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倭寇

億歲殿。

羅成詢問爲何安東會出現叛亂,老賈有些無奈。

“我們也是剛收到的情報,自安東裁軍,行營戰兵轉爲駐地衛營後,安東便有些不太安穩,先是高句麗餘孽活動更加頻繁,然後是百濟和倭人也不安份。”

“別說那些廢話,就說爲何會突然叛亂,總有原因的。”羅成對安東局勢又不是一無所知,之前對高句麗的圍剿已經算是階段性的勝利,後高句麗和後朝鮮兩個叛亂朝廷,上到國王下到將軍,幾乎都被圍剿誅殺。

舊高句麗國境,再沒有一個據點堡壘屬於叛軍。

而新羅和百濟兩國也受到朝廷警告,停止了各種小動作,大秦在半島南面劃定疆界,立下界碑。

新羅和百濟皆對大秦稱臣進貢,接受冊封。

皇帝在這個時候裁軍休兵,正是時候,按理,沒有特殊意外,不至於這個時候百濟叛亂,還拉上了倭國。

“其實這事情說來話長。”老賈苦笑道。

說到底,問題其實還是不是出在大秦這邊,先前百濟和新羅、倭國海東三國稱臣進貢,朝廷對於三國也沒有攻擊之意,一切都挺好。

三國向朝廷進貢了大量方物土產,朝廷則也回賜許多東西,這本是皆大歡喜之事。

問題出在百濟使者身上,那位大使回國後,因貪圖朝貢之利,回國之後馬上就向國王謊奏說大秦要求更多進貢。本來大秦是說百濟可以多朝貢,但這朝貢本就是宗藩貿易,他們以朝貢之名來貿易,還能免關稅,算是一種貿易優惠了。

這種朝貢根本不會影響到百濟什麼,可偏偏那大使貪利,大秦回賜本來是給了百濟很多好處的,不但沒收關稅,甚至還是高於一點市場價收他們的貢物,然後回賜許多中原商貨。

但那位大使卻夥同其它使團成員,不但夾帶大量私貨貿易不說,還把大秦回賜的商貨侵吞大半,結果便是百濟的朝貢虧本了。

這還不算,那些百濟使團甚至還假傳大秦的旨意,本來是要求百濟進貢五百童男童女,結果他們要求進貢一千。要求進貢耕牛萬頭馬萬匹,說好不限時間,可那使者卻要求一年內貢齊。

如此種種,引的百濟朝野驚慌,可百濟國王又不敢不從,於是只得下令從民間強徵童女童男,強徵耕牛馬匹,以及諸多貢物。

國王旨意一下,許多官員趁機又貪污,層層加徵。

結果到後面,居然引發了一出兵變。

百濟朝中有大將不滿,暗中聯絡,發動兵變,結果廢了國王,另立了百濟王扶余障的一個孫子扶余隆爲王。

兵變奪權之後,百濟新朝廷立即下令廢除原國王的徵貢令。

而兵變後,不少百濟王族和官員們紛紛逃入帶方郡,他們向徐世績哭訴國內叛亂等等,還說那些叛賊不肯尊奉大秦宗主,拒不納貢云云,還說他們大量收容高句麗餘孽,不顧之前大秦的詔令。

徐世績聽後,當然也是不肯了。

做爲宗主國,大秦有義務協助藩屬平亂。

尤其是情報顯示,這百濟新朝廷確實公開支持高句麗餘孽,另外又拒絕再向大秦稱臣進貢。

爲了維護地區穩定,也爲了維持宗藩關係,徐世績於是下達徵召令,準備進駐百濟邊界,防範萬一。

可他的這舉動,卻讓對面的百濟叛亂朝廷驚懼不已,認爲秦軍要出兵南下。這些驚懼的百濟人乾脆先下手爲強,他們一面給高句麗餘孽們武裝起來,給錢糧給武器,讓他們進入帶方郡內襲擾,一面又派人去向倭國聯絡。

爲了能夠對抗大秦,新百濟王甚至向倭國稱臣納貢。

倭國以往連諸島都未完全平定呢,北方的蝦夷人都時常做亂,現在百濟人居然願意做藩屬臣邦,倭人一下子就興奮了。

其實倭人一直以來,都很期盼北方半島,希望能夠進入島上,可是百濟和新羅那也不是吃醋的,防範很嚴。

現在有了名正言順插手半島的機會,倭人馬上就同意了百濟新王的請求,立即動員發兵。

得了倭國的支持肯定後,百濟叛亂朝廷於是更是堅決信心了。

徐世績那邊還沒集結完,這邊百濟已經殺過邊界,攻入大秦安東道帶方郡境內了。

“百濟王派薛武與高句麗餘孽高延儒率一萬兵馬爲先鋒攻入帶方!”

“高句麗餘孽劍牟岑還在百濟立高句麗寶藏王的外孫、淵淨土之子安舜爲王,復國高句麗,百濟王扶余隆和倭國推古女皇額田部皆承認安舜復國爲王。

三王還訂立攻守同盟,要一起對抗大秦。

“陛下,倭國雖是女皇在位,但實際上一直是由其侄子廄戶皇子和其舅父蘇我馬子聯合執政,廄戶皇子之父是推古天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而他的母親是推古天皇的異母妹。”

“什麼亂七八糟的關係?”羅成皺眉。

“其實直接點說,就是倭國雖然現在是女皇在位,可實際上是廄戶皇子和大貴族蘇我馬子聯合執政,廄戶皇子和蘇我馬子卻是相互不合。廄戶皇子早年就曾派使者赴中原隋朝,學習中原的先進制度,然後他便在倭國進行大改革,目的是想擺脫氏姓制,改變倭國固有的豪族聯合政權制爲中原的中央集權君主專政制。

他設立冠位十二階,作憲法十七條,大力推行佛法,引用中原的儒學、法家、道家的典故和成語,連冠位十二等,也同樣是引用儒學的五德來區分官階,十二等分別爲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禮、小禮、大信、小信、大義、小義、大智、小智。冠服則以紫、淡紫、青、淡青、紅、淡紅、黃、淡黃、白、淡白、黑、灰等不同顏色及其濃淡來區分。

“這廄戶皇子倒是挺有眼光啊?”羅成道。

“陛下,推古女皇即位後,他是女皇血脈最親近之人,因此被立爲皇太子,隨後又被立爲攝政,但大豪強貴族蘇我馬子卻把持朝政多年,因此他是想要擺脫蘇我氏的控制,這才學習我中原改革。”

羅成不屑的道,“既然學習我中原,可爲何卻還要出兵聯合百濟反秦?”

“出兵反秦,是蘇我馬子的意思,此前他就數次派兵渡海進攻新羅,意圖逼迫新羅稱臣進貢。”

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局勢就是百濟兵變叛軍扶立王子扶余隆爲新王,而倭國在執政蘇我馬子的強勢干涉下,不顧推古女皇和攝政聖德太子的反對,集結了兩萬五千兵馬準備北上攻秦。

“新羅呢?”皇帝關心的問。

“回陛下,新羅暫時還沒有動靜。”

羅成看着面前的海東三國地圖。

“既然倭人曾經數次出兵新羅,那麼新羅和倭國就是大敵,如今倭國和百濟聯盟叛秦,我們可以把新羅拉過來。”

“陛下,雖然百濟聯倭反秦,可朝廷只要出兵,必能滅掉二賊,何必拉攏新羅?”

“朝廷要滅二藩當然容易,但問題是朝廷現在不可能集中全力跑到半島上去打這樣一場大戰,朕現在沒這個精力,也沒這個餘力。拉上新羅,以夷制夷,這樣朝廷不需要再額外增兵半島,也足以應對那邊局勢了,說不定還能借機把三國實力都削弱一番。若是能拉着新羅把百濟一舉滅了,就更好了。”

“這樣,派人去跟姓金的新羅王說,讓新羅出兵協助平叛,待滅掉百濟和倭國後,倭國歸新羅,百濟歸大秦。”

“陛下,只怕新羅人不會同意吧,滅倭國並不易。”

“那就許諾攻滅百濟後,大秦和新羅兩家各取一半。”

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558章 朝天子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442章 黎陽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582章 長樂王第61章 八風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335章 馬知縣第139章 奴隸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1535章 出宮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356章 利益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475章 最後一個反王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14章 傻弟弟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374章 薩水第719章 三藩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117章 狗大戶第185章 秦瓊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79章 嗣業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913章 必須死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583章 張金稱第109章 擴充第1506章 大勢所迫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1492章 賊配軍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905章 喪心病狂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298章 驅逐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52章 兄弟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288章 莫裝逼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210章 赤發靈官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13章 義子第1491章 韓侯第134章 福將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72章 縫針術第1500章 聖眷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334章 蟻賊第390章 絕戶計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678章 龍之怒第1501章 長卿第61章 八風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1287章 藍突厥第284章 死戰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96章 選兵
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558章 朝天子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442章 黎陽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582章 長樂王第61章 八風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335章 馬知縣第139章 奴隸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1535章 出宮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356章 利益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475章 最後一個反王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14章 傻弟弟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374章 薩水第719章 三藩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117章 狗大戶第185章 秦瓊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79章 嗣業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913章 必須死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583章 張金稱第109章 擴充第1506章 大勢所迫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1492章 賊配軍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905章 喪心病狂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298章 驅逐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52章 兄弟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288章 莫裝逼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210章 赤發靈官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113章 義子第1491章 韓侯第134章 福將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72章 縫針術第1500章 聖眷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334章 蟻賊第390章 絕戶計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678章 龍之怒第1501章 長卿第61章 八風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1287章 藍突厥第284章 死戰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96章 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