定江南第一百三十五章 孟津內訌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心則亂第二十三章 四面埋伏碎敵膽第八百零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泄密第五百五十九章 開弓已無回頭箭第六百三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七章 好一齣苦肉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滴水不漏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將身隕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佐斷臂入隋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黯然退兵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洛陽變天(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六十二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的落幕(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幷州烽火第二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九十章 少林宗師第六百零八章 老將之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一章 猛虎架不住羣狼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漢“高人”第三十八章 瓦崗陰雲第九十九章 金墉城下第五十二章 水滸猛將抱團來襲第二百五十一章 心狠手毒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原第五十二章 水滸猛將抱團來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捨身救主第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三十七章 豈可再受恥辱第三十七章 求援李密第五百六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五十四章 梁山猛將首建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帥失和第八百十四章 陰險郡守第四十六章 蕭樑覆滅(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恃強鬥狠第八百十七章 東萊兵變第一百十七章 李唐議兵第二十五章 聯盟分裂第二百十六章 幽州風起第五十二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命庇佑第六百六十二章 當斷則斷,當棄則棄第八百十六章 斬盡殺絕第二百十三章 飛虎出世第五百六十五章 拒不撤軍第八百十五章 火燒倭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禹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漢“高人”第一百十三章 李淵用上癮了第一章 系統異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兒頂天立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將身隕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八十六章 李密也不是吃素的第六百零七章 死志殿後第十六章 馬踏樑營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七百九十八章 猛將大混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二章 一戰滅一路第一百十五章 買一贈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宮求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九十六章 巾幗女將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一百零六章 顏面掃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聯盟分裂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匡胤的落幕(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王夜叉單騎擒將第八百二十四章 來自武則天的助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元人的野望第六百三十七章 靖難名將第八百十八章 年輕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