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衍聖公

魯郡,曲阜。

曲阜原名魯縣,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直到開皇十六年隋文帝楊堅改魯縣爲曲阜,到如今。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曲阜,是儒家聖人孔子的故里。

皇帝率百官祭祀孔子。

皇帝頒詔,封諡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這是一個很長的封諡。孔子在東周封諡尼父,孔子本字仲尼,尼父因此是一個敬稱。

到西漢時,由天災頻發,社會動亂,儒者梅福認爲,這是由於未能妥善安排對於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發怒。當時朝廷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爲商湯的後代,接續先王的祭祀。

漢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長孫孔霸爲褒成君,日後便以褒成君食邑八百戶祭祀孔子,封諡褒成宣尼公。

到東漢時,朝廷正式把孔子做爲國家公神,其地位與社稷同等,並封爲褒尊侯。

北魏時,追封諡號文聖,稱爲文聖尼父。

北周時,晉封爲鄒國公。

到隋朝時,封諡爲先師尼父。

大秦立國後,以周公爲先聖,孔子爲先師。

“孔聖當封王!”

東漢封孔子爲褒尊侯,北周封鄒國公,而大秦天子決定給孔子封王。

“文宣王!”

同時給孔子的封諡也爲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

“從今起,全國每個縣都要建立文宣王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各地的各級學校,都要樹立孔子像祭祀。”

皇帝這個時候提高孔子的地位,將他列爲與昊天上帝、社稷之神同等級的大祀,這種殊榮萬古唯有孔子一人而已。

這旨意一出,連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大爲震驚。

封王就不說了,這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每一個詞都是萬古殊榮啊。

而且還將之列爲如此大祀,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受寵若驚。

文拜孔子,武拜關公。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

羅成這般捧孔聖,目的當然還是要將新建的科舉制度穩固起來,儒家雖然在後世有不好的評價,但在古代,儒家其實也分很多學派,其中也有王霸派,後來備受詬病的理學派其實是要到宋朝開始,明清大興的。

“爲孔聖設從祀。”

從祀,即配祀,孔廟裡不僅祭祀孔子,還選儒家先賢們陪同祭祀。

皇帝欽定從祀者爲四配,四配爲顏回、曾參、子思和孟軻。

四配在孔廟受奉祀的人物中,僅次於孔子,皇帝對四配皆追封爲公,因此又稱四公、四聖。他們的塑像分坐於孔子像的兩側。依次爲:孔子像東爲兗國公顏回(復聖)、沂國公孔伋(述聖),西爲成國公曾參(宗聖)、鄒國公孟軻(亞聖)。

四聖之下,爲十二哲。

十二哲爲孔子優秀的弟子和同代賢人,供奉於孔廟大成殿中,閔損(子騫)、冉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側北起爲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顓孫師(子張)等。

十二哲之後,則爲先賢,再爲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後歷代優秀的儒者,先賢七十二人,先儒八十一。

“聖人,追封孔子爲王,那其子孫?”

“孔子之後爵號褒顯,世世不絕,其來遠矣。自漢元帝封其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時封其爲褒成侯,始追封孔子爲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國也,宣尼,其謚也,公侯,其爵也。此後,又封爲鄒國公,子孫也皆有封爵。”

“朕崇尚儒學,尊崇先賢,故加至聖大成文宣王先師之號,務極尊顯之意。朕望後來者能繼奉吾志,尊儒重道,不敢失墜,故朕決定加封孔聖之嫡系子孫爲衍聖公爵,以後代代相襲!”

王珪聽後大讚。

“衍,寓意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代表吾皇與吾朝尊孔崇聖的孔高境界!”

相比起之前的褒成、褒尊、宗聖、奉聖、崇聖、恭聖、褒聖等封號相比,明顯更顯皇帝的水平。

“授孔子三十一世,國子監祭酒、集賢殿大學士孔潁達爲第一代衍聖公爵。”

“聖人,孔潁達非當代直系嫡長!”王珪提醒皇帝。

羅成只是笑笑。

“孔先生八歲就學,師從大儒劉焯,能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大業初,選爲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後朕召爲學士,再加官散騎常侍,最後主持國子監任祭酒,先前朕拜其爲集賢殿大學士,入翰林院。”皇帝問,“孔潁達不正是當代孔氏賢者嗎?由他來承封衍聖公之爵,豈不正好?”

皇帝如此堅持,其它人當然也不好多說。本來嘛,這爵位繼承,當然是以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的。可皇帝現在授封的是初代衍聖公,並不是承襲原來的鄒國公爵位,故此也可以選個賢的。

當朝翰林院大學士,孔家其它人也確實沒有比孔潁達更優秀的了。

原來隋朝時曾封孔子後裔紹聖侯爵位,所封的是第三十一世孫,也就是孔潁達的族兄孔嗣悊,他在文帝時應制登科,授涇州司兵參軍,後遷太子通事。楊廣大業四年,封他爲紹聖侯,賜食邑一百戶。

能在大業朝考中進士,也算是個不錯的人才了。

不過比起孔潁達來,他如今已經老邁了,隋末後他便歸隱家鄉不出,所以這次皇帝乾脆便另選了孔潁達爲衍聖公。

“孔嗣悊就改封爲曲阜縣男爵吧,他年紀大不願意再出仕,朕也不強求,就賞他絹五百匹,錢三百貫,讓其安心在家休養吧。”

那位紹聖侯其實早在大秦立國不久後,在曲阜歸秦後他的爵位就沒了,當時皇帝並沒有承認楊廣封他的紹聖侯爵。因此當他知道皇帝要給族弟孔潁達封衍聖公爵後,也沒有什麼不滿的。

更何況,現在皇帝還給了他一個曲阜男爵做補償,因此也就滿足了。

對於祖先孔子被尊封爲文宣王,還追諡那麼長的諡號,新的曲阜男很激動,全國所有縣都要建立文宣王廟,所有學校都要立孔子像,這對孔家來說意味着什麼他很清楚,這意味着孔家以後真的可以與國休慼了。

爲此,哪怕他這個嫡長把爵位讓給孔潁達,也絕對是願意的。

皇帝笑呵呵的給孔嗣悊又加了點錢帛賞賜,皇帝尊孔目的是科舉,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士子階層,以改變如今的舊士族壟斷狀態。因此,尊崇孔聖同時,施惠一些給他的後人,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一個空頭爵號而已。

羅成不僅封孔子爲文宣王,他還早就封了關羽爲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並以關廟爲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

現在,文聖孔子纔剛與武聖關公並駕齊驅,還晚了一步成爲國家祭祀主神。

孔王封文宣王,而關羽是直接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一步到位成爲了關聖帝君。

全國各縣,一樣早就設立了關聖武廟,武廟裡也一樣有歷代著名將帥配祀。

對於皇帝而言,文聖孔子武聖關羽,其實不過是皇帝和朝廷故意樹立的兩個榜樣而已,重點不在孔子和關羽,而是其背後代表的皇帝尊文崇武,文武並重的思想。

“在曲阜爲孔聖修一座規模最高的大聖至成殿吧,要建成天下文人儒士的聖地,以後歷代名儒大賢,皆入殿陪祀,受天下讀書人之祭祀敬仰。”皇帝道,“所用花費,從朕的內庫中拔。”

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358章 秋狩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23章 羅字營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70章 拆夥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1300章 有罪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926章 孤身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217章 釣得美人魚第1428章 功臣山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758章 長孫第1300章 有罪第342章 刁難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513章 江淮之王第1103章 宣政殿第263章 先鋒團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918章 請賜公主 忝列子婿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500章 孤臣純忠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720章 悔婚第850章 藩亂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409章 忠武王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198章 李密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678章 龍之怒第671章 獨立王國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947章 臨洮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590章 挖牆角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6章 賞識第1290章 秦懷玉、蕭瑀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72章 縫針術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78章 戰火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788章 帝王術第649章 死於驕傲第655章 張須陀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472章 東都危第941章 王寶槍第1526章 太上皇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801章 周公顯靈第714章 十二年秋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
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358章 秋狩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23章 羅字營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70章 拆夥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1300章 有罪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926章 孤身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217章 釣得美人魚第1428章 功臣山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758章 長孫第1300章 有罪第342章 刁難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513章 江淮之王第1103章 宣政殿第263章 先鋒團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918章 請賜公主 忝列子婿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500章 孤臣純忠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720章 悔婚第850章 藩亂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409章 忠武王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198章 李密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678章 龍之怒第671章 獨立王國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947章 臨洮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590章 挖牆角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6章 賞識第1290章 秦懷玉、蕭瑀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72章 縫針術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78章 戰火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788章 帝王術第649章 死於驕傲第655章 張須陀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472章 東都危第941章 王寶槍第1526章 太上皇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801章 周公顯靈第714章 十二年秋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