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長安崔氏

丫環端來一壺泉水,放好後退下。

崔君綽打開壺,嗅了嗅壺中的泉水,這水是府中派人每天一大早便去數十里外的終南山中取來的清泉水。

專用來煎茶。

雖然如今因皇帝愛泡茶,世人也漸改飲茶之風,由煎茶改爲泡茶,但崔君綽卻依然喜歡用舊法煎茶。

紅泥小炭爐已經燒起,姜蔥蒜桔子皮青鹽等各種煎茶調料也已經備好。

取出一塊上好的團茶,拿茶夾夾起先放在火上微烤,待烤出茶香後,形如蝦蟆背,再趁熱包好,以免香氣散失。

茶自然冷卻後,再放入擂鉢,輕輕的搗碎成細末。

崔君綽動作不急不緩,很享受這個過程。

他也不需要煎茶的茶僕茶婢,全由自己動手。

小泥爐裡添上銀霜炭,架上銀壺,把新鮮的山泉水注入。

小火慢煮,當燒到水有魚目般的氣泡,微微有聲之時,這便是一沸時,崔君綽便往鹽水裡加入了適當的鹽,併除去浮在表面狀似黑雲母的水膜。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否則飲之則其味不正。

接着繼續加熱燒煮,待燒到水邊緣氣泡如涌泉連珠時,這便是二沸了。

先從銀鍋裡舀出一勺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邊攪邊投入搗好的茶末。

等燒到鍋中茶湯汽泡如騰波鼓浪之時,這便是三沸,加進二沸點時舀出的水,使沸騰暫停,以育其華,然後可以投入其它的作料。

等水再開,茶湯便算是煎好了。

茶要熱飲,尤其是第一碗茶湯最好,是不雋永,越後面的越差了。

崔君綽飲茶不喜人打擾,這是府中的規矩,人人都知道這個時候若去打擾,定要受罰的。

崔君綽的茶杯很漂亮,是精巧的紫砂茶杯,他不喜歡如那些暴發戶新貴一樣,拿着河北邢窯洞的白瓷杯或是江南的青瓷杯飲茶,那是喝酒的,怎麼能飲茶呢。

飲茶就得紫砂,那纔是上品。

舀出第一杯茶,手捧着熱茶,剛要趁熱飲下。

結果門卻被敲響了。

“阿郎。”

崔君綽放下茶杯,臉色難看。

“何事?”

“阿郎,勝業坊五郎出事了,宅第被查抄,五郎也被帶走了。”

崔君綽眉頭一皺。

“他又做了何事?哪個衙門的人帶走他的?”

“好像是五郎家的管事跟一個西市做買賣的退伍府兵買賣方子的事,是長安府的人帶走五郎的。”

崔君綽抿了一口熱茶。

“些許小事,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拿我的貼子去趟長安府衙遞給長孫府尹,去詢問下情況,弄清楚了再來報。”

放下茶杯,崔君綽不由的想到了過去。

當年,那是後三國時代了,北齊北周和南陳三國紛爭。那時的清河崔氏名聲正隆,北方士族領袖。當時北周重臣楊堅妻子獨孤氏的外祖父是崔彥珍,而他父親正是崔彥珍的親弟弟崔彥穆。

當年西魏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是他的堂妹夫,後來的北周大丞相楊堅是他的侄女婿。

憑着這關係,崔彥穆在北周爲東郡公,周世宗時,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俄拜安州總管、十一州諸軍事、安州刺史,入爲御正中大夫。

大象二年,宣帝崩,楊堅輔政爲大丞相,三方起兵,崔彥穆爲行軍總管,率兵與襄州總管王誼討司馬消難,軍入荊州,殺有異志之荊州總管獨孤永業,鎮守荊州,討滅司馬消難。

事平,奉詔入朝,授爲襄州總管、六州諸軍事、襄州刺史,加授上大將軍,邑二千戶。

那個時候,他父親朝野聞名,而崔君綽也成爲丞相府的兵曹參軍。

楊堅滅周立隋,年號開皇,這一年他父親病死,崔君綽襲爵爲東郡公,併成爲太子楊勇的東宮官。

崔君綽在東宮深受太子楊勇倚重,只可惜最後楊勇被廢,楊廣奪嫡成功,本來爲獨孤皇后堂舅的崔君綽因此受到牽連,被杖責後除籍爲民,家族男丁流放嶺南,女眷沒入掖庭。

那次是對清河崔氏極大的打擊,甚至堪稱是北魏崔浩因修國史而被滅誅九族以來,崔氏受的又一次沉重打擊。

好在當時崔君綽有個女兒在宮裡被楊廣看中臨幸,崔家子弟也因此得回到中原,女眷也回到家中。

不過這次的打擊還是很大,崔君綽不但沒有了東郡公的爵位和朝中官職,甚至連家族子弟也一度不得入宮侍衛,家中產業最後更是隻發還了十不足一。

也是從那次起,崔君綽變得低調起來。

他終於明白,北方士族領袖之名,五姓七家之首的吹捧,其實在皇帝面前不堪一擊。

皇帝真要動手,直接就可以連根拔起整個崔氏家族。

當年北魏皇帝滅過崔氏九族,隋朝楊廣也差點讓崔氏萬劫不復。

經此一事,崔氏低調了許多。

也正是這低調,讓崔氏在隋末的動盪之中,屢屢躲過大劫,特別是在大秦開國之後,舊士族舊貴族們不滿新朝,暗暗謀反,崔君綽就從不跟他們一起,就算開始承認了舊爵後來又收走,他也沒什麼不滿怨言。

結果便是如太原王氏差點整族被滅,只留了王通和王珪兩支,滎陽鄭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等等許多百年千年大士族,都是遭受懲治打擊,許多大族整個支房都被流放,可崔君綽這一支卻始終沒受到什麼牽連。

沒有爵位了又如何,沒有官職又怎麼樣?

崔君綽看的很明白,新朝舊朝交替,總是一朝君子一朝臣,這是很正常的。只要崔氏不要螳臂擋車,憑着崔氏千百年積攢下的這份家聲家財,還有家學,總還是有極大的機會再出頭的。

朝廷現在不是搞大科舉嗎?

崔君綽認爲這就是機會,因此他早早讓族中子弟,安心的讀書備考。

當然,如崔善福這樣的族中旁支子弟,能出去做點官吏,他也是支持的,畢竟朝中有人好做事。而如崔琮這樣更旁支的庶子,出去經營打理族中產業,自是更好的。

畢竟讀書備考也是要花錢的,光靠點田地產出總不夠,何況現在朝廷總搞限田又官吏皆一體納糧,族中龐大的開銷,還是需要有工商經營支持的。旁支子弟經營產業,按例都是要每年進貢宗族的,族裡按比例抽成,對於崔君綽這樣的族長來說,這是千百年來的規矩,天經地義的事。既然是崔氏族人,那就得貢獻一份力。

讀書的將來做了官,要照顧族人。

不讀書經商的,則要以錢財支持家族。

清河崔氏如今有八大房分支,開枝散葉千年,不正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崔善福是崔君綽的侄子,崔善福的父親是崔君綽父親與妾侍所生之子,地位卑下。因此崔善福在崔氏族中地位不高,哪怕他現在做了長安縣功曹參軍,也改變不了多少。

至於崔琮,他其實是崔善福的兄弟,不過崔琮的母親是府中的奴婢,地位更加低下,做爲婢生子,崔琮的地位其實與奴僕差不多,故此崔善福能讀書最後做官,他卻只能成爲外府管事,在外面經營酒樓。

崔琮經營的酒樓還不錯,每年能給族裡進貢不少。

敲門聲再次響起。

崔君綽低頭瞧了眼茶杯,茶已經涼了,浪費了一壺好茶。

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316章 黃河灘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119章 先鋒官第720章 悔婚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75章 重賞酬功第782章 新朝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1474章 金陵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30章 晉升大將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850章 藩亂第681章 忠武軍興兵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169章 養兵第939章 頓悟成佛第1327章 靖蝗司第38章 王薄第328章 危險期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358章 秋狩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810章 虎牢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1383章 飛地第1491章 韓侯第148章 革職第327章 妒忌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05章 鬥將第1342章 兩手硬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504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274章 斬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75章 重賞酬功第42章 秦家第106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1367章 逼反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428章 死士第1506章 大勢所迫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685章 廢昏君第782章 新朝第1049章 秦皇殺妖坑術士第338章 羅成的大殺器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1300章 有罪第1402章 野豬皮第948章 跑單幫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505章 吳帝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231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1499章 放手第1365章 失守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1287章 藍突厥第51章 反殺
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316章 黃河灘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119章 先鋒官第720章 悔婚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75章 重賞酬功第782章 新朝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1474章 金陵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30章 晉升大將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850章 藩亂第681章 忠武軍興兵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169章 養兵第939章 頓悟成佛第1327章 靖蝗司第38章 王薄第328章 危險期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358章 秋狩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810章 虎牢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1383章 飛地第1491章 韓侯第148章 革職第327章 妒忌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05章 鬥將第1342章 兩手硬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504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274章 斬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75章 重賞酬功第42章 秦家第106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1367章 逼反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428章 死士第1506章 大勢所迫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685章 廢昏君第782章 新朝第1049章 秦皇殺妖坑術士第338章 羅成的大殺器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1300章 有罪第1402章 野豬皮第948章 跑單幫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505章 吳帝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231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1499章 放手第1365章 失守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1287章 藍突厥第51章 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