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

百濟和倭國做爲大秦冊封的藩屬國,如今的形爲妥妥就是叛亂。對於這種叛亂行爲,自然不能容忍。

早朝上,無數大臣提出要出兵討伐。

可皇帝卻僅僅是在朝會上頒詔,授封徐世績爲海東道行軍大總管,負責聯合新羅軍以及靺鞨藩屬軍征討百濟和倭人叛亂和高句麗餘孽。

許多人不解,認爲朝廷完全可以多派兵,甚至派上十萬大軍也並不是不行。畢竟如今不比去年西北大戰的時候,十萬人馬還是可以抽調的。

但皇帝卻拒絕了這些奏請。

下朝後,來請安的皇太子也向皇帝提出疑惑。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但凡只要是戰場,就沒有小事。軍隊是一把利劍,每次出鞘都很危險,而且成本也很高。不到危急時候,不要輕易拔出這把劍。劍一出鞘,必見血方能回。”

對於朝廷來說,打仗還得先考慮計算。

得計算用兵成本。

“嘉文,你知道百濟和倭國在哪嗎?”

“知道,在海東。”

“那你知道,距離大秦有多遠?若是從中原調兵過去打仗,行軍路線怎麼走,後勤軍械糧草得從哪裡發運?路上要多少時間,得耗費多少?那邊的氣候如何,將士們是否能適應?還有出動一軍萬餘人,得多少民夫供應,得多少錢糧耗費,得多少賞賜撫卹?”

這下嘉文答不上來了,他只知道百濟在高句麗故地之南,是在安東道帶方郡的南邊,與大秦的東萊半島隔海相望。

“孫子兵法,開篇就是關於計算的,而不是計謀的。你要知道,百濟距離中原太遠了,從中原發十個兵過去,還不如當地徵召一個兵。因此若是我們能夠利用新羅一萬兵馬,實際上遠超過我們從中原派過去十萬軍隊的效果。”

“新羅兵這麼能打嗎?一萬抵秦軍十萬?”

“論能打,十萬新羅兵也未必能抵的上我們一萬精銳秦軍,但是戰爭還得考慮後勤等等因素,這裡面的學問太大了。而且朕要用新羅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海東這個地區,主要就是我大秦和百濟、新羅、倭三國,還有就是北方的靺鞨諸部。

靺鞨諸部可暫時忽略不計,在朝鮮半島,尤其是南部地區,其實我們大秦的實力是最弱的,雖有中原爲依靠,但鞭長莫及。

若是我們獨自出兵平叛,讓新羅人在旁邊坐山觀虎鬥,那最後我們可能就要被他撿桃子,所以我們必須把他們也拉下水,這樣四國大戰,誰也別想坐視,誰也別想撿便宜。”

大秦雖強大,但自立國打到現在,一直沒停過。

四面八方,皆有敵人,更兼還有江南三藩未靖,因此羅成不可能這個時候發全力去打百濟和倭國,只能是局部戰役。

弓箭引而不發之時,纔是最具威脅之時,當箭射出去的時候,威脅也就不存在了。

對於羅成來說,他得始終保持有強大的戰力在手,以應對各種情況,而不是輕易的就把刀劍砍出去,砍出去容易,要收回來就難了。

“只派徐世績將軍能行嗎?爲何不派三皇伯和四皇伯還有六皇叔、二皇叔祖他們呢?”

羅成呵呵一笑。

存孝嗣業士信還有羅藝,個頂個的能打,但對於如今的朝廷來說,這幾位宗室王,是最後的核威懾力量,是皇家的壓箱底功夫,不到關鍵時候不會輕易使出。

“嘉文啊,你記住今天父皇跟你說的話,皇家宗室,是朝廷最可信的力量,但也是最需要防範小心的力量,非到不得已之時,不要輕易讓皇族宗室擔任要職,更不能讓他們輕易統領大軍。”

“爲何?”

“容易危及江山社稷。”羅成拍了拍嘉文的腦袋道,雖然當初盡奪諸王官職兵權,是在羅成病重之時宰相們做的決定。

可是直到如今,皇帝的病早好了,但羅成也不曾提出過要恢復諸王的官職兵權等。

爲何?

倒不是說羅成怕了存孝他們會危及他的皇位,他只是想開個好頭。他是開國之君,存孝他們再怎麼也危及不到他的皇位,但是以後呢?

西晉可是前車之鑑。

一開始,西晉的宗室分封雖封地大,可實際上也是既不治民也不統軍的,可是到了後來,改來改去,結果成了宗室們出鎮各地,勢力坐大,於是皇帝只能讓自己的皇子分封更大的封地,出鎮更重要的州郡,擔任更重要的職務,統領更多的兵馬,到最後,便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一人統領數州甚至是十餘州之地,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

當初開國定下制度的晉武帝司馬炎肯定也想不到西晉亡的這麼快,還是亡在自己的子孫內鬥手裡。

正因有這樣的教訓,所以羅成現在並不再用皇族宗室擔任地方官員或軍中將領。

這些宗室分封地方,只有到了一種情況下,他們才能統兵,那就是當朝廷出現了叛亂危及皇權時,皇帝下勤王令,讓諸王勤王衛國之時,他們才能起兵共討之。

除這種情況外,諸王這把大秦利劍,都只能深藏鞘中。

“其實我朝名將輩出,猛將如雲,就算不出動你皇叔伯他們,依然足夠了。朝廷南衙十二位大將軍,北衙十二位上將軍,內衙還有十六位中郎將,哪一個不是能征善戰,名震三軍?更別說樞密院一正二副樞密使和五院總督,以及兵部尚書和侍郎們,更都是軍中打出來的威名赫赫之將。”

大秦開國的這些名帥猛將們,並沒有幾個出事,這比起歷朝來都是難得的,因此皇帝隨時可以拎出一個又一個的大將來,隨便一個掛帥,都能出鎮一方。

“皇叔伯們那麼能打,朝廷卻不重用,太可惜了。”

“哈哈哈,嘉文,記住,以後你當了皇帝,全天下的人都將爲你所用,用人也是有學問的,並不是有才有能力就用。”

“父皇,有什麼講究學問啊。”

“現在跟你說也太早,以後你慢慢悟吧。一個用人之道,可是學問極深,若是你哪天能悟明白用人之道,那你就能當一個聖君。”

百濟和倭國敢叛亂,那就打吧,但不需要增派大軍,不用搞的跟楊廣一樣發兵百萬,十萬都不需要。

他羅成只需給徐世績一道詔令,不給他增派一兵一座,但他相信徐世績定能爲他平定海東這場叛亂。

“允許安東百姓抗敵平亂,若殺賊俘虜,皆有賞賜!”

“允許商船入百濟、倭國沿海劫掠,特頒義民劫掠許可證,劫掠合法,殺敵有賞!”

皇帝給徐世績的詔令後面,加了兩條特旨。

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109章 擴充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677章 困龍覺醒第1182章 程咬金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987章 秘不發喪藏玄機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656章 李淵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516章 再臨滄海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102章 勇者無敵第229章 鄭觀音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1449章 挖坑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615章 逆戰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891章 夜哭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1111章 和稀泥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472章 太子掛帥第239章 阿舅賊第82章 佔領第1307章 彩禮逼人第765章 入關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614章 驕狂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935章 禁令第1501章 長卿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314章 還鄉團第1460章 兵之王第724章 弒君第345章 孽緣第626章 攔路虎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1294章 你爲難我們了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53章 天威第447章 大掃蕩第901章 皇太子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270章 許秀才第495章 臉面第765章 入關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468章 旅順太守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1386章 秦皇東巡第1122章 席君買第109章 擴充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309章 則天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148章 革職第186章 前程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93章 狼、狗、狐第658章 賜國姓
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109章 擴充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677章 困龍覺醒第1182章 程咬金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987章 秘不發喪藏玄機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656章 李淵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516章 再臨滄海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102章 勇者無敵第229章 鄭觀音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1449章 挖坑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615章 逆戰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891章 夜哭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1111章 和稀泥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472章 太子掛帥第239章 阿舅賊第82章 佔領第1307章 彩禮逼人第765章 入關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614章 驕狂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935章 禁令第1501章 長卿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314章 還鄉團第1460章 兵之王第724章 弒君第345章 孽緣第626章 攔路虎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1294章 你爲難我們了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53章 天威第447章 大掃蕩第901章 皇太子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270章 許秀才第495章 臉面第765章 入關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468章 旅順太守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1386章 秦皇東巡第1122章 席君買第109章 擴充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309章 則天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148章 革職第186章 前程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93章 狼、狗、狐第658章 賜國姓